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剑三]今天女主掉马了吗 > 第51章 千秋令节(1)

探雪和叶归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后知后觉想起来探雪和她说过这事的楚秋,只想到了“孽缘”两个字。

早知道探雪当初去扬州传教碰到的是叶归意,楚秋当初就应该多问几句,不然也不至于让他被探雪“惦记(怨念)”了这么久。

楚秋把叶归意护在一边,明确给探雪一个不许欺负人的态度。

她让叶归意坐在身侧,示意听雨给他倒酒,自己先抿了口,“所以……你们是怎么遇见的?”

“是‘笙歌楼’外遇到的。”

探雪十分自然地也找了个位置坐下,她抬眸看楚秋护着人的模样,不甚在意地笑了笑,只觉得这院子里一堆人十分有趣,“一眼便看到公子了,毕竟公子被各位姑娘们拉着的样子……足够引人注目。”

笙歌楼?

哦,是红衣教办的歌舞楼。

“叶公子怎么会去那儿?”

“那楼不远有个铺子,是我名下的。”叶归意在一边小声回答,似乎怕她误会自己是要去那里寻欢作乐。哪怕笙歌楼并非青楼,而是正儿八经的吟诗作对、绘画献舞的风雅场所,“要到左相府,不绕远的情况下一定会经过笙歌楼……我想着你府上的宴席也差不多散了,便想过来。”

——谁知道路上遇到了对当初他没受诱惑、还拆穿她身份耿耿于怀的探雪?

“这倒是巧了。”楚秋有些好笑,没想到这事这么巧合,“探雪姑娘,若你是诚心捉弄,便看在本相的面子上,莫要再为难叶公子了。”

面对自己教主的话,探雪哪有不听的道理。

“既然左相大人这么说了,那探雪自然不敢违背大人的意思。”

探雪拾起一旁没人动过的酒杯,向楚秋的方向比了比,而后一饮而尽。

楚秋回了她一杯,随即又满上。

她站起身,扫了眼院子里的所有人,最后略带一丝红晕的脸上露出明媚的笑意。

“祝我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也祝明日顺利,未来可期。”

她虚敬了一杯,众人也站起回应。

楚秋颇为畅快,不只是因为方才喝了酒,更因为她是在和他们一起喝酒。

最初,她从未想到会有现在的光景。

“先饮为敬。”

她咽下酒水,脸上明明带着一丝醉意,眼神却分外清醒。

探雪跟着她喝了一杯,抬眼便看到那些风格各异的男人们都在注视自家教主,等自家教主喝完了酒,意思意思地比了酒杯,他们才如梦初醒般饮下了手中的酒。

——果真有意思。

探雪想。

前有藏剑对教主守身如玉,后有明教为教主扮作女装。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其他人都同这两人一样对她熟视无睹。

——毕竟是她的教主,可不是什么野男人都能随便靠近的。

今夜风平浪静。

酒过三巡后,有的人向楚秋告别、回到了自己院落亦或是铺子,有的人则知会她一声便悄无声息地离开,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最后走的是陆昭。

虽说是走,实际却只是回到了暗处,守着她的安全。

“你回来的倒是巧。”

也是那些人都走了,楚秋才打趣着向探雪道,“我以为你会先去总坛取你心心念念的首饰。”

“教主这么说可就冤枉我了。”探雪在他们走后也越发大胆,她自然地靠近楚秋,抱住了她的胳膊,在她耳边压低了声音,“比起首饰,当然是您的事情更重要……您看,知道那位公子是您的人,我这不就放弃捉弄他了吗?”

“那本座还得夸夸你?”

“您若是想夸,阿雪便听着。”

楚秋无奈地摇了摇头,对她一向是提不起教训的心思的。

“来了也好,明早的事也该准备准备……放在荻花宫的‘东西’取了?”

“取了,就等着明儿差人递上去。”

“好。”楚秋柔和了表情,“办好这事就早些休息。”

探雪听话地应了。

她松开了手,在走之前回眸看向还坐在石凳上的楚秋,脸上浮起足以魅惑大多男性的笑意,带着深意地问她。

“教主大人,您曾许诺阿雪的事……何时能做到呢?”

