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烛幽台 > 第6章 第六章 祭典

烛幽台 第6章 第六章 祭典

作者:随宇而安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04 14:38:41 来源:文学城

姜洄看着眼前高大不似人间居所的开明神宫,一时陷入了恍惚。

前世她并没有参加过这次祭典,因此这也是她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开明神宫的宏伟。

武朝有明确礼制,平民所住茅屋不可超九尺高,贵族的屋宇方可过一丈,而帝王宫殿则高两丈,如头顶穹宇,威严肃穆,足以给诸侯公卿无形的压迫感。

然而跟眼前的开明神宫比起来,泰华宫也不过像个稚子一般矮小。昔年八荒诸王为巫圣建此宫殿,亦将此视为神族降临人间之所。世人未曾亲眼见过神明,因此便以自己的想象为神明铸造宫殿。世人心中的神明,皆如传说中的盘古神一般,能分天地、移山海,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威不可仰视。自然这开明神宫也宏大得令人自感卑微,颤栗心惊。

通体白玉的宫殿数千年仍未见半点污浊侵蚀,威严凛然,晨曦金光更给它增添几分神秘与圣洁。众人俯首跪拜,不敢有丝毫疏忽懈怠。

随着贞人的一声声唱喏,诸人跟随帝烨行礼拜祭,三步一叩首,九步一跪拜,缓慢行至神宫面前。

左右各九名异士合力,推开天上宫阙的大门。

姜洄抬眼望去,只见这宫殿纵深不知几许,竟似无穷无极,然而所有人第一眼便会看到的,便是殿中的三座人形玉雕。

那是用最好的羊脂玉雕琢而成,三位神女面容神态栩栩如生,一肃穆,一悲悯,一欢喜。

这便是传说中的开明三圣,融合了神髓与人魂的半神巫圣,是三圣引领八荒人族走出了远古的蒙昧。

左首玉像神情肃穆,掌心捧着莲花灯,被称为烛幽巫圣。据说她手中的莲花灯名唤“烛幽台”,可照亮一切幽暗,穿梭于阴阳两界,她能看见过去,亦被称为“过去神”。

中间的玉像神情悲悯,手持宝镜,被称为洞玄巫圣。她手中的神器唤作“洞玄镜”,此镜可照朗朗乾坤,她对现世无所不知,也因知晓众生之苦而面露悲悯,她也称为“现世神”。

右首玉像笑意温煦,令人如沐春风,正是明真巫圣。据说她能算尽未来之事,而面上含笑,是因为她看到了人族的未来一片光明,充满希望。人们称她为“未来神”。

然而众人先拜武朝历代君王之灵,再拜开明三圣。

即便帝垚立国后肃清了巫族,但也没有否认过开明三圣的功德。武朝之前,神族在上,一切与神族信仰有关的建筑事物都宏大无比,彰显神威,威慑众生。神族消失后,帝垚用了很长的时间为人族重塑信仰,一开始仍是依靠着开明三圣的余威,又为人族自立了“神农无面像”,慢慢地将神族的威望逐步削弱,至今过去一千多年,君权俨然已凌驾于神权之上了。

开明大殿可容纳万人入座,八百君臣并不显得拥挤,贞人的唱喏在宫殿中回响,一股冷冽地香气也蔓延开来,驱散了众人的疲惫,让人清心凝神。

姜洄扫了一眼,贞人正往四周的烛台倒入寄魂草的粉末。

至此,祭祀大典方才拉开序幕。

祭祀有三,祭天,祭地,祭人。

上有日月昊天,乃是天道,祭祀于上天,祈求四季风调雨顺。

下有社稷神农,乃是人道,祭祀于社稷,劝勉万民勤于耕作。

最后祭祀武朝先祖,劝诫诸侯感念王之恩德,恭顺忠诚。

“天作高山——”

“吾王荒之——”

“彼作矣——”

“吾王康之——”

八百公卿贵族齐声吟诵,声如仙乐飘渺,绕梁不散。

钟乐之声悠悠作响,祭品被送上了供桌。姜洄虽为贵族,却未有官身,按辈分也只能跪在外围,因此祭品被送上来时看不清楚,她只以为是牛首羊头,然而定睛一看,顿时冷汗流了下来,一股寒意直透心口。

——那是人头!

