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红楼]我在荣国府考科举 > 第6章 变化

[红楼]我在荣国府考科举 第6章 变化

作者:安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13 01:13:51 来源:文学城

午后,停了一会儿的雪又落了下来,贾致和夏氏窝在暖阁里,一人抱着贾政送来的书籍,一人抱着铺子里送来的账本,两个人都忙着自己的事情。

不得不说,贾政的学问是真的不错,只看书上的批注,便知晓他不仅读懂了书里的意思,还能举一反三,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在古代已是很难得的了。

其实这些书本知识贾致并不陌生,只是多年没碰了,有些生疏。

如今就着贾政的批注看,很快贾致就在脑海里将这些知识框架搭建了起来,他要做的,就是在县试前,将书本里的知识都填充到那个框架里头。

贾致看书看的专注,夏氏看账本也不在话下。

夏氏虽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但夏家却是将她充作男儿教养的,兄长们识字算数,她也没落下过一日。从前还在闺中时,后宅各处的账本都会让她先看一遍,再送去母亲阮氏处。

夏氏看完厚厚的账本,已是掌灯时分。

正是这时候,清泉兴冲冲的走了进来,将一个钱袋子递给了贾致:“三爷,城北书斋让人将银子给您送来了。”

贾致先前还奇怪呢,原主一个不得脸的庶子,哪儿来的那么多杂书,原来他竟私下接了书斋抄书的活计。

清泉捏着钱袋子的手悬在空中,他脸上的喜色还没来得及收起来,就看到了三奶奶一脸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破天荒的,清泉竟然在三爷脸上看到了一抹不自在的神色,他伸手挠了挠后脑勺,有些不解三奶奶为何是这样的反应。

三爷好容易有进项了,三奶奶不是应该高兴吗?

“你自己拿五百钱,钱袋子放桌上吧。”

不论如何,自从贾致来到了这里,清泉一直都对他忠心耿耿,之前派清泉盯着厨房那头,找到了厨房跟外头供菜的菜贩之间做局的证据,这赏钱是清泉该得的。

清泉只拿了三百钱,笑呵呵的道谢:“三奶奶前两日让珊瑚姐姐给了年下的赏银,多谢三爷给我这三百钱,正好填补上回打听消息请厨房里烧火的柳婆子吃茶的窟窿。”

贾致不必细问就知道清泉跟着原主,这些年过的有多清苦,如今他得了银子,自然也要给清泉一些甜头。

“多拿两百钱,留着过年压岁罢。”

贾致的话让清泉无法再推辞,便又拿了两百钱,千恩万谢的出去了。

清泉一出去,贾致就意识到处境似乎不太妙。

他还没来得及主动将钱袋子推到夏氏面前,夏氏就抢先一步将钱袋子拿走放在手里掂了掂。

“哟,得有五两银子吧,三爷有这样的好本事,怎的不跟我说一说?”

贾致暗暗叫苦,这是原主做的啊,他只是一个工钱继承人而已。

“娘子,你误会了,我不是背着娘子,只是……只是……”

贾致一时之间实在是想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不过也不妨碍他找一个令夏氏无法生气的说辞。

“先前岳父岳母好心,为我安排了差事,可母亲和二嫂却觉得不妥,那时我便有了自己的主意。既然不好出去找营生,那就找个可以在家做的活计,故而才接了城北书斋誊抄书籍的活儿。”

说起这个,贾致满腹辛酸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了。

“娘子也知晓,我姨娘死的早,自小就无人照拂,更别说两位兄长身家丰厚,而我却连十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从前也就罢了,左右是我自个儿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如今我有了娘子,总得为以后打算,等以后有了孩子,处处都要花银子,所以我才早早地就开始准备起来。”

贾致所说基本上是事实,只不过原主接誊抄书籍的活计并不是为了以后,而是为了凑银子买文房四宝。

说完自己接誊抄书籍背后的原因,贾致也及时跟夏氏认了错。

“娘子,此事我真不是有意瞒着你,我知晓娘子心疼我,可我是个男人,总要为这个家出一份力的。这回娘子就饶了我罢,再也不敢有下回了。”

听着贾致的解释,夏氏一时有些恍惚。

她想起去岁刚嫁来荣国府不久,时值端午节,三爷在正院受了气,那时她伸手去搀扶他,他却一把拂开了她的手,冷冷说着她一个商贾女,懂什么?

认真算一算,前后不过半年的功夫,三爷的变化居然如此之大。

变化。

夏氏迅速的找到了三爷与之前不同的分界线,是在长兄续弦那日跌入抄手游廊旁的湖水里后,他整个人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的三爷不会感谢她的付出,不会同她解释他做事的缘由,更不会跟她告饶。

现在的三爷会将她的付出看在眼里,会跟她说他的打算,会跟她道歉,也会跟她求饶。

寂静的暖阁里,烛光温和的笼罩在夏氏身上,她抬起眼眸,就看到了贾致诚挚的脸。眉目英挺,额头挺阔,神色坦荡。

夏氏杏眼澄澈,将钱袋子推到贾致跟前:“三爷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好,明儿就让清泉去回了城北书斋,以后不接这活计了。眼下三爷还是好好读书吧,银子的事儿只要三爷不反对,我有的是赚钱的法子。”

