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逐鹿北朝 > 第22章 准备当官

逐鹿北朝 第22章 准备当官

作者:红莲素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2-26 15:40:25 来源:转码展示1

高顺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做,此时他在快速回忆他看过的史书,希望从中寻找借鉴。

华夏历史五千年,其中发生了太多的事,历史总是相似的,没准就能找到相同的场景。

高长恭在历史上以军事着称,政事并非所长,如今却坐到了这个位置,难免有些难以适应。

以高长恭的性格,如果把他自己放在朝中,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重蹈覆辙,毕竟高纬不是什么明君。

而高顺有着历史经验,又受过后世信息的洗礼,光是电视剧就看了不少,更不要说小说什么的。

为官之道,最重要的是“厚黑”二字,三国时曹操、刘备、孙权,三人都可以找到厚黑的影子。

然而三人虽然厚黑,却还远远不够,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的晋朝,所以高顺也要注意。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秋天的夜里,窗外只有虫鸣,徐徐吹来的晚风,让屋里的烛火摇曳,却也带来一丝清凉。

高顺深思良久,高长恭也在一旁思考,父子二人就这么静静地坐在书房里,没有人来打扰。

“军队那边,阿父不能放松,能收买收买,能拉拢拉拢,总之我们必须有自保之力!”

高长恭闻言缓缓点头,高顺说的没错,就算他的权利再大,也抵不过千军万马。

“阿父虽然当了宰相,可朝中的事阿父并不擅长,而且周国隔三差五犯我边境,还需要有人去驻守,所以阿父在朝中待不住。”

高长恭再次点头,北周一直对齐国虎视眈眈,经常会带兵侵略,现在朝中没有了文官,同时也严重缺乏武将。

“但阿父只有一个人,到时候恐怕会分身乏术,所以孩儿觉得阿父需要帮手,需要培养助手。”

“帮手?现在满朝文武什么德行,你应该清楚,贤臣名将都不好找,我上哪去找帮手。”

高顺起身笑道:“阿父难道忘了,你还有两个儿子呢!”

“你是说你和……”

“不错,义兄武艺高强,完全可以进入军中历练,只要稍加培养,日后就可以独当一面。

而孩儿我,虽然看过几本兵书,却自认为不是带兵打仗的料,所以孩儿可以入朝为官,协助阿父处理政事!”

此言一出,高长恭有些惊讶,他以前完全没想过这些,总觉得自己的儿子应该跟在身边。

其实高长恭也不知道,高顺这个想法也是灵光一闪,翻阅了诸多历史,他终于找到了可以借鉴的一幕。

明朝嘉靖年间,严嵩父子!

当年严嵩发迹时,已经是花甲之年,当上首府后,就把儿子调进内阁协助他处理政事。

嘉靖皇帝就算再不济,也要比高纬强多了,嘉靖都能接受的条件,高纬为何接受不了。

更何况高长恭不是没有理由,他还有军务要处理,这样一来难免分身乏术,所以需要帮手。

至于高顺的年龄,也不是问题,他也是宗室之人,而且已经十四岁了,琅琊王高俨也不过十多岁,高顺比他可成熟多了。

而他这个建议,可行性确实很大,如果操作得当,完全可以总揽军政大权,到时候齐国可就是他们父子说的算了。

“让你入朝为官倒是可以,可是你当什么官好呢?”

对于这个儿子的本事,高长恭已经了解,在某些方面,高顺处理事情比他还要老道。

“官职不用太大,只要跟在你身边即可,对外可说孩儿是帮阿父传话的,这样孩儿的一些想法,他们也会认为是阿父的意见。

当然了,孩儿做的一些决定,会提前和阿父商量,这样一来有人问起也不会有破绽。”

子谋父断,严嵩父子就是这么操作的,虽然高顺父子的水平比不上严嵩父子,但此时的朝廷局势,也远没有明朝复杂。

“好,既然如此,我明日就上书,帮你和本儿求个官职,协助我处理事务。”

“阿父上书可以,但不能提义兄,否则让有心之人发现,容易暴露我们的目的。

阿父只需私下安排义兄进入军中,让他从底层做起,等打仗时获得了军功,在把他提拔上来,这样就不会有人说什么了。

而孩儿我,也不需要多大的官,只要一个门下录事即可,以孩儿的身份,想必朝廷也不会不给阿父的面子。”

“门下录事,会不会太小了些……”

高长恭思考着高顺的话,觉得他要的官职太小了,起不到什么作用。

“门下录事,掌出纳文奏,虽然只是八品,却至关重要,可以接触很多奏章。

况且阿父已经是尚书左仆射,有你站在我身后,那些官员也不傻,明白我代表了阿父。

一开始低调些,不能让他们感到威胁,咱们则需要慢慢培养势力,等时机成熟,孩儿当什么官已经不重要了。”

就算高长恭不想当皇帝,高顺也要掌控齐国,否则等北周打过来,就算打不过,也要有谈判的资格。

北齐灭亡是注定的,因为天下需要统一,但是隋朝也不是太平的朝代,等唐朝开创,他都老了。

所以高顺现在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地位,置身贵族阶级,这样就算改朝换代,对他的影响也不大。

父子俩一直商讨道深夜,高长恭没有离开,而是留宿在小院内,又宠幸了赵氏。

高顺对比不能说什么,人家毕竟是两口子,虽然只是妾,但这个年代是合法的。

夫妻二人亲亲我我,在寂静的夜里有些突兀,高顺今年已经十四岁了,这个时候已经可以成亲了。

再加上前世他又不是小白,不由得有些悸动,心里念着无量天尊,脑海里却出现了小荷和冯小怜。

第二天早上,高顺醒来时发现裤子湿了,自己偷偷的换了一条,然后若无其事地扔在一旁。

今天他没有去天然居,既然要入朝为官,那么他就要准备一下,天然居以后交给赵氏打理。

“阿母,饭馆那边,你有时间就去看看,主要是收账,其他的您不用管,我都安排好了。

我如果入朝为官,家里就交给你们了,如果我有不回家的时候,阿母也不用担心。”

儿子能当官,赵氏也很高兴,笑道:“一转眼丰儿都这么大了,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既然你阿父重视你,那你可要好好表现,不要让你阿父失望。”

赵氏不知道里面内幕,还以为高长恭看好他,高顺也没有说破,看得出她真的很高兴。

“阿母放心,孩儿醒得。”

“你今年十四了,也该成亲了,有时间我去求求王妃,让她给你寻一门亲事。”

听到让自己成亲,高顺心里十分纠结,虽然他十分向往,可成亲太早伤身体。

“这个阿母就不用操心了,孩儿还小,不用急着成亲,还是过两年再说吧。”

“你还小,阿母像你这么大时,已经有了你了,你阿父十四岁时,也有了妾室。”

对于这个时代的婚姻风俗,高顺无力吐槽,可能是人口锐减的缘故,所以百姓普遍早早结婚。

这个时候人的寿命很短,三十岁当爷爷的大有人在,可高顺可不想早早夭折,高家早夭现象绝对与这个有关。

受不了赵氏的念叨,高顺找了理由离开了,家里这边安排好,接下来他要专心准备当官适宜。

入朝为官是第一步,想要独揽大权,还需要大臣们的支持,也就是培植自己的势力。

光靠他们父子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没有科举,贤臣名将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像周文王寻姜子牙,刘邦用萧何、韩信,刘备三顾茅房请诸葛亮,桃园三结义等。

有时候成就大事,只需要一人即可,高顺心里在想,他上哪去寻找贤臣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