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珠玉在握 > 第1章 重生

珠玉在握 第1章 重生

作者:昼夜疾驰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3-29 10:14:38 来源:文学城

“我不想死!”

……

风吹雪灌的时节,金堆玉砌的皇宫中场景都比往日肃杀不少。风一吹,吹来的声音好像夹道之中未息的惨叫。

元苏苏心情糟透了。她本来就脾气不好,现在处境这样窝囊,想报复的心非常强烈。

问题很复杂。

其一,她大概率马上就要死了。

其二,要杀她的是她的前未婚夫,此人谋逆大胆,活活杀进皇宫,屠尽守卫,尸骨据说堆满了一条宫道,他踩着人的肉身过去,没多久又手刃了手足。杀完把人一烧,骨灰都没剩下。

其三,她被这人绑到了长乐宫里。

元苏苏是世家贵女,身份贵重,闺中时是皇子都要争相求娶,还可以拿乔的地位。

如今沦落到为人俘虏,已经是这辈子最耻辱的事。

低头的滋味痛苦极了,元苏苏吸了几口气,看向宫女:“他今日还不来见我吗?”

她还依旧漂亮,有一张绝代的容颜。一般人是不敢久看她的,好看的人越细看越是好看,看得着迷了就不礼貌了。

宫女的眼睛也没有瞟她,而是斟酌了一下回答。

元苏苏这个问题,并不是奢望那位乱臣贼子出于爱美有什么怜惜之心,她没那种期待。

她期待的是那位还想要当面折辱她一番,看她的惨状,这样她或许能知道外面情势怎么样了。

只要当面对话,元苏苏或许还有辙。

谢无寄这厮把她掳走之后,就不允许宫女跟她说话了,大约是怕美色动人,宫女们心中又犹有对贵族的敬畏,会被她说服。

而且还想了个变态的规矩,宫女一天只准回她三句话,摇头或点头。

这让元苏苏很被动。

她手里还捏着元家的遗老和母亲韩家那边的势力,她是元韩两家独女,身上象征着世家之首的百年威望,尽管近些年没落也仍不容小觑。

除非那个宫变上位的死人想和世家宣战了,否则必须重视她。

不过这人倒行逆施得骇人听闻,杀兄弟庶母亲舅表弟表妹的事都做了,如此得位不正,再不管不顾杀一个她,好像也没有那么需要斟酌。

但情知自己是女子,元苏苏也有些不妙的推测。除了看到自己的价值挟持自己和不管不顾杀了自己之外,那死人还有别的选择。

不仅可以对她身后的世家示好,还可以羞辱她。

元苏苏心情很沉重。

宫女再一次对她摇摇头。

元苏苏得了答案,又深吸了一口气,在心底骂出来。

谢无寄!

若有一日你落在我手里,定然扒了你的皮。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元苏苏和谢无寄的渊源极深。

而且在本来,她的身份是远远高于谢无寄的。

她是元家贵女,在京都长大,纵马高歌,侍从如群,全天下最好的财宝都供向她,企盼她的垂眼。

谢无寄是因为母妃无宠失势,在宫里无法养活而化名寄养在民间的孤儿。

他们的交集,不过是因为元苏苏去舅舅家养病,闲极无聊上山拜佛时救下了他。

从此命运的齿轮转动得让人目不暇接,瞠目结舌。

元苏苏“病愈”回了京都,继续在长幼两位皇子间斟酌选择夫婿。

谢无寄不知道做了什么事名动江南,被陛下想起,迟迟地召回了京都。

元苏苏在京都耀眼夺目如金珠,谢无寄其实也不遑多让。他回了京都之后,方方面面都做得出众,别人甚至不敢相信他在乡野间长大。

虽然面对排挤,但他不卑不亢、温润好相处,礼贤下士,渐渐也获得了朝臣们的赞赏。

更甚至崭露头角,表现出了许多比大皇子和九皇子也不逊色的地方。

几年后,他竟然凭着不怕死不怕苦的硬气,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政绩出众,收揽了一帮贤能的忠心,被陛下大加赞赏。