看了一下午的书,贾致有些累了,听到夏氏说起赚钱的法子,贾致便想着换换脑子,听她说说话。

“娘子有什么法子,不妨说来听听。”

家中两位长嫂都是世家出身,便是长兄的续弦,也是出自官宦之家,这让夏氏一度极为自卑,仿佛在这个家里说赚钱是一件多么羞耻的事情。

可贾致却满脸期待的想听她说赚钱的法子,夏氏柔和的眉眼霎时鲜活了起来。

“三爷大约不晓得罢,自打我与三爷订了亲,我爹娘就已经在京城为我选陪嫁了。京郊小岳山脚,我有一处庄子,里面有几眼活泉,便是冬日里,那活泉里头的水也是热的,据说多去活泉里泡泡,对身子大有益处。”

贾致听懂了,夏氏口中的活泉就是温泉,在古时候能泡的起温泉的非富即贵。

“若三爷不反对,年后我就让夏贵一家子去将那几眼活泉都收拾起来,做个活泉庄子,大把的银子流水般进来,别的不说,咱们铁定不会缺银子。”

贾致想到了前世的温泉度假山庄,便赞道:“娘子不愧是岳父岳母的掌上明珠,只略动动心思,便是流水般的进项,我自愧不如。”

得了贾致的肯定,夏氏眉眼舒展,一双杏眼里盛满了笑意:“这算什么?三爷没见过我爹和我两位兄长做生意,他们才叫厉害呢,见了他们做生意,三爷便知晓了何谓‘日进斗金’。”

贾致前世在高科技的加持下见识过无数人一夜暴富,也见过许多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可在古时候日进斗金,不仅要靠智慧,还要靠卓越的眼光。

这一刻,贾致忽然很期待见一见夏家的两位妻兄。

“娘子这般一说,我倒迫不及待想见一见岳父和两位兄长了。”

夏氏嘟囔:“也不知道明年他们会不会来京城看我……算起来,我派人送去庐江府的年礼应该早就到了,怎么我娘家的年礼还没到呢?”

“连日大雪,许是路上耽搁了,娘子是岳父岳母的掌上明珠,怎会忘了你呢?且耐心再等等罢。”

说曹操曹操到。

第二日刚刚吃过早饭,门房的婆子就气喘吁吁跑过来报信,说是庐江府夏家派人来送年礼了。

夏家来送年礼的是三年前奉命前来送毛冬青的人,管家全叔。

贾代善和史氏请了人去正院喝茶,贾致和夏氏到的时候,大房和二房的人已然到了,贾敏规规矩矩坐在邢氏身边,全叔正在替夏家向荣国府诸人问好。

见到自家大姑娘和姑爷时,全叔不由添了一句:“多谢亲家太太照顾我们大姑奶奶,老爷和太太知晓了,定然感激。”

史氏笑的温和慈祥:“这是我分内之事,当年要不是夏家肯慷慨赠药,我未必能活到这把年纪,况且老三媳妇是个乖巧懂事的,十分省心。”

全叔拿出夏家准备的年礼,亲自交给了周进家的:“老爷说,庐州府与京城虽相隔千里,可两家已结为姻亲,便该走动的更亲密些,这些上好的鹿茸与人参是皆是老爷和太太的心意,只盼着国公爷与太太身康体健,多照顾我们大姑奶奶一二。”

周进家的接过全叔身后小厮递过去的锦盒,全叔又郑重的将一个暗纹檀木匣子呈了上去:“老爷说,这个是夏家的一点子心意,还请国公爷与太太笑纳。”

贾代善阖上了手里的茶盖,接过匣子,只看了一眼便挪不开眼,可嘴上却说着推却之词:“亲家太客气了,既然我们两家已结秦晋之好,什么笑纳不笑纳的,平日多多走动才好。”

“国公爷所言极是,小的必会将国公爷的话如实带给老爷。”

全叔又将其余几房的年礼都一一送到,这才跟着贾致和夏氏去三房的院子里。

贾致知晓夏氏许久不见娘家人,定有好些话要说,寒暄了几句便站起身来说道:“全叔千里奔波来京城,我去吩咐小厨房加几个菜,为全叔洗尘。”

眼瞧着贾致离开的背影,全叔笑的满脸都是褶子。

“姑爷当真体贴,眼瞧着姑娘与在闺中时并无差别,可见姑爷待姑娘极好。”

想到贾致待自己的种种细节,夏氏满脸蜜意点了点头:“全叔说的一点都不差,三爷确实待我极好,比起府里的两位兄长,三爷已很好了。”

全叔点点头,打量了一遍小花厅,想起刚刚在主院时瞧见的富贵景象,脸色渐渐平静了下来。

“到底不是侯夫人所出,这院子既偏又远,就连屋里的摆设也乏善可陈,不怪老爷和太太时时念叨,担心姑娘吃亏。”

说着,全叔又将一个锦囊递给了夏氏:“这是临走前,老爷和太太让老奴交给姑娘的,姑娘在家时时好,如今嫁做人妇手里若没有银钱,自然要吃苦头,这锦囊姑娘收好。”

---小剧场---

某日,贾府妯娌茶话会。

邢氏:我们大爷袭了爵位,以后荣国府是我们的。

王氏:我们二爷深受母亲喜爱,以后家产都是我们的。

夏氏:哦,我们三爷什么都没有,连侍妾和通房都没有,只有个富婆夫人。

邢氏&王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