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明风华]大明第一宠妃的正确打开方式 > 第45章 风波恶

[大明风华]大明第一宠妃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45章 风波恶

作者:大妮_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8 20:37:48 来源:文学城

“我们从普通外人眼光想来,当然觉得吕婕妤不会弑君。但落在皇爷爷眼里,如果她与未来接位的人串通一气,那么弑君之后或许不必殉葬。而吕婕妤和汉王更亲近,还是和咱们更亲近,一目了然。”

此事被黑蛋一语道破,八月天里,周遭空气都如同被冻住一般,冷得瘆人。

这恐怕也是为什么,皇帝精神稍微转好,就打发我们回房休息,而留下了汉王。

纪纲谋划这个局时,或许只是为了自己脱身而未必想到这一层。问题在于,汉王本就每天如同嗜血的野兽般等待扳倒太子的时机,这样好的机会借别人之手从天而降,他恐怕不会遗漏。

黑蛋道:“皇爷爷若了解父王为人,便该知道,父王不会做弑父弑君的事。怕只怕他以己度人,本就多疑,再经不住二皇叔挑拨。”

我刚要接话,听得门外范弘又焦急又不敢高声地一遍遍喊:“殿下,殿下!”

两人连忙翻身下床让他进来回话。

范弘显然是一路狂奔回来,上气不接下气道:“纪纲回禀说有权妃当年身边的宫女指控婕妤谋杀权妃,婕妤身边的宫女太监受不住刑都已经招了,刚刚汉王陪陛下亲自审婕妤去了,听说还没问几句话,就上了刀子一刀一刀地剜。说要‘慢慢凌迟’,今天不招,留一条命,明天继续,明天再不招,留着命,后天继续。”

凌迟本就是一种让人生不如死、只求速死的残酷刑罚,还要如此“慢慢凌迟”。皇帝的愤怒和恨意可想而知。

一个肌肤如玉的美人,居然忍心看她被一刀一刀削去皮肉。

截至昨晚,还是夜夜承/欢的宠妃,一夜之间,恩情顿消,化作乌有。皇帝竟要做到这么绝。

当年查权妃案时,吕婕妤作为六名朝鲜贡女之一,也曾经名列我和黑蛋的怀疑名单,但经过调查,已经排除。这次必定是纪纲将宫女太监屈打成招之后酿成的冤案。

“这回随驾的宫女太监,都是昭容娘娘安排的,”我问:“若真是权妃当年的宫女,按理说不会选来伺候,应该留在金陵,怎么会平白跑到北京来?”

范弘道:“姑娘啊,陛下现在已经气疯了,他哪里还会管这些。”

黑蛋问范弘:“你回来路上,可有人见着你?”

范弘道:“奴婢特意兜了大圈子,然后从后门进的院,应该没人瞧见。”

“那咱们便暂时假装不知,等着看皇爷爷接下来如何处置。”黑蛋道:“你继续打探着,小心留神,别被人盯上。”

范弘退下。我问黑蛋:“难道昭容娘娘也和纪纲串通?”

“世事易变,人心难料。”黑蛋道:“虽不愿疑她,但也难保。这些年原本跟着父王,后来又见风转舵倒向二皇叔的大臣尚且有之,何况她一个深宫妇人,一没有子嗣,二没有权势显赫的娘家当靠山。”

我说:“只怕婕妤娘娘受不住刑,任由他们引着,诬陷太子殿下和你。”

“这事儿三分在人,七分在天。”黑蛋道:“眼下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只能寄希望于杨荣,将案子真相查出来。再者,仔细想想如何应对皇爷爷问话罢。”

然而直到傍晚快要进晚膳时,皇帝竟都未召见我们。

这是个危险信号。

我说:“我们该去看看的。我们既然装作不知道婕妤受刑,那么出于关怀龙体的孝心,我们也该去探病。”不去,既显得心虚,也给了汉王挑拨离间的由头。

黑蛋也同意。于是帮他更衣,两人往皇帝寝殿去。

汉王当然在。

见我们来,朱棣道:“你守了朕一天,也累了,回去歇一歇。今晚不必再过来了。”于是汉王带着妙琼告退。

黑蛋道:“皇爷爷身子怎么样了?可想用些晚膳?”

朱棣摆摆手。

黑蛋又道:“皇爷爷若累了,孙儿扶您躺下休息?”