只花了三年时间,他就成了京都最炙手可热、高不可及的三殿下。

温润君子,仁善爱下,务实肯干——这都是他当时的风评,谁都以为他是感恩能回京的机会,要殚精竭虑为陛下分忧。

陛下也渐渐十分看重他。

那时,因为元苏苏身份太高,本来夫婿只能在大皇子和九皇子里面抉择。

选了谁,就是站了谁的队,她爹头疼无比,想了无数个借口推脱。

两党相争了十几年,积怨太深,不论选谁都将引起疯狂反扑。陛下冷眼看着也不是事儿,索性又一次问了元苏苏本人的意见。

元苏苏一子破局,出口就吓坏了人。

“三皇子吧。”她就这么说,“我和他两情相悦,还望陛下成全。”

她至今还记得陛下震惊之后,狐疑又觉得好笑,甚至还带着赞叹的眼神。

虽然可能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的确,在当时的京都人心里都是这么想的。大皇子和九皇子身份贵重,有母家帮持,在京中长大、势力盘根错节,继位只能择其一。

三皇子谢无寄固然崭露头角的势头很猛,但陛下绝不可能让他继位的,朝臣、世家也不会允许。

他最后的可能是做一个辅佐兄弟的贤王。乡野出身的污名和没有外家帮衬的身份,让他尽管能力出众、也受宠,但并没有人真的认为他有继位的机会。

何况他还受过重伤,身体底子不好,这让他更不具竞争力。

彼时陛下已经年迈,处理政事力不从心,常常要问一些老臣和儿时旧友的意见,做事也不再激进,希望他抱着长大的后辈们都能善终。

大皇子和九皇子争得不可开交,但凡一方继位,另一方都可能面临大劫,他管不了自己死后的事,只能尽力让他们不再起争执。

元苏苏愿意退一步,对他们都好。

就这样,陛下厚赏了深明大义的元苏苏,一门亲事就定下了,而谢无寄本人还不知道。

他本人还在外办事,听闻圣旨下了据说立刻就飞驰回了京都,昼夜疾驰,才赶上见元苏苏。

元苏苏被他一拦,听见问:“你当真要和我成亲不成?”

元苏苏眼皮子也没抬,说:“是。”然后提起裙摆跨门走了。

走出去好一段儿,才听见后面他终止了沉默。

这个向来寡言做事、从不谗言媚上的人,背着身,出了口气,终于干脆地告诉她:“不负所托。”

竟然还能从他这里听到这样一句好话,元苏苏有点惊讶。

元苏苏知道自己给他带来了个大麻烦,但她不在乎,救命之恩在前面顶着,谢无寄该她的。

她选谢无寄的考量也和陛下想的一碗水端平的大智慧不一样,其实是她烦了大皇子和九皇子两个乌眼鸡,觉得一个心机深沉一个傲慢暴戾,没好人。

从皇权治下臣民的视角来看,她朴素地觉得这两人斗得两败俱伤,即便登基了,也有很长的仗要打。

元苏苏即便好胜,可也是在生活安稳的前提下。她爱享福,这种非死即活、惊险刺激的人生不适合她。

选谢无寄?

别人看似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其实对元苏苏来说很好,她和朝臣们的眼光不一样。

谢无寄如今声望日隆,才能也出众,她并不是重视出身之说的人,觉得谢无寄并不是完全没可能在那两人两败俱伤之后捡到便宜,登上大宝。他现在的身份是很划算的,既没有死敌乌眼鸡似的盯着他,又地位颇高,不至于让元苏苏低别人一头。

再说了,登不上又怎么样?她做不了皇后,那也比选了老大或者老九,选错了人直接死了的好。

就算选对了,他们背后支持的世家高官那样多,能不广纳后宫吗?

谢无寄在这点上就比他们强。

他当年受伤被她救下,有救命之恩可以要挟,迫于名声也会对她格外敬重。还没有外家,不会有婆媳之争。

况且他当时受重伤之后,一直精于保养,生活清心寡欲,许多次陛下要赐婚或有人暗示要送人,他都以身体要保养明确拒绝了。

元苏苏私底下怀疑过他是不是有碍。

当然了,这不重要。她觉得选择谢无寄能让自己往后地位保持尊荣,前途还算光明,也能降低动荡的可能,那就可以选。

至于为什么成了前未婚夫……

那就是后来的事了。

概括地来说,是谢无寄触犯了圣怒,堂堂皇子,竟然下了大狱拷问。

那一年京都腥风血雨,许多人都闭门不出,谢无寄身边人接连横死,元苏苏脖子也不硬,没那么直愣愣地要顶着圣怒扛下去。

元家选择了退婚,陛下批准了。

这并不是什么值得一谈的大事!

