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 > 诸天地球大融合 > 第三一伍章

诸天地球大融合 第三一伍章

作者:人已成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1-02-19 21:20:59 来源:转码展示1

虞姬根本就没想过五十六万人要是都被杀了又能怎么样,说到底她就是一株乱世浮萍,只能靠在强者身上,自己是没有任何的生存能力的。

而她选择项藉只是因为他们两家都是楚国的重臣,早就结了秦晋之好了。

实际上,他就是选择了刘邦也是没有什么的,只不过会被吕雉弄死而已,或者像是戚夫人一样生不如死,这也是刘邦没有接吕雉过来的原因之一。

刘邦在思索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虞姬的笑脸,他就阴恻恻的说了一句,“你觉得我已经知道了一切,项藉还能活下来么,战争马上该结束了,我会让吕雉好好的教你汉宫规矩的。”

说完话刘邦就看着卓群和始皇帝说道:“不知道你们二位,有什么能教我的么?”

“韩信,这个人是兵圣级别的人物,最后在垓下围杀项藉的就是他了,你能打赢楚汉之争也是靠着他的。”

卓群看着刘邦说出了韩信的名字,这个时候韩信就在彭城,只不过没有领兵之权而已。

刘邦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又翻看起了史记,找到了这个名字,看完之后刘邦就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这孩子脑子是不是有包呀,天下还没定呢,就直接的给自己弄了一个齐王,这不是在找死么。

然后他就让人去把作为参谋的韩信叫了过来,准备重用他,既然这位最后成了淮阴侯,那就给他一个淮阴侯吧。

刘邦之前粗略的翻看了一遍史记,汉初的哪些东西他是都看完了,对于韩信初为齐王,后改楚王,最后在云梦泽变成淮阴侯这件事,他已经是明了了。

在他看来淮阴侯可不是什么降爵和羞辱,而是自己给了韩信一个保命符,一块免死金牌。

西汉开国功臣分为两种,一是在秦朝末年就已经割据一方、在楚汉之争中支持刘邦的诸侯,比如彭越、英布、张耳、韩王信等等。这些支持刘邦的诸侯在西汉建立后被封为异姓诸侯王,这些都是需要被消灭的割据势力,因为这些人都是国家的不安定因素。

二是刘邦亲自发现并提拔起来的重臣、将领和谋士,西汉建立后被封为列侯,比如萧何、曹参、张良、陈平、樊哙、周勃、灌婴等等,这些人都是刘邦自己打天下时候的铁杆嫡系,而且列侯没有割据统治的国中之国,再加上这些人全都是刘邦的老兄弟,只要不造反就是会善终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除了公开造反的陈豨之外,西汉功臣列侯几乎是全体善终,其中有几家的政治影响力,更是持续到了汉景帝时期,只不过到了武帝时期就快速的衰落了,不过那是因为推恩令和酌金失侯这些原因。

但那些需要被消灭的异姓诸侯王里有一个异类,他就是楚王韩信。

韩信可以说是刘邦的赏识重用的汉初军方第一人,而且韩信与萧何、张良一样都属于刘邦亲自提拔起来的重臣,本应该成为刘邦能依靠而非必须消灭的对象。

但是韩信在楚汉之争时利用局势,逼迫刘邦封自己为齐王,因为他觉得自己灭了齐国七十余城有资格封王,所以他就要了齐王的位子,刘邦也给了个假齐王。

而韩信这个憨憨为了这个假齐王,得罪了整个刘邦集团,然后转变为刘邦必须消灭的头号异姓诸侯王。

这是韩信人生以悲剧收场的主要原因,算得上“自作孽,不可活”。

不过刘邦作为底层起家的天灾还是念旧情的,还是想要和所有的老兄弟们一起共享富贵,善始善终的,所以才有了刘邦伪游云梦泽,把韩信弄成了淮阴侯,让他重新的回到自己老兄弟的团队里面,同时还让他主持了兵书整理和制定军法等重要工作。

可惜韩信却对刘邦的这个做法不领情,最后死在了长乐钟室里。

卓群闲得无聊。看了一眼始皇帝给刘邦的史记。

这一看不要紧让他发现了一件不小的事情,那就是这本史记是大篆写的。

这让卓群的瞳孔都缩了一下,大篆,秦朝的大篆。

他突然发现自己忘了一件事。

那就是诸夏的古代文字,语言和习俗,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这在诸夏可是实打实存在的,他之前一直都认为自己身处的的影视剧世界,听得也都是普通话,所以就忘记了这一点。

而且在文字上他也很长时间没有关注了,都是有智囊团准备的东西,他也没有翻看过,但是这一刻他发现还有有什么不对的。

于是他把始皇帝拉到一边,询问了七国文字的事情,令卓群没想到的是七国之间,文字都是不相同的,而且没有进过主世界的人语言也都是不相同的。

其实各个世界都感到神奇的一点,就是他们在经过了主世界以后所有的语言居然相通了。

就连历代的官话他们都是相通的,可是实际上大家说的都是各自的官话,只有宋明两代是彻底的普通话,而唐朝和秦朝都是在说自己的官话,这一点从他们的嘴型上就可以看出来。

这件事让卓群的脸色有些变了,他抬头看了看天,觉得这一切都是有什么东西在幕后操作,要知道,宋代和明代的官话都是不同的,宋代的官话是广韵音,是属于洛阳南京综合音系。

而明代就已经开始变了,虽然定下来的是南京话作为官话。

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兴起来,在迁都到北方以后,元代的官话大都话改出来的北地方言就成了官话了,这完全是生活环境的问题,但是大都话因为蒙古式汉语的原因,丢失了很多传统汉语的特征,已经和汉语有了很大的不同了。

而到了清代北京话就成了官话,到了清末北京话差不多就是=彻底的成为了大江南北统一的语言了,那些方言也就在当地还有人说说了。

后来普通话的国语地位彻底的奠定以后,很多方言也就逐步的消失了。

而卓群不管在那个世界一直都在说着普通话,所以就没有发现这一点,但是现在他发现了这个问题。

然后他就和主世界的智囊团进行了通话,他想知道这件事,主世界知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