「阿雪想要一个无人敢轻看、又受人追捧,让你为所欲为的红衣教吗?」

楚秋平静如水的表情微变。

她无声轻笑,嘴边勾起一丝不甚明显的笑意,用同样莫测的眼神回望。

“承诺……是啊,或许马上就能达成吧。”

探雪嘴边的笑意越浓。

她恭敬地向楚秋行了礼,这才转身离开。

楚秋在原地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心里却想着其他人走的时候,对她说的话。

不论曾经和她有怎样的关系,又或者立场如何,他们在离开前都找到她,向她表达了对明天早朝的忧虑和支持。

除了对她计划心知肚明的许临舒和柳一枫。

不知情的他们,对她的担心不无道理。

因为第二天的早朝,从旁人口里听说宴会发生了什么的李林甫,不出意外地当着诸位大臣的面,对楚秋发难了。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1]”

“身为皇女却占着左相的位置,未免有些不合适吧?!”李林甫站了出来,对着胆子大到直接恢复女装过来参加早朝的楚秋质问道,“况且身为女子却隐瞒性别,混入朝中——你这是欺君大罪!”

“右相大人,错了。”楚秋不慌不忙地避开他指过来的手,明明昨晚喝了不少酒,现在却毫无疲态,“有些话可不能乱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说的可不是女人和小孩。你若是将本相比作这个‘女子’,无异于将本相比作了父皇的‘妻妾’……”

“——这未免更不合规矩。”

她轻声一笑,毫不隐瞒自己笑容里的嘲讽。

就是那种说他是学渣,但学渣本人不承认不说、还用错词语的嘲讽。

李林甫即便对她的话一知半解,但她鄙视他的态度李林甫还是轻易感受到了。

虽然早就和楚秋水火不容,但被她这么直接呛声也是少有。

这让最近诸事不顺的李林甫深呼吸了好几次,都没能把脸上不知是羞是怒的浮躁平复下来。他涨红了脸,一时指着楚秋说不出话,最终冷哼一声甩开手,面向神色不明的唐玄宗。

“陛下!这事可不能就这么放过了!”

“那依右相的意思,朕该怎么做?”

“自然是治她欺君之罪!剥夺左相之位!押入大牢!以儆效尤!”

唐玄宗可疑地沉默。

但在旁人察觉到他的反常前,唐玄宗又开口了,“欺君的事情,朕已经说过不予追究。”

他没有正面回答。

楚秋听出来了,但她觉得李林甫肯定没听出来。

但他懂得看唐玄宗脸色,所以找到了唐玄宗态度中异常的地方,直觉地挑了出来。

“但是陛下,她身为皇女,却占着左相的位置……自古以来,从未有此!女子一向容易意气用事,上不得台面,虽说近年来她并未出纰漏,但到底是个女人。”

李林甫说着,用挑剔的目光看了眼不为所动的楚秋,满含恶意地说道,“之前不也有因为喜爱府中‘男宠’,以权谋私将人带入吏部的事情吗?”

——瞧啊,多好笑。

在她是男人时,江城子的入仕是段“风流佳话”。

等她成了女人,他倒说起了以权谋私,意气用事。

——明明,做过这种事的不止她才是啊。

这朝中上下,可有不少是为了巩固自身势力,不顾能力直接在官位安插眼线的。

“江大夫的能力吏部的诸位自然知晓,至于以权谋私……若右相觉得正常地提拔人才也算谋私,那本相无话可说。”

“无论如何,都没有皇女位登左相的先例。”

李林甫的这句话,唐玄宗并未反驳。

得到了唐玄宗的默认支持,李林甫朝楚秋露出一丝得逞的笑意,“所以……你不若老老实实位居后院,安心当公主吧!”

这的确是大危机。

哪怕唐玄宗曾说自己不追究楚秋欺君之罪,也不可否认他这一个月以来,每时每刻都期待着她交还权力,甚至在她的生日宴铩羽而归也没能彻底放弃。

不过楚秋的布置也很完备。

实际上,即便是一时兴起,她也将那群旧臣暴露后的走向控制得有条不紊。

最初救下他们,倒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由。

她需要他们的智慧,也需要他们这些老臣的支持。但楚秋明白,不论是她女子的真实身份,还是左相近些年的名声,他们都不会对她妥协。

文人的傲骨。

她还是知道一二的。

而抛却文人身份,以他们这群男人的立场,依旧会以苛刻的目光看待她这个女人。

既然如此,她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偏向她呢?