时局乱了,自然是活命要紧。就是成了亲,在他犯事后还可以商议和离,以免妻族被牵连,何况只是定亲。

元苏苏出于同情,还救下了谢无寄身边多年的一个老仆,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好吧,没想到后来谢无寄还能出来。

并且不到一年,他就趁陛下垂危光明正大地宫变了。

昔年威风赫赫、呼风唤雨的两位皇子都被杀了,往日好友们闭户不出,讳莫如深。

元家去年为了躲开京都纷争找借口回了老家休养,如今一片混乱,也不知道消息。

只有她,是陛下病重时亲口叫到宫中侍疾,倒了个大霉,被谢无寄撞上了。

元苏苏有些想念几年前刚定亲的时候。那时谢无寄还没露出如此凶残的真面目,对人礼节周到,对她也一向让着。

她出入他的府第如自己家一般,他身边的人虽然不大想见她,但也不大瞒着她,哪里像现在。

完全是任人鱼肉,闭目塞听!

这样来来回回地想了许久,元苏苏还是觉得自己处境危险。

谢无寄这些日子杀了太多人了,抚养他长大的那家子表舅,大皇子党和九皇子党的人,先帝一朝的许多臣子,还有那堆满一整个宫道的无名尸骸。

她似乎,也难以得到特赦。

元苏苏闭了会儿眼。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听到响动。外面一阵凌乱的人声,在空旷的外殿十分惹人注意。

她睁眼,略略歪头探看,忽然间,一泼鲜血洒上门扉,吓了她一大跳。

作死么!

没来得及收回头,门就开了,两个宫人推着高大沉重的殿门,外面的人杀神一般进来。

谢无寄!

外面的人竟然真是谢无寄。

元苏苏呆呆看着他剑上挑的人身,那尸体塌成一团,脑袋仰着,眼白被血蒙住,面色狰狞。

她掩了下嘴,是韩祖恩!

这死人是南阳侯世子,她的远房表兄。她当年就是在他家养病,然后遇见了谢无寄的。两人都认识他,是个欺男霸女横行乡里的货。

元家躲事回老家休养,也是南阳侯家眼巴巴攀上来接风洗尘,一路慰问。

谢无寄出来之后,元公爷为怕报复、再被卷入京都风云,迅速与表亲戚家亲上加亲,给元苏苏定了一门名义上的婚事。

元苏苏倒也是一直在忍着这回事,除了被掳之外,这是她人生第二屈辱的事。

但她此刻看着韩祖恩的死状,着实还是有一点吓到了。

世家小姐们很少见到死人,她们身边就是伤病的人也不会有,见到的都是人精神面貌整洁的样子。

即便元苏苏在江南养病时,见过一些流民,也见过重伤的谢无寄,还看过贵妃宫变时死在自己眼前,可韩祖恩的死相还是震撼了她。

贯穿!

谢无寄像眼里没有人命不人命的,那柄粗重古朴的剑径直贯穿他的喉咙,以最直白的方式收割了他的性命。

喷射的鲜血直接溅了一丈,谢无寄身上也是血,他低头看着他血肉模糊的上半身。

还好的是,他并未把尸体拖进来,而是就抽了剑,用一块黑布擦了手,然后把黑布抛下去,盖在韩祖恩狰狞血腥的首级上。

护卫去收拾了遗体,黑布随着他被抬起而往下坠,血流顺着四角滴落,看不见里面的模样。

元苏苏脑袋发懵,直直看着那道血流在地上留下一条线,被后面的亲卫一踩,成了带着脚印的血路。

曾经,她听有位老将军爷爷说,一个人有数万滴血。当时年纪小,还没什么概念,现在想来,不知道他是否也曾亲眼见过无数次这样将血流干的场景,甚至麻木到去数了呢?

