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珠玉在握 > 第7章 撞见

珠玉在握 第7章 撞见

作者:昼夜疾驰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3-29 10:14:38 来源:文学城

元苏苏对这些官眷云集的宴会一点儿不感兴趣。

她好奢华,也是好自己享受。和别人凑在一起,她只会嫌人多聒噪。

当然了,最真实的原因,还是因为别人的对吃、玩的讲究程度远远不及她半分。

赏花宴在布政使府的花园中,他家夫人在小厅里布下了宴席。女眷在这边,男客隔着一条穿廊,在另一侧的小厅,并不相见。

此时已到九月,秋高气爽,天气也渐凉,便是菊花也早已没什么好赏的。

布政使夫人举办宴饮的最大目的,还是为了请这位元小姐来一叙。

布政使是二品大员。

二品大员,在外地是要紧,可在京里?皇城根下,一棍子扫过去也能带倒几个高官勋贵。每三年进京述职,他们都还要格外谨言慎行些。

而元公爷,对他们这些外地的官员来说,其遥不可及、高不可攀,比之寻常皇室更甚。

这位布政使并不是什么有文人气节的高官,为人也是十分老成周到,滴水不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盼在任上安安分分待到致仕。

因此他心里总有些疙瘩。

两淮一带,盐运兴盛。

他虽说并不主管盐政,可到底是一省主政官,每每有了好事不一定是他的功劳,但出了坏事一定有他一份罪过。

他对盐政盯得很紧,甚至衙里请了一位名幕,专司盐政税收监管之事。

每逢盐运上出了点什么事,无论大小,他便如惊弓之鸟一般。

布政使夫人和他夫妻同心,自是知道他的用意。

于是在赏花宴上,便尽心尽力地捧着元小姐。

“今年的巡按御史下来得晚了些,听说原本陛下所派的那位御史本已动身,却劳累太过,患了喘症,这才临阵换帅,遣了都察院另一位大人下来。”

主桌上,只有元苏苏和布政使夫人在座,她亲生幼子的媳妇陪侍在侧布菜。

这位夫人容貌端正娴雅,言语也温和带笑。只听她低声道:“还听说,大殿下也一并来了。”

原本对她的话题没什么兴趣的元苏苏,却忽然撩起了眼皮看过去。

“大殿下来了?”

她脸上的惊讶不是装的,她并不知道谢璩会来。

上辈子她在留阳待了一年,除了去方寸寺上香和找人说些书听些曲儿,这偏远地方也再没什么可做,日日烦闷得要死。

她根本没听过谢璩来的事。

要是早知道谢璩会来,她一早便去找他玩了,也不至于这么无聊。

谢璩这个人看着温润正经,实际上却是个对玩乐去处十分清楚的,只是平时不会去。那些贵族子弟要是找他呢,他也能找到地方打发他们,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自己却是洁身自好,半点不沾,与九皇子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后来有些烦了他和九皇子的斗争,觉得他城府很深,但元苏苏不得不说,谢璩从小就对她很大方。

今年元苏苏办及笄礼,他派人来送上了一套华贵异常的累丝嵌宝金头面。

那头面光华璀璨、巧夺天工,构思之繁华、技艺之精巧,令人瞠目结舌,直把在场所有人送的贺礼都压了下去。

元苏苏很高兴。

会投她所好的人很不错,只可惜后来谢璩这过于大方的行为就被九皇子上眼药了,说他一套头面价值半城,为了笼络勋贵如此无所不用其极。

她当时十分生气这个谢璨心眼比针尖还小,在府里骂了他一顿。谢璨也冷笑,人仰马翻地闹了好几天,最后还是谢璩来制止,主动向陛下请罪,又声明是从自己名下的产业里所出,并未劳民伤财,只是重视妹妹的及笄礼。陛下自己都送了元苏苏重宝,自然打个哈哈就过去了,大家都不当回大事,只有谢璨气得不轻。

这样的事,周围的人早都看惯了。

元苏苏和这两人一起长大,并没有什么你婚我嫁的概念,也不觉得谢璩送她贺礼有什么要多想的。因而她当时,觉得谢璨十分的不可理喻。

元苏苏这个年纪的时候,还觉得不管是谁求娶,她依旧做她尊贵荣华、享乐无端的皇子妃,一点影响也没有。

只是元公爷总说长幼之争太盛,同谁结亲都是偏颇,因而一向推脱,直到避无可避。

元苏苏总不能和寻常人家结亲。她难道要低人一头,给除了天子中宫以外的人下跪吗?

