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剑三]墓衣行 > 第111章 番外二

[剑三]墓衣行 第111章 番外二

作者:洛娅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09 17:36:05 来源:文学城

写在正文前的话:

是的本人又准备来扒了!这次不幸中招的是纯阳╮(╯▽╰)╭

写这一篇扒一扒的原因是最近文中设定和皇室相关的比较多,所以翻了不少资料,有感而发。个人有强迫症,写文时候如果借用古代背景会尽量贴合史实,需要私设的话会找个合理的借口,否则写起来就会很不舒服。

最初给李臻臻设定背景的时候,我是没考虑她母亲的戏份的。但写到人物出场的时候就别扭了——谢云流辣么正直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外力推动,他应该正常走西山居剧情,我捏造他与公主未婚生女岂不是崩人设?不行不行绝壁不行!再说中宗有记载的公主中也没有适合的能拿来顶这个雷的。

幸好李重茂史书上记载母不详,应是位卑的宫人所出,加上在武后高压下,有皇孙落胎或夭折并不奇怪。这种情况下,设定一个原该早夭但被穿附身后活下来的女儿也不为过。于是清溪公主有名有姓,形象也确立了。有了清溪公主这个蝴蝶,之后遵循蝴蝶效应,说得通。

接下来从清溪公主引出李重茂,还有纯阳立派前后的三两事,查完资料后扒设定集进行解读。

惯例声明:不黑任何门派,只针对剧情设定进行个人解读。

下面让我们开始扒——

*

这篇番外的中心是谢云流,看谢云流生平的时候,很奇怪的一点,就是他为什么会和李重茂成为好友。

按《风起稻香》设定集所述,吕洞宾“年少有志,十五岁起参加科举,屡试不第”,灰心失望时候遇到一道士钟离权,黄粱一梦后大彻大悟,遂拜钟离权为师决心修道(偏偏是不打算做官后他考中了,就好像复读N次不成功决定自己创业时得到了211高校的录取通知书=。=)。

此后吕洞宾多年间游走全国弘扬道法劝人行善,自创《纯阳剑法》,名扬武林。

694年钟离权去世,临终时留给吕洞宾一本《大统典论》,让他将这本治国之书交给当权者(划重点)。这个时候还是武后为帝,李隆基九岁,吕洞宾没有把书交出去。

等到李隆基十五岁后,知道有这么一本治国之书的说法,于是开始偷偷寻找这本书。凌雪阁圣历二年(699年)建立,考虑虚岁和月份问题,李隆基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野心滋长,一边外出游历建立特务机构凌雪阁,一边偷偷摸摸寻找治国之书。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小动作被吕洞宾注意到,某天吕洞宾自己主动上门,将《大统典论》给了李隆基,两人又交流探讨,志趣相投。(吕洞宾什么时候上门不清楚,应该是700-703年之间,703年比较可能,因为后面很快建立了纯阳)

——这里如果我们细思,就该明白吕洞宾是不看好武周,在观察数年后,将宝押在了当时尚不起眼的李隆基身上。吕洞宾还是很有眼光的,能在一众装鹌鹑的皇孙中发现李隆基,那时候武后对皇子皇孙们实施高压政策,杀皇子妃、杀亲皇孙从不手软,李隆基能在她眼皮子底下干这么多事是很不容易的。

可惜两人行事不慎,被密探察觉,武后决定杀死动小心思的李隆基,结果刺客反而被两个当事人所杀(在吕祖面前动手输了太正常╮(╯▽╰)╭)。李隆基见瞒不下去,便主动将《大统典论》奉上,说这本来就打算献给武后,武后听过便不再追究——李隆基得以逃过一劫。

吕洞宾在被发现后,也很配合地为武后祭天讲道。设定集中提到,吕洞宾不排斥宫廷斗争,欣然答应(划重点),主动赢得武后好感,加上李隆基在旁边助攻,一唱一和,使吕洞宾能在朝廷支持下建立纯阳宫(704年)。——官方支持哦,这道观背景很硬滴。

从这里可以看出,吕洞宾应该是有抱负有阅历、眼光很好、政治素养也很高的人。他暗中选中李隆基,被发现后在武后面前配合李隆基做戏,再到后面争取朝廷支持建立纯阳观。有官方承认,纯阳就和少林天策一样占了正统,后面什么七秀万花丐帮,都是不受朝廷承认的非官方组织,霸刀能和世族沾点边,唐门藏剑长歌蓬莱是家族私企,明教最惨,官方盖章邪教一个。

说到这里我们再从另一个方向解读吕洞宾的眼光和魄力。我们从历史上知道唐玄宗后来能登基,但吕洞宾当时不知道啊,看看当时的李唐皇室——

当年武后还没退位,有两个皇位继承者,都被打压得很惨。两个皇子一母同胞,中宗李显为长,睿宗李旦为幼,698年中宗还被武后立为太子。也就是说,在吕洞宾将《大统典论》交给李隆基之前,武后就已经选定了继承人,中宗又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武家人求联姻,虽然在武后威压下日子依旧不见得好过,但怎么说也是正统。