许多日没见的谢无寄走了进来。

连日被血洗礼,他身上的煞气让人浑身不适,仿佛鬼魂飞绕。他杀一个人,犹如烹猪宰羊一般,居高临下地用眼睛看着,除了有点厌倦之外没什么表情,只是又踢走了一个夺权路上的拦路人。

元苏苏就僵直地跪坐在金碧辉煌的台下,看着殿门外刚刚血案发生的地方,两手交叠抚膝,衣摆往后逶迤。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人死得很快,但那个瞬间很漫长,会漫长到把那些痛苦拖成一条鲜血的长路。

好了,现在她决定识时务了。

到了此刻再是天大的傲气,也没命去坚持。

她折腰俯下身去,呆愣着道:“陛下。”

元苏苏的声音洋洋盈耳,如噀玉喷珠,一向咬字有别样味道,与京中不同。

语气放软了些,竟然惊悚地听得出乞怜示弱的意思。

走过来的人,身长肩宽,高鼻深目,简简单单地冠着发。

黑袍下,软甲紧束着胸腰,长手握着剑柄,低头看着她。血珠从手背骨节上滴下去,安静里只听见滴答滴答。

他没说话,只是轻轻出了一口气。

从世人的角度来说,谢无寄也算得上是一个出众的美男子,只不过血色差了点。本来身体底子就不好,在狱中更是折腾得彻底亏空,显出有些阴郁的邪性,有些人就吃这一套。

不过元苏苏的审美来说,他不太好看,她欣赏传统的贵公子,健康、英俊、丰神俊逸。

她的目光不落在他的脸上,以免让他想起这回事——元苏苏盛赞过少师沈郎的俊美,而沈郎和谢无寄是两种人。

谢无寄如今其实也还挺年轻。四处飞传的流言,总把他形容得像个老谋深算的老头子。

他前半生流浪宫外,欺辱受尽。后来回京,大起大落,留下满身未愈伤病,不是一个顺风顺水的人,所以心机算尽,心黑手狠才是应该的,而不该相信他真是什么君子。

他漠然地问:“他想带你逃出去?”

什么意思?韩祖恩那蠢货还是来救她的不成?怎么只身就来了。

元苏苏立刻想明白,立马撇清关系:“狂妄忤逆之辈,擅自想劫我出宫,我还并不知道。”

前面的人沉默一会儿,再出声时竟是大笑了,说:“他是你未婚夫婿。”

元苏苏攥紧了双手,就知道要挑这回事了。此人实在是疯魔,这般情景还能笑,真不知道在笑什么。

她斟酌片刻,道:“他本来自身也难保,未必有本事带我出宫,韩家狂徒想必是欲做出劫我之状,使我同赴黄泉,不愿见我一人苟活于世。”

他不说其他的了,笑意渐收,半晌只问:“为什么不愿?”

“无知世人,当然要我守贞。他们韩家要一个节妇,如今韩家危在旦夕,不可能见我独自一人在宫中谋求活路,贪生就该杀。”元苏苏手心已经攥出汗意,声音倒还冷静。

“却不懂失节事小,饿死事大。保命要紧,谁让我活,我才听谁的。”

谢无寄不说话了,就看着她。

须臾难耐的静默时,浓稠的血从剑身上艰难地滑下,味道令人作呕。

他就站在那儿,也没走近,冷冷说:“元苏苏,从没见过你这么怕我。你起来。”

元苏苏愣了下,立刻就站起来,并离谢无寄的地方远了点。

他也不提她避忌的姿势,只是问:“你想要什么?”

这语气熟悉得如几年前,元苏苏每次去找他的时候,他就在窗前抬起头来平和地问:“你想要什么?”

元苏苏又愣了,抬眼看他,对上他的眼睛。

那是一张冷峻森然,如山中月般幽清的脸。不像她与他初见时刚褪去了少年青稚,如今六年过去,流光早已把人抛了。

谢无寄右臂有伤,是歹人砍出来的。那年流落山野破庵,元苏苏的护卫看了他的伤,说他十分不好,以后右臂不能拿重物,更不可使兵器。

倘是寻常人家,只怕干活为人嫌弃,更不用说读书习武,天然差人一等。

元苏苏并未对这个萍水相逢之人有更多怜悯,给了药已经是大发善心,后来他如何,她也并不关心。

只是如今,谢无寄竟然已能将重剑如臂挥使。出剑那样快,连人都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捅穿了喉咙。

也知道他有一手好书法,过去是讨得大儒欢心,因此才得以从江淮回京,得见天日。

书剑二道,无一不需右手的功夫。

他对自己挺狠。这样的人能成大事,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

谢无寄继续说:“不是问了许多次我什么时候来见你吗?”

