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只愿锦瑟独好 > 第1章 一、

只愿锦瑟独好 第1章 一、

作者:馨隅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0 11:01:24 来源:文学城

契子:

彼岸花,开彼岸,花开千年,叶落千年,相念相惜永相失,如此轮回而花叶永不相见。

三途河畔,花妖曼殊,叶妖沙华,她们守候了千年,从来没有见过面。越是不能相见,越是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

一天,九重天上天帝之孙重华真人路过三途河,看到曼殊的泪,动了悲悯,决定相助她摆脱苦楚,往生彼岸……

一、桥山之下

那一年,我刚刚历劫,抵受住了这一轮修行的天雷,由儿童形状,修做个风度翩翩、神采卓著的神俊男子。仅仅三万年光景,我已经历了三次劫。据说除了上古轩辕氏,普天之下只有我,天帝之孙——重华,能以一万年一劫的速度,精进自己的修为。

看着殿外道贺的各路仙家,我依旧平静如水,波澜不惊。对于大多数修仙者而言,不老不死不灭,无忧无愁无惧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功名利禄转头空,唯有仙道,才是永恒的追求。

可这些对我没有丝毫意义。我生在仙家,生来就是天仙。不生不灭不老不死,这些不用修炼我就能够做到。祖父说我小时候受过极重的伤,如非东西二天佛祖合力救治,我这天仙早就魂飞魄散了。所以,对于三万年前的事,我一点印象都没有。

我素来和阿逸多交好,幼年的时候常去东天,直到现在也会不时去东天游荡,那地方让我感到亲切。“摩柯萨,你这地方比大雷音寺自在。”阿逸多咧着唇一味欢笑:“自然,你素来和我有缘。第一次我遇到你就是在那棵梧桐树下。”东天有很多巨大的梧桐。据阿逸多说,我小的时候曾经在那儿见到过一只火凤凰,后来还救过她的命,可我一点印象都没有。这是我曾经记忆丧失的明证。

跟在祖父祖母身边,没见过自己的父母。从我记事起,祖父丢给我的就是数不尽的梵天密语,因为我天生就能读懂天宫里秘藏的关于天仙道的所有典籍,这在天仙里也是极少见的。祖父一直对我给予厚望。

据说自混沌初生,盘古开天辟地,再到如今,从来没有人能够勘破第九重天。能够度过离恨海,在离恨天里不需借助法力或器物来去自由的更是少之又少。我便是其中之一。

只此种种,让天宫中的不少女仙有了迤思。常常有修行的女仙想与我修那双修之法,让我不胜其烦。“若论变化,神仙可男可女,哪需双修之法?”有一次我被缠得不堪其扰,跟天枢抱怨道。天枢想了半天,微笑:“君上,若论此事,你去问下八仙里的纯阳真人比较好,他应该比较有发言权。”“我才不会去问这种事情。要不哪天让廉贞星君去问问,你我都在旁边参详?”

说曹操,曹操到。“君上,什么事情让我去问?”廉贞一直和我投契,却难得有机会为我做什么。听说我有事让他办,立刻来了兴致。天枢忍不住哈哈大笑,说了事情的经过。廉贞板着一张脸,犹豫了半晌,才说道:“君上,这种事情让小老七去办比较好,他和纯阳真人偶尔会切磋剑法,可以顺便一问。”我不禁摇头。“本就是句玩笑,不问也没什么。”

祖父看我沉闷,以为我是过度修炼乱了心神,遂命我前往西方大雷音寺,拜访佛祖。往西天共有两条道,一条是由风云处而去,跨过三十六重天,历经三界二十四天、四梵天、圣境四天,过离恨天,度离恨海,不远便是西天。另一条则在三途河畔,过了迷津渡,到达彼岸,一路西行,便是西方世界。

天上的那条道常走,再者从离恨天过,一路三十六重天,不知又得遇到哪位女仙?“君上,此次我们从何处往西天?”天枢好脾气的问我。我与北斗七君素来亲厚,今日却想一个人闲逛。遂笑着婉拒了天枢。“从没一个人走过三途河,今日我拟独行,你们且自找乐子便是。”

“玉衡昨天给你开了一卦,今日独行不利。”天枢担心的开口,本待再开口,想起玉衡的话,终是没再做声。天君从不开卦,他也算仙中的极致,这三界之中,好似真没有什么可以让他烦恼的。连在仙途上精进一层的心思他也不曾有过。但他的修为却是一日千里,旁人所不可企及。今日这一趟,本是他修仙途中该当的劫难,就算自己替他挡了,总会在他日再现。

******************************************************************

线上:前尘旧事,线下:今世风云

******************************************************************

轩辕大神乃远古神祗,诸神之战中,引领华夏子民开创炎黄盛世。可惜,各族间征战不断,天地变色,远古众神多数应了本位的劫难,灰飞烟灭。

《史记.黄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生者众人感念轩辕大神的战绩功勋,遂在桥山以衣冠为冢,谓之“桥陵”。

