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 第012章 书报亭开业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第012章 书报亭开业

作者:华山弃徒.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10-19 09:42:59 来源:转码展示1

清明过后,当地的气温有了进一步的回升。xinghuozuowen

梁玉琪的小书报亭,终于正式开业了。

这些天以来,可把梁玉琪忙得够呛。她先是在社里办了停薪留职的手续,然后才能去办许可证和工商登记。

紧接着又要联系书刊杂志的货源,嗯,还得筹集一些钱一通忙活下来,也不过才筹集到了500百元。加上萧白的600百元,就是书刊亭起始的全部资金。

开业当天的中午,萧白才抽出时间第一次来书报亭,其他诸如开业前的准备工作,他一概没有参与。

用这家伙的话来说,自己还是个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了。

好在薛刚两口子在县城里也有一些亲朋好友,事情总体还算顺利。只不过,书报亭经营的图书杂志的种类看起来有点少。

萧白到了地方,和小姨打了声招呼,就东看看西瞧瞧。

书报亭虽然不大,但这个年代畅销的一些杂志基本都有。像什么《读者文摘》《大众电影》《武林》《健与美》《飞碟探索》《演讲与口才》《故事会》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小说类的杂志,比如像《十月》《中篇小说选刊》等。这一类的刊物,虽然比不上那些畅销杂志,但总体来说也应该不愁卖。

其他一些非邮局发行渠道的杂志也有,内容五花八门,封面上的标题颇有一些后世“震惊体”的风格。这些东西在这个年代被称之为“地摊文学”,尽管其内容被很多人所诟病,但销量却很好。

“阿白,咱们手上的资金还是少了点。我进货都不敢多进,特别是图书,大都只进了一套两套的样子,纯粹是充门脸用的。

上午到现在只卖出去了10来本杂志,算下来还不够我忙活半天的辛苦费。反正我都记账了,喏,账本就在那边,你看看恼不恼火?”

梁玉琪见到自己的外甥,虽然一开口就抱怨,但萧白从她的眼神里却看到了希望的小火苗。

八十年代是各种思想碰撞很激烈的年代,不少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求新求变,尤其是像梁玉琪这样生活困顿的人。

“满姨,仅仅才开业半天,能有这样的销售业绩就很不错了好吧?别着急,慢慢来,咱们总会摸清楚这一行的门门道道的。”

萧白一边说着,一边瞅了一眼账本。他主要想看看销售出去的杂志种类,便于自己回头做市场分析。

“卖得最好的是大众电影,其次是读者文摘从大类上划分,邮局发行渠道的杂志卖出去了7本,而所谓的地摊文学,卖出去了8本。

满姨,下次再适当的多进些非邮局发行渠道的杂志,有很多人爱看这玩意。”

八十年代,在火车站、汽车站、旅店附近充斥着大量销售这种“地摊文学”的网点。甚至还有人把这些杂志拿到开行的列车上一路进行叫卖,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而且,相较于邮局发行渠道的杂志,这种自主发行的杂志(被人戏称为地摊文学)的折扣率更高。像邮局渠道发行的那些畅销杂志,折扣率最多给到85折。

而自主发行的杂志,折扣率普遍能给到75折。如果量大,去书刊二级批发市场拿货,基本能给到7折、68折、甚至是55折。

当然,在新屯县这个小县城,是没有大型书刊批发市场的。

图书也一样,正规出版社、新华书店发行渠道的图书,折扣率就低。而一些自行购买书号自主发行的图书,折扣率就高。

另外,这年月的武侠小说,统统都是盗版书。目前,国内还没有“版权法”。萧白记得,国内第一部版权法,要到1991年年中的时候才会颁布实施。

之前当萧白看到《读者文摘》的时候,还想到了一件事。

这本一以贯之给国人灌心灵鸡汤的杂志,日后会改名。原因就是,国内的《读者文摘》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发生了版权纠纷。这场纠纷旷日持久,直到1993年国内的《读者文摘》更名为《读者》才结束。

最后,萧白看了一眼进货记录。

邮局发行渠道的畅销杂志没啥好说的,价格都定的死死的,新华书店发行渠道的图书也一样。

而这些五花八门的其他杂志,进货的折扣都是75折。

“满姨,你这些杂志从哪儿进的?”

萧白有点好奇,就随口问了一句。

“这些杂志是从汽车站后面的一家小书店进的货,说起这事儿我还一肚子气,别人从他那里进货是73折,到我这就变成了75折。我问凭啥?那个小鬼头说我一次进货的数量太少”

小姨梁玉琪气哼哼的回答道,不过她也没办法,自己手里就这点钱,想多进点货都不可能。

萧白点点头,笑着说道:“这种事没啥好生气的,咱们先就这么做着,等回头放假我去一趟星城,从黄泥街进一批便宜货回来。”

梁玉琪听到这话也没往心里去,挥挥手让萧白赶紧去上课,这边有自己盯着就行了。

萧白也不啰嗦,随即拔腿就走。

不过他没有直接回学校,而是来到汽车站附近,按照小姨说的地址,特意看了看那家专做杂志批发的小书店。

其实按照当下的规定,并不允许私人经营书刊的批发业务。不过有些政策在执行环节,未必会执行的很严格就是了。

萧白进去看了一眼,十几个平方的小店,几面墙上摆满了五花八门的杂志。店里并没有放置大量的货,摆放着的杂志更像是起到了样品的作用。

他在里面没有多呆,转了一圈就转身离开了。看店的一个年轻男子也不理他,至始至终抱着一本杂志在看,眼皮都没抬。

“这就是一家二道贩子,估计他们也是从黄泥街进的货。”

萧白觉得这家小店的老板,头脑还是蛮灵活的。毕竟县城距离省城有三百来公里,像一些小书店、小书报亭每次的进货量很小,去一趟省城的开销成本压根就不合算。

当然,萧白其实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只是现在小书报亭的生意还没做起来,放暑假还有好几个月,倒没必要急在一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