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 > 诸天地球大融合 > 第三十三章 老王家的又一笔黑历史

诸天地球大融合 第三十三章 老王家的又一笔黑历史

作者:人已成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1-02-19 21:20:59 来源:转码展示1

王旦在那里捻着自己的胡子,别人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但是寇准他们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这是有什么东西,把他给难住了。

“王相,在想什么,可是在想王氏一族的事?”

寇准看着王旦问道。

“不,王氏分成几十支,这件事是太原城被烧以后,这事就定下来,要不是主世界横插一杠子,我们现在也是宗族没了,姓氏起来了,这一点现在的王姓人做的很好,但,我想的是明明儒教都已经建立了,为什么明朝出现了这么多的奇行种,尤其是明末这些名臣,没有一个是正了八经的儒生,都有一种汉室名臣的感觉,只是个奇葩的时代,要是大明没被推翻的话,他们自己就能玩起百家复生吧,人才,都是人才呀。”

王旦看着明末那些名臣的资料,不由的有些感概,都说王家出奇行种,现在看起来明朝的儒家,奇行种也是不少的。

“崇祯天子,不知你朝的阳明心学及其后学泰州学派和浙中学派的资料,你大明皇家可有收集,如有的话,我王氏要一份,作为代价,粮食百万吨,哦,一吨粮食在我们宋代约合十石,百万吨粮食就是千万石,这个生意,可能做么?”

王旦对着朱由检拱了拱手说道。

儒家的地位虽然降低了,但是这些学术资料的地位倒是没有降低多少的,再说了阳明心学、泰州学派、浙中学派的儒学资料在后世可是不多了,被满清那多达千次的文字狱都给毁的差不多了,使得泰州学派从显学的位置上直接的消失了,让后世很多人只能通过只言片语来进行研究,这一点可是很可惜的,王旦现在就想借这个机会收集一下第一手的资料,充实一下自家的内库。

“你们谁还记得阳明心学和泰州学派的创始人叫什么名字?”

寇准拉长了语调慢悠悠的说了一句话,让大家从对晚明这奇行种并出的思考里恢复了过来,所有人都开始了倒吸凉气。

王家真不愧是千年世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奇行种家族就是奇行种家族,这明明都已经自我分裂了,没想到依旧这么奇葩。

王阳明,王艮,这可都是王家的人,一个在儒教里面开宗立派,另一个直接的另起炉灶,要不是满清入关之后,大力的打击心学,弘扬理学,这儒教还真是就被王家人直接的掀台子了,千年基础建立的儒教,被人一朝打残,这还是在朱明打压下做到了事,这王家人邪了门了!

尤其是王艮,这货可是灶丁出身,在学习前大字都不识几个,有七岁受书乡塾,贫不能竟学的事流传下来,到了十九岁随父外出经商,在山东拜谒孔庙时,得到很大启发,认为“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圣人者可学而至也”。

然后这货用了十几年时间自学成了大儒,这他娘的是什么人呀,这种人要是放到春秋战国时代是不会觉得,诸子亦人也,我亦人也,诸子百家可学而至也,然后自己开出一个百家出来?

要是把晚明的乱象和这个时期思想界的动荡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明末乱世和泰州学派分不开的,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东林党可以算是心学的直接继承人的。

东林党三君之一的邹元标,年轻时师从胡直,而胡直年轻时拜王阳明弟子欧阳德和罗洪先为师,发扬了王门心学。

但是到了后来,东林先生顾宪成重修东林书院的时候,明确表示了十分明确地宣布他是讲程朱理学的,主张知识分子要回归儒家道统、敢于直面现实、干预政治、关注民生,这一切都是正本清源,还儒家理学正统地位,摒弃王阳明虚夸学风。

也就是说东林内部也是大分裂的,前期的东林是心学门人,后期的东林是理学门人。

再加上阳明心学,到了晚明,已成流弊:造就了文人的不良学风——厌恶平淡,追求新奇,结果腹空而心高。

这一切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东林党的奇葩形态了。

一个个都是只谈道德,腹空心高,敢于直面现实、干预政治、关注民生,但是,却没有一点实策,而且全都是在为自己和自己背后的势力捞取好处的,同时这些人还掀起了最大的党争。

这一切要是追究下去的话都是可以按在王家头上的。

寇准的话让大家都开始了思考,大家都觉得王家在分裂之后好像更容易出那些奇行种了,而且明朝老王家的能力真是差距颇大呀,奇行种和奇行种之间的差距也是极大的。

而老王旦这时候也想到这些问题了,他也开始思考起来是不是王家的那个奇葩本能变形了,不然这次出了个学术达人怎么还献祭了一个王朝呢。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些事完全就是个,被人记录下来的当作玩笑不算数的黑历史而已,再说了王家在宋朝就自我解体了,而且在历史上也都是分成了几十支的,心学这玩意只能说是王家出大佬了,但是明朝还是小冰河期和皇帝的问题。

想到这大家又都看向了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朱由检,这位听的是一头的雾水,而他身边的朱橚直接按着他,不让他答应王旦的交易,因为在他看来那三家的资料,应该每家百万吨的,这样才可以让朱由检掌控的北方大明保留一份元气。

朱橚的要求王旦思考了一下就答应了,不过他还提出来了一个要求,他想见见那几个儒家出身的奇行种,也就是那些由文转武,还能打出不错战绩的那几个人,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如果可以的话,袁崇焕他也是想要见一见的。

他想知道这些人到底怎么直接从儒家转成兵家的。

没错,这几个就是从儒家转成了兵家,而且要不是明末没有兵马钱粮供他们使用,这些人,在他看来都是至少可以成长为次一流的顶级将领的,而且卢象升和孙传庭,这两人要是直接掌握明朝兵马大权,是有机会让大明起死回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