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执魏 > 第七十三章 和亲幕后

执魏 第七十三章 和亲幕后

作者:沛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3-07 05:10:37 来源:转码展示1

“阿干另有高见?”拓跋粟疑惑道。

刘盛笑了笑,没有说话,单手背后,望向远方,思绪,也渐渐陷入那一场拖了十三年之久的政治联姻。

这是河西王沮渠蒙逊的态度和凉州的重要性所引发的。

从凉州地理来看,凉州虽然不大,但却是一线天,其境内西至阳关(敦煌郡),东至广武,南为贯穿东西的祁连山,北自东入为贺兰山、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反正不是山就是沙漠,哦对了,还有一条疏勒河。

这样的一个环境,就算想搞什么奇谋妙策也是捉襟见肘,唯有强打强上,而那沮渠蒙逊能击败西凉建立北凉政权,并将其牢牢把控在手里,这就很厉害了。

凉州,可以说是目前出使西域的唯一途径,所以,它显得弥足珍贵,刘宋、拓跋魏、乃至周边大小国家,无不要从此地借道,为了这条道路的畅通,他们怀柔、渗透。

当然,眦邻其地的邻居就不会了,远交近攻,不论是他的邻居还是他本人,都有一个扩大地盘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们总是要磕上一磕,比一比谁的头硬。

而之前,是李家的西凉头硬,现在,是北凉头硬,不管是日落西山的西秦还是其他小国,目前都碰不过北凉,可见蒙逊还是有点本事的。

不然,也轮不到北魏南宋和他扯皮、下诏了,为了道路畅通,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北魏中间隔着胡夏,南宋中间隔着仇池等国,可以说是鞭长莫及,想打凉州首先得把中间的国家给灭了,起码得发起二到三次的灭国之战,这对于两国来说有点得不偿失。

毕竟,在打其他国家的时候,凉州也不坐以待毙,可以断你朝贡、经商之路,不论是去你国家朝贡的、走商的,还是你走访西域的使者、商队,我全给你突突了,你能有什么办法?

呵呵,只能干看着。

而南北两国向来都是看不得对方好,一方打凉州那另一方自然是要找事的,攻打凉州的那个国家也同时会和凉州交恶,在这种情况下,凉州同样也会选择断路,所以,在没有必胜的把握下,南北两大国谁也不敢迈出那一步。

而这,就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关系,在没有能力攻打凉州的情况下,两国同时选择了拉拢,可拉拢也得有个度。

和亲,可以说是国与国之间最好的建交方式,但南宋和北魏却都没提,不是和亲不好或是受人诟病。

南宋,汉之天下,世家门阀政治,即便刘裕曾经破坏了这个政治集团,但却尾大不掉,不过是新老门阀的更迭罢了。

普通大众仇视胡人,世家门阀蔑视胡人。

凶残、嗜杀、毫无人性,这是民众长久以来的认知,世人认为他们残暴。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这是世家门阀对胡人的理解,他们很有优越感,

总得来说,不管是民众还是世家,对胡人都没有什么好感。

凉州前政是李暠所建西凉,他们派了公主和亲是因为李暠是飞将军李广之后,这是汉人的政权。

而现在,凉州是胡人的政权,对他们来说和亲是不可能和亲的。

这不是世家的高傲在作祟,而是所有汉人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胡人如犬羊,犬羊与人,安能连理?更何况是我大国公主?

换句话说,你是要人兽吗?

让大国公主被人兽?这得是多低贱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啊.......

不止皇帝受不了,大臣也受不了,这是很丢脸的事情,所以他们不会提,或者说即便北凉提出和亲,他们也只会娶公主而不会嫁公主。

娶和嫁,意义不一样。

虽然北魏没有胡人这一顾虑,虽然他是胡人的天下,但长久的汉化也让他们沾染了些缛节,比如说面子。

你找我嫁公主那叫提亲,而我找你出嫁公主那叫求和、求稳,或者说服软。

要面子的拓跋嗣就说啊: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我不能提,我就把我女儿封个武威公主,剩下的你自己悟。

嗯......能当开国国主的,一般都不傻,沮渠蒙逊是悟得出来的,起初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北魏都打算和亲了,那不是证明我很强吗?虽然拓跋嗣那lyb没主动说,但主动释放信号不是一样的吗?

