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朱门寒贵 > 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密一疏

朱门寒贵 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密一疏

作者:九天飞流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10-25 19:36:43 来源:转码展示1

宗泽铭摇头,颇为自得地道:“不!我的记忆有些特别,只要将一个人的面貌深刻记在脑海中,那若干年之后,只要变化不大,我就能记得。若是那人再长得有特点一些,或许十年都不一定会忘。”

啊?苏轶昭觉得这应该是一种天赋了。

“难道是你又再次见到了那人?”

“是!你猜我在哪里见过他?”宗泽铭一脸神秘地道。

苏轶昭思索了一会儿,才回道:“该不会此人就在我父亲身边吧?”

宗泽铭诧异极了,“这你都能猜到?”

“不错!前段时日我对你父亲留意了一些,因为他接触的都是三皇子的人,因此他身边的人我也格外注意。那人是生面孔,即便名字不同,装扮也不一样,但我还是凭着他的面容认出来了。”

宗泽铭说着就从怀中掏出两张纸放在了书案上,苏轶昭打开一看,这一张有些泛黄的纸张,是七年前的一张通缉令。

此人名叫张太万,年龄三十有四,嘉定府人士。

再看此人的容貌,毛发很旺盛,胡子遮脸,一双眼睛倒是很大。

没有什么明显的容貌特征,若是剃了胡须,只怕又是一番样貌。

再看另一张,没有介绍,只有肖像。将两张放在一起比对,眉眼之间倒是能看出几分相似之处。

这张肖像上的人眼睛更大,且比张太万瘦了很多,一张国字脸,棱角分明。

“张太万长得肥头大耳,或许你会觉得与此人不像。可我仔细比对过这二人的眉眼,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不得不说,若非是我,很少有人会将这二人联系在一起。”

苏轶昭斟酌了片刻,还是道:“或许?”

“啊!我是说可能,这当真是两个不同的人呢?人有相似,这并不稀奇。仅凭这些,就判定为同一人,是否过于草率?”

不是苏轶昭为苏文卿辩解,而是这两人只能看出这么点相似,一个胖,一个瘦,这个好解释,但也不能保证就是同一人啊!

这古代可没有前世那种高科技,这么斩钉截铁,难道是有别的依仗?

宗泽铭笑了,“虽然我觉得我不会认错,但也明白这很难让你信服。”

接着他又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来,“这是从衙门内卷宗里偷来的,给你看一眼,之后还要还回去的。”

苏轶昭有些无语,将偷来的说得那么理直气壮,也只有这位了。

打开看了一眼,发现这是张契书。

看下面的签名,居然是唐明喜和张太万的,其中还有私章和手印。

手续很齐全,再看契书的内容,正是那次唐明喜被骗的事。一次交易,交易额就是二十三万八千两白银,这个交易额的数额很大。

银货两讫,这是契书上标明的。

“后来唐明喜发现对方以次充好,其中还以寻常香料冒充名贵香料,还听说中间很多货物一打开,里面全是麻绳,哪里有什么香料?”宗泽铭道。

此事苏轶昭当年也听过,毕竟是当年的大案子,听说唐家前后一共损失了近三十万两。

商贾之家的流动金额有三十万两,这已经算是豪富了。因为之前唐家舍弃皇商的名头,还脱离了商籍,差不多算是掏空了家底。

被朝廷剥削一番之后,居然还有这么多,可不就是底蕴深厚吗?

众人闻言就是一惊,先是感叹唐家真是低调,居然有这么多银子,而后又是嘲笑唐明喜愚笨。

唐家可是商贾传家,之前还是皇商,居然还能在主营的香料上栽了跟头。

苏轶昭后面还听了些闲言碎语,据传当时那张太万送给唐明喜两个西域美人,将他迷得神魂颠倒。

之后的事儿就不必再多说了,可不就是中了圈套?

听闻当时唐家太太大闹了一场,唐明喜还差一点要休妻。

苏轶昭知晓之后还很鄙夷,明明是唐明喜犯错,居然还敢休妻。

唐家自从那次被骗之后便一蹶不振,唐明喜银钱周转不开,还卖了好几间铺子。

此事在坊市中到处流传,一时间唐家算是扬名了一把。

前几年唐家的境遇才渐渐好转,只可惜唐明喜的长子不成材,害得唐家去年又损失了不少银钱。

唐傲不是个读书的料,便接手了家族生意,去年因为经验不足,听别人的撺掇,囤积了不少江南过时花色的布料,又损失了好几万两。

那批布料现在还在库房里堆着,只能降价处理,可那是绸缎,卖便宜了就血亏。花色都过时了,京城这些贵妇人根本不买账。

不得不说,做营生处处都是坑,之前苏轶昭还感叹唐家真是时运不济。

再等几年,只怕唐家要在唐明喜手上衰落下去了,可见一个有能耐的家主是多么重要?

思绪回到眼前,接过宗泽铭递过来的另一张纸。

她怀疑宗泽铭和她一样拥有个储物空间,这怀里跟百宝箱似的。

“你再看这张,就知道我为何如此笃定了。”

苏轶昭拿过一看,发现是租院子的白契。

“他现在叫白书林,你看他们的手印,是否相同?”

苏轶昭立刻将两张放在一起比对,发现手印完全相同。

到这里,苏轶昭不得不佩服宗泽铭天赋异禀了,这两人居然真的是同一人。

白契不用报备官府,是民间自发兴起的一种契书。不用上税,对双方还有一种约束。

当然,不上税就意味着不受官府的保护,不过这种一般都有见证人。

“他不会想到,时隔六七年,还能有人认出他。”

苏轶昭感叹了一声,百密一疏,终受其害啊!

六年前的通缉令,自然是在官府存档的。可此人相貌上已经有所改变,再加上名字也不同,旁人怎会想到此人就是通缉犯呢?

谁都不可能拿着手印去官府比对吧?那些官差能理你?

宗泽铭道:“其实当年之事,我就觉得蹊跷。唐家做了这么多年的营生,这点警惕都没有吗?更何况前后两次一共近三十万两的货物,居然就在唐明喜的眼皮子底下调换了?这着实让人费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