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 > 诸天地球大融合 > 第一九八章 赵宋和朱明三观不合

诸天地球大融合 第一九八章 赵宋和朱明三观不合

作者:人已成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1-02-19 21:20:59 来源:转码展示1

朱明皇室在开会,赵宋皇室一样在开会,现在不光是大明的世界增加了,大宋的世界也增加了,增加的还是宋仁宗的时代,这让赵恒和赵祯都有些尴尬。

这可是真的叫爸爸的,怎么说着这么近的时代还真是没有过的,不要收大明的兄弟皇帝了,这个可没有见面叫爸爸刺激。

不过这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卓群在开启这个世界的时候,打开的时间和地点旧有些太刺激了,1057年礼部春闱现场,这个可能大家不太熟悉,那就换一个时间嘉佑二年春闱大典。

这就有些熟悉了,如果说古代诸夏有两大偶像的话,秀口一张吐出半个盛唐的李白是一个,那另一个就是参加了嘉佑二年科考却没有成为状元的苏轼,苏东坡了。

这两位一个是唐诗,另一个就是宋词,都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卓群打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是这一届的礼部春闱的考场。

当时在弄清楚这里到底是哪里的时候,整个联盟都轰动了,千古科举第一名榜呀,这个时间点实在是太狠了。

科举制自隋炀帝草创至光绪三十一年废止,历时一千三百余年,为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选拔了数不尽的人才,无数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都是通过科举走出来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要论其中最辉煌的一榜,非宋仁宗嘉佑二年的进士及第榜单莫属。

嘉佑二年进士榜这一年进士榜里的能人实在是太多,经后人总结《宋史》有传的共有24人。这一届中有九人曾担任宰执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等。有三人名列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苏轼、苏辙、曾巩”。

而这科的主考官是欧阳修,还有苏氏兄弟的老爸苏洵也跟着来了,这一次考试就汇集了唐宋八大家中宋六家里的五位,除了那个不合群的王安石,大宋朝最会写文章的都齐了,可以说这是一场神仙打架的名榜。

不过在这场名榜,这些人没有一个成为状元呢,不光是状元,没有就连榜眼和探花,这些人也都不是,这一届的状元是章衡,苏轼评价他:“子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宋徽宗赵佶评价他:“内德温纯,外容庄重,翰苑词宗,国家梁栋。”榜眼窦卞更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至于探花罗恺也是淡泊名利,不尚奢华,所到之处人们赞誉其清廉。

怎么说呢,卓群他们出现的时候着实吓了所有人一跳,嘉佑二年的这些个进士全都懵了,卓群他们也是懵的。这个时间实在是有些狠呀。

不过后来事情处理的还是不错的,这一榜倒是正常的考完了,赵恒和赵祯也父子相认了,倒是颇为可喜可贺的,就是正当壮年濮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不小心得了马上风死了。

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了,不过让赵宋感到高兴的是仁宗朝有能力的人真是不少呢,不过他们对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位都有一些不想见了,所以就把司马光给放归了,至于王安石,就继续的负天下之望去吧,这些眼高手低,有没有丝毫实操能力的“斑斑大才”,赵宋皇室是一个都不想用。

要不是不能随便杀士大夫的话,赵恒都想直接的做了他们。

可惜他们赵宋和朱明不一样,他们可不弑杀,也没有朱明那种至高无上的皇权。

赵恒曾今问过寇准,要是你们这些宰执有了于谦和张居正那种,财权,人事权,兵权都归于己身的摄政实权的话,你们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让寇准思虑了良久,最后还还是说了,于他自己来说他是不会对皇位起心思的,但是他的手下那些人都会给他黄袍加身的,因为权臣坐到了那一步,就只能进不能退了,因为退一步就是万丈悬崖,所以赵宋一朝即便是在皇帝的支持下,全力进行着变法的时候,也是有人会拖后腿的。

这不是因为什么政见不合,而是不能让人独掌朝权,这是一个潜规则,庆历新政的时候,这个规则大家都是遵守的,可是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双方就都不遵守了,准确的说是王安石为了更好的变法把所有的反对者给赶走了。

然后等到他罢相的时候,反噬就来了,而他举荐起来的那些人都是不懂这个潜规则的,或者说是装着不懂这个规则,反正为了实际的权利党争开始了,然后一直到北宋灭亡,党争就再也没有停过。

不过也就是因为这起党争,赵宋才没有出非相的权臣,要不然五代旧事不远矣。

这话说的赵恒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知道寇准说得对,但是这话听的有些刺耳。

不过赵宋之前可就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五代,有压制自己人的想法倒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赵宋却又些无法接受朱明的做法,在他们看来不管是于谦还是张居正都是不还死的,但是却被朱明皇室杀了,更恐怖的是那些大臣对朱明皇室的做法居然都认可了。

谋杀天子的人被干掉赵宋是理解的,这毕竟是弑君,属于十恶不赦之罪,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

朱元璋杀贪污**的官员他们也能理解,这种人是为恶一方祸害百姓,死了一点都不无辜。

而于谦和张居正都只能说是擅权,但是却没有什么谋反的想法,也没有想要当皇帝的心思,为官也算清廉,居然就被朱明皇室给干掉了,这就让赵宋有些无法理解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很有能力呀,死了可惜了。

要是在他们这边只要不是那种实打实无法反驳的重罪,这种人是绝对不能杀的最多也就是流放地方了,总之皇室是不可以沾染重臣之血的,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大家都讲究孟子说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所以完全无法理解这一点的,可要是清朝的那些人就会很轻松的理解这个问题,因为西游记这本小说里面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那就是,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说白了在赵宋亡了天下以后呀,这诸夏的传统观念可就变了,君臣关系也从一直以来的平等变成了养殖鹰犬了。

赵宋和朱明三观不合呀。

当然你要说赵恒杀靖康那事的话,这话就没法说了,靖康之变那里面的人,被杀的那些人也都是有取死之道的。

只不过当时的赵恒被卓群给刺激了一下,没有走程序就直接的动手了。

这事后来赵恒也是很后悔的,因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