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陈情令+天行九歌)故国旧梦 > 第52章 秦时邀明月10

北方胡人的地盘给桃夭的感觉就是荒芜,带着一丝兽/性的野蛮。她在北方待了两天左右,在高空之上将地貌一应看在眼中,拿着地图仔细地进行比对,曾经觉得略有些相似的地方在经过实地调查后发现,并没有找到中央大鼎。

那是一座野兽遍布的深山,在山脚下则是毒物横行,隐隐还能看见两三具白骨,也许称为黑骨会更好一些,那些化作骨头的尸体泛着摄人的黑紫色,一看便是中毒而死,且中的是剧毒。

这些蛇虫之类的毒物看见御剑而停留在距地面七八尺高的桃夭,兴奋地朝着桃夭爬来,稍远处也穿来蛇虫在林间移动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

桃夭一阵哆嗦,吓得差点没站稳,她完全没预料到这里有这么多的蛇虫,火速抽出一叠符纸,将它们弄成展开成扇形,手腕用力一转将符纸撒了出去,符纸离手化作火球落在蛇虫中间,阻碍了它们的去向。

炙热的火光给桃夭带来些许安心,也让收到挑战的蛇虫们发出了更大的骚动,尤其是蛇类,竖起身子,眼成竖瞳,吞吐着殷红的蛇信子,它们缠绕着树干爬了上去,借助山中老树脱离明火的危险,预计从树上攻击桃夭。

桃夭看着耳边回绕的“嘶嘶”声,搓了搓手上的疙瘩啊,立即御剑往上升去,直到彻底浮于树丛之上,从山脚下往上一览深山北面全景。

她就这样御剑在树丛上方游走,仔细地寻找地图上标注出来的位置,半晌,依旧无果。

地图上中央大鼎是在一处大山与溪水的交界之处。但是她在这里逆着溪水的流向找到它的源头之后,并没发现中央大鼎,莫说大鼎,便连郁郁葱葱的树都没见几棵,这溪水是冰山融化而成。周遭景致非常单调,一目了然,除了晶莹的冰什么都没有。

这样一来,桃夭就将目光放在了秦国的西面,据说那是西羌人的地盘。西羌出自三苗,是羌族的别支,部落繁多,多以动物之名为号,各部落之间各有领导人,称为酋长,经常互相攻杀掠夺,战祸频频不断。

也正是因为西羌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所以很少有部落会聚集攻击力攻打秦国,一来秦国西面山脉连绵不易攻打,二来便是为了避免后方遭殃被其他部落偷袭,所以秦国西面总体还算平稳,近几年来少有战事。

桃夭跟之前一样,先在高空盘旋将西羌地界的整体面貌记下来,大致比对过地图之后,敲定了一处较为相似的地方,那是在一群山脉,此地云雾缭绕,桃夭特意向下降落些许高度之后才得以俯瞰全景。

山脉陡峭,寒气冲天,桃夭御剑在山脉之间飞行穿梭,眼睛越发明亮,她觉得自己找对了地方。此地空气冷冽,呼吸之中清凉地气息进入体内,令人神清气爽。但真正让桃夭产生这种肯定的是因为此处充盈的灵气,不用刻意吸取,仅仅是舒展双臂,灵气就像透过身体直入心扉一般,令人熏熏然。

她找到了山脉中河流的源头,那是一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这里鸟禽成群,诸多动物出没,气象万千。

桃夭在此处停下,按着地图的标注找到了一处洞口,洞内镶嵌着一枚夜明珠,使洞内亮白昼,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洞内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壁上画满了壁画,画中人身穿异服,似乎是千年之前的服装,与如今不甚相同。

桃夭接着夜明珠柔和的光芒一幅一幅地看过去,直至在洞内绕了一圈才明白。壁画上所化的便是远古的一段往事。

那时候修仙界和人间界还未分离,在夏朝建立之后,九州稳定,四海升平,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日益富庶,有一日夏禹忽然梦到轩辕氏黄帝功成铸鼎、鼎成仙去的事迹,醒来后决定效法黄帝铸九鼎以升仙,自此倾全族之力欲铸九鼎。

九鼎出世之前,一连九天都有太白星在白昼显现,之后九鼎铸成,夏禹成就仙人之体,遂将其视作镇国之宝。他将豫州鼎命为中央大鼎,以显豫州为九州枢纽的重要性,从此以后豫州鼎秉承天命便成为了汇聚人族气运的一方神器。

