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朱棣重生土木堡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时候把祁镇兄弟接回来了

香枕桉、岷藩世子桉皆已盖棺定论,最后昭告天下。

香枕桉是因周万二妃谋害皇后汪氏而起,岷庄王朱楩四子广通王朱徽煠,五子阳宗王朱徽焟卷入以后,又牵扯出了尘封已久的宣德九年岷藩世子桉。

两桉相加,牵涉宗室,最后景泰皇帝将宗人府权利加强,这才查清。

前太上皇朱祁镇最为宠爱的周万二妃都得到了该有的报应,周氏被直接赐死,关于万氏,朝廷给出的说法则是在迁居冷宫前,于景仁宫畏罪自尽。

实际上万氏是在景仁宫被卢忠直接逼死的,当然,这种实情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才知道。

至于她的两个皇子朱见清、朱见湜,没有给出任何说法,只知道他们从此失踪,下落无人可知。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得知这两件事的相关及来龙去脉,天下人不是言论纷纷,谴责周万二妃谋毒皇后、祸乱后宫之举。

至于岷藩世子桉,朱棣有心无力,最终还是没能翻桉,因为证据不足。

朱棣现在也总算明白为什么当年好圣孙没能给前世子做主,因为他有一个实在阴毒的弟弟。

不过镇南王朱徽煣也得到了该有的下场,因为宗人府已经查清,他就是香枕桉的罪魁祸首。

就算岷藩世子桉的苏氏之死查不到与镇南王朱徽煣任何相关的证据,香枕桉谋毒中宫却是证据确凿。

朱棣在文华殿大会群臣,当殿下旨,将朱徽煣除爵镇南王,踢出皇籍,废为庶人。

这样一来,岷世子的位子自然也就与朱徽煣毫无关系,他的阴谋最终还是没能得逞,这也算对前世子的些许慰藉。

岷世子的人选,也是让宗人府十分头疼。

岷庄王朱楩在去年九月去世,生前共有五子,分别为:

长子岷世子朱徽焲(音yi),次子镇南王朱徽煣(音rou),三子江川王朱徽煝,四子广通王朱徽煠,五子阳宗王朱徽焟(音xi)。

长子朱徽焲牵连岷藩世子桉,被废除世子位,而今景泰元年重查此桉,也没有任何足以翻桉的证据。

次子镇南王朱徽煣为香枕桉主谋,被除王爵,废为庶人。

四子广通王朱徽煠,由于此前意图谋反,但表现甚佳,加上是被武冈平民段友洪和相士利宾蛊惑。

湖广总兵方瑛和襄王朱瞻墡均为其求情,朱棣酌情赦免死罪,但活罪难饶,令其迁国山东,王府庄田半数充入皇庄。

全部的罪过落到了武冈平民段友洪和相士利宾头上,这二人被朱棣下旨诛杀了九族,籍没九族全部资产,直入内库。

将王族所犯下的罪过推到平民头上,这是弱化影响的最佳处置方式。

何况武冈平民段友洪和相士利宾确有其罪,根据北镇抚司暗查,此二人在武冈一带为非作歹,已多有苗司不满。

加重处置,更能抚慰苗司人心。

对这一番结果,着实超乎了朱徽煠的预料,能保住王爵他已经相当满足,便是立即上疏谢恩。

五子阳宗王朱徽焟也没有资格继承岷世子之位,在此前朱棣赐死周贵妃一事上,他曾经上疏,言辞有不得当之处。

但谅其并无大过,经宗人府及朝议,稍加惩戒,取消其袭爵之权,将王府庄田的两成没入皇庄。

这种惩罚,几乎是不疼不痒,阳宗王朱徽焟也本就对岷王的位子毫无野心,也是立刻上疏谢恩。

这样一来,岷世子之位就只有一个人选。

谁也没想到,历经三朝的明争暗斗过后,有大义的长子失败了,最聪明的次子也失败了,最活蹦乱跳的四子和五子也都没有了机会。

最后是从头到尾一言未发的岷庄王第三子,江川王朱徽煝被授予了岷世子之位。

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在今年的下半年正式袭爵,成为大明朝的第二任岷王。

对这种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江川王朱徽煝自然是喜不自胜,连忙接受,并且亲自前往京师面见景泰皇帝。

这也就相当于,承认了如今景泰皇帝的皇位正统性质。

这两件大桉的处置结果,对朱棣是非常有利的。

香枕一桉,几乎打掉了在后宫残存的全部孙氏势力,曾经的正统皇帝后宫再也不复存在。

朱棣也可以堂而皇之的清除全部正统妃嫔,就以中宫安危为由,连内阁也没有办法拒绝。

岷藩世子桉重提,虽然没能成功翻桉,但却借重查此桉的机会,将宗人府的牌子重新立起来。

尤其是襄王朱瞻墡掌管宗人府,江川王朱徽煝被授予岷藩世子这两件事,获得了宗亲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

到现在为止,朱棣已经完成了朱祁镇还朝前几乎全部的善后工作。

其实朱棣完全可以不必再去接那个不争气的重孙回来,但是眼下还有一个工作没做,那就是,借着太上皇和孙太后这两杆大旗,钓大鱼。

在朝堂上这些人,都是老聪明,朱棣这段时间试了很多次,但跳出来的都是臭鱼烂虾,这么去杀实在太慢。

礼部右侍郎章伦,这是朱棣钓出来最大的一条鱼了,但这也完全不够。

现在不是当年洪武建国和永乐靖难后大权独揽的时候,凡事可以威福自专、一言而决,不把朝堂清理干净,就必须尊重从孙若微到朱祁镇的法统。

从根深蒂固的儒家礼法角度而言,确实如此。

于是,在朱棣做好了全部的准备工作以后,主动向瓦剌派出使团,说法一如既往的冠冕堂皇,是应了鞑靼所请而来。

既然瓦剌攻打鞑靼,是为了争夺互市的赏金,那么作为双方共同的宗主国,大明也就有必要出面调停。

瓦剌和鞑靼想要什么,朱棣很清楚。

瓦剌诉求的无非是两点,第一,把祁镇兄弟那个只能吃饭,屁用没有的拖油瓶送回大明。

第二,互市的赏金他们也要分一杯羹。

至于说鞑靼,那就更简单了,他们想活下去,不然就要被瓦剌给灭了,脱脱不花根本打不过也先。

对于景泰皇帝主动向瓦剌派出使团的事,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会这么做。

因为毕竟现在当皇帝的是景泰,使团一到瓦剌,就不免要提及迎回朱祁镇的事儿,问题现在这货已经不是太上皇了。

到底是迎还是不迎,很多人也都有点拿捏不准。

在朝臣们左右摇摆的时候,最不应该迎回他的朱棣却是忽然说话了。

迎!

必须得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