甚至是烹煮过的人头,死前的惊惧凝固在了脸上,可以看出是活活烹死。被砍下的人头男女老少皆有,与牛首羊头并无分别,被盛放在精致的青铜器皿内送上供桌。

所有人似乎对这一幕早已司空见惯,他们仍沉浸在仪式中,神情或肃穆或安然。

姜洄手脚仿佛冻结了一般,胃中翻江倒海,只觉得恐惧又作呕。

她已经听不清贞人又唱了什么,也忘了去跟随旁人吟诵,失了魂似的跪坐着,不知谁拉了一下她的袖子,她才回过神来,看到了苏妙仪担忧焦急的脸。

姜洄意识到自己失态了,立刻站了起来,跟随众人离席,向外走出。

如此大典,不可私语,苏妙仪本是与她离了几个身位,见她失魂落魄,才冒着危险扯她袖子提醒她。

从侧门走出开明神宫,日光洒在身上,似乎驱散了一丝凉意,但姜洄还未回过神来,便看到眼前开阔的平台上有数百人正跪着。

他们瘦骨嶙峋,手脚被缚,双目处只余血洞,像是被抽去了所有的精气,只剩下一副残躯无力地跪着。

他们身后是搭起的刑台木架,身前是挖好的巨大深坑。

一声令下,有人被绑上了木架,有人被推入了深坑,熊熊烈火燃了起来,一抔抔黄土填入深坑。

人牲被割掉了舌头,他们张大了嘴却无力呐喊,嘶哑的悲鸣很快便被烈火与黄土吞没。

火光将无瑕的神宫映成了腥红,神圣的吟诵与痛苦的呻吟交织。

这不是祭祀,这是人间炼狱。

姜洄瞪大了眼睛,冷汗湿透了后背,恍惚间脑海中似乎响起了徐恕曾经说过的话。

——神族虽然不知何故消失,但人族的信仰并未变过,他们相信的,是得失之道,若要有所得,必先有所失。

——上古之时,人族向神族祈求,须得献祭贵重之物,而下界最为贵重的,莫过于生灵。

——祭祀之典,乃为祈福、感恩、立威,必用人牲,方得其效。

姜洄少时听到这些话,尚且不明其意,直到亲眼所见,方才明了。

这样一场“盛大”的祭祀,便残杀了五百奴隶,五百条生灵,便是给上天,给先祖的代价。而极尽残忍的屠杀,却是为了震慑一众公卿贵族,以达到立威的目的。

清冽的香气很快便被人肉的烧焦味盖过,而惨叫声却如耗尽灯油的烛火逐渐熄灭。

即便是刚刚还镇定自若的贵族们,看着眼前炼狱般的场景,许多人面上也露出了惊惧敬畏的神色。

丰沮玉门,不是仙山,而是尸山,皑皑神宫,脚下尽是白骨。

姜洄抬起头,正对上了三巫圣的面容。

烛幽巫圣的肃穆,洞玄巫圣的悲悯,似乎此刻有了个模糊的答案。

那明真巫圣的欢喜呢……

她看到的未来,又是什么样的?

姜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这场祭典的,待到苏妙仪走到她身旁,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山下,而天色也已不早了。

苏妙仪有些忧心地看着她:“郡主,你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病了?还是……吓到了?”

姜洄扯了扯唇角,声音有些嘶哑:“前几日醉酒晚归,吹了风,风寒入体尚未痊愈。”

说着轻咳了两声,便从袖中取出一块面纱为自己遮住脸。

“怕过了病气给旁人,还是戴着面纱为好。”

她早已想好了借口,感染风寒之事已有医官记录在案,戴上面纱隔绝病气,也是理所当然。夜宴台周围开满了朱阳花,之后若有人怀疑她未中毒,她也可以解释是戴了面纱未吸入花粉,没有人知道她提前吃下了寄魂果实解了寄魂草的药性。

“那天我便说了那酒后劲极大,你偏要贪杯,当时看你吐得那么厉害,我便怕你生病了,误了今日的祭典,还好你还能来。”苏妙仪无奈地摇摇头,“不过你戴着面纱,其他人可看不清你的美貌了。”

姜洄并不在意此事,她此时也不想和苏妙仪多说什么。当年阿父被冤入狱,苏家可是有份参与的。她还惘然不知,以为苏妙仪与自己交好,可以求苏大将军代为查证,救父亲出狱。后来想想,也许苏妙仪一开始接近自己,就是别有用心的。