谢无寄的语气平静,但这实在和元苏苏所想象的见面场景不一样,所以她一时没反应过来。

反应过来后,也立刻就说了:“元家怎么样?”

“尚好。”谢无寄说。

本以为只有这一句,元苏苏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有些失落,而后又听见他道:“元公爷已经入了京,在元府住下,现在京都路禁严格,白天也没人出门,所以他闷得慌。”

谢无寄说,“还有呢?”

还有?

元苏苏愣了,在揣测不清他意图中,试探问:“我想要书?”

谢无寄点头,“还有呢?”

“蜜饯?”元苏苏的提议逐步大胆,“吃的药很苦。”

她在宫变里受了伤,脚摔得不轻。

谢无寄眉头动了下,点头,“还有?”

这个态度让元苏苏无法琢磨。最后说:“什么时候放我出去?陛下准备怎么处置我?”

“到时就会知道。”谢无寄不回答了,“三个问题,已经超过一个了。”

元苏苏无语了,这个时候还想着这个破规矩!

但谢无寄的态度已经比她想的好很多了,感觉活命还是有希望的。她点点头,说:“多谢陛下。”

这态度实在是很新鲜,她从不对他这样客气,还要加上敬称。

即便谢无寄的态度好像和退亲以前没什么两样,她还是最好谨言慎行,别太放肆。

他答复道:“明天还有三个问题,别着急。”

元苏苏也无话可说,只好点点头。

-

元苏苏夜里睡在长乐宫中间的金台上。以前和人争锋斗气,总想住进这尊贵的长乐宫压别人一头。可真进了才发现四下皆是通天幔帐,既无墙壁也无围隔,好像被那帐子埋了似的。

空空荡荡,心也漂浮,真不知道历代妃子怎么忍受下来的。

她之前总不敢睡死了,怕哪天便再醒不来。

如今看样子是被放过了,这些时日内暂且不用怕亡命,她睡得稍沉了些,模糊醒来已是该用药的时候。

她吃了药,掩着唇,道:“我想吃蜜饯。”

谢无寄都答应了,这次应该有了。

宫女绢子叠在碗下拿着,放下勺子,摇了摇头。

元苏苏还觉得奇怪,谢无寄的人没跟她吩咐吗?

不过很快她就没工夫奇怪了。

一口黑血从她口中涌出,她伏在枕上,脊背簌簌,揪紧了枕头。

她惊悚地瞪大眼!

从来没跟她说过话的宫女跪在地上,磕了个头,说:“对不住了,元小姐,陛下身边容不下您。”

元苏苏难堪地握着自己的脖子,剧烈的撕痛蔓延到口中,她的五脏都要烧化了。

她说不出话,用力地掐着自己,呛出来的血几乎凝结成块,淹没了咽喉。

——容不下她。

剧痛之中,她本来还不理解为什么。

可某一瞬间,又好像一下子忽然就明白了。

那宫女明明是谢无寄信任的人,连她问了他多少次都能知道,替他处理她也是很正常的。

就这么残忍,昨天还叫她放下戒心,今天她也成了谢无寄铺就那条血路的一段,甚至不用告诉她原因。

他还是轻轻一挥手杀了她。

她要死了。

元苏苏恨啊!

恨得她指甲攥破了皮肤,她恨不得撕破的是谢无寄的喉咙!

既然要杀她,做什么那般惺惺姿态,还教她以为自己得救,却不过是多活了这大半日!

操弄人心,苛刻奸毒,生性不仁,你这样的人是要不得好死的!

谢无寄!

