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儿,当然不是不念阿瑜的好。而是现下,还是照他的话去做,对外只说你和阿瑜合力攻下三渡,不要说那么详细罢了。”吴夫人抚摸着儿子的头缓缓道:“阿瑜又不是旁人,他就是你亲兄弟嘛。他自然也愿意为你着想啊。”
忽然帷帐里传来一声冷哼。
“谁?” 吴夫人和孙策不约而同地扭头看去,帷幕开启出,孙权拢着手缓缓而出,深深一揖,向着母亲和大哥各行一礼:“阿娘,大哥。”
“你在这偷听多久了?” 孙策不客气地劈头就问。
“大哥,我。。。没偷听,娘知道我在这里。” 孙权脸红了,还是结结巴巴地争辩。
孙策一想,还是他把自己叫来的,语气缓和了:“阿权,你为什么冷哼?难道有什么地方不对?”
“阿娘,有句话,孩儿想了好久,就是不知道该不该说。” 孙权龃龉着。
“权儿长大了,懂事了,说来看看。” 吴夫人把孙权也拉到怀里,一手搂着一个儿子的肩膀,只是眼神全部注视着孙策,脸上的满意,欣赏,甚至是敬佩溢于言表。
孙权看见了母亲的表情和神色,又看看大哥那青春勃发,绝美中略带邪魅的脸庞,低下头,面无表情地小声道:“公瑾哥哥说是为了大哥的威名着想,其实未必不是给自己留下个后路呢。试想,他家叔周尚大人还是朝廷任命的丹阳太守,若是公瑾哥哥背刺牛渚刘繇大营的事传到天子耳朵里,那庐江周氏在朝中还有立足之地么?更何况他们那样的百年世家,最看重的是家族名声,公瑾哥哥特意说不要让史官把攻破横江牛渚当利的细节记录于史册,未必不是怕他庐江周氏背叛谋反之名流传于世。” 孙权话音未落,肩头已经着着实实地挨了孙策一记老拳。
“混帐小毛孩子,你哪里来的龌龊心思揣度公瑾,难道你还不了解你瑜哥?他是什么样的人,你不是从小就见过?温润儒雅,洁身自好,胸怀疏阔,品貌如玉的真君子,大英雄,怎么是你这样的臭小子瞎排揎的?”
孙权挨了兄长一拳,马上跪伏在地请罪:“大哥,是小弟不是。。。” 说着还啜泣起来,只是又小声嘟囔了一句:“我只是说有这一层可能。。。公瑾哥哥就是这样想也没错啊。。。士族大家都是在乎史书的。。。”
孙策见孙权如此委屈,叹了口气,颓然坐在地上。
吴夫人急忙搂了搂两个儿子,温言道:“伯符,你不在的这些日子,阿权真的读了不少书,他喜欢读书,尤其是读史,如今怕是比你读的只多不少呢。有时候听听他的话也无害处。”
和母亲弟弟的谈话不欢而散,孙策胸口憋闷,说不上哪里不舒服。
回到自己的寝帐,看见周瑜盖着自己的大氅,在温暖的帷帐内沉沉睡着。侧颜如玉雕般精致英俊。若是往日,他会情不自禁地冲上去亲吻他的鼻梁,把他弄醒调笑一番。
可现在,他愣愣地看着。耳边又响起了孙权的话“他那么说是顾及庐江周氏这百年世族的名声。。。”
孙策的心里好像有两个人在打架,他想冲上去摇醒周瑜问个清楚。虽然心里明白即便周瑜这么想也没错,可他明明说的是为了自己的武略威名!如果这么一件事他都要把利己说成利人,那可心机太深了。
另一个人马上反驳:“胡说八道,阿瑜若不是真心帮你孙策,他就没必要去冒奇险攻击什么牛渚。他若怕史书记录,不出手相帮岂不是最保险?”
正在左右互搏,忽然帐子外面一阵喧闹。孙策立刻大步而出去看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