若不是经历了那些事,此刻看着苏妙仪真挚的笑容,她真不愿意相信她有此心机。

苏妙仪见姜洄神色冷淡,还以为是因为身体不适,精神不佳。她热情地挽着姜洄的手臂,柔声说道:“我们一起去夜宴台吧,我扶着你。”

姜洄不自在地动了动手臂,想要抽回来,但最终还是没挣脱。

她既然想接近自己,便给她个机会好了,也许,这也是个棋子。

夜宴台位于丰沮玉门山腰之处,山上流水蜿蜒而过,形如天仙玉带,环绕四周,而朱阳花便生在玉带河畔。

朱阳花只有在每年六月中极夏之时的正午才会开花,因此宫中医官纵然有知道朱阳花粉与寄魂草香不可同时吸食的,也没想到朱阳花会在四月初盛开。

姜洄来到夜宴台时,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玉带河,河畔的朱阳花甚至都还未长出花骨朵。

各家的奴隶是没有资格上开明神宫的,一早便被安排在夜宴台布置寿宴事宜。姜洄来到夜宴台时,便看到身穿黑灰麻衣的奴隶弓着身子于座席之间穿梭忙碌,他们就像影子一样无声无息地存在着,伺候贵族们饮酒作乐。

姜洄脑海中猛然闪过日间看到的那一幕人间炼狱,与眼前觥筹交错的交叠,顿时觉得胸口发闷。

一阵喧闹引起了众人的注意,苏妙仪没留意到姜洄神色的变化,拉着她的手好奇地往人群聚集处走去。

“这是谁家的奴隶,竟穿着与贵族一样的服色,难道不知道这是僭越吗!”一个愤怒的声音从人群中传出,引起众人的附和。

“士不衣织,何况奴隶!此人当送司服监查办!”

“不,当交由鉴妖司查办,此人不通人族礼仪,莫不是妖族混进来了?”

最后那句话让众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有人面上现出了惊色。

“苏将军来了!”一声惊呼像见到了救星一般,“这里有妖!”

众人循声望去,便看到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队列整齐地走来。

人群纷纷后退,让开了一道口子,更有人向将士们身后躲去,仿佛真的害怕那个奴隶是妖。

苏妙仪看到当先那人,顿时眼睛一亮,对姜洄说道:“郡主,那是我兄长回来了。”

“苏淮瑛?”姜洄眼神一冷,脱口而出。

苏妙仪惊喜地挑了下眉梢:“你知道他?”随即又笑着说,“也是,我兄长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高襄王应该有提到过他吧。”

姜洄淡淡点点头。

她对苏淮瑛刻骨铭心,不是因为父亲提过他,而是因为后来他率神火营杀了父亲。

拢在袖中的手紧紧攥着,只有如此方才能扼住杀意。

今日是苏淮瑛刚从战场上归来,甚至祭祀大典上那五百人牲,都是他俘获的战俘。虽然苏淮瑛一身肃杀之气,但仍是有不少贵女对他投去爱慕的眼神。

此人面容俊美,身形高大,更有天生贵胄的傲气,但许是杀孽太多,那双眼眸令人望而生畏,隐隐带着凶煞之气,不怒自威。

苏淮瑛是今日守卫夜宴台的将领,他身披甲胄,锋芒毕露,傲然看向被千夫所指的奴隶,冷笑了一声道:“果然十分大胆,身着织缎,玄衣纁裳,这是有品阶的贵族方能穿的,难道你不知道贵贱有别?”

有苏淮瑛在,众人胆子也大了起来,一人说道:“我原先还以为是哪位公卿之后,上前攀谈才发现竟是一个男奴。”

被包围的奴隶穿着与贵族相似的高贵织物,只是他身形颀长修挺,相貌清俊出尘,站在人群中便如鹤立鸡群,早早到此的贵族们一眼便留意他的存在,以为是哪位贵公子如此相貌气度,还想着结交一下,得知对方的身份后,顿时恼羞成怒。

那人越想越气,仗着有苏淮瑛撑腰,上前便去拉扯奴隶的衣衫。

“奴隶后颈皆烙印主家姓氏,我倒要看看是谁家的!”

众人皆是束发簪冠,无须拉扯,只消用心一看,便能看到后颈的烙印。

“是,是苏……”有人大惊说了一句,随即捂着嘴看向苏淮瑛。

玉京贵族虽多,但最贵莫过八姓,子、姜、姬、姚、苏、蔡、风、嬴。

苏淮瑛,便是苏家下一代的家主了。

众人没想到竟惹到苏家头上,神色顿时惶恐了起来。然而苏家向来看重贵贱之别,又怎会犯这种错误?