楚秋记得一句名言:一个人只要你把他放进女人的处境里,他就会变成一个女人[2]。

虽然用在她要做的事情上并不那么契合,但道理相差无几。

——改变他们一直以来的环境就好了。

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千百年演变而来的“定论”。既然如此,楚秋让他们跳出这个定论,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就好了。

她把他们暗中救下,并在他们想要以死明志的时候阻止,告诉他们自己救下他们没有任何目的,也不需要他们的任何帮助。

然后在他们不能相信的时候,亲手给予他们重新生活的机会,将他们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乡镇,给了他们最熟悉的环境——她以红衣教的名义,建立的青竹书院。

青竹书院,一个给孩子学习的地方。

当然了,经红衣教的手建立的青竹书院,自然是为了给女孩一个免费学习的机会。身为民间书院,它不拒绝男孩,甚至鼓励家里有女孩的人将男孩也送来,为此甚至制订了有女孩的人家将男孩送来,可以减半学费的规定。

寻常家里的孩子哪有这样专业的书院上?

那些家长看到学费减半后并不贵,便报着试试的心态将女孩男孩都送了过去——而后,他们看到书院出来的学生考中了秀才、举人、甚至还有成了进士的。

即便不能去朝廷考试的女孩也变得自信,她们的目光明亮而有神,一反其她孩子的木讷,甚至有的十分讨人喜欢。

而有些学不来理论的女孩,知道自己走不了文路,便想到了武。

红衣教的正规弟子都会习武,她们想学,对红衣教又十分信赖,红衣教的弟子自然也没有不教的道理。

如此一来,短短几年,能文能武的青竹书院便成了无权无势百姓的香饽饽。

有了这样的成果,那些家长终于放下戒心,赶忙着把孩子送了进来。

楚秋把那群旧臣带来时,正是青竹书院被百姓彻底接纳的时候。

她没有直接让他们去教书。

而是利用各种旁敲侧击,引导他们的想法,让他们以为他们会去书院教书,是自己的意识,是想要亲手培养未来人才的心愿,才自发选择的未来。

当然也有没有顺着她想法来的人。

楚秋不在意那一部分人。

怀有异心的抓去荻花宫处理,本性善良、亦或是从此远离权争的人,楚秋也会给一条别的出路,但她不会再让他们有机会踏入权力中心。

然后有趣的事情便出现了。

面对学院内女孩比男孩多的情况,从古至今的主流思想让他们优先给男孩们开小课,却逐渐发现……被他们忽视的女孩儿们,各有各的才能。

这也是当然。

他们接触的、教育的,本就是红衣教圣诏门特意挑出来放到他们眼前、聪慧到百里挑一的存在。

文学、农业、制造、刑法、思想等等与王朝息息相关的内容,都被那些年幼的女孩侃侃而谈,甚至远超他们重点培养的男孩。

刚开始他们不服气,觉得这些女孩不过是取了巧,可越到后来,他们便越无法自欺欺人地说这些女孩比不过男孩。

甚至他们心里知道,比起不少顽皮、不将学习当回事的男孩,这些没有后路、知道自己必须有一技之长才能立足未来的女孩,更加优秀。

于是两年的时间过去,被环境无时无刻提醒他们思想错误的旧臣们,终于动摇了想法。

他们开始承认,他们曾经觉得累赘、担不得重任、只会哭哭啼啼后院争斗、甚至总是妇人之仁的女子,并不是他们以为的那样毫无用处。

他们终于明白、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明白,男女之间除了性别,其它方面其实没什么不同。

等他们被环境同化,觉得就这样度过余生似乎也没什么不可时,楚秋借由江城子的帮助,安排了诸多巧合,让他们和昔日同僚、长歌门的门徒相遇。

于是知道了她并非奸相的长歌门,默认了江城子对她的示好。

于是不再被长歌门警惕的楚秋,借着红衣教的手开始收集她应对今日的后手。

——看。

“陛下!”

——她不必多费口舌,真正的“反击”便来了。

大殿外快步走来了什么人,还不等人反应,那人已经到皇帝面前跪下,递上了什么东西。

“这是何物?”