朱棣点点头,但仍旧回避着我们的目光。

我和黑蛋上前扶朱棣躺下。

朱棣先开口提起案子:“纪纲将案子查明了,是那贱人在朕的药里下了毒。以前权妃的事也是她做的。”

他望向黑蛋的目光带着审视。我试图从他的眼神和表情里读出什么,但除了“怀疑”二字,一无所获。

他承认了纪纲的调查结果,就意味着推翻了当年黑蛋和周新的结论。

黑蛋坦然答道:“孙儿不敢说纪大人查案结果是错的。若有人敢谋害皇爷爷,不管是谁,孙儿第一个要杀了那人。但人命关天,还望皇爷爷,慎之。”

“皇爷爷知道你的孝心。”朱棣道:“也知道你当初查案是为了你皇奶奶。但你毕竟年轻,要仔细别被奸臣蒙骗。”

周新!我脑海闪过那天被太监抬着从我面前经过的那个血肉模糊的身影。

只听朱棣道:“朕已经命人八百里加急将周新提到北京,听他怎么自辩。”

周新由金陵的锦衣卫用囚车押到北京。

期间吕婕妤日复一日地受刑。据说每日剜几刀,剜到她痛得昏迷,一盆冷水浇醒,等第二天再剜。北京到了阴历八月,暑热犹未散尽,宫里的苍蝇闻见血腥尽数都扎去刑房。刑房里具体是怎样情形,我根本不敢去想。

周新一到,立刻送进宫由朱棣亲审。

朱棣本就听信纪纲谗言,不信周新,偏偏周新是直臣,只知据理力争,不知婉转达意,当庭与纪纲争论不休。然而朱棣越听越怒,尽数不信,只说是他无端挑起风浪,介入秘案趁机挑唆太孙,离间皇室,陷害忠良。最后周新伏在龙椅下大声道:“陛下有令,按察司行事,与都察院同。臣查疑案,擒奸恶,洗冤情,是奉陛下命,何来无端挑事、趁机作乱?陛下为何听信小人之言,要以重重罪名强加于臣?”竟将话牵扯到了皇帝身上。

朱棣向来自恃英明,哪里经得起他这般说话?当庭便下诏斩立决,周新被人押出大殿时犹大呼道:“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

一代清官,一代神探,为民伸冤无数,结局竟冤死。

杀了周新,便如同定案。

东宫只能眼看着,不但不能为周新昭雪,反而还要忧心自己的处境。

皇帝没有斥责朱瞻基,但杀周新已然是将耳光甩在了东宫脸上。

黑蛋万般自责,既为周新,又为太子。

可他眼下说什么做什么都是错,只有不动,才能自保,才能不加深皇帝对东宫的疑虑。

杀周新之后,朱棣竟还没放过吕婕妤。每天的“慢慢凌迟”仍在继续。

他并没有就此停手的打算,还在查。

他是已经打心眼里相信吕婕妤背后还有觊觎皇位的指使者,甚至可以说,他心里早已判定是东宫。

虽然杨荣经过查探提出,权妃的宫女出现在北京是疑点、吕婕妤的太监死之前求吕婕妤救他是疑点,种种疑点朱棣统统充耳不闻。

他只听他想要听到的。

他当然不希望东宫谋反,但多疑之心被纪纲和汉王点燃,他已经被自己的多疑绑架了。

吕婕妤到现在都没有咬出任何人。

明明是一风就吹倒了的纤弱美人,连着半月每天承受非人的折磨,竟依然没有说出第二个人的名字。每思及此,我羞愧难当,心痛不已。

可并非每个人都像吕婕妤这样贞烈。事件影响如瓜蔓般扩散,与婕妤有关无关的宫女们一个个受不住严刑拷打,相互攀咬,导致陆陆续续下诏杀掉的宫女已近千人。

再这么查下去,就算吕婕妤咬牙不说,就算纪纲无心借此攻击太子,汉王也一定会再制造出新的人证。

我不能等到汉武帝冤杀刘据的事在大明重演。

赶在皇帝心中的怀疑发酵到无可救药之前,必须做点什么。

如果这件事朱瞻基不方便做,那么我来做。

嗯 终于给书改了名字,类比三年前写的《翻译官》同人…… 感谢之前提建议改名&帮忙想名字的小可爱们!

然后是关于本文的历史注释:

朝鲜史书上记载有“鱼吕之乱”,开端是吕婕妤因被诬陷毒杀权妃,整整被凌迟了一个月之久,相关被杀宫女三千人。但朝鲜史书我个人认为未可尽信,存在抹黑明朝的可能。首先如我之前所说,事件发生时朱棣在北伐,而权妃生前的宫女和吕婕妤的宫女应该都在南京(吕婕妤历史上不怎么得宠,应该不会带出来北伐),朱棣大概率无法在当年审案,所谓朱棣亲自观看凌迟现场,就更不可能。。。其次朝鲜史书中所载,两个宫女吵架吵出权妃死亡真相这种事也不可能。如果真的是吕婕妤毒杀权妃,绝不会留了解内情的权妃宫女多活好几年。

嘛,不过为了本书剧情推进和感情线发展,我还是按确有其事来写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章 风波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