苏淮瑛唇角弯了弯,杀意却浮上眼底:“既是我苏家的奴隶,犯了错,那杀了便是。”

他说着便拔出长剑,举剑向那奴隶刺出。

然而一道细长的黑影如灵蛇般从旁袭来,卷住了长剑,迫使它改变了轨迹。

苏淮瑛沉着脸看向黑影的主人。

一张戴着面纱的脸,只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眸——清如月色,冷若冰霜。

他很少在女人脸上看到这种眼睛,她们要么倾慕他,要么畏惧他,而这人,胆子很大,竟敢拦他苏淮瑛的剑。

“他不是苏家的奴隶。”姜洄冷冷地直视苏淮瑛,握紧琅玉鞭,与苏淮瑛相持不下,“而是我高襄王府的人。”

苏妙仪在姜洄出手之时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她怔愕地瞪大了眼睛,待听清楚了姜洄的话,她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转头去看那个好像置身事外,一脸淡定从容的奴隶。

“他……”苏妙仪恍然大悟,“郡主,他便是那日你从我府上带走的奴隶!他叫……”

叫什么,她也忘了。

姜洄没有看她,只是轻轻颔首。

苏淮瑛这时候也看到了站在姜洄身旁的苏妙仪,他一母同胞的妹妹,然而他更在意的,是“高襄王府”四个字。

“高襄王府……”他喃喃念了一下,玩味的目光毫不掩饰地在姜洄面上逡巡,“难怪……”

难怪什么,他却没有细说,但众人心中各有答案。

苏淮瑛扫了一眼琅玉鞭,他见识广博,自然知道琅玉鞭乃是法器,否则一个弱女子怎么可能挡得住他的剑。

姜洄撤了琅玉鞭,徐徐走到祁桓身前,将他护在身后。

苏淮瑛也收剑入鞘,似笑非笑说道:“公卿五爵,尊卑有别,士不衣织,无君者不二彩。郡主可曾听过这话?”

姜洄淡定答道:“没听过。”

众人面露异色,眼神也微妙起来。

武朝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不同的尊卑等级,应守不同的礼法,言行举止,乃至穿衣饮食,都有相应的规矩,用以“昭名分,辨等威”,若有逾越,便是违法。甚至连穿衣是否符合规范,都有专门的司服监进行监督,严重僭越者可处劓刑,被生生剜去鼻子。

士不衣织,因为士身份低贱,而织乃最贵重的衣料,士不配穿。至于奴隶,倒是没有明确的规定如何穿衣,因为从来没人会在意这件事,奴隶多穿葛衣,也只有在这种隆重的宴会上伺候,他们才能穿麻衣。从来没有人想过,会有奴隶敢穿如此华贵的衣料。

苏淮瑛直勾勾盯着姜洄,不客气地笑了一声:“郡主自幼在南荒长大,不知道也是情有可原。不过这奴隶应该知道自己的本分,苏家可是有教导过的,如此不懂规矩,明知主人犯错,却不出言规劝,也是当杀!”

众人点头附议,觉得苏淮瑛说的甚有道理。

姜洄漠然道:“苏家教导奴隶的第一条,不是上有所令,下必从之吗?奴隶的天职是服从,而不是质疑和规劝。我做错了,就是我的错,与他有什么关系?”

苏妙仪见姜洄丝毫不给苏淮瑛面子,以她对苏淮瑛的了解,他此刻的眼神是想把人碎尸万段的!

她悄悄靠近姜洄,满面忧色地拉了拉她的袖子。

姜洄斜睨了她一眼,又看向苏淮瑛,朗声道:“我高襄王府敢错敢当,还不至于为了一件衣服杀一个人。此事纵然有错,也归由司服监查办,就不劳苏将军多费心了。”

姜洄说罢便转过身去,扫了祁桓一眼:“跟我走。”

她微抬下巴,在众人的注视中扬长而去。

身后的目光凝而不散,各种窃窃私语也随之响起。

“高襄王长年征战,自己也是个莽夫,有女如此,也是自然。”

“南荒之地,未开化,多蒙昧,无知无礼者众矣。”

“如此粗鲁无礼,傲慢无知,真是丢尽了女子的脸面!”