如此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一次又一次伤春悲秋中,千年的光阴如流沙漏出天际,化为无形。当地上的众生在尘埃里默念天地诸神保佑的时候,不论是九天之上的神仙,还是东西二天的佛祖,只是站在远远的神界,俯瞰众生的苦难。因为神佛不能代替人类受苦,只能给他们的心点一盏明灯,有信仰才有机会为信仰努力,而这努力的最高境界就是脱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得道成佛各有修行的法门。

又是一年早春二月天,沮水的冰化得比往年要晚。人说二月里小阳春,这一年的二月,北风却不曾稍歇,犀利的北风如同冰刀子般,难得消停。整个河面依旧平滑得像面镜子,偶尔有大胆的汉子,小心探着步子在冰面上前行。跟在身后的妇人总会便露出胆怯,边小声嘀咕:“省这点儿路,小心掉冰窟窿喂了王八。”却还是乖觉的跟在男人身后。

但毕竟是早春天儿,冰下的河水早就耐不住寂寞,恨不得早早破了这寒冰,一路欢畅而下。这不,偶尔已经能够隐隐约约听到冰面下传来“嘎嘎”的声响。

路边的小茶棚里,已经年逾古稀的小老儿,选了个避风的档口,身上披着件缀了几个补丁的羊皮袄子,正眯缝着眼睛,看冰面上小心翼翼的农家汉子和妇人。“这汉子着实胆大,这种天过冰面,迟早害死自己的媳妇。”边品评,边手里捧了个粗陶壶,坐在半高的小椅子上,伸长了两腿,享受着寒风里微弱的日光带来的融融暖意。

旁边,穿着件半新不新的粗布花棉袄,只草草扎了条粗辫子的大姑娘看着空空的茶棚,再看看自家阿爹的惬意劲儿,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这两天这风太烈了,别说是走道的人,连兔子都不怎么出窝觅食。除了过河的小两口,今天还不曾有人光顾过茶棚。

大姑娘连着朝自己的手心猛哈了几口热气,使劲搓了几把,这才觉得指尖微微回阳。收拾完桌子忍不住缩回茶水炉边,看着炉子里的火光,连心也觉得敞亮起来。

“明天就是二十七了,这风怎么还是这么烈?吹得人都不想出门。也不知道今年官家的祭祀还办不办了?往年,就算京里不来人,县里昨天也该开始操办祭典的事了,今年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难不成忘了祭祀这等大事”大姑娘小声嘀咕着,小老儿没有吱声,只是瞟了眼远处的官道。

此处虽是官道,却地处偏僻,每年除了轩辕大神的祭日,走这条道的人少得可怜。大姑娘不由抬头,桥山远远的立在数里之外,像柄撑开的大伞,那伞尖处就是轩辕衣冠冢的所在。

可惜是早春天,山上的树木还未转绿,草儿也才零星冒了点绿芽,整座山看着一片枯黄,鲜有生机。姑娘正自幻想着几个月后山上郁郁葱葱的景象,偏有不知趣的老鸦,不知羞的独自聒噪,在这旷野中,叫声传出老远,回荡作响,更显凄凉。

姑娘下意识的捋了捋左臂的衣服,仿佛这样便可抖落因着老鸦叫声,莫名起身的鸡皮疙瘩。她觉得自己急需说些什么,打破这沉闷的清晨。

“阿爹,你说那人今年可会再来?明儿可就是寒食了。”说着大姑娘微微红了脸。小老儿连眼都没睁,“那人给了钱,让咱们帮着照料帝君坟前那棵蒜不像蒜的小草也快十年了,每年寒食前后,他总会独自上山去看看那棵小草。草还在,人怎么会不来?不过那草也真奇怪,十年了,寒来暑往,一点变化都没有,只有颜色,越长越是绿,翠得好像要滴出水来,让人看了不由欢喜。”“那颜色真好看,哪家的染坊也染不出这么漂亮的翠绿。”

大姑娘偏着脑袋细想了片刻,果真如此,每年寒食前后,那人总会来的。那一年,自己不过五岁,过了新年,阿娘得了心痛的毛病,没多久就去了。阿爹舍不得丢下自己外出干活。就拿出大半银两,在这官道上开了间小茶肆,一边卖茶,一边也好照料自己。

十年前寒食的当天,那人骑了匹白马,路过这个茶肆,便要求阿爹陪他上山,在帝君坟前种下了一棵小草。因为许的钱财优厚,顶得上茶棚大半年的收入,老汉自觉接了笔天大的买卖,自然照顾得特别细致、上心,完全按着男人的要求,不敢有丝毫差池。

“那草怪得很,你不觉得除了我们父女,好像没人看得见那棵小草?”姑娘以前没觉得奇怪,有一次父亲外出,村里的翠儿陪自己上山,明明自己浇灌的就是那株小草,可翠儿却嘲笑自己跑那么远就为了在一块什么也没有的黄土上浇水。