恩,蒙逊乐了。

但沮渠蒙逊终究不是靠高兴办事的,回头仔细一想,和亲不妥,这是一个会破坏平衡的决策,也是不利于国家的政策。

北凉新建,政权不稳,他不敢冒险,索性,就当看不透,脚踩两只船吧。

于是,为了不被打上任何一方的标签,他向北魏进贡的同时也向南宋进贡,在稳住两个大国的时候,开始竭力攻打西秦企图发展出更大的地盘来稳固北凉政权,或许在他的想法里是想搞个三国鼎立。

九年后.......

他还是仅仅掌控凉州,而胡夏、西秦却被北魏所灭,他前期和周边磕得头破血流,到头来却给北魏做了嫁衣,拓展地盘的计划废了。

达摩克利斯之剑已至。

北魏版图和凉州接壤,这个时候,是南宋鞭长莫及,而北魏触手可及的时候。

用一句话来说,有个大哥带着一群小弟来堵门,什么时候破门而入就要看人家心情了。

焦虑的他病了,病得还很严重,起不了床的那种,他知道他大限已至,为了北凉的国策,或者说他怕他儿子被拓跋焘打成狒狒,他选择了向北魏和亲来稳固凉州最后的挣扎。

不过,他没敢提武威的事,而是把自家女儿送给了拓跋焘,毕竟这个时候不是北魏对他怀柔而是他要稳住北魏,即便病了,蒙逊的脑子也还保持着清醒。

这边的拓跋焘一看,哟,北凉送兴平公主来了?啥意思?

低头一想,这是要投靠呀?

少年国主志得意满,屁颠屁颠的把美人迎了过来,封了个右昭仪,北凉和北魏就此开启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代,可这个时代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前面说过,北凉处于丝绸之路通道,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北魏自然重视,拓跋焘本着北凉已经投靠,还送了个公主给他把玩,也就没有必要再动刀动枪,所以他对小舅子沮渠牧犍很是青睐。

但这个沮渠牧犍脑子有点虎,和他老爹完全不能比,他总觉得身为一个国君是不能受人摆布的,虽然我只有几个城几个郡,但那也是国了不是?

嗯,起了点歪心思,或者说觉得自己牛逼了,自己能行了,但也知道还掰不过北魏的腕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他一方面表面上对北魏很谦恭,另一面却有自己的打算,比如说,和他老爹一样脚踩两只船,毕竟北魏强大,南方的宋朝也不弱不是?

嗯,可以说脚踏两只船这是沮渠家和北凉的传统了,从开始到结束,都是踩着两条船渡过的,虽然这北凉也就经历了这爷俩。

他老爹倒还好些,玩得是稳,而沮渠牧犍却要找刺激,他觉得他受两个国家的摆布要比受北魏一家摆布要好得多.......

什么意思呐?就是一个主子不够,我得要两个.......

感觉有点奇怪,可本质上来说,好像就是这个样子......

这个奇葩的想法,咱们正常人是怎么也看不出来他到底是咋想的,可他就是这么做了,还做的非常漂亮,让刘义隆也封他为都督凉秦等四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河西王了。

就此,沮渠牧犍完成了一人侍二主的成就,但这个成就吧,总给人一种一女嫁二夫,二夫还同在的感觉......有点怪。

那咱们就换个称呼,南北两朝天子同时承认的藩王----河西王吧。

可算是深得其父脚踩两只船的真传,但还差点意思。

嗯.......是差多了。

毕竟一个是游离在外,尔虞我诈的稳扎稳打,一个是俯首称臣,一臣事二主,一个是不听令,一个是表面要听令,意义完全不一样。

这要是放在那忠义的三国年代,可是要被戳脊梁骨、为人所不齿的,估计也就比拜谁谁死、差点拜死曹操、险些成为害死四父的四姓家奴---吕大爷少了一姓?

要不,咱称个二姓.......国奴?

咳咳,好在这是胡人,没那么多讲究,北魏也不大清楚他做得傻事,倒也没真落上二姓国奴的外号。

后来就是维护关系或者说讨好南朝主子,至于北魏?那是早就舔好的,现在主要是舔南朝爸爸,没说的,那就开舔呗。

搜罗了一些河西的书籍给宋朝送了去,嗯,宋朝也大方,回了书籍.......几十种。

看了看回礼.......