“传言说她美貌,今日倒未见着,无礼,呵呵,尤有甚之。”

压低了的窃窃私语并未传入姜洄耳中,而祁桓耳目敏锐,自然一句不落地听了进去。

姜洄找到自己的座席,拂袖跪坐,背脊挺若春竹,修挺柔韧。

祁桓在一旁跪侍,为她斟上一杯清茶。

姜洄垂下眼眸凝视他清俊的侧脸,没忽视他唇角细微的弧度。

“你还敢笑?”她压低了声音说。

祁桓抬眸看她,故作认真道:“那郡主想看什么?上有所令,下必从之,我定竭力让郡主满意。”

姜洄定定注视他:“他要杀你,你为何不躲?”

“苏淮瑛想杀人,旁人不能躲,若一人躲过了,那九族便躲不过了。”祁桓顿了顿,轻嘲道,“虽然我没有九族。”

“他们……”姜洄一怔。

“伊祁国破之日,多半已丧命刀戟之下。”祁桓神色黯了几分,唇角的笑意也显得苦涩,“后来沦为奴隶,有的已做了人牲,我当时因为年幼逃过一劫。他们以为母亲为我取名‘桓’……其实,是‘还’。”他伸出修长的食指,在深色的几案上写下字形,“她至死,都想还于伊祁。”

姜洄想起那些葬身于火海深坑中的奴隶,他们被剜去了眼,因为不得直视神明,被割去了舌,是为防止他们因痛苦而咒骂哭嚎。那些奴隶,是苏淮瑛大破恭国后俘虏回来的“叛民”,本来或许也是贵族,或许是平民,但战败国破之日,他们都沦为了奴隶。这些奴隶会被王室和贵族世家们瓜分。

苏家与姜家历代皆出名将,如今的高襄王,当年的姜晟,年少之时也被寄予厚望,但他不愿将刀枪对准同为人族的诸侯国,这才孤身一人行走八荒,聚集起志同道合的异士斩妖除魔,所过之处如烈风荡平污浊,维护人族安宁。

受高襄王影响,在姜洄眼中,人有善恶之分,并无贵贱之别,直到今日目睹了盛大的祭典……

仿佛有血腥味直冲鼻腔,让她脸色苍白欲呕。

一杯清茶送到了她眼前,祁桓温声道:“郡主一日未食,王爷叮嘱你不可饮酒,让医官烹煮了药茶,让你多喝几杯。”

姜洄怔怔接过温热的酒杯,不经意碰触到祁桓的指尖,她才知道自己的手有多凉。她垂下眼眸,轻掀面纱,抿了口苦涩的药茶,待它慢慢在口中回甘,冲淡了胸口的瘀滞。

她以为自己查过祁桓的底细,对他了如指掌,但卷宗上只是一行苍白的文字——伊祁之后,亡国之奴,唯有走近去看,才能闻到浓重的血腥味,看到**裸的真实,活生生的人。

姜洄不敢问祁桓,他的母亲是为何而死,她今日已经见到了足够多的惨剧了。

“苏淮瑛要杀你,你一点都不怕吗?”姜洄问道,声音不自觉柔和了几分。

祁桓抬眸看她,漆黑的眼眸像一潭幽深的水,浮浮沉沉地映着姜洄的面容。“郡主不是在旁边吗?”他唇角好似弯了一下,“总不会看着他杀了我。”

姜洄被看得心慌,不自在地移开眼:“若我见死不救呢……若我失了手,没能阻止他呢?”

“那也不过是一死罢了。”祁桓云淡风轻地笑了笑,“郡主希望看到我死吗?”

那轻笑却令她心头又沉重了起来。

她何止想看他死,她甚至杀过他一回,只是失败罢了……

原本的满腔恨意,此刻却像一拳砸在了棉花上,让她愈发难受。

“你的死活,与我关系不大。”姜洄板着脸道,“我只是不能让高襄王府的脸面受损。”

“是这样吗……”祁桓低下头几不可闻地低笑了一声,又道,“可是郡主如此维护我,不怕让贵族们耻笑吗?”