很多年以后,周文王演绎后天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六十四卦,凭借六十四卦窥破后世天机,预见后世有人将借龙脉之力,破坏豫州鼎,借豫州鼎之中的气运羽化登仙。而龙脉被毁、气运消散的人间将战乱不止,直至灭亡。

随后他不断占卜龙脉走向,发现了主龙脉走向与东方青龙七宿走向一致,他派人找遍中原,最终找到了主龙脉的七处要塞,他将隐藏在要塞之地的七颗星宿之灵封印在了七鼎之中,并在临终之前将此事告诉了下一任继承人,也就是周武王姬发。

周文王去世之后的第九年,武王伐商,战前占卜,启动七宿之力,龙脉相助,牧野一战功成,商汤灭亡。

次年,姜子牙行封神大典,借六位圣人之力再次封印“苍龙七宿”,随后将解开封印的方法刻在青州鼎之上。六位圣人并姜子牙一共七人将封印七宿之力的七鼎分别放于中原的七个地方,并将中央大鼎也就是豫州鼎藏在了昆仑山脉的一处冷湖之内,而青州鼎则放在了先王出生的岐山境内。

考虑到后人可能遇到王朝危机,姜子牙与六位圣人事先抽出七宿之中的少部分力量,将其封印在一个宝盒之内,以音律镇压,名为“幻音宝盒”,又取得更少一部分力量封入先王死前遗留的“凤鸣岐山”的玉佩之内,将其交给了武王。

解开幻音宝盒的人除了能得到其中的力量,最重要的是能得到解开苍龙七宿的进一步提示,那是一枚铜盒的解开方法——姬氏后人的三滴血,感受到刻在血液中的、独属于姬氏的力量的铜盒会自动打开,里面是青州鼎的具体位置,也就是解开苍龙七宿钥匙的具体位置。

而封神之后,六位圣人感应到洪荒破碎,为了保住万千修道者,他们划分三界以配合六道,因此天道降谕,六位圣人升入三十三天,从那以后知道九鼎全部下落的人只有姜子牙,他只身再次来到昆仑山脉,将这些事情刻入壁画之中,随后不久便仙逝了,后人只得只言片语而不解始终。

桃夭没想到这一番寻找中央大鼎会得到这么厉害的消息,苍龙七宿传说她只不过是当年在韩国冷宫听说一二,没想到事情居然是这样的。

一个王朝倾尽全力只为了保住龙脉与气运,从未生出贪婪之心,令人敬佩敬仰。可惜后来王室衰微,一朝分裂,战乱不止,直到秦国养精蓄锐多年才再度一统诸国,开辟新的朝代。

感叹归感叹,找到豫州鼎的下落,桃夭脸上更显几分喜悦。她离开洞口,走到那冷湖边上,将望舒剑插回腰间的剑鞘,纵身一跃潜入冷湖。

湖水冰凉刺骨却难抵心中火热,再加上身有灵力护体,桃夭在湖底并未太过难受。湖水清澈,湖底风景一览无余,她很快地便找到了静静地躺在湖底中央的一座青铜大鼎,上面雕有奇花异草、鸟兽虫鱼、山川草树,这是豫州的风景。

她把缠绕在鼎上的水草拔掉,接着运用灵力将它收入手镯之中,在水底搜寻了一番寻得一些珍珠后便离开了。

得到大鼎的桃夭放心地在昆仑山中御剑飞行,到处寻找稀世灵药,但凡是她没见过的灵药都采摘三株放入玉盒,保存在手镯之中,以防将来又用得着的时候。

见灵药采得差不多了,桃夭升了个懒腰,抽出望舒剑,脚尖轻蹋,旋即御剑飞行,一路向东,朝着桑海之滨赶去,也不知桑海城如今的形势怎么样了。

纯属瞎掰,不用太认真哈,趁小六还没出来,我就随便掰扯了,不怕打脸哈哈哈哈

苍龙七宿可以说是秦时明月最大的坑了,到现在还没解出来(东皇太一长什么样不算哈)

我留了1个(或许是2个)小小的伏笔,你们找到了吗?

日常三求:评论、收藏、灌溉!(来吧来吧来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秦时邀明月1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