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
扶苏的真挚分析,在文臣之间得到了认可,可在老一辈眼里不是那么好说过去的,老一辈大臣经历两任君王,见过了太多风雨,心中更是执著。
而齐卫也是提到了其中的关键,战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大秦内忧外患,万一战场失利,那引起的连带反应可是不堪设想。
就连扶苏都不得不佩服齐卫的洞察之力,看问题只抓核心,也是抓住了最不可控的风险,要是说不好,之前的说辞都将变成泡影。
而有些被说通的文臣,也被齐卫成功的拉回了战线,都在等待着扶苏的应对。
“齐老说的不错,战场瞬息万变,又有谁能常胜不败,不过扶苏倒要斗胆反问一句,大秦一统不久,人员混杂,修养生息又要多久,多久能见成效呢,难道匈奴这些外敌会等我们吗?”
扶苏没有做出应对,反而同样将类似的问题抛给齐卫,见招拆招从容不迫。
原本武将们还在犯难如何解释,可难题轻松的被扶苏反问回去,这样借力打力的方式,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好,好啊,扶苏皇子聪慧过人,老臣佩服,修养生息一事确实是当下的一大难题,不过这要比带兵打仗更为妥当,不知扶苏皇子觉得如何。”
齐卫像踢皮球一样,将问题又踢回给了扶苏,巧妙的将问题换个角度解释道。
此时的朝堂,正式变成了扶苏和齐卫的交锋,这场看似说服的辩论,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将直接影响大秦未来的走向。
不少大臣倒是从中学习到了不少,果然朝堂之上是最能显现智慧的地方,最让他们惊讶的是,初入朝堂的扶苏竟能和齐卫不分上下,让人更感觉神秘和摸不透了。
嬴政从始至终都没有表态,就这样静静的看着扶苏和齐卫的辩论,他原本以为扶苏在行军打仗上有过人的天赋,以前只知道读书不知道灵活,现在看来,过人的天赋不止局限在行军打仗。
朝堂之上无小事,是否开战直接影响到天下,这是大秦现在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更能体现出臣子对大秦的了解。
而这无形之中也让扶苏成为万众瞩目,在军队之中扶苏已经站稳了脚跟,可在朝堂之中,扶苏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同样致命和危险。
战与和,终于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任何一方要是无法拿出让人信服的理由,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就在大家都觉得扶苏无法应对的时候,毕竟这种事关国家命运的难题,不对国家有足够到骨子里的清楚,是不可能及时的说出办法的。
扶苏依旧处之泰然的面对齐卫,沉着冷静的回应道。
“齐老说的有理,但扶苏不这么认为,曾经我一直以为只要以文教化,一切都将步入正轨,可后来我发现错了,文,是说给那些可以被教化的人的。”
“现实是可以被教化的人很少,大多数是很难改变的,这就必须要以暴力的方式解决,打仗不是暴力,而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最有效的方式。”
“回到齐老的问题,修养要比打仗稳妥,没错,可齐老想过没有,没有打仗带来的安定,修养二字终究是一句空话。”
扶苏越说声音越大,直到最后甚至声音都回荡在整个大殿之上,更是步步紧逼走向齐卫,压迫感拉到了顶点。
这是扶苏下定决心改变以来,第一次在人前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文武之争自古以来就存在,可当他真正面对的时候,心里一再压制,最后换来了爆发。
齐卫本来稳如泰山,可听到最后特别是一句“空话”之时,他的身形都有些不稳,可见这其中对他有多大的刺激。
