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周瑜传之公子如玉 > 第41章 第 41 章

周瑜传之公子如玉 第41章 第 41 章

作者:秋鹤雨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23 08:38:53 来源:文学城

环顾四周,忽见大堂末尾的一个偏座上有个十**岁的青年不以为然地摇摇头。

王允不认识那年轻人,问身旁的华歆:“那个年轻后生是谁?”

华歆略瞥一眼:“他呀,是蔡伯喈的高足,名叫阮瑀,字元瑜。陈留尉氏人,以精通音律词赋扬名。”

袁隗看在眼里,知道王允有些恼。即发声道:“阮公子似乎对此等佳音不屑一顾啊?”

年少气盛的阮瑀见点到了他,也不示弱,站起身来躬身一揖:“王大人的乐班虽然演奏技艺绝佳,只可惜临时凑趣排演的乐曲毫无心意,并未赋予乐曲人的寄托和曲的内涵, 令人听罢昏昏欲睡。”

“哦?” 王允惊讶地看着他,“一些凑趣音律而已,哪里那么多的心境内涵。”

“就是,这琵琶弹得甚妙,大家一乐就好,不必有那么多的寄托。” 一旁的袁绍突然也说道。

正在阮瑀脸色通红,想要辩驳时,突然一个脆生生的童音冒了出来: “【礼记】中《乐记》上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能为乐者必有谱曲奏乐之人的寄托参杂于中。雅乐之所以为乐,而非嘈声和响声,乃是“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是由一般声里提出来的,能和“声相应”,能“变成方”。所以《乐记》又说:“声成文,谓之音。”乐音是清音,不是凡响。由乐音构成乐曲,乃成一方述说情怀的文章。”

这一方朗朗应对,引经据典,有利有力,言简意赅地把音乐言志的意思说得明明白白。大家都惊奇地注视着这个清朗童音的出处,那是个**岁的小童。一身素白深衣,衣服的滚边镶着火红色的锦缎,把素白色衬得更加洁白纯粹。小童长得眉目如画,齿白唇红,脸上已经有隐隐英武之气。看得出再过十年定然是俊朗清雅而又英气勃勃的美男子。

“这是谁家孩子?好样貌,好学识,好胆气!” 卢植向身旁的华歆管宁说。

郑玄道:“这孩子我认识,他是庐江周氏之后,好像是前洛阳令周公之幼子。”

“你是谁家公子啊? 父亲在座吗?” 袁隗妻子马伦坐在丈夫身侧,已经对这个漂亮男孩儿兴趣多多,忍不住问。

小童转过身,朝着马伦恭身施礼,明亮的大眼睛看着她:“承蒙夫人垂问,在下周瑜,父亲是原洛阳令。”

周异拉拉了周瑜,“阿瑜,快坐下。这么多名士面前,不要唐突。”

周瑜见父亲不喜,深深对着堂上众人一礼:“诸位大人先生,晚辈无状而信口开河,还请宽宥。 ”说完,转身回到座位默默坐下。

“小公子虽然莽撞,却是经史娴熟,对乐理也阐述得当,不知是否能将乐理付诸实际?”卢植对周瑜的兴趣不减,故意逗他。

华歆瞧瞧卢植,又看看周忠,见周忠没有表情,心想这**岁的小孩儿能会弹奏?卢兄这要是给了周大人难堪,怕是不大好。于是站起来打个圆场:\"要论弹奏行家,非阮公子莫属,不如请蔡伯喈的高足阮公子奏一用心之作如何?\"

王允道:“华先生此言甚是,既然阮公子以为乐姬所奏是无心绪内涵的响声而已,那就请蔡郎中的高足不吝赐教。”

阮瑀本是个桀骜不驯之人,虽然长得其貌不扬,却带着一股清高的文人风骨。他不屑于富甲一方的周家子弟奢华的做派,听说这个漂亮男孩出身庐江周氏,心里首先就有些鄙视。加上周瑜俊朗脱俗的姿容,让他又有些许自卑。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拉扯下,他偏要和这小孩子较量一下,如果他弹奏荒腔走板,正好给高贵奢华的周家一个难堪,也让人明白人不可貌相。

于是,阮瑀出列对着堂上众人环抱一揖:“既然众位大人不弃,在下献丑。可以请刚才那位小公子与在下共奏一曲。岂不更加有趣?”

本来很多人已经对那个漂亮男孩发生了兴趣,一听这个提议,立刻拍掌叫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