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竞技 >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无名却也有名的英雄

随着所有选手都冲过了终点线,大屏幕上,所有选手的成绩公布:

1.第五道,杨祖耀,华夏,成绩20秒00;

2.第四道,卡佩尔,美国,成绩20秒17;

3.第二道,巴克兰,毛里求斯,成绩20秒25;

4.第七道,末续慎吾,日本,成绩20秒26;

5.第三道,弗雷德里克斯,纳米比亚,成绩20秒27;

6.第六道,巴顿,美国,成绩20秒31;

7.第八道,艾梅多鲁,尼日利亚,成绩20秒42;

8.第一道,坎贝尔,英国,成绩20秒55;

杨祖耀在成绩出来的一瞬间,也大声地狂吼了一嗓子,高高举起了右手,用力的向下挥动。

仿佛这是一个信号,在他手臂挥下后,围绕在终点线附近的记者们几乎瞬间也爆发了,一下就冲进了赛场。

镁光灯闪烁,摄影机紧紧跟随,这一刻杨祖耀就是全场的焦点。但作为焦点的杨祖耀全然没有成为焦点接受摆拍的觉悟。用力的排开记者,他记得教练说过,会在终点这里等着他。

挤开人群,无视一众记者伸出来的长枪短棒,眼神不停的四处寻找,终于通道边的一处广告挡板后面,他看到了那个微笑的身影。

杨祖耀迈开了脚步,没有管左弯右绕的离场通道,冲到最近的广告挡板,直接跳了过去,紧跑几步冲到教练身边,张开双手紧紧的拥抱了自己的教练。

“教练……”面对这位只相处了几个月的教练,一瞬间的,杨祖耀脑海里一个个片段如电影播放一般,一帧帧的闪过。几个月的时间,他的职业生涯,起伏变幻的比他前十几年都要来的猛烈。适应与不适应,再到那一刻幡然醒悟,现在迎来了收获。他仿佛走过了全部的职业人生。而这所有的过程,离不开现在自己所面对的这个人。

情绪交集间,杨祖耀眼泪流了下来,刚刚所有的激动、亢奋转化成更强烈的情绪,让他一时间所有的言词都无法开口。身体也似没有力气一般,全身的重量都倚在林幕身上。低着头,头也埋在林幕的肩膀里。泪水浸湿了林幕的外衣。

林幕左手扶着杨祖耀的肩膀,右手轻轻的拍着杨祖耀的背,嘴里轻声的说着话,细声细语让人听不清楚。

追来的媒体人士围了上来,相机的镁光灯不停的闪烁,摄影机同样是紧跟而来,一刻也不停的工作着。

直播信号也跟随而来,继续传输着,传到全世界各个角落,各国的解说员透着画面,介绍着现场的情况。

“冠军,冠军,成绩最终公布,我们的杨祖耀获得了冠军!他……”

稍平复了一下情绪的杨建随着转播镜头的移动,也在不停的介绍着场中的情况,直到看到杨祖耀冲出来跳过挡板抱住了一个青年,深埋着头以后,眼神瞬间闪了闪,

“杨祖耀冲到了场边,他抱住了一名身穿国家队运动服的青年,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情绪很激动。运动员付出了汗水和努力,为了心中的目标奋发,在收获时,内心往往格外的感触。同样对于一直培养他的国家和引领他进步的人也格外的感激。

很多观众可能对于杨祖耀所抱着人不认识,在这里,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杨祖耀所抱住的这名青年,名叫林幕,国家队短跑项目的教练,是杨祖耀的主管教练。同时他也是百米冠军获得者赵林的主管教练。也就是说,他的两名弟子,在同一届世锦赛上分别拿下了分量最重的男子一、二百米的金牌。现在他是一名真正的冠军教头。

体育竞技,运动员们付出与收获,光鲜亮丽、显露人前。但同样他的身后有教练有他的团队,教练、助理、陪练、理疗甚至于普通的工作人员。为了这一刻运动员的人前显赫。他们同样付出了很多,但绝大多数的他们始终默默无闻。我们激动、兴奋,喜悦于运动员获得成绩的同时,在这里,也要向那些一直为了运动员为了国家体育事业默默奉献的人们敬个礼,道一声辛苦,你们同样是我们的英雄,无名却也有名的英雄……”

透过电视画面,杨建很感性的说了一通,他是真觉得这群人不容易。从发掘运动员到培养成能在世界大赛上披荆斩棘,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但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一样不少。国家也需要这样一群人!