于是她后来就看上了谢无寄。

当然了,这也把元公爷气得够呛。

脑海里转了一遍前世的事,元苏苏开始想谢璩突然来两淮是怎么回事。

他是跟巡按御史来的。

巡按御史,是来督查官员的。

前世,明明那位巡盐御史和本地的盐官冤枉了人,放走了真正夹运私盐的人,找了黄家顶锅。

可巡按御史来查时,并没有查出这件事,也没有给巡盐御史定罪。

也不知是能力不济的酒囊饭袋,还是和巡盐御史同出都察院,同僚之间官官相护。

后来隐约是巡盐御史又做了什么玩忽职守的事,才东窗事发,没能纠察出他罪行的巡按御史,也被治了包庇之罪。

……包庇之罪!

元苏苏猛地坐直了身体。

难道大皇子被陛下怀疑与偷运私盐案有关,是从这里开始的?

私盐私盐,赚的就是水泼一样的钱。

大皇子出手大方,又刚刚因为及笄礼给她送了宝物,两个人又刚好都在江淮,若说他们没有私底下联系,鬼都不信。

所以在外人眼里,大皇子给她送礼,其实与默认元家是大皇子党没什么两样。

他要是跟着巡按御史一起来清查,那想必是皇帝要令他坐镇,好给巡按御史底气查清贪腐和错案,不至于怕了那些当地盘根错节的势力。

可巡按御史并没有查出来,可见大皇子并没有发挥作用。

甚至,有可能让陛下觉得,大皇子也被买通,共同包庇贩卖私盐的罪行。

有可能包庇私盐,再加上大皇子出手大方的那些事迹……很难不让人联想,他是不是从中捞了什么好处。

而元苏苏从他那里得到了好处,象征着元家也能从他那里得到好处。

元公爷和陛下多年情谊,却不仅没有阻止大皇子谋私利,还可能参与其中,陛下怎么不愤怒?

或许是这样,后来元家才被陛下迁怒得那么惨……

元苏苏心跳有点儿快,这一切原来和她的生活息息相关。

督察这么重要的事,陛下原本想让大皇子坐镇,那就是给大皇子增加政绩……难道这就是陛下的私心?他想要考察大皇子,让他继位?

然而谢璩并没有完成!

他辜负了陛下的期望,还疑似在这次督察里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让陛下大失所望。于是在后来,他不管多么努力,也一直被九皇子压了半筹。

所以,难道是这样?

元苏苏的脑子鲜少动得这样迅速,种种关系和因果在她脑中互相牵线,想得她开始头疼起来。

她几乎立刻就要站起来了。

要真是如她所想,那么为黄家翻案当真迫在眉睫。

为黄家翻了案,处置了巡盐御史,巡按御史的任务就完成了,谢璩也算是没辜负皇帝的期望。

那后面是不是一切都会改变了?

短短的瞬间,她脑海中已经过了无数个念头。

而布政使夫人窥其神态,觉得应该元小姐也不知道大皇子要下来督察的事儿。

否则,她既来江淮,长辈必然会请大皇子顺路看顾她,不会不知道。

也就是说……大皇子巡查,并不是京里一早就预备好的,而是突然派遣的。

为什么会突然派遣一位皇子来坐镇?

