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不再遮掩,随即说出了其背后的关键,更是带有信任的口音。
“什么!墨家竟然娱公子合作了。”
蒙恬先是大惊,然后立马散出气息,观察内外,防止有人偷听,表情变得非常严肃。
就连周围的侍卫,都在蒙恬的气势下压的喘不过气来,但又丝毫不敢有异动。
谁若是表现的慌乱,可能下一秒就被身首异处,这不是开玩笑。
倒是扶苏一副非常有把握的样子,早在蒙恬进来之后,他就无声无息的在注意着营帐周围。
而这种悄然无息的防备,竟然没有被蒙恬发现,可见蒙恬在扶苏这里的防备有多小。
见四周没有问题,蒙恬这才放下心来,但心里的震惊,久久不能平息。
“公子,此等机密还是要小心为是,这要是被传出去,天下人都将为之震动,更是会打破诸子百家长久以来的格局。”
蒙恬语重心长的说道,在正事上,任何时候都是端正态度,无论是谁都不能乱来。
不过蒙恬还在严肃的同时,也是在为扶苏高兴,眼看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扶苏,这不正是他想看到的吗。
“蒙大哥放心,这件事虽然迟早会被天下人知道,但不会是现在,到那时无论是谁想要站出来,都将无可奈何。”
扶苏斩钉截铁,也能明白蒙恬的苦心,毕竟现在的大秦问题很多。
“现在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匈奴的计划很难发觉,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处于下风,匈奴有矛,我们有盾,谁胜谁负,也未可知!”
“如今我们有三万先锋军,更有儒家、墨家暗中相助,就算出现意外也能及时止损,甚至可以给予匈奴奇招。”
“所以接下来的大战,完全不用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拼实力,我大秦儿郎不怕任何人。”
扶苏对于匈奴的计划没有新的看法,但却在边疆的力量上点明了核心。
这些时日蒙恬一直在猜想匈奴的下一步计划,为此更是睡不着觉,因为一旦出现纰漏,所造成的影响将不是小数。
但使听到扶苏的看法,心中的纠结一扫而空,对于匈奴看得更加长远了。
“公子一言,点醒了蒙恬的疑惑,倒是蒙恬过于狭隘了。”
蒙恬一副受教的模样,更是看待问题,上升了一个层次,之前的疑惑都不再纠结。
现如今双方虽未交战,但在暗中实则已经交手的数次,你来我往各有准备。
在两国将士中,匈奴人野性十足,在大战中个个都很勇猛,但大秦将士骁勇善战,大秦铁骑更是闻名于世。
如此各有优势的两**队碰撞,必然是一场无法预知的大战。
其导致的结果,也是无法预知的。
秋风萧瑟,带着一片片落叶,盛夏过去,一丝凉爽的秋风已然到来。
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庄稼也快到了收成的时候,百姓一年最辛苦的时候,也是一年最开心的时候。
粮食产量的多少,都将决定着来年生活的好坏。
虽然有些地方受了灾,粮食产量骤减,在明年所有的问题都将改善,因为粮食危机即将改变,土豆地瓜将会带来新的生活。
对于朝廷来说,各地的官员也都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了事,一年的情况也快到了总结的时候,没有一个官员是悠闲的。
有清官在整理着将近一年的变化,所有的账本都要过一遍,而贪官就没那么好过了,所有的东西都要做的滴水不漏,要是被查出来可就完了。
入秋之后,无论是上面的官员还是下面的百姓,都忙碌了起来。
而遥远的边疆,荒凉的戈壁滩,也迎来了秋天的第一场大风。
边疆黄沙漫天,很少能看到树木,更多的是戈壁滩和黄土。
而春天和秋天,往往是边疆最不好过的时候。
一阵风吹来,扬起了周围的黄沙,紧接着有更多的风吹来,渐渐的形成了一场风暴。
参杂着边疆遍地都是的黄沙,一场沙尘暴已然形成。
就算是这样的情况下,守卫边关的将士依然坚守在岗位,不一会儿就被黄沙掩盖,只留下空洞的眼神和呼吸。
这样的情况老兵已经习惯了,从一开始的皮肤干裂,因天气不好的咳嗽生病,到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
如此恶劣的环境,一直有将士前赴后继的赶来,不为其他,只为守国门!