那日在苏府,他听到了苏妙仪与姜洄的谈话,知道姜洄因初入玉京,不知贵族礼仪,生怕惹人耻笑而心生烦忧。但今日所见,似乎并不如此。她哪里像在意他人耻笑的样子,她连苏淮瑛都不放在眼里。

“若是过去,还会有几分在意。”姜洄漠然回道,“现在,只当他们无能狂吠。他们愤怒又如何,鄙夷又如何,也不敢到我面前说三道四,不过像阴沟里的老鼠,躲在暗处窃窃私语,生怕被我听到看到。”面纱下的朱唇勾起一抹讥诮的笑意,“应该是他们在意我,而非我在意他们。”

如今正是高襄王府如日中天的事后,她才是猫,而他们是鼠,以前她居然会在意鼠辈的眼光与非议,想想也是可笑。

祁桓细细凝望着姜洄,眼中漾起轻浅笑意。

——这个主人,和他想的很不一样。

——嘴硬又心软,跋扈又温柔。

“郡主,那边那人说你坏话。”祁桓若无其事地告状,“他说,‘高襄王府又如何,月满则亏,盛极而衰,今日得势,未必长久。’。”

姜洄不屑地笑了一下:“说得有道理。所以得势的时候不作威作福,难道等到失势了再任人欺辱吗?”

以前高襄王府得意之时,她也是学着温良守礼,与人为善,结果落难之时,不是照样众叛亲离?

既然如此,又何必给他们脸呢。

“祁桓。”姜洄正色说道,“你是高襄王府的人,以后也尽管直起腰做人,不要堕了我王府的威风!”

祁桓深深看了姜洄一眼,方颔首微笑道:“谨遵郡主教诲。”

另一边,苏妙仪见姜洄撇下自己离开,以为她是恼了自己,便也气呼呼地去找苏淮瑛算账:“阿兄,你怎么那么对高襄郡主说话!”

苏淮瑛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妹妹,神色稍和缓了三分,但依旧是高傲凌人的模样。

“你又是怎么对兄长说话的?”苏淮瑛沉着声道。

“我今天本来想介绍她与你认识,你这样把人气跑了!”苏妙仪与苏淮瑛一母同胞,她也千娇万宠长大,并不畏惧这个看似冷傲的兄长,她一脸懊恼地跺了下脚,“她恼了你,也不理我了!”

“你苏家贵女,何须怕她高襄郡主。”苏淮瑛皱起眉头。

“我是为了我自己吗?我想为你找个嫂嫂!”苏妙仪说出真心话,“你刚才也见到了,她长得美甚,性子又好……”

“哧——”苏淮瑛冷笑出了声,却不由自主转头看向姜洄离去的方向。

她跪坐着,身子微微前倾,似乎在与身旁那个男奴说什么,看不清容貌,只看一个窈窕的侧影。

苏淮瑛想起那双眸子,心中便生起一股邪火——比他还高傲狂妄的女子,真是生平仅见。真想把她从高处拽下来,碾进尘埃,看她跪地求饶……

他敛起双眸,藏起一闪而逝的猩红。

苏妙仪没有察觉到苏淮瑛的心思,她脸色微红地说:“她容貌甚美,又与我十分投缘,我喜欢她。”她拽了下苏淮瑛的袖子,眼睛亮亮地说,“我要你娶她。”

苏淮瑛收回袖子,看向苏妙仪,嗤笑道:“既然你喜欢,那你自己娶了,我祝你得偿所愿。”

说罢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恼怒又无奈的苏妙仪。

一道颀长的身影在姜洄身侧坐下,姜洄转过头,便看到一张俊雅含笑的面孔。

“东夷晏勋,见过高襄郡主。”青年束发簪冠,着浅绛色的贵族华服,向姜洄拱手行礼,仪态大方,举止优雅,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处。

武朝等级森严,夜宴亦座次有别,以尊卑贵贱划分,姜洄与质子们位列同席,但却是当首第一人。东夷国在诸侯国中地位极高,因此质子晏勋便在其下。

姜洄微微一笑,回礼道:“久仰世子大名。”

晏勋似乎有些讶异姜洄的反应,异色一闪而逝,一抹笑意浮上眼底:“不曾想郡主在南荒之时,也曾听过在下的名字。”

姜洄愣了一下,随即道:“回京多日,听人提及,晏勋世子为人如清风朗月,芝兰玉树,乃众人楷模。”

武朝帝王分封七十二诸侯国,而诸侯各送其嫡长子至玉京为质。质子大多由帝王赐婚,若无意外,其父死后他们便可回封地承袭侯爵之位。这些质子生于玉京,在封地没有自己的势力与亲信,能依靠的便只有帝王,如此便能更加忠心。

