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竹马他图谋不轨 > 第7章 第 7 章

竹马他图谋不轨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鱼苍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8-30 11:53:05 来源:文学城

谢岐本准备了许多说辞,见宋辞歪着头看他,面上一副天真模样,烛光照在那双澄澈的瞳子里,有些晃人眼。

他曲着指尖,不自觉的揉了揉怀中软垫:“我,我自然是担心你。”

一句话出口,谢岐的耳尖微微泛红,宋辞看在眼里,觉得有些好玩。

想到谢岐担心她,肯来看她,宋辞觉得心情也好了许多。

像是从冰冷的现实里豁开一个口子,不管接下来会面对什么,谢岐这里总能借给她躲一躲。

宋辞笑着,遮过心下思绪,言语间尽是无谓:“有劳谢世子挂念,我倒也不至于因为一桩婚约就寻死觅活。”

谢岐却忽然沉默了。

他抬眼,借着烛光去看宋辞的眼睛,目光小心又迟缓在她的眉目间流连着。

他细细打量着她的神色,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皱。

“阿辞。”

谢岐低声唤着她的名,“可是你在难过。”

宋辞想开口辩驳,张了张口,却发现自己辩不出半句话来。

她甚至连一句‘没有’都说不出口。

按说谢岐心里总不装事,却不得不承认,他在有些事上出奇的敏锐。

“谢岐。”

宋辞轻应一声,走到妆台一侧,从小木匣里顺手抽出一条发带来。

发带尾端是拿画笔染上去的石榴花,一小簇一小簇开着,比之绣作有些许潦草,却出奇的落满生机。

“我是有些难过,你带我出去走走吧。”

宋辞初见谢岐是在祖父摆的宴席上。

迎来送往,平阳将军解甲归田定居清州,琅广侯闻声来贺,身边跟着一个才满五岁的捣蛋鬼谢岐。

祖父做东,贺宴摆在宋府,宋辞被装在一身锦绣衣裳里,长发编得精细,锦带半束,上面略簪了些圆润小巧的珠饰。

宴会初始时候,宋辞乖乖巧巧的坐在宋老夫人怀中。

小姑娘的脸白嫩嫩的,一双眼瞳色如漆墨,她安静坐着打量来人,小巧的唇微微抿起,红得似染了口脂。

远远望去,像个玉雪天成的瓷娃娃。

谢岐走进正厅便望见了那个瓷娃娃,一时移不开眼,然而父亲严厉,他只能亦步亦趋的跟在谢听淮身侧,时不时扭着脖子去看。

小孩总是闲不住性子,宴至中时,众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便都放了自家的小孩子到后院去玩。

清州气候温和,花草植木多且易活,宋老夫人又最喜欢寻各式样稀奇的花来养,宋家的后院就几乎全作了花园。

小姑娘的身影小小一只,踏着夕照的光缓步走在花园里,大片大片的花植伏在她的身侧,繁花锦簇,她走在其间,最夺人目光。

谢岐几步跟上去,本想开口问宋辞的名字,却见她编在发间的锦带被风扬起,脑中的弦不知怎的一瞬间搭偏,抬手去拽她的发带。

发带扯落拿在手里,谢岐方知大事不好。

瓷娃娃提着裙摆,一手拎着习武用的短棍,从后院追着他一路打到前厅。

回去侯府后,谢岐自是没能免下一顿板子。

至于发带,宋辞赌着气说不要,也被谢岐带了回去。

后来谢岐学画,正拿着朱红的笔去描梅花,不知怎么想起抽屉盒里的发带,顺手用染了墨水的笔在上面点了几簇红艳艳的石榴花。

宋辞微微垂首,一边抬手去拢着长发,指尖在锦带上绕了几圈,却始终绕不成一个结扣。

她的心思不在结扣上,反而悄悄隔着眼前晃悠悠的烛火去看镜子里的谢岐。

少年的眉眼惯是骄扬模样,不知是不是映在镜中的缘故,此时却好像被烛火镀上了绵绵不尽的柔。

似乎感知到她的目光,谢岐微微侧头,转将眼睛望向别处。

“谢岐。”

宋辞开口,坐在灯影里不动,“发带绕不开了,我的手有些酸。”

谢岐放下软垫,走到她身侧。

宋辞朝后歪了歪头,一手把发带交到他手中。

谢岐拿手轻托着眼前人的长发,却始终敛着眼睫,不去看镜子里的人。

她的发好软,谢岐只觉得掌心烧起来,手下飞快的绕着发带,目光最终停在宋辞颊侧垂落的发丝上:“这里好像落了一点。”

“一并束进去吧。”

宋辞闻言,拿指尖挑了挑那缕长发。

谢岐才伸手要拨过来,发尾忽而轻动,就拂过他的掌心,轻痒痒的。

他的指尖颤了颤。

烛火尽数灭了,房门开合,两道身影悄声走出。

宋辞的身上还披着薄氅,本打算轻巧些出门,谢辞却执意要说晚风太凉。

玉暖阁落于相府东南一角,与宋瑾的玉融阁同处一方,外面隔着一层甬路,再向外才是相府的院墙。

月影浅淡,从漏的光落在院中人的肩上。

病症长久难愈,宋辞身子本也纤瘦,原在清州时还好些,来了京都后身量便更轻了,谢岐小心翼翼的将人护在手臂里,面色平静的有些郑重。

宋辞只觉得周身很暖,指尖微曲着去揪谢岐身前的衣襟,恍惚间好像瞧见他的耳朵尖更红了。

他迟迟不动,宋辞开口问:“怎么了?”