一语否定了他之前的所有的说辞,摧毁的彻底,犹如一柄无往不利的长剑,一剑封喉,干脆利落。
以前都只是互相压制,文武各有利弊,谁也不能奈何谁,可今天,扶苏直接盖过了文之一道,并且给出了无法反驳的结论。
整个朝堂上的文臣都收到了不小的震撼,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突然间被打破一道口子,那种感觉就像心里少了一块东西,感觉空落落的。
“好啊,好啊,我老了,以后的天下就要看你们了。”
齐卫一时之间像丢了魂一样,心中一直坚持的东西被打破,让他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更是没了之前锐气。
扶苏见状连忙上前扶住齐卫,心里也是不好受,老一辈的人固然有难以说通的地方,可他们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财富,是大国延续所不能少的精神传承。
“齐老,扶苏一时心急,莫怪,在扶苏心中,文武本是一家,没有谁对谁错,武道单独存在无法长远,文道单独存在同样无法长远。”
“唯有文武相辅相成,才能长长久久,让大秦永远延续下去,所以大战开启,唯有你们坐镇,我们在前方才会放心拼杀,直至胜利归来。”
扶苏句句肺腑之言,说的都是心里话,他知道文武两者一时之间难以融合,可他相信一定会有那一天的。
齐卫看着身旁的扶苏,心里的情绪十分复杂,有欣慰有叹息,更多的是生气自己的顽固。
“扶苏皇子严重了,是齐卫老糊涂了,为了争一个口舌之利,差点贻误了大秦的未来,老臣有罪啊。”
齐卫说着说着便对着嬴政跪了下去,嘴里还不住的念叨着他有罪,他有罪。
到这里,嬴政也是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不过他没想到的是,扶苏竟将齐卫说至这般,他还从未见过齐卫这样,不过嬴政心里很高兴。
一方面是文臣武将之间打开了一道缝隙,有了这道缝隙,以后一定会有相辅相成的一天。
再一方面,是对扶苏,尽管做事还有些不妥,可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稍加磨练就能可堪大任。
“很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望诸位爱卿在往后,相辅相成,互通有无,为大秦万年,为大秦永驻。”
“陛下圣明,大秦万年,大秦永驻!”
“陛下圣明,大秦万年,大秦永驻!”
一众大臣争辩的不可开交,但只要嬴政说话,便胜过千言万语,这就是当朝始皇的威严。
“爱卿都是为了大秦奔波,出发点都是好的,匈奴多次进犯我大秦,也该有一个了结了,扶苏听旨。”
嬴政很欣慰扶苏没有一味的站在武将一方,而是看到了更长远的以后,对于边疆的计划其实心里早就有了打算。
任何时候,谁都没有嬴政对边疆的情况了解,遍布天下的影卫,更是时时刻刻的传递着最新的消息,匈奴一直是嬴政心中的一根刺。
“儿臣在。”
扶苏上前听旨,心里也是不太确定,对匈奴开战是否会被应允,毕竟这要举国的财力支撑。
“孤命你带领三万死士前往边疆,与蒙恬一起击退匈奴,扬我大秦国威。”
嬴政明白扶苏的心意,之前的边疆之行,扶苏的表现嬴政很满意,他还是很看重皇子在武道方面的成就,毕竟他就是以武起家。
“儿臣领旨,定不负父皇所托,更要让匈奴知道我大秦的力量,不破不还。”
扶苏心里很激动,更是许诺下战胜,他高兴的不是带兵打仗,而是长达多年的匈奴之乱,终于有机会解决,这对百姓尤为重要。
战场的厮杀,每一秒都有活生生的生命流逝,不要看扶苏打了几场胜仗,但心里对战争很是排斥,心中有牵挂最不愿看到流血牺牲。
有了嬴政的旨意,朝堂上的讨论正式有了结果,反对的文臣也转变了观念,尤其是齐卫,直到退朝时,他的脑袋依旧沉浸在之前和扶苏的讨论之中。
好比打开了一个世界的大门,对于文武的道路又有了更深的看法,以前陷入一方道路的熏陶,所看到了都只是眼前的事务,这一次的打破是一个好的开端。