想必是陛下动了怒,有要紧事要查。并且,这次要动的人,非皇子不足以震慑。

布政使夫人手心攥出了汗。

一顿饭谁也没心思吃下去,她只给身旁的心腹大丫头使了个眼色,叫她去告诉老爷。

“弟妹。”

厅后,方才捯饬完仪容的李氏叫了声出来更衣的弟媳妇。

弟媳刚刚一直在花厅里给布政使夫人布菜,如今才得闲出来更衣。

听见她叫,便诧异问:“嫂子怎么这会儿才来,刚才夫人问了一嘴,我只说嫂子在打点亲戚,遮掩过去了。”

李氏感激带笑:“多谢弟妹替我说话,我刚刚才好,眼下夫人可还在兴头上?”

“夫人眼下兴头并不好,你等下同我一起进去,找个地方悄悄坐了便是,不要惊动。”

弟媳又看了一眼,说:“里面只坐了几家亲近的夫人和贵客,小姐们都在廊下赏花,你家姊妹便跟着我的丫头去找她们。”

李氏屈膝感谢。

弟媳去更衣后,跟在李氏身后屏息的两个妹妹才咋舌道:“长姐,这布政使府里规矩可真严,还要看夫人高不高兴。”

“高门大户,自是不比我们人口简单。”李氏回头温声说,“还记得长姐教你们的吗?万万不可得罪了人。”

又肃然道:“今日回去,更不可为难无寄。这府里上下都是眼睛,叫别人看去了,李家的名声便难保了。”

看她们不大情愿地点头应是,李氏也觉得头疼。

她何尝不想循循善诱,可好说歹说弟弟妹妹和父母就是看不惯谢无寄,非得拿出布政使家压他们才行。

幼子顽劣,父母年老愚昧,李氏夹在中间,自己也十分为难。

过了会儿,李氏便和她们分开,随着弟媳进了花厅。她垂首敛息,温顺恭敬,略见了礼便在席间默然坐下。

也就是这时,她才抬眼,瞧见了主座上的那位眼生的小姐。

李氏手中刚刚执起来的茶盏呆住。

恰好此时,元苏苏说着话抬眼过去,往有人进来的地方略瞧了眼。和她对上目光的一瞬间,李氏险些把茶泼了,而后才赶紧放下来。

老天……

你怎么会放这样的仙子来到人间?莫不是她历了劫,便要成圣去不成?

李氏后面便一直垂首不语,心跳如鼓,不敢再看了去,唯恐冒犯。

元苏苏看着角落那个温顺的妇人有些眼熟,却也想不起来在哪里看过。

她见过的人太多,有些家眷或许围在人群外进不来,她扫过一眼有了印象,也是有的。她并未太在意。

宴会到了下半巡,元苏苏要出去更衣。

布政使夫人忙让儿媳引她出去。

元苏苏更完衣,方才两盏淡酒的酒劲也有些消了,只说要去园子里转一转。

布政使家这位小儿媳是个眼睛明亮的年轻人,爱笑,也接得住话,只说:“那我陪元小姐去,咱们这园子虽远不及京中的奢华,却也可看个江南的秀气。”

元苏苏点点头,略看了一眼,便想着谢璩要来的事。

一行人慢慢在花园里走着,都努力在和元苏苏搭话。

而谢无寄,并未在赴宴的人之中。

李氏的四个亲生弟妹都打扮整齐,去了宴上,而这自然是没有他的事的。

他也只是来替表姐分书,顺带也可避过舅舅舅母。

谢无寄已经十分感念她的好意。

李氏在布政使府的处境并不容易,今日进府时,丫头的态度便可管中窥豹。

李氏是唯一对他有善心的人。他并不想给李氏更多添些烦恼。

谢无寄毕竟在读书上有些天赋异禀,又比小厮细心,不多时便亲自将书箱里的书册按类整理完。

又轻拂去上面的灰尘,以幼子开蒙时的顺序,一一放入书匣里。而后,工整垒在书案上。

此处不过是布政使府中的一座小院。

东边的耳房理出来,给李氏平日处理院中杂务。她需要看帖,因而布置下了书案书橱,还有小小一盏灯,并不大,只是五脏俱全。

他曾经也想过,愿自己长大后也能有这样一间小小书屋。

窗中冬夏春秋,四季倏忽而过。

他便可以坐在那里看书,恬然无畏。

……

谢无寄平静地扣上书匣,从书房中退出来,将门合上。

院子里的丫头都跟着去了花园里,只有一个未束发的小幺儿在影壁外坐着。

谢无寄出了垂花门,同他礼貌地说:“我想清洗下衣物,请问何处有水可用?”