高襄王原先也是七十二诸侯之一,封地便是位于南荒的高襄国。只因当年妖族将帝烨围困于丰沮玉门时,诸侯不敢相救,唯有姜晟率烈风营救驾,这才破例封为唯一的并肩王。

诸侯之子七十二人,唯有姜洄为女子,却不是质子,因为于礼法而言,她女子之身无法继承爵位。

诸多质子都是未来的王侯,他们五岁便入京,于辟雍学宫与众多贵族子弟一同学习礼、乐、射、御、书、数。质子看似平等,却也因国力强弱而无形中分出尊卑,晏勋在辟雍学宫声望极高,不只是因为东夷富庶,国力强盛,更因为其为人品行受人敬重。其人如明珠温润,似兰花清雅,行止雍容,气度不凡,人人都称赞他是个端方雅正的君子。

当姜洄闹了一场,人人避之不及的时候,唯有他向她问好。

晏勋温声道:“郡主为何以面纱覆面?”

姜洄答道:“偶感风寒,怕将病气染了旁人。”

“乍暖还寒时候,最容易风邪入体,确实需要多加小心。”晏勋关切地说了一句。

前世,姜洄与晏勋交集并不多,但对他观感不错,因为在高襄王蒙冤未雪时,偌大玉京,只有他一人来高襄王府吊唁。

那日大雨倾盆,他孤身一人冒雨而来,湿了半边衣衫,在高襄王的灵位前长揖行礼,而后来到她身前,微微倾身,温声说道:“高襄王为人忠勇,我相信定有昭雪之日。”

她没有抬头,用哭哑的声音问:“你敢在这时来,不怕被牵连吗?”

那人轻轻叹息,用近乎笃定的语气说:“既能昭雪,又怎会牵连?雨势虽大,也有天晴之日,郡主耐心等候,勿忧伤成疾。”

她愣神了片刻,待回过神抬起头来,便只看到那个背影消失在大雨中。

后来也许是为了安抚暴动的烈风营,鉴妖司为父亲洗脱了罪名,她也“不合礼法”地承袭了王爵,成为唯一的王姬。满玉京的人或讨好她,或畏惧她,而那个在暴雨中前来吊唁的青年,却在雨过天晴后没再来过,偶尔相遇,他也只是恭敬地行礼,温文而疏远,就如现在一般。

晏勋微微笑道:“在下先前听说过一些与郡主有关的传言,不过今日一见,传言终究是传言。郡主不愧为高襄王之后。”

这句话旁人也这么说,但那明显是带着讽刺,而晏勋说来,却让人如沐甘霖,能感受到他毫不掩饰的欣赏。

玉京贵族女子亦上女学,而姜洄于六艺只精射御,于女学更一窍不通,不同爵位的贵族有不同的礼制,当年初入京的她一无所知,所以京中传言都说她是粗莽的草包,再好听点,也不过是个绣花枕头。如今她是知礼,却不想守礼了。

今日有不少人都在暗中打量她,但见她蒙了面,看不清面容有些失望,又见她失了礼,令奴隶僭越了贵族,心中更是愤怒。

也只有晏勋会面露赞赏之色。

“世子倒与他人不同。”姜洄淡淡笑了下,“听闻您是最知书守礼之人,难道不觉得我这么做狂妄悖逆吗?”

晏勋温声道:“当年高襄王背族离乡,与一庶民女子成婚,本就是不守礼法不受约束之人。他的女儿,也应该这般才对。”

姜洄恍惚了一瞬,喃喃道:“原来……你是这么想的……”

可惜她原来并非如此。

她虽不愿受约束,却也努力地克己复礼,生怕自己成为父亲荣耀上的污点。

今日晏勋一言惊醒了她——她是高襄王的女儿,便该是纵横八荒的烈马,翱翔九天的苍鹰,怎能被他人的几句话就固步自封,畏首畏尾?

姜洄释然一笑,对晏勋行礼致谢:“多谢世子理解。”

晏勋虽有些不解她的释然,但亦微笑回礼。

坐在对面的苏妙仪看到了眼前一幕,顿时心中一跳——不好,有人要抢我嫂嫂!

祁桓也冷着眼看着两人谈笑甚欢的样子,刚才莫名好的心情,此刻又莫名地消失了。

他俯首斟茶,声音清冷了几分:“郡主,该喝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