大姑娘家里最宝贝的就是这个浇水的器物,器型古朴,阖村没人知道是什么材料做的,连常来做买卖的货郎也不知道。只有父女俩知道,东西是那人留下的。当初交代得很仔细,每逢初一月半,把容器灌满泉水,给小草浇一盏水便成。

“阿爹,你不觉得那人更古怪得紧?我五岁时那人就是那幅模样,眼见着我都快及笄了,那人还是那副模样。该不是世外高人得道的神仙修炼的大仙?”姑娘避了狐字没说,偏了头,饶有兴致的盯着自家阿爹。

老人不禁睁了双眼,声音严厉。“休得胡说,那人器宇不凡,岂是你我这样的人可以背后嚼舌头的?小心惹了祸事还不知道,闺女大了,管好自己的嘴巴。况且,那人也算厚待咱们父女,要不是他每年留下的银两,光靠这茶肆半死不活的小买卖,你我早就流落街头了。”

老人语重心长的说道:“英子,你给我记好了,像你我这样的人,若想活得长久,第一个得学会的就是:不该问的别问,就算满心疑惑,也要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老祖宗不总是说,枪打出头的鸟儿,嘴巴要有把门的。说的都是一个道理。”看姑娘连连点头,老头儿这才作罢,好笑的看着自家丫头,“丫头大了,英子这是变着法儿提醒阿爹该给你找婆家啦!”

唤作英子的姑娘涨红了一张脸,跺着脚,快步走到自家阿爹跟前,不依不饶的轻轻垂着阿爹的背。“我可不要嫁人,我要守着阿爹过一辈子。就算嫁人,也要带着爹爹。”“求天上的的神仙们饶了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休得胡言乱语,哪有大姑娘带着爹爹嫁人的?只要你过得好,阿爹怎样都行。”

正在这时,官道上扬起一阵飞沙,接着便听到“嘚嘚”的马蹄声由远而近,老人正了正身子,倾听了片刻,嘚嘚……嘚,应该是他来了,他的马比别家的马悠闲,就是这声音。“英子,还不拾掇张干净桌子,许是那人来了。”

姑娘羞涩的快速抬眼瞥了眼远方,又低下头卖力的擦着桌凳,嘴里应承着,“早擦干净了。”却又不放心的侧着头,顺着光影仔细查看刚刚擦过的桌凳。那人过来从不饮茶,英子还是忍不住拿出阿爹私藏的好茶叶,拈了一小搓,用滚开的水泡了杯茶,在桌上端端正正放好。

说话间,便听见“吁”的一声轻喝,接着是“咴儿、咴儿”两声马嘶声,声音洪亮,打破了官道的寂静。一匹褐棕色的马稳稳当当恰好停在了茶棚跟前,却没掀起什么尘土。这马真正应了腾云驾雾的说辞,不沾灰的。

英子不用抬头,便知道是那人来了。因为他每次骑的马虽然都不一样,但所有的马儿都古怪的紧,马身上不仅没有畜生的膻味儿,还隐隐夹着丝好闻的青草香气,就像春天雨后草地上的芳香。有时,英子甚至幻想着觉得这马是有灵性的,会用悲悯的眼神看着自己俩父女。

老人早就放下手中茶壶,掸了掸衣襟,上下打量了自己一眼,瞅着没有失礼的地方,赶紧迎了过去:“您可来了,可盼了您一早上了!”

面前的男子,一头绸缎般的黑发,天生顺滑,只松松用根月白色的缎带在发尾打了个结。穿着同色的丝绸白袍,赶了这么远的路,白袍如新,连个褶子也看不到。额头光洁,那双眼睛温和、温暖,偏偏又让人不由生出自惭形秽的心思,不敢仰视。

男子微抱了拳。“这十年有劳老丈了。我不得空,全赖老丈父女替我照料坟前小草。今天,我便带她走了。下月十五,会有个书生晕倒在茶肆门前,老丈可收留他,你父女二人的依靠就做量在他身上了。这几锭纹银还望老丈收下,此处偏僻,你二人拿了钱也好另寻营生。就此别过了。”说完,自顾自上了马背,往桥山方向绝尘而去,只余那父女二人,兀自发愣。

“阿爹,你信他的话吗?”老丈缓缓收回目光。“这位公子算是我家的恩人,当然信他。等到那书生咱们就转了茶肆另寻营生。”

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洛书另记有:第一曰破军,第二曰武曲,第三曰廉贞,第四曰文曲,第五曰禄存,第六曰巨门,第七曰贪狼。又有第一曰司命,第二曰司禄,第三曰禄存,第四曰延寿,第五曰益算,第六曰度厄,第七曰上生。也有书上说开阳为武曲星君,玉衡为廉贞星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1、桥山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