“是……请愿书。”

唐玄宗要接下的手一顿,随即将检查好没有问题的长卷拽向自己。

他已经拆开了长卷,薄如蝉翼的纸张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或者干脆没有字,而是大大小小的指印画押。

这长卷已经被他翻动多时,却直到另一头坠下地面也没有翻完。

纸上红色与墨色交织,刺痛了唐玄宗的眼,也让他心里一沉。

而他面前跪下、献上长卷的人,看到唐玄宗接过请愿书才敢继续汇报。

“这是十数州的百姓写的请愿书!说……说左相大人乃国之栋梁,德义有闻。望陛下不要因为左相是、是女子而有所成见……还、还说……”

“——还说什么了?”

察觉汇报者的迟疑,唐玄宗沉声追问。

“还说左相大人虽为女子,却能做出许多男子也做不到的事情!是百年来难得的良臣!说陛下若因此降罪,便是、便是……”

任由唐玄宗再追问,汇报者也不敢再说下去了。

便是什么呢?

——便是昏庸无能,有眼无珠吧。

楚秋在心里默默补上了这句话。

得知左相是女性、知道了红衣教教主与当朝左相联系密切,亲如姐妹的百姓,在意识到皇帝要惩罚这位资助红衣教的左相时,会怎么做呢?

当然是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放手他们现在得到的好处——青竹书院啊。

左相在位,他们便能继续享受红衣教为他们带来的知识和优待。

左相撤职,他们便无法以少量的代价换取他们儿女未来可能的风光。

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那般,皇帝不能任由这些百姓失控,反噬自身啊。

——那么结果只有一个。

“够了。”

唐玄宗合上了长卷,脸色不佳。

“朕说过,朕已经原谅了她的欺君之罪。至于左相之位?朕的皇女既然有能力,难道还担不得吗?”

——保下她的位置。

“可自古以来……”

“朕已有决定,此事不必再议了。”

——承认她的地位。

“她是朕的皇女,是大唐名正言顺的三公主,亦是朕能够信赖的左相。”

——维护她的名声。

“从今往后,诸位爱卿不可再异议此事。”

“退朝!”

——是她赢了。

千秋令节:千秋节、天长节,意味“天长地久”,唐朝代指唐玄宗及帝王的生日。

[1]是一则谚语。完整表述见于《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句话说的对象是“君子”中的“人主”;“女子”不是泛指所有的女性,而是特指“人主”身边的“臣妾”,亦引申为“人主”所宠幸的身边人;小人则是与君子之道相违背之人。亦有一种说法认为“女子”通“汝子”,是孔子在教导自己的弟子。

孔子强调:“人主”要管理好国、家,务必注意防范和驾驭身边的恃宠者与小人。

[2]出自《大明宫词》武则天的台词,作者桑看到后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以及认同。虽然不是绝对,但一个人身处的大环境,真的能够轻易影响一个人的主要思想。

就,其实古代对性别挺苛刻的,哪怕是唐朝。

这一点从游戏里也只有江湖门派(天策府)才有女将就能看出来,朝廷里除了后宫和家眷,几乎(不如说直说)没有女性从政(重点、管后宫的不算)高官——如果不是女主有比天花板还高的武力,以及与多个门派产生羁绊的“巧合”加上最关键的,她本人有意的引导,别说左相和篡位了,真就只能当个无害的公主了。

当然了,女主主张的从头到尾都是“平权”,她以红衣教偏向女性的姿态做事,只是因为目前处于弱势的是女性罢了,并非认可红衣教“女尊”的想法(这点圣女篇的时候就写得很清楚了)。

因为那种女子不如男的想法,身在那个时代的女性哪怕经过了武则天的洗礼,依旧会被之后的男权再度压迫下去的吧(更不用说现在依旧也有)。

最后,作者桑其实很想在不认真考据的前提下,写尽力向真实靠拢的爽文,这本书当初除了对剑三的热爱,也有一部分原因想写即便不靠男主,自己也能成就一番事业的真·大女主(虽然其实男主们最后还是默默帮忙了,但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也不错),就是不知道写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得写成功了呢?

如果成功了那就太好了,毕竟写文也好、看文也好,都是图一乐嘛。

[题外话]

最近疫情开始反复,各位在确诊病例区的读者要多加注意,即便身边没有,也要注意防护。勤洗手,出门戴口罩,不要为了图方便不顾及自身安危。

感谢:

读者“繁华落尽三千”,灌溉营养液 10 2020-11-22 12:22:14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1章 千秋令节(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