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明风华]大明第一宠妃的正确打开方式 > 第71章 相面

[大明风华]大明第一宠妃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71章 相面

作者:大妮_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8 20:37:48 来源:文学城

成亲的礼数,女官已经教了无数遍,什么人来、做什么事,都已烂熟于心

因此当我在张府,看见来发册的,除了正副使之外还有一人时,微微讶异。待我看清那人虽穿着官服却是光头,不免一惊。

穿官服的和尚,本朝只有一个,那便是当年唆使燕王起兵造反的国师姚广孝。

进宫以来,我一直绕着他走。他也回避着我。就连那次黑蛋为了救周新而带我去找郑和,他也刻意与我们前后脚错开。

躲了七八年,还是正面遇上了。

我偷眼打量他,见他笑眯眯地望着我,我连忙低头敛眸。

正副使宣读完册文,姚广孝笑道:“我奉陛下之命来为太孙嫔相面,有几句话,不知是否方便……”

在场谁都知道国师的分量,太子妃的长兄、锦衣卫指挥使张昶连忙将他和我引至后院书房。

“自从太孙嫔进了宫,老和尚的卦,就算不准了。”这句开场白猝不及防。

“区区闺阁弱质,哪里有能耐影响国师神算。”我连忙谦虚。和尚虽老,宝刀不老,以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什么汉王、胡尚宫、纪纲,与他相比统统都是渣渣。若得罪了他,那才真是死无葬身之地。

“太孙嫔不必推辞。”老和尚笑得憨厚,完全不像当年推动靖难的背后黑手:“老和尚平生最爱折腾,若卦卦都算得准,日子反而无聊。”

“国师说话风趣。不知国师今日……是有何事指教?”

姚广孝摆摆手:“指教谈不上。老朽有三事不明,要请教太孙嫔。与之相应,太孙嫔或许也有事想问老朽,礼尚往来,太孙嫔也可问老朽三件事,何如?”

位居靖难第一功臣,却能在生性多疑的朱棣手下富贵平安活这么多年,这揣度人心的工夫果然无出其上者。

我恭敬道:“国师请问。”

“老朽算不出太孙嫔的来路,还望太孙嫔明示。”

在他这等老狐狸面前,以我这点道行,撒谎等于找死。

说了实话,即便他要透露出去,也没有证据在旁人面前指证我。况且他这么多年一直未曾戳穿我身份有异,应该不至于在这件事上与我为难。

我便压低声音道:“前世有编剧写我大明历史,胡编乱造一塌糊涂,我骂得太狠,为人所怨,天上落雷,醒来便到了大明。”

老和尚哈哈大笑,笑得畅快无比:“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想不到太孙嫔淑女之态,竟有骂詈惊天之时,有趣,有趣……”

在我而言,这事起初或许好笑,事到如今,我即将重蹈历史覆辙,以妾室身份出嫁,没什么好笑的。

便开口道:“国师可容我一问?”

“太孙嫔请。”

“自从我穿越而来,事事尽人力而为,如今却还是成了太孙嫔。我今世十多年来,到底,有没有改变历史?”

“那老朽要先问太孙嫔了,明明可以夺下妃位,为何又收手了?”

我大惊。

我暗中谋划的事,他竟也知道。

太孙妃位落定前,我曾经动过一念。我知这一念若出,胡氏必然与太孙妃位无缘。

我曾想过,通过王昭容,说动陛下,令袁忠彻为我和胡氏相面,看谁命中有子。

皇位传承,立嫡立长。最稳妥,莫过于长子由嫡妻所出,立嫡长子为嗣,无可非议。

胡氏既然历史上能因无子而被废后,那么提前让她因命中无子而错失太孙妃位,也可省去将来许多麻烦,省去自己很多憋屈。于我,于黑蛋,于胡氏,都好——胡氏与其将来被废后,不如一开始便不要去做皇后,在侧妃位上安稳终老一生。

其实已经在王昭容那儿铺垫了些话,为什么又收手了呢。

我苦涩一笑:“若一个太孙妃位,能换得东宫一片坦途,我心甘情愿。”

虽然我怨太子妃苦苦相逼,但隐隐也和太子妃一样,觉得为了东宫,应该做胡尚宫那笔买卖。

只有东宫走得远,我和黑蛋才走得远。

这也是我矛盾、纠结、痛苦,最终归于无奈的地方。

姚广孝笑道:“可太孙嫔想过没有,倒了汉王,东宫就真能一片坦途了么。”

我犹不解。赵王对东宫的威胁在我进宫前便已解除,汉王又倒,皇帝只剩太子一个在身边,就算太子出事还有太孙,难道还能有其他变数?