每一年都有老兵退伍,他们不是到了年龄离开,而是身体有病无法坚持,或者是大战留下了伤患,不得不离开。
这一天是边疆入秋以来,第一次刮起大风,黄沙遮住了天日,看不清百米开外的事物。
然而越是这样的天气,将士们却要打起百倍的精神,因为越是这样越给予了敌人便利的条件,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战场上经验丰富的老兵,对于这样极端的情况更是清醒和谨慎。
渐渐的漫天的黄沙中,出现了黑乎乎的一片,遮住了原本的景象,像一朵黝黑的城墙,突然出现在了边关之外。
如此反常的情况,立马引起了边关守卫的警示,并且随时准备好了放狼烟,因为看不清楚,所以还不敢下定论。
随着黄沙中黑色的身影慢慢靠近,将士们终于看清了,那黑乎乎的城墙,乃是匈奴大军。
“敌袭,敌袭!”
有老兵认出了匈奴士兵,连忙向周围的人呼喊,瞬间惊动了边关上的守卫。
所有人拔出长剑,严阵以待,并在第一时间点燃了狼烟传递消息。
“兄弟们,匈奴这次大军压境,竟然是蓄谋已久,不管他们要做什么,想要破开边关,除非从我的身上踏过去。”
“好兄弟,大秦儿郎就没有孬种,谁后退谁是那个。”
守卫边关的老兵平时都非常熟悉,在这个紧要关头更是没有一个人后退。
老兵不死,精神永存。
在每一个老兵的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国家,是不容后退一步的底线。
边关的狼烟四起,虽然是沙尘暴,但浓浓的黑烟很好辨认,很快便被下一个边关的将士们看到。
“一级戒备,赶快去通知所有人。”
第二处边关上的将士看到狼烟,第一时间也点燃了狼烟,更是通知了其他人。
就这样一股股狼烟从边关燃起,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大军的耳中。
“不记得上一次狼烟点燃的时候,是什么时候,看来匈奴坐不住了。”
边关的传令员,得到消息立马前往军营,不到一刻的时间便赶到。
“十万火急,我要见将军。”
“十万火急。”
传递消息的传令兵一边跑一边大喊,这个时候哪里顾得上等待传话,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关键。
对于边疆的传令兵,将士们都能认识,眼看情况紧急,便立马让开了路。
传令兵第一时间冲到了蒙恬所在的军营,但被蒙恬的亲卫拦了下来。
好在蒙恬听到了门外的声音,立马放开了阻拦。
“参见蒙将军,边关紧急,匈奴大军压境。”
传立兵上气不接下气,只带来了短短的几句话,但也耗尽了最后的力气,昏了过去。
听闻消息的蒙恬大惊失色,立马传令所有将领开商议。
将领们在来的路上便得知了消息,每一个人都神情严峻,思考着对策。
“眼下匈奴大军压境,时不我待,众将士听令写,所有将士立马前往边关,紧急情况,可先动手后禀告。”
蒙恬事出从简,眼下不知匈奴为何而来,但两军对垒,必须要做好应对,三十万将士即刻开拔,动作迅速,井然有序。
“末将领命。”
一个个将领,在此刻言行一致,对于军令绝无二话。
如此突然,如此异常,谁也不知道即将到来的是大战,还是其他情况,个个都信心十足。
匈奴在等这一天不知准备了多久,大秦将士为这一天也做了不少工作,谁胜一筹,只有战场上见分晓。
整个军营的将士都开动起来,这也惊动了扶苏。
随即蒙恬在部署完将士后,第一时间便来到了扶苏的营帐。
“公子,匈奴大军压境,看来是要动手了,不知公子接下来做何打算。”
蒙恬也不知道如何安置扶苏,因为扶苏的身份很特殊,无法按照常规来要求。
“不用担心我,趁此机会,我也该离开,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了。”
扶苏对于匈奴的动静并不意外,如果匈奴就这样忍气吞声,那就不叫匈奴了。
趁着将士们开拔,扶苏在混乱中离开,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因为天气的原因,谁也不知道匈奴具体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蒙恬亲自过去坐镇,给予主心骨。
然而匈奴军队,出现在边关之后,并没有做下一步的动作,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然而战争的序幕已经拉开,就看谁更胜一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