“没什么。”

谢岐本平静的神色闪烁了一瞬,轻声叮嘱,“你抓紧我。”

宋辞乖乖听话,抬手去够他的脖颈。

“……太紧了,喘不过气了。”

宋辞眨眨眼,确认自己没有去勒他的脖颈。

她拿手敲敲他的肩膀:“谢岐,你走不走?”

院墙外漆黑一片,谢岐在地上站定,小心翼翼的将宋辞放下。

晚风是凉的,宋辞的手也是凉的,谢岐装作不经意的拿手背去降脸颊的温度,却好像怎么也凉不下去。

黑暗中似乎传来窸窣声响,谢岐一瞬间警觉起来,反手将人挡在身后。

一片寂静中,脚步声更清晰了些,身影缓缓自巷口走来,少年站定在宋辞眼前。

少年一身宽袍锦服,弯着一双比月还要清亮的眼睛,软着声朝宋辞打着招呼:“阿辞姐姐,好巧。”

“……深更半夜墙头相遇,哪儿巧?”

谢岐本抢着话答,后腰被人一戳,干笑了两声重新续了言辞:“巧,是挺巧的。”

宋辞自然不信陆言舟的话,开口问道:“小俞,你怎么在这里?”

陆言舟唇角微微弯着:“早时候见了姐姐,却觉得相隔太久有许多话想说,才想在这里等着,好邀姐姐出来一叙”

谢岐言语不留人:“哪有人这个时候放着好好的觉不睡,跑出来找人叙旧的。”

宋辞伸手,又在他的背上戳了一下。

陆言舟反唇相讥:“谢世子月黑风高翻别人家的院墙,若说出去,倒是能成京都城中未来一月的饭后闲谈。”

谢岐继续冷言冷语:“陆小将军半夜三更蹲别人家墙角,也是不遑多让。”

眼见着二人又开始不对付,宋辞被吵得头疼,忙扯了扯谢岐的衣袖:“好了好了,你们再吵下去,就要把府里的人都吵起来了。”

她轻拍了拍谢岐的腕,目光在二人脸上转了个回环:“不是要叙旧吗,一起走吧。”

--

京都城东,云晞石舫。

月光照不亮京都的长街,灯火却能映明水中的画舫。

画舫彻夜通明,二层最末的房门前立着层层守卫。

男子立在小窗前,一双眼冷望着下方的人客往来。

他的眉目也是冷着的,眼尾微微扬着,更添了几分生人勿进的疏离。

程展推开门,望见的便是负手立在窗边的齐玹宵。

“见过殿下。”

齐玹宵的目光依旧望着窗外:“梁家如何?”

“回殿下,除去路上的几个,剩下的都处理干净了。”

程展正拜礼,腰身未直,开口回话,“太子殿下似想安抚,听说这几日派人往岭州去了。”

齐玹宵轻哼一声:“梁家一把火将烧完了,却尚有余烬碍眼,你找人去一并处理了。皇兄身体不好,还是少费些心力。”

“殿下放心,臣明白。”

程展走上前,顺着齐玹宵的目光向窗下看去:“殿下,那便是相府从清州回来的二小姐,宋辞。”

“在她旁的那个,是琅广侯家的世子,谢时越。”

齐玹宵闻言,轻声叹道:“确实像些。”

程展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是,殿下,二小姐与宋瑾小姐一母同胞,自然是相像的。”

“未想陆公子白日里才与殿下您见过,现下便将人带了来。”

齐玹宵颔首:“陆言舟这几日的举动确是存了投诚之意,只是陆家向来避让着朝堂纷争,一个陆言舟不说明什么。”

况且从前未与陆言舟打过交道,齐玹宵并不十分信他。

虽然生母盛贵妃家族势盛,皇帝明暗也皆存着扶持之意,齐玹宵却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先皇后林家当年如何辉煌,可惜余光还未散尽,一朝落势,却已是大厦倾颓,只剩下几方摇摇欲坠的柱石勉强撑着如今的空架子。

无论是拉拢世家,亦或是着手储君之位,齐玹宵都打定主意要早做准备。

陆家长子陆言清跟着陆将军远守雁关许多年,如今一朝放了幼子陆言舟回到京都,各处势力自是对其起了拉拢之意。

只是陆言舟太过年轻,众人面上不说,心下却都存着思虑。

齐玹宵自然也有此意,虽然作邀,却未曾想陆言舟会真的应他前来。

少年肤白唇红,生得一张略显幼态的娃娃脸,举止却十分沉稳,言辞亦是稳重得体。

“殿下,您可知道,宋家大小姐失踪,圣上却依旧促成太子殿下与宋家的婚约,此举为何?”

“大厦将倾直须撑拄,可独木难支,若其坍塌,许多人的性命却也都将断其手中。”

良久,齐玹宵转向程展:“济城的事如何了?”

程展应声:“臣已经加派了人手,只是太子那边依旧不见有异动,我们进不去童苑,也无借口登门探寻。”

“无妨。”

齐玹宵侧首,目光转落到画舫下方立在船头的少女身上,“总有人会替我们去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