姚广孝道:“原以为太孙嫔聪明,不想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恍然大悟。

太子妃也好,黑蛋也好,我也好,甚至东宫许多属官,都只看见汉王这片叶子招摇,却忘了给叶子撑腰的,是后面那座山。

汉王是谁在宠。

汉王用物用人皆压过太子不合礼制,永乐初年解缙还在内阁时就曾上疏劝谏,为何直到永乐十四年私兵事败才发落。

为何这些年,无论怎么对汉王发力,除了杨士奇当年关于藩地召对时的一击,都难损汉王筋骨,最多只能伤一伤皮毛。

以前皇帝借汉王制衡太子,现在东宫一家独大,皇帝的危机感本就加剧,再加上汉王这片叶子拿开之后,皇帝和东宫之间没了缓冲,后事如何,将会更加难料。

婚礼之日,我本就内心凄苦,如今乍知道原来一切牺牲都是徒劳,不免神色骤然黯淡,姚广孝看出我已醒悟,笑道:“现在老朽可以回答太孙嫔的问题了。太孙嫔自打永乐八年进宫,若说对‘历史’的改动,有。否则老朽的卦不会屡屡算不准。但每次老朽的卦不准,也无非时间有所偏差。有时快一刻,有时慢几日。最慢的一次,当属陛下北巡归来,老朽原料定会斥责太子,尽废太子监国时所出诏令,不料太孙嫔觐见陛下,借陛下对先皇后旧情,令陛下拖延数月才择机发作,也让耿通多了几个月寿数。但凡是老朽算出的事,到最后都发生了。这次太孙选妃,原以为太孙嫔会出手,令老朽算得平生第一次错卦,没想到最终迟疑未动。”

我强勾一勾唇角,笑自己:“自负聪明,谁料聪明反被聪明误。”

“太孙嫔长在宫闱,眼界受限,能放下自己,而着眼东宫,已非寻常,何必自我苛责。”姚广孝道:“老朽今日的第三问,太孙嫔今后打算如何,还望太孙嫔坦诚以答。”

我抬眸直视他眼睛:“敢问国师,此问是为大明而问,还是为自己而问。”

那双昔日被称为“虎豹之目”的三角眼,因岁月的侵蚀,眼角微微向下耷拉成温和的弧形,眼中光芒却仍像个拨弄风云的谋士般精亮——那完全不是一双僧人的眼睛。

“老和尚的寿数,掐指一算,还有一年。”他笑道:“毕生所学,半生心血,皆为改造大明江山。而太孙嫔身系大明的将来。此问,是为大明而问,也是为老朽自身而问。”

说实话,我虽时不时吐槽自己的未来儿子是个祸害,但这几年忙于和黑蛋应付前朝后宫种种,且尚未成婚,因此并未真正严肃地想过这个问题。

朱棣北伐,朱高炽守成,朱瞻基更是自幼以天下为己任,殚精竭虑。

加上开国皇帝朱元璋,四代人的辛苦耕耘,无数百姓和将士的牺牲,将要于土木堡一战而糟蹋在朱祁镇的手里,糟蹋在我的儿子手里。

我忍心吗。我不忍心。就算是为了黑蛋,我也不忍心。

“敢问国师,能否给我一句准话,我能改变历史吗。”我问。

姚广孝笑道:“福吉祥(郑和的法名)曾转达太孙嫔的话,多年过去老朽犹记得,是‘天命之前,愿尽人事。不负机缘,不负此生。’当中的勇气,老朽佩服。上天先造世而后造人,人在世上,各有其位。在其位谋其政者,曰‘贤’,但也有一类人,在其位而欲谋非其政者,如老朽。以太孙嫔的聪明,只要能斩断束缚,改变‘历史’,未必不可一试。”

斩断束缚……

我原还想再追问,姚广孝笑道:“和尚的三问都问完了,太孙嫔的三问也问完了。此处一别,今生与太孙嫔将不再重逢。一期一会,前路珍重。”说罢双手合十,行了个出家人的礼。

至于这次奉旨相面的结果,朱棣既然没有杀我的旨意下来,大概是姚广孝言语间为我留了一条活路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1章 相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