沮渠牧犍有种这屁股太冷舔不动的感觉,但南朝回礼起码说明了对自己也看好不是?那也算是有个不稳的后盾了。

于是,这家伙就开始派人跑到西域和柔然的部落里到处嚷嚷:“北魏已经衰落不堪了啊,现在天下为我独强,你们以后再看到有北魏使者到了你们国家,可以不用再理会他们了,直接朝贡给我就行了.......”。

这看起来作死的话,还真起了作用,有些部落信了,开始和北魏貌合神离。

当然,有信得自然也有不信的继续朝贡。

北魏那边也不知是这几边都瞒着还是咋滴,或者是因为还有些部落朝贡吧,让拓跋焘以为那些不朝贡的是起了别样心思,但鞭长莫及的也就没放在心上。

从这件事看得出来,北魏的情报工作做的实在太差,让拓跋焘一直被蒙在鼓里,回头还笑嘻嘻的说那些常年进贡的部落很有诚意,为了保证道路畅通有必要把凉州牢牢握在手里。

那就.......和亲!!!

和亲的对象吗,他想了想,咱做人得厚道啊,人凉州的公主已经嫁过来了,还被他封为右昭仪,这次不能让人家出公主了,也该他这边出一个了,那么出谁好呐?

这个公主得会吹枕边风,得会说大魏好、大魏妙,最好是能绑住凉州,当然,最重要的是忠心,可不能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可这思来想去,也没哪个公主符合,如果有,那也就是他同父同母的妹妹,这是他最不想但却也是最合适的人了。

武威和他兄妹情深,不管是他对武威还是武威对他,都是极好的,自从凉州嫁了公主给他,他就没有再升起过让武威嫁人的想法,而武威也是对阿兄依赖,活活成了个大龄剩女。

而眼下正是个好时候,既成全了他妹妹的人生也成全了北魏的国策,一石二鸟啊。

很快,拓跋焘便决定了,让武威出嫁凉州........

那一年,是437年,历史的齿轮上,武威公主的命如同很多和亲公主一样,虽然不是命途多舛,但也是不怎么好,刚到北凉的时候,沮渠牧犍出于对北魏的敬畏.......

好吧,主要是边境都接壤了,不老实不行,所以对武威公主还是比较尊重和体贴的。

不过,胡人吗,好像是不勾搭嫂子的小叔子不是好国君?

或者说后面的都是跟沮渠牧犍学的?

没错,这沮渠牧犍和他嫂子勾搭在了一起。

都说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这沮渠牧犍和他嫂子这一勾搭就是天雷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也就冷落了武威公主,关键是偷情还被武威发现了。

这好了,武威公主的脾气吗......掀桌子是肯定的,指着沮渠牧犍的鼻子骂也免不了。

但沮渠牧犍好像有点青春期的叛逆,这越骂他越玩嫂子......越骂越玩。

而他这个嫂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他给玩坏了,玩得脑子出了点问题,她给武威下了药,咱也不知道是甚么药,反正武威没被毒死,然后一道消息直送平城,去娘家搬救兵去了。

武威和拓跋焘的关系说一句长兄如父再合适不过了,不然也不会让武威一直不出嫁,武威被下药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那不得了了,当场就发了彪,叫嚷着要沮渠牧犍交出他的嫂嫂。

可这天雷地火正旺,沮渠牧犍怎么舍得呐?

恩,没玩够,死活不乐意。

他想啊,我先委屈我自己,把嫂子弄到武威看不到的地方,然后给武威道个歉,再对北魏做出赔偿,你总不能再发火了吧?毕竟看在武威的面子上,还有我手里的丝绸之路,你总不能把我突突了吧?

想到就做,

可他低估了拓跋焘对武威的宠爱,拓跋焘说要他嫂子,那真的就是要他嫂子,一听他把他嫂子弄到酒泉,那叫一个怒不可遏,当即列出沮渠牧犍十二条罪状,反正有的没的全按上,师出有名,点上大军就气呼呼的出征了。

而这一打,就没收手,直接就把北凉打飞了。

这是极为戏剧性的,北魏原打算以武威公主和亲来巩固北凉,却误打误撞以武威为籍口占下了北凉,这比巩固来得还彻底,还以此完成了北方统一,而北凉也再次证实了红颜祸水可覆国。

在刘盛的认知里,武威的存在只是加剧了北凉的灭亡时间,除此之外便没有任何的历史价值。

因为即便武威没有入北凉,那迟早也会被北魏吞并,毕竟沮渠牧犍的作死行为可是非常强大的,不管是和北魏接壤后的一臣事二主还是各地败坏北魏的名声,一旦被拓跋焘知道,那对北凉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