再看睿宗,他还有嫡长子李成器,庶次子李成义,李隆基是庶三子,非嫡非长,年纪又轻,母妃还早死,唐朝立嗣按嫡长制,怎么看皇位也轮不到李隆基。

所以,吕洞宾在那个时候舍正统选李隆基,这是个什么神一般的操作???李隆基也是天命之子吧,早早就有道士大叔主动上门送天书(#^.^#)。

*

所以,后面吕祖的人设问题就来了(敲黑板)——

吕洞宾当年能慧眼识天子,早早投资押宝了李隆基,那后面又怎么会放任谢云流和中宗的庶皇子李重茂来往?

吕洞宾696年收谢云流,702年收李忘生,《龙争虎斗》中有提到,李重茂是在李忘生之后才与谢云流相识的。然后704年纯阳建立,705年武后退位、中宗登基,这个时候才两岁的上官博玉被寄养在纯阳,而谢云流15岁,李重茂10岁。

私以为,在704年之前,谢云流不可能认识李重茂。那时候谢云流没有入宫的资格,被高压的中宗也不可能让一个庶幼子跑到外面去。(不要小看当时武后对皇孙的管控,要知道中宗的嫡长子李重润和嫁到武家的嫡女李仙蕙,就因为抱怨了几句,被告到武后面前,武后直接杀了自己的亲嫡长孙和侄孙,当时李仙蕙还怀着孕,听到消息一天后就难产而死。)李重茂不到十岁,庶出,没有母族妻族,亲爹每天都战战兢兢生怕再被贬,他哪能跑的出去?

705年之后,中宗登基,李重茂似乎也有机会出来了,但是同时,中宗的嫡妻韦皇后,也开始作妖了。

中宗有记载的儿子共四个,嫡长子早死,705年登基后只有三个活着。其中,庶长子李重俊被韦后诬陷流放,遇赦不还(不在长安);三子李重俊被立为太子、707年政变未遂被杀;李重茂是最小最不起眼的庶子。

中宗在位时,韦武两姓势大,嫡公主受宠,安乐公主甚至撺掇中宗立女太子,李重俊就是被皇后、嫡公主还有武氏压迫、有被废之危,才冒险政变。这种朝局,与吕洞宾所期望的肯定不符,他没有理由涉足。

纯阳建立前吕洞宾的形象是:积极向世人传道,有抱负有理想,不排斥参与皇室争斗,期待明君,开山立派努力传承自己的道学和武学。而从设定看,在谢云流出事前,吕洞宾从来没有换继承人的想法,设定集中描述谢云流是——体魄、文、武、眼界心智都非常人所及,但他也有点跳脱自负的缺点。总体来说是有点小瑕疵但瑕不掩瑜的优秀继承人。

那么,作为纯阳门面的谢云流和李重茂交好,就成了个严肃的政治立场问题,一方面暗中押宝睿宗一脉的李隆基,一面放任下代继承人和中宗一脉的李重茂来往?墙头草这么明显不怕翻车?

如果一定要说吕祖两面押注……确实有这个可能,但个人看来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原因上面也提了,先不说吕洞宾的心性、理想、抱负容不容许他干这种投机取巧的事,单说他能在武后面前演那么一出戏还顺利赚回一座道观,就证明他的情商绝对不低。让首徒直接在明面上与李重茂结交?这是在鄙视李隆基的智商,而且如果他真的这么押注,那么李隆基后面成功登位就意味着纯阳要舍掉谢云流,这与吕洞宾人设不符。(分析剧情就这么个好处,大家都知道吕祖是好人,也就不用往他内里是黑的这方面乱猜)

更何况,吕洞宾如果有两面押注的想法,在给李隆基送书的时候,就该趁机向中宗一脉隐晦示好了。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从头到尾一心一意押李隆基,谢云流惹出事纯阳没有受到牵连,李隆基登位后对纯阳也很亲厚,足以证明吕洞宾并没有三心二意,他十几年前的押宝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

既然推断出吕洞宾不曾示意,那么接下来问题就转到谢云流身上了。

前面提到,谢云流很优秀但也有年轻人惯有的毛病,自负跳脱。他的性情眼界走江湖够了,但和朝廷皇室打交道,很明显,还欠点水准。

不管是李重茂刻意接近、还是谢云流真性情主动保护被欺负的小可怜,谢云流都没有意识到与一个皇子交朋友背后意味着什么。从他日后的经历看出,他并不是那种汲汲营营的人,待李重茂也是真心,由此推断,谢云流应该是无意中踏入了皇室争斗的漩涡(李重茂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很难说)。