直到早朝结束,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即将对匈奴开战,这是一个庞大的过程,不过扶苏能掌管三万死士,这就让人不得不更加重视起来。
一些大臣甚至明目张胆的邀请扶苏到家里做客,或者发现珍宝邀请扶苏去观赏,更有甚者,想要给扶苏送去军队的人才,方便训练死士。
不过这些都被扶苏拒绝了,没有一个人受到扶苏的待见,而这一切都被后面的蒙毅看的清楚。
蒙毅太了解扶苏了,一个真心为国为民的人,怎会因一点小利益而动摇,这个时候想要巴结,已经为时已晚了。
大臣们激动的想要和扶苏扯上联系,不少人簇拥着扶苏,很多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其中的利害,你来我往中,谁也没有发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看着群臣的动向。
这个人正是嬴政身边的红人,有官职在身的寺人,赵高。
“没想到扶苏如今的变化如此之大,照这个势头下去,太子之位又将出现变数,看来有些事需要提前了。”
赵高在角落里窃窃私语,心里感受到一股很强的压迫,让他不得重视起来,眼下局势不明朗,也是危机最大的时候。
要不是赵高和胡亥要避嫌,赵高早已经在前往胡亥府上的路上,赵高的野心可不只是胡亥,背后图谋的才是他的目标。
若是再给他一次机会,赵高还在会在扶苏和胡亥之间选择胡亥,没有其他,就是为了以后的种种,是一盘提前准备的“战争”。
当日下朝之后,有人欢喜,有人严肃,每个人心中都在计较着得失,最严肃的莫过于当朝宰相李斯,他的心思可是比任何大臣都要缜密,并不冲动。
另一边,咸阳城外出现了一些服装奇异的人,向着城内走来,身后更是有不少的马车跟随,而且每一个马车都不轻巧。
“站住,车内装的是什么,来咸阳做什么?”
城门口的将士拦住可以的车辆和人,任何进出咸阳的人都要被严格的审问和检查,保障帝都的安全,这是第一道防线,马虎不得。
“大人,我们是墨家来人,特地是求见扶苏公子,还望大人通融一下,箱子里装的都是墨家的机密,不见扶苏公子不能打开。”
领头的墨家长老没有生气,反而是更加谦逊,既然选择了站在大秦这边,那就要适应这大秦的规矩。
墨家长老见状,靠近守城门的将士,手里悄悄的给将士拿出银两,想要借此进入城内,可墨家长老没有想到的是,在其他地方熟悉的做法,在这里却遇到了闭门羹。
守城门的将士直接将墨家长老的银两打翻在地,完全没有多看几眼,反而更加激起了将士的怀疑。
“来人,把他们带来的箱子全部打开,一旦发现任何禁品把人全部拿下。”
城墙上有巡逻的将士听到,下来将墨家一行人围住,作势就要打开箱子搜查。
“住手,箱子里的东西不是给你们看的,我们要求见扶苏公子,箱子只能是扶苏公子才能安排。”
墨家长老瞬间挡在将士的面前,心情很是激动,连带其他墨者都挡在前面,眼里都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
眼看就要爆发打斗,城门的军官也不敢在深入,安抚众人后连忙后退,万不得已只好派人去请扶苏,告知当下的情况。
在府上得到消息的扶苏,二话没说就派乌前去,将墨家人都带回来,虽然扶苏也不知道墨家来人的情况,但他还是愿意相信的。
来到城门的乌,告知了扶苏的命令,更引起了守城将士对乌的请教,当初乌就是在守城将士中抽调出来,乌的经历所有的将士都无比的羡慕,而且乌还是不更。
墨家人顺利的来到了扶苏府上,主动来到扶苏面前行礼。
“扶苏公子,是墨子派我等前来的,我墨家与大秦合作多年,眼下墨家只想和公子合作并且箱子里的,就是送给公子的诚意。”
墨家长老一边说着,一边让墨者打开了一个个箱子,直到看到箱子里的东西,扶苏才明白墨家此次前来的决心。
一个个制作精良等待箭弩放在箱子中,很大不同的地方,就是箭弩要比秦弩还要小一倍,有套环可套在手腕上,变成一件随身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