杨建的解说通过信号传回了国内的千家万户,尽管此时已经是凌晨三点,但守在电视机前的人依然很多。几乎在听到杨建解说的同时,所有正在收看的观众,忍不住就发出了一声惊呼,看起来如此年轻,就是两名世界冠军运动员的教练。这……很多人在此时深深的记住了这个长相平常、身姿挺拔,直到此时还面色平静淡然的青年。

在庐州……

“真的是要起飞了!我们徽州的田径人啊!唉……”周振细声呢喃。

在燕京……

“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小林!?”顾衡的老伴,眼睛看在电视上的青年,向着老伴问到。

“是啊,就是那个小林!”顾衡很欣慰,心里的喜悦不比获得某项冠军来的少,他感慨道:“我一辈子为了田径做了很多事,有好有坏,但都没多大成绩。没想到临老了,只做了一件发掘后辈的平常事,能给我给国家田径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就像那个解说说的,你们都是英雄!”老伴侧过头看向顾衡很认真的说道。

顾衡点点头,又摇摇头,我们不是英雄,也不需要成为英雄。我们就是想国家田径能真正挺起腰杆代表国家的一群体育人!

在羊城……

袁国华的妻子同样肯定的问着相同的问题。只是她的语气要更小心些而已。

“是啊,这就是那个小林,年轻吧?!”袁国华的心里其实已经没有多少隔阂,他更多的感慨,是真的年轻,把国家队一直来的论资排辈传统打破的一个青年。

“有些东西真的要扫进垃圾堆了,咱们国家田径需要更多能接轨世界,锐意进取的人。不管年龄大小啊!”袁国华沉吟着,仿佛是自言自语:“一次的颠覆传统就迎来了如此收获,不管对不对,更多的需要尝试了!”

他的妻子看着丈夫的表情,以为他又想多了,安慰道:“你也是国家田径需要的人,你也能为国家田径做出很多贡献。和这个小青年一样,你还比他有更多的经验……”

“对,我也是……”袁国华笑了笑,很坚定的道:“我一定是……”

……

“红旗!”

真情流露之间,林幕安慰着杨祖耀的时候,一团红色的物事从看台上飞了过来。林幕伸出手接住,看了一眼后,把红旗披在杨祖耀的身上。又轻轻的拍了拍他。

刚刚的眼泪宣泄,杨祖耀的情绪缓和了很多,松开林幕,双手抓住了红旗的左右两角。认真的对着身前的教练点点头。

红旗展开,金灿灿的五颗金星点缀在红色之间,在各种噼啪的相机和摄像镜头上闪过。

身披红旗,绕场狂奔,这是我们的荣耀时刻!

赛场外,华夏代表团的成员,在杨祖耀后三十米奠定领先优势后,比原来更加的紧张了些。加油和呐喊比起原来更加的激烈。

关心则乱,尽管他们知道,到了这个距离不出现严重意外,不可能再被翻过来的了!但他们依然紧张。当杨祖耀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后,原先紧张的神色第一时间变成了狂喜,所有人双手疯狂拍着。

当杨祖耀身披国旗绕场时,现场的观众此时口哨声掌声,各种分不清的喊声都在环绕着整个法兰西体育场。

华夏的观众们,再一次升起了那面巨大的红旗,镜头闪过,那片红和赛道上的那道红遥相呼应。一声声的“华夏,必胜!”响彻了整个体育场。

100米冠军,200米冠军,这届世锦赛男子短跑,是我们华夏的天下!

法兰西圣丹尼体育场的跑道上,那个身披五星红旗,绕场迎接欢呼的人,是我们华夏人!

……

只在混合区接受各国记者几分钟的简短采访,杨祖耀就离开了,不是记者们放过了他。而是其后的一场比赛结束,男子200米颁奖仪式即将开始了!