小幺儿撑着脸看他,也不大爱搭理这个穷酸亲戚。只信手给他指了路,嚷嚷道:“往东边去,到园子那一带,有处水井,我们平日都在那里打水。”

“对了,你可小心着些。”小幺儿睨着他说,“今日园子里办宴,你别冲撞着夫人小姐们,那就万死不足辞罪了。”

谢无寄没有波动地道谢。

布政使府很大。

寻常富人家的院子,是三进三间。李府整体构造上也是如此,表姐李氏夫妇的居处,也是一所三进三间的院子。

而于整个布政使府来说,这间院子,不过是府中的一角。

单单是人们住的地方,便有不下十个这样的院子。更遑论宴饮起居、接待来客、公子读书、大人办公、聘请幕宾、库房厨房等地。

稍不留神,在这府中便会找不到来时的路。

不过谢无寄一向谨慎,记性也好,并未像小幺儿想的一样走错路。

他谨记着今日园里在宴饮来客,在园子最外侧止步,寻到了那口水井。

谢无寄熟练地打起一桶水,放在地上,而后拧了拧衣襟。

那是一双骨架偏长的手,和他这个人一样,比寻常人更高一些。不过他瘦,因此骨骼更突出。在冰凉的水中,像一茬阴森的骨节。

曾经有人说,看他的相貌就不像是寻常人。

素采怀里揣着信,平日一向举止稳重的她,也难得大步跑起来。

还好借了官家的折子进京,元公爷的回信不过十日便到了。

信使说信十分重要,必须立刻告诉小姐,她即刻就得拿去,迟则生变。

回禀了布政使府的人,知道小姐在园子里,素采又快步折返,往园子里跑。她眼尖,路过一片林子,看见一截裙摆十分眼熟,当即便知道是小姐在那儿。

她喘了口气,低腰越过树下钻去,却没看见树后,冷不防被绊了下。

素采趔趄,“哎哟”了一声,险些扑倒。

这一声,叫不远处桃林下的一堆人都看了过来。

素采隐约刚才听见闷声,顾不得喊小姐,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在井边的少年刚支着腿,低头**地低头站起来。

她吓了一跳,结结巴巴说:“你,你……”

她往下一看,少年手掌还往下一滴滴地滴着血。

“素采,怎么了?”

元苏苏已看见了,扬声一问,越过桃树弯腰过来。刚要说“你手里拿的什么?”

一向目中无人的她,却兀地、僵硬地,史诗般地立在了当场。

她看见了旁边那个**阴森森的少年。

元苏苏就错愕而荒谬地死死盯着他。

少年直起身来低头告罪。

她的反应也越来越明显,让周围的人都渐渐寂静,不敢出声,不安地看着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春野胆战心惊,她感觉到小姐捏紧了自己扶着她的手,这不是个好消息。

那少年依然垂着头,眼睛恭顺而安静地看着地面,并未敢直视前面的女眷。

他一身粗劣的布衣湿透大半,往下沥沥滴着水,鞋上还有污泥。

此人大约还不到弱冠的年纪,额头碎发,风吹飘忽。细看去,还是那张冷峻森然,如山如月的脸,只是青涩了很多,恭顺了很多。

他在少年时,总是低着眼睛,不正眼看人,以示谦卑。

于是后来他抬眼时,没人想到,这种人也能露出猛兽一般的狠色。

这个时候苏苏刚开始接触朝堂,想得还比较简单。

女儿很快就越来越聪明大杀四方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撞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