对这个发展,谢云流自己要负责,可以说他年轻、可以说他天性耿直不善阴私。但个人认为吕洞宾也是要为此负责的。

710年出事时候,谢云流不到二十岁,他不是皇家人,行走江湖更多是朋友义气,突然拿夺嫡政变这种问题来考他,太超纲了。而吕洞宾作为师父,早年也押注了李隆基,他是有义务教导谢云流、并给他保驾护航的,甩手不管任其发展绝对是不负责任。我想如果吕洞宾早早将自己的立场告诉谢云流,要求他远离皇室,或者引他与李隆基来往畅谈理想抱负,那么后面或许就是截然不同的发展。

(讲真,凭李隆基在剑三设定中的心性手段,我觉得哄一个有点自负的谢云流不要太容易,我还怀疑李重茂被救走后朝廷反应那么迅速是不是有李隆基在背后推手,他大概不愿意放弃纯阳,所以干脆除掉立场歪了的谢云流,让安分老实的李忘生顶上)

然而,事实的发展却是,在纯阳建立后、大弟子刚开始行走江湖,吕洞宾却忽然甩手不问外事,感觉这一段与吕祖的人设有悖。谢云流与李重茂交朋友、一路走偏作为师父的他知不知道不好说,反正是没有去纠正,致使在谢云流救人后、纯阳也陷入被朝廷问责的窘境(说难听点就是朝廷怀疑你家窝藏反贼、不小心就要被一锅端)。

种种不合常理,本人只能解释为吕祖当时忽然受到西山居感召、沉迷修道无法自拔(709年第一届名剑大会吕洞宾就因为正闭关思考纯阳教义,所以令谢云流代他参加)、没注意谢云流在外的交友问题、以至于谢云流被小妖精李重茂勾搭走从此至死不渝……∑( ° △°|||)

《龙争虎斗》里有设定,唐隆之变(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政变推翻韦后、废李重茂)前,谢云流是发现李忘生言行可疑,调查才得知李重茂可能身陷囹圄,于是蒙面去救……还是将被软禁的李重茂从宫中(划重点)救出来……

身为一个古人,闯皇宫救人啊,这得需要多大勇气啊,比那些造反的都莽啊!(兔斯基疯狂揉脸)救完之后他还打算告别师傅师弟抛下纯阳的一切,这绝对是真爱无疑了!

关于这一点本人超级想吐槽,策划是“月圆夜紫禁巅一剑破飞仙”看多了吗连闯宫禁都写得出来?

再说,政变这么严肃的事李忘生都能提前得到消息,可见这时候纯阳还是押宝李隆基,而且关系匪浅,那么吕洞宾的操作就很迷了——

作为门面的首徒谢云流站错队、平时和李重茂来往、政变这种大事瞒着他;可老实耿直的二徒弟却有渠道知道这些阴私事或许还参与其中……住脑吧不能再想了!

简单来说,谢云流是真的倒霉,原本好好的纯阳下代掌门,前途光明,结果被命运(狗策划)捉弄,遇人不淑,师傅政治上的事没做完、不交代一声就闭关,加上自己那点自负和冲动,最后一辈子颠沛流离,屡遭背叛,看得好心痛。

到最后,命运说一句“好友”,我们还是没搞清楚谢云流是怎么和李重茂一见钟情至死不渝的。(→д→)

命运说一句“闭关”,吕洞宾就沉迷修道、忘了自己押宝皇室的事还没完,接着昏了头将政变这种掉脑袋的事告诉耿直不善掩饰的二弟子,坑死谢云流了。

命运说一句“一刀流需要个BOSS”,谢云流就“凑巧”只听到师傅的半句话,随后头脑发懵一路过关斩将被喽喽们欢送着去了东瀛。

*

心痛之下,于是本文有私设清溪公主,李重茂的胞姐,穿越的理工科大佬,女帝脑残粉,专注化学两辈子,年轻漂亮有地位。

因为化学在古代属于道士炼丹的衍生物,所以专注搞本专业的清溪公主认识被投资人(武后)优待的道士吕洞宾、进而认识谢云流也是顺理成章的吧。

可惜化学大佬不是合格的政治动物,于是拒绝祖母包办婚姻,喜欢年轻英俊又武功高强还专业对口的谢云流小哥哥,也很顺理成章有木有?(*/ω\*)

最后,权欲心不够、没豁出一切去争的后果就是,太子胞弟被围攻失位、大佬自己被逼迫死于难产(对不起给穿越党丢脸了)。

唯一好点的是谢云流没有欺师灭祖,不管吕洞宾有没有教导阻止过谢云流,他因为喜欢公主才与李重茂有交集、后来为看顾小舅子一起远走海外,总比谢李两人友情深厚感天动地至死不渝要好点吧。ヽ( ̄▽ ̄)

*

总结——

想搞政治就得一心一意,不能开小差去修道,江湖大侠也不要随随便便和皇室牵扯,想二者兼顾只会完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