“女士们,先生们,请起立。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体育场内,五星红旗再次升到了顶点,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又一次在法兰西体育场奏响。

这是几乎所有华夏人童年在小学里所学的第一首歌曲。从学会那一天开始,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再去刻意唱过一次,但每当国旗冉冉升起,每当明亮雄伟的旋律响起。都能让人不自觉的沉浸进去。

总以为自己早已忘却的,其实它早已经融入了生命,铭刻在自己的骨子里。

为它而战,为它而跑,为它披肝沥胆,也为他奋斗一生。

是骄傲!是自豪!更是使命!

……

8月30日,国内新闻报纸媒体再次连篇累牍的播报了巴黎世锦赛的最新成绩,尤其是200米比赛,杨祖耀决赛的一跑。战胜了传奇老将,战胜了公认世界田径大国美国的选手,战胜了今年刚刚不久前刚创造了亚洲新记录的日本选手,这无疑让无数国人大感骄傲和自豪。

央五频道更是一早就邀请了着名的体育解说宋时雄,进行了一档专门的点评访谈类节目。

主持人:“宋老师,都知道您解说体育节目多年,新华夏第二代专业的体育解说,您见证过华夏体育从建国后到现在的一路历程。您能否谈谈此次我国运动员获得100米和200米冠军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宋时雄:“赵林此次在巴黎拿下了世锦赛100米冠军,还有今天凌晨杨祖耀的200米冠军,可以说在全球的体坛也是堪称伟大的壮举。田径项目,尤其是男子的一二百米短跑项目,历来是最受世界所瞩目的。

这两个项目的决赛,我们平常都叫做飞人大战,而能够拿下这两个项目的冠军,那就是当之无愧的飞人。是体现一个国家在田径项目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国家从建立伊始,社会各行各业都是在一片废墟中慢慢走过来的,中间经历过一番波折。49年,我们站起来了。那么现在我们腾飞了!”

宋时雄的语速很快,语气还有些激动。他现在退休了,安排晚年生活,很多的内容还是围绕着体育的。他解说了30多年,体育已经成了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他这样一个见证过国家体育诸多项目兴衰起伏的人。

世锦赛的比赛他都看了,昨天的200米他更是熬夜了。电视台联系他来做节目的时,他其实只是草草的睡了一两个小时。但此时他一点也没有困乏的感觉。他是心底里真正的兴奋。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田径是体育赛事中的王冠,那么短跑项目就是王冠上的那颗明珠。之前我们国家,或者是全世界大多数的国家都没有人能在世界大赛的短跑决赛中亮相。这次我们打破了历史,进了决赛,男子110米栏两人晋级决赛,男子一、二百米,更是获得了冠军。在这个夺冠的过程中,您觉得咱们的运动员遭到了哪些巨大的困难?”

宋时雄沉吟了下道:“难度肯定是非常大的。很多国外的专家就人种方面曾经做过很多所谓的研究,有些定论随着时间的进程一点点被推翻。但有些具体的分析确实有他的根据所在。

比如说在爆发、敏捷、综合协调、体能恢复方面的先天弱势。现在我们能获得这样的成绩,在我看来,这中间所付出的肯定是非常多的。很苦、很累是必然的,还要有更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针对我们黄种人身体体质方面的一些举措。若非如此,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大的成就。”

主持人:“宋老师说到这里,说到运动员的培养和身体体质方面针对性的举措。其实在赛事直播的时候,我台前方现场解说,我的同事杨建就在直播最后提到过这些。

杨祖耀在获得冠军以后,没有马上接受采访,没有向人们展示自己的荣誉,而是第一时间冲到了他的教练身边,泣不成声。那一幕感动了很多人,他同样也有很多人不置可否。

就像宋老师您说的,运动员在获得荣誉中间的过程很苦、很累,为他们能跑出这一步所付出辛劳的幕后人员,可想的也同样很苦、很累。

荣耀和鲜花属于运动员,同样也应该属于这些付出辛劳的人。但同样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他们认为一个顶级的运动员,天赋决定了他们的上限,苦训苦练决定了他们达到上限的进程。教练完全是辅助的,或者说换个教练换几个工作人员运动员同样也能跑的出来。因此,重要性上并没有多高,不值得如此看重把他们的身份拔高。

宋老师,针对于这些方面,您怎么看?!”

宋时雄脸上习惯性的笑容依然挂着,但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见的神情正色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