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回防地时去向李纲辞行,打量着面前这个神态稳重肃然的年轻将领,李纲觉得他身上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威严与正气,李纲不由暗暗点头,他将是大宋未来的军中砥柱。
想想从金军南下以来的血雨腥风李纲一时感慨万千,不由道:“皇上一味实行投降策略,指望以割地赔款获得和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软弱可欺,这样的和平不会长久,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又不是傻子,况且此二人野心勃勃,哦,还有一个完颜宗弼,他们明里暗里同我们较量多次了,这回败退他们一定不甘心,因此上我们更要十二分警惕,西军是我大宋精锐,你们不能懈怠。”
韩世忠道:“谨记大人教诲。”
李纲道:“种师道将军提出建议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预为下次“防秋”之计。皇上准奏施行。”
韩世忠叹道:“种大人此计甚好,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李纲叹了一口气,道:“仅仅两天,陛下又听从了耿南仲的建议,认为万一金军不来这笔巨大的军事费用会被浪费,拒绝采用种师道之言,种师道气愤致疾。”他简直恨得咬碎了牙齿。不甘心,若是不和谈而是能够更进一步,将金人打败那该有多好,也不会有现在的忧虑。
“还有机会的!只要有大人您在,有我们在,一切振兴国家的希望就在。皇上刚刚执掌朝政,听从他们的建议,是年轻没经验,不知道妥协的害处,如今金人已经撤退,谁都看得出来,他们野心不死……我西军将士必定严阵以待,粉身碎骨以报国家。”
事已至此,但他们不能灰心失望,既然金人狼子野心依旧觊觎大宋,必须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哪怕是忍辱负重,也要兵强马壮。只要有了能打能战的兵士,只要有了叱咤风云的将领,还怕金人嚣张不成再霸道,再厉害的敌人,都是一样的让他有来无回。李纲这样想着,端起一杯酒:“来,喝一杯!”
韩世忠看着李纲眸中神色坚毅,微微一笑,“好,李大人先请。”
两人推杯换盏,这时候门开了,罗庆从外面进来。这个魁梧大汉手中竟然拿着一枝石榴花,花枝上还有几片绿油油的叶子,看上去艳丽逼人。他腼腆地笑了笑,道:“大人,石榴花,您看,开得多好看。”
韩世忠微微一笑,道:“果树开花,唯独它像一团火,真是令人眼前一亮,精神振奋。”
“还能开得几日灿红?”李纲虽显寥落,神情也不由自主地温和多了,他拎起酒壶又斟满一杯,“罗庆,来,你也喝一杯。”
罗庆仿佛愣了一下,随后笑道:“好,谢大人!”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李纲慢慢地站起来,道:“唉,人老了就是不中用,才喝了三五杯便有些儿头晕脑胀。”
韩世忠道:“大人哪里话,您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京城得以保住,即便是能有和谈,大人也功不可没,那完颜宗望心里怕得就是大人。”
李纲却很平静,“韩将军言重了,我并没有做什么。”他又重重叹了口气道:“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机会一旦失去再找就难了?我恐怕也要远离朝堂。”
韩世忠心中一震,心里涌现出一股不好的预感,下意识地道:“为什么?”
李纲冷笑摇头,“现在一切事务都尽掌握在那帮人手中,金人撤了,京城保住了,自然不再需要李纲了,不再需要。”
韩世忠心头一沉,背后微微沁出凉意,义正辞严道:“大人,……”李纲摆摆手,不容他说下去,然后一字一句语重心长地道:“我要告诉你的是:不要为我说话,免得被他们记恨,你有更重要的事做。这么多年来,大宋已经被折腾的经不起大战了,要强兵强国。象这样一味议和,不行。只有精兵强将,才能彻底打败敌人,关注金国动态,大宋就依靠你们了!”
韩世忠听了这些话,突然感觉有阵阵酸楚涌进心里,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默默的看着李纲。
朝会上的情景令李纲郁闷难解。他在金殿上说金军虽然退了,但是他们并不死心,等金国缓过这一阵,必然会再入侵,他警醒大家的话还没有说完就遭到反对。
耿南仲道:“李大人,就别危言耸听了,金人已经退回去了,偏偏你说金人还要来就来了。”显然他反对李纲的建议,连带着微微上挑的眼角,也充斥着他的不满。
李纲道:“你别忘了,辽国是怎么被灭掉的。完颜宗翰完颜宗望野心勃勃,以前金国弱小时他们还有些忌惮,现在他们日渐强大,早就不把我大宋放在眼里,你还想指望他们能安安分分?”
李邦彦冷笑一声,道:“那也是你的想法,这次金人不就是主动提出和谈的吗?他们凭什么还要来打过来?举兵再次南下哪儿有那么容易的事儿!”
李纲皱眉道:“你懂什么!对金军来说,稍加修整就可以卷土重来。”
张邦昌道:“我们已经答应了他们所提出的条件,要什么给什么,该给的不该给的都给了,他们还会不知足吗?还能要什么?”
李纲冷笑,“还能要什么?要什么给什么,正好助长了金人的野心,给了他们一个软弱无能的印象,如果我们不早做准备,把自己变得强大,一旦金国再次打过来,后果不堪设想啊!只怕到那时金人要的就是天—下—了。”
“胡说!”耿南仲阴沉着脸,“果真如此,大宋自有雄兵百万,万里河山,还怕他不成?”
李纲想怒又想笑,却面无表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钦宗偏向那些人,也心怀侥幸心理,这次金人最终也是撤退了,即便再来还不是一样吗于是李纲再说话已经没人听得进去了。
韩世忠走后,李纲依旧喝酒解闷,不知不觉李纲已经有了醉意,罗庆拿走他刚放桌上的酒壶,劝他不要再喝了,李纲抢过酒壶给自己斟满,举起酒杯,“这些投降派就像洪水猛兽一样,我人单力薄,心中焦灼不安又有何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纲第二次喝酒,这回真的把自己喝醉了。
不久,朝廷一方面罢遣各路勤王军和民众自动组织的义军,一方面排斥诬陷李纲,李纲又被贬出京城去了偏远的西南。种师道气愤失望,也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