她只恨再没机会将这些诅咒说与他听,拼了命地支身起来,想将手边的帘幔撕下写字,却力气耗尽。

挣扎到最后,她卧在金台边,手臂垂出,无力地枕在臂上。

发如鸦黑,蜿蜒而下,蝴蝶振翅欲飞的簪子从鬓边滑下,躺在血泊中。

她豪奢荣华一辈子,临死竟然连珠饰都留不住,实在是前所未有的狼狈。

一句话都不曾留下也好。免得她写下什么,反遭那逆贼轻贱取笑,那她死都不肯合眼。

元苏苏闭着眼,眼前混混沌沌的,亲身体验到死亡这条路的漫长。

她恍恍惚惚地往前走着,竟然走到了那年回京。

元苏苏眼睛彻底闭上了。

金色的帐幔映着烛光,透下波光粼粼荡漾在她脸上,像极了十六岁那年出安阳门莲花池。

她撩起帘子,浮光跃金,跳在眼角。放声笑时,抬眼看见对岸的素衣郎君。

那天的谢无寄长身玉立,不苟言笑,眉眼平和。仆童撑一支篙,小舟乘着灿金霞光破水而行。

两舟相对而行,他对上她视线。并没有上来打招呼,只幻觉一般微微颔首,就别过头去让她先过。

元苏苏大异。回头问去,才知道当时需要她施舍留下一条命的少年,如今已是最得圣眷的三皇子,天下顶顶尊贵的人。

命运太多舛了,不走到尽头,根本看不清结局是什么样。

元苏苏这一路走得长,从后来的人人拥簇,到少女时的金玉辉煌,再到儿时的悠悠秋千架。

娘对她说的话犹在耳边,音容宛存。

“此生只在旦夕朝暮之间,别去信了自苦之道。我的女儿应当得到这世间最好的,过最畅快恣意的一生。”

她也当真如此过了一生。

只是元公爷说得对,她还是年岁不长,心狠不足。

如果有下辈子?元苏苏想,一定不要再留半分的善心了。

什么谁让她活,她就听谁的?听别人的话绝没有好下场。

若有来世,谁让她死,她就要他亡!

……

留阳县繁华,金阳西照,高塔边有白雁低飞。

宽阔的街道上左右各布着琳琅满目的店铺,高大的酒楼里冒出香气和炊烟。

一辆奢华的金色马车不疾不徐自大道中央行过,轮声笃笃,派头很大,引得周围百姓屡屡回头看。

白衣侍女说:“小姐,这小地方就是破,公爷还叮嘱咱们收敛些,即便是套出最朴素的车马,在这留阳县城里也太招眼了。”

“你还是别说了,免得别人都知道我爹是个兜里流油的大奸臣。”

春野尴尬低头:“不愧是小姐,考虑太深远了,婢子就万万没想到。”

素采说:“不过这可不是公爷的过错,咱们前些年去拜访南阳侯家的时候就是金山玉池的,他家也在留阳,不比京都差,免不得公爷误会。”

一行主仆三人旁若无人般谈论着留阳和京都的经济差异,旁边闻得一两句的护卫眉头直跳。

真真是锦绣堆里养出来的富贵命,可知道这留阳已是东边相当富庶的地带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留阳临内海,有大盐场,几乎是大半个大宁的官盐产地,当地漕帮、客栈、盐商、都转运盐使司关系网壮大,一个个富得流油,外人传说往这留阳县城泼一盆水,地上溶出的都是金子。

也只有这真真京都里惯坏的千金大小姐还能在这编排了。

车里坐着这位,是真正的贵人命,有她家世好的没她家富贵,有她富贵的没她在家受宠,有她受宠的没她爹——元公爷那么敢想敢做,不要命了似地享受,有一天且是一天。

连送这位千金来留阳休养区区小病,都备足了金银家当。光是这一辆车马,整个留阳就没一家府上能造得出来。

也就是在留阳。

要在京都,元苏苏这个名字早就如雷贯耳了。她上街去,半个京都的人都避着她走。

元公爷嚣张跋扈,仗着和当今陛下有儿时伴读实则飞鹰走马陪玩之谊,放在眼里的人不是没有,但是不多。

爱女元苏苏也完全地承袭了他的跋扈和高调,外加一点点因为自知过度美貌而带来的矜持。

此刻,就是这点矜持还让她还端庄地坐在马车里,没立刻下去抓出此时尚且卑弱的谢无寄杀了泄愤。

就在刚刚,她又活了。

如今她身上还有些劫后余生的冰凉,手心和后背透着汗意。

她竟然又睁眼了!

如今是六年前,她刚到留阳县的表舅,南阳侯家休养时。

彼时元家尚在,依旧荣耀,她还未被南阳侯世子设计缠上。

随着喉中腥味散去,元苏苏眼前渐渐云开雾散。

——她也还未曾救下谢无寄啊。

开文啦!连更三章,评论区红包掉落~

欢迎来到大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逆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