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明风华]大明第一宠妃的正确打开方式 > 第140章 【点击24万加更】南京

皇帝想回南京不是一天两天了。

经济重心在南,商品货物自不必说,就连朝廷征收钱粮都要动用人力物力从南京运到北京。

这在皇帝眼中是劳民伤财的事。

朱棣迁都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战略眼光,可现在边境平静,甚至阿鲁台还来贡马,朱高炽看不到自己亲自在北京“天子守国门”的必要性。

况且他生在南京长在南京,随父亲就藩才去北京,靖难之后又在南京待得安逸,当初本就不想离开,是碍于先帝迁都的命令才到北京来。现在北京皇宫三大殿前几年被雷击中起火,到现在还是一片废墟,不但看着糟心,重建又是一大笔银子,朱高炽越想越觉得要回南京去。

皇帝稍微表露出一点动向,百官之中早前反对先帝北迁的大臣便有心顺水推舟。

永乐二十二年十二月初六,监察御史胡启先上书,说南京有龙蟠虎踞之势,长江天堑之险,是国家根本所在,普通臣下镇不住,希望皇帝命皇太子前往留守,好让人心安定、国家稳固。

“屁话!江南太平久矣,有什么需要我专门去镇守的?”黑蛋本就是支持定都北京、反对南迁的,再一看这人不但想让皇帝把都城迁回去,竟还异想天开要他先行离开京城去南京,简直怒不可遏。他不但认定这个胡御史谄媚逢迎君上,甚至怀疑他受人指使别有用心,存心将他远调,好离间他们父子。

黑蛋便也上一道奏章,说先帝梓宫尚未下葬,念及皇祖,眼下他实在不忍离京。

也是暗示他父皇,不要急着推翻先帝的国策。

可朱高炽连朱棣恨不得赶尽杀绝的“靖难余孽”都放了,事关亲爹千秋功过评定的事他都敢跟死去的亲爹反着来,迁都又算什么?

不过不让黑蛋这先帝生前钟爱的嫡长孙送灵实在不合天伦,因此这事就暂时压了下来。

十二月十四日,先帝梓宫出殡,皇帝亲送至午门,皇太子黑蛋及赵王等亲王们则步行送至昌平的天寿山。

自此,朱棣与爱妻生离死别十七载,终于百年之后合葬一穴。从此连死亡都不能将他们分开了。

十二月十七日,皇帝传旨,令黑蛋奉梓宫安厝玄堂后,就与赵王奉迎先帝神主回京,留下庶出的瞻埈、瞻堈、瞻墺处理长陵后续事务——竟不按年龄序齿,而将皇后嫡出的老三和小五跳过。

这其间不用说,必然有郭贵妃枕头风的功劳。皇后心里当然不舒服,但现在太子都要被人唆使着发往南京去了,哪里还顾得上两个小藩王的事?

年节虽因国丧未有庆祝,但年关政事繁多,南迁的事也就暂时搁置。忙忙碌碌出了正月,洪熙元年二月初八,皇帝迫不及待地命太监郑和守备南京,考察京城及皇城,以备迁都。

三月二十八,昭告天下,将国都迁回南京。北京诸司悉恢复旧称“行在”,又恢复以前设置在北京的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

三月里,南京已经接连地震十余次,到四月都未停歇,然而皇帝还是在四月十三日下诏,命皇太子谒孝陵,居守南京。

若是寻常时日要黑蛋去南京,去也就去了,无非是东宫的师傅们帮他盯着前朝,皇后帮他坐镇后宫。可现在地震不断,该如何让人不悬心?我自从皇帝下诏,就忧心忡忡,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天灾无情。尤其听说郑和考察皇城时,发现地震和年久失修已造成宫城多处坍圮。虽则郑和是办事得力可靠的人,发现问题一定会尽数修补,可谁知道下一场地震会如何?

我几次三番抱着孩子去御前,好说歹说,又是曲颜尽孝,又是抹眼泪,费尽口舌,然而皇帝只一味说,地震惊动高皇帝的孝陵,要太子前往坐镇,他才心安。

黑蛋又不是镇墓兽!他去能坐镇什么?

我都不知该恨皇帝的糊涂迷信,还是该恨他的绝情寡恩。

君命不可违。只得为黑蛋打点行李。

祁钰还不满周岁,我自然不能带孩子们随行。

黑蛋原想自己去,也一直在劝慰我放宽心,少受相思之苦,别为他太过牵挂。

谁知郭贵妃竟向皇帝建议,让太子妃胡氏陪太子南下。

黑蛋会守身如玉的,大家不方!

另外讲一点,“遗孤”是褒义词,朱棣嘴里说出来的,只能是“靖难余孽”,不可能是“靖难遗孤”。电视剧编剧的古文水平,我是吐槽无力……

2021.09.12 “折子”清代才有,故改为“奏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0章 【点击24万加更】南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