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杜宇,陈耳东就像得到心爱玩具的孩童般那样高兴,他告诉杜宇自己变成百万富翁了。
杜宇从来没有见他情绪如此外放过,想必是真的抑制不住,也和他一起开心起来,杜宇更高兴的是陈耳东能和他合伙做格里芬了。
理性的人不会任由情绪一发不可收拾,即便是喜事。大约了蹦跶十分钟,陈耳东恢复了平静,他说:
“杜哥,我想让林大器也入股,我帮他出钱。”
这不是陈耳东兴奋过头的冲动之举,在去找杜宇的路上,他就有了这个念头。
这次合伙不同于之前的旅行社,因为旅行社是个没本钱的买卖,全因杜宇的关系,所以他必须要看杜宇的脸色。
而这次开餐厅,实打实的现金入股,他觉得他必须带上林大器,因为大耳的狼狈收场,他要负主要责任。
杜宇当然没问题,他也不想一个人占大头,去当所谓的大股东,只要股东们齐心协力把生意做好就行。
他也第一次感受到了陈耳东和林大器的兄弟情谊,怪不得之前在林大器的问题上,陈耳东会那么的难以抉择。
“那个大勇呢?你不会也包了吧?”杜宇问。
“大勇就算了,好兄弟和好朋友还是有区别的。如果以后我真的成了亿万富翁,再去帮他。”
陈耳东不是没考虑过付华勇,但他对于朋友的分寸把握的很死很死,就像沈佩对待他和朋友那样。
付华勇关系再好,也只能定义到好朋友的层面。他对好朋友的付出始终有限。
这是杜宇第一次听说好兄弟和好朋友的区别,他觉得很新鲜。
他离开中国太早,社交中文不算太好,因为在形成语言习惯和口语表达最重要的12到25岁这个阶段,他在美国。
林大器下班后赶来和他俩在餐厅汇合,他的心情很好,就跟去福彩中心领奖似的。
虽然陈耳东没告诉他具体事由,但他从陈耳东的语气中就能断定,一定有好事。
如果说陈耳东高兴如孩童,那大概是10岁的孩童,而林大器高兴起来,就像是个幼儿,一直傻笑。
杜宇被林大器的魔性笑声所传染,也咯吱咯吱笑个不停,他说:“你俩真是够了,要是中了美国的强力球,估计会当场暴毙!”
经过春节结伴旅游,杜宇对林大器稍微有了些了解,两人也熟络了一些。他对林大器的评价和陈耳东一样,长不大的小孩儿。
陈耳东忽然正经起来,让林大器别笑了,他有话要讲。
“先说第一件事,杜哥和我最近把餐厅的预算做出来,因为店面的大小和租金还没定,这个会影响预算。等预算定了,我和林大器再来说投入多少钱。”
林大器还是傻呵呵的笑着,不断地点头,现在听陈耳东说什么他都只会笑。
“第二件事,土地整理那个项目,我也打算给你俩算一份,因为这个事在前期你们都出了很多力,你帮我了解政策、你陪我去玩儿泥巴,后续项目启动,你俩肯定也闲不了,我还会有事找你们。”
陈耳东考虑的很周到,他始终明白一个道理,钱,一个人是挣不完的,帮了忙出了力的人就应该获得回报。
“陈总,以后你就是我们的财神爷了啊!”杜宇笑道。
“第三件事......”
“还有啊!你今天到底是拿了一百万还是一千万啊?”没等陈耳东说下去,林大器就叫了出来。
“闭上嘴!说正经的呢!”,陈耳东瞪了瞪林大器,“我是希望你俩也能成为好兄弟,一个是我从小长到大的兄弟,一个是在我最低潮的时候给我机会的兄弟,所以,我希望我们从一起做餐厅开始,变成最好的兄弟!”
林大器和杜宇没想到他的第三件事竟然是这个,忽然有些感动,最感性的林大器可憋不住话,举起了酒杯。
他不假思索地响应了陈耳东的号召,要和杜宇肝胆相照,若不是对他已有了些了解,林大器的行为很容易被解读为虚伪。
能交到一个兄弟固然是件好事,但杜宇有自己识人的原则,只是当下冲这个氛围以及陈耳东的仗义,他也没有想太多,三个人相互碰杯共饮杯中酒。
整个四月底,陈耳东和杜宇就没歇过,除了必要的分头行事,他俩就跟连体婴一样,一直到五月初,他们才最终选定了商铺。
与此同时,和岷江镇第二期土地整理项目也合作在即,这段日子是陈耳东生平最忙的时候。
不同于当年加班奋战,现在手里的事都不是小事,而且要比单纯做广告复杂十倍。
餐厅还是叫格里芬,小有名气也是名气,不沿用是对品牌剩余价值的浪费,这是陈耳东做微博营销以后体会到的。
林大器也累个半死,他把睡眠时间压缩到每天4个小时,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做格里芬的设计到半夜,周末还要去现场,但他心里很。舒服。
除了陈耳东三人,杜宇还另外找了四名股东,都是手里有点闲钱并且交友广泛的人,他们不参与经营,只负责拉人来餐厅消费。
新餐厅的位置和老格里芬相似,都靠着锦城的母亲河,只不过老格里芬在上游老酒吧街,而新店则是在下游的新商圈,临河更近。
陈耳东建议新格里芬不要做成以前那种完全针对外国人的风格,这样会压缩客群种类。
新店面积更大,层高有八米,可以做三层,这种条件下要把眼光放在本地消费者。
八项规定出台之前,那几年的公款消费着实是餐饮行业蓬勃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邓香香告诉陈耳东的。
韩卿瑜帮他们规划了一下,一楼连同外摆作餐吧和晚间啤酒场,二楼做清吧以红酒雪茄为主,三楼做包间。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消费阶层的人群。
格里芬的筹备就这样开始了,整个餐厅的投入从最开始预计的两百万变成了两百八十万,因为做出三层营业房的决定后,装修这一块的花费一下就上去了。
杜宇出资一百万,陈耳东六十万,令帮林大器垫付了四十万,其余四个小股东瓜分了剩下的八十万。
陈耳东本来打算留十万在身上,但杜宇说如果平时资金紧张跟他说就行,陈耳东也就干脆利落的把还没揣热的一百万用的一份不剩。
忙完前期的工作,装修和采购的进程陈耳东便全部交给了杜宇,他要做的就是心无旁骛的处理土地整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