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织空罗 > 第14章 14支箭

织空罗 第14章 14支箭

作者:江芷白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24 11:02:42 来源:文学城

江如簇正无聊发愣,耳边忽传来老太太声音。

“珝珝,你怎么看?”

她啊一声,望向面色各异的江氏两兄弟,见江安被气的直甩袖子,想说话却被江老夫人狠狠一眼瞪住,心中不由发笑。

“祖母,这些都是家中大事,孙女年纪小,见识也不如祖母与阿翁仲父广博,孙女也不知这些事该如何处置,孙女一切都听长辈安排。”

粮仓事发前,因江氏两兄弟皆在外,家中若遇大事,江老夫人总会第一个找江如簇说说。

多数时候,并非是要听江如簇意见。

只是希望身边有个听她说话之人。

江如簇自觉这次定也和之前一样,不欲多言。

结果,江老夫人却不放过她。

“珝珝,你自小便常跟在吾身边,看吾处置家中各种样事务。今日,吾便考考你,若是你遇到如此境况,该如何安排?”

江如簇想了想。

反正,以老太太门路,商船被查事也瞒不了多久,实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和老太太较劲。

“太原郡中多商贾,大伙来来回回走的都是一条路,祖母若忧心我家人为何既没有按时回来,又未向家中传信事,大可以使人联络城中各家商户,向他们打听一二,便能知道,究竟是大伙人和货都未归,还是只有我家。”

“若是大家伙的人货都未归,那就将大伙召集到一起,看看别家是否有人送消息回来,究竟出了何事。”

“若是别家人和货都回来了,只有我家没动静,那便可能是我家船出了问题,或是押船掌柜伙计出了意外,已无法将消息送回来。便是如此,我家也可四处打听,问问别家可否在回来途中见到过我家船,谁家是最后一次见到我家船的,当时是何时,又处于何地。若是能问出消息来,便是后续派人去寻,也大致知道,该往何处去寻。”

寿安堂中一时静谧无声。

江氏两兄弟皆满脸震惊望着江如簇。

尤其是江安,他大概根本没想过,江如簇懂得这些,不但将事情分析的头头是道,还提出解决之法。

更重要是,江如簇所说,确实是目前能用的最好法子。

江老夫人也喜不自胜,一边夸奖江如簇,看看,看看,珝珝这才像当家做主人该有的样子,我们珝珝真是聪明睿智,一边使人快快出门,前往四处打听消息。

江安沉着脸,闷头喝茶吃糕饼,始终未看江如簇一眼。

江奕却和江如簇攀谈起来。

“珝珝,你小小年纪,怎懂得这些?都是你祖母教的?”

江老夫人非但不阻止,还在一旁搭腔:“这些可不是吾教的。这些都是你们儿郎出面的大事,吾哪里懂。吾只教了我们珝珝女儿家规矩礼仪,这些经营之道上事,应是她跟旁人学的。”

江如簇面容未动,心中却已满是槽口。

她自穿越来始,一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原主更是个乖巧的,在院中多一步路都不曾走过,家中除了老太太,还有谁能教她这些?

若不是家中教的,那便是外人。

江如簇有生以来,接触过的外人两根手指就能数的过来,都是与少年有关的。

老太太分明在暗指,她所知一切,都是少年教她的。她在拿话诈她,想按她一个私相授受罪名。

江如簇却丝毫不慌,拿出宋·真宗皇帝的劝学诗来应对。

“珝珝以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世上,应没有什么道理,是竹简中学不到的吧?”

江如簇做出一副伤怀样:“珝珝为学这些道理,恨不得每日抱着竹简睡。”

“祖母与仲父可不能冤我,我往日便不爱出去,近些天养身子,更是连院门都不曾踏出半步。就连元宵花灯会,都是女弟硬拽着我去的,身边丫鬟仆从一大堆,我又自小跟在祖母身边,最不喜吵闹人多,只在河边小亭站了两刻,便回来了。”

“哪里还有旁的人教我这些?”

厅里安静半晌。

江老夫人饶有兴致望江如簇,她心知江如簇这些话并不是做伪,却又总觉这小女娘不知从何时起,变的怪怪的,叫她有些看不透她心中所想不说,甚至叫她有种,她即将脱离她掌控的离谱感。

江奕却已是连连称奇。

不住重复江如簇念过的两句诗。

江如簇见他有兴趣,又不愿众人一直将目光集中在她表现出的诸多异常上,索性笑着与江奕东拉西扯起来。

“仲父。对珝珝来讲,书中只有千钟栗和黄金屋,但对仲父来讲,这书中应还有马有簇有美娇娘。”

江奕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连连感叹,你这促狭鬼,竟打趣起你仲父来,真是该打。

江如簇也嘿嘿嘿笑的乖巧。

“仲父难道觉得珝珝说的不对?珝珝自书中学到为人处事,商铺经营之道,这些能为珝珝换来银钱米粮,让珝珝安身立命;仲父就更了不起了,因读书之故,先娶到仲母那般温柔贤淑女娘,又得陛下赏官,领陛下俸食,日后励精图治官拜朝堂,提枪上马之日,自然就到了有马有簇之时。这可不就是有钱有粮,有马有簇,还有美娇娘?”

此话一出,江奕笑的更欢畅。

连首座老太太都不由弯了嘴角。

江太公当年见机捐官,为的就是给江家改换门庭,后又将两个孩儿送进书院,给他们娶得高门女,为的也是同样目的。

江家两代人皆为同一个目标奋斗,如今总算入门,怎会不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被江如簇说到心头,厅中谁人不高兴?

就连一向端庄持重老太太都笑的合不拢嘴,不住招呼身后吴媪,瞧瞧我家珝珝这张巧嘴多会哄人,快快快,快看赏,吾记得当年出嫁时,嫂嫂送过吾一匹月白色银丝妆花通绣料子,尔去找出来,赏给我家珝珝做衣裳。

正满厅欢畅时,家中仆从突然脸色煞白,从门口奔来,连连呼喊出事了,老夫人主公,出事了出事了。

听说同行别家船都被扣了,原本气氛和乐的寿安堂,立时便像经历了一番凄风苦雨,不止江安身子发颤,就连老太太都一下跌坐在榻上。

连连低声呢喃:“怎会这样,怎会这样,究竟发生了何等样大事,怎会扣下那么多商船?”

复又疑惑:“怎的长安城没有消息传来。”

江如簇早就知道,少年数次与她提到的大司农,便是弘农杨氏子弟,与老太太本是一家。多年来,江家生意能在太原郡发展的如此之好,也是多亏朝中大司农照拂,时不时与江家互通有无,又再三嘱咐老太太一定要稳守家风,绝不可让太原江门如同其他商户之家一般,崇尚奢靡之风。

也正因为有了这样里应外合,江安才于数年前,拿到与衙门做生意资格。更是在少年领大军进驻雁门郡之时,揽下了为大军提供粮草之责。

江安彻底慌了手脚,嘴唇发颤:“阿母,这下可如何是好,我们该怎办?”

老太太到底是见过些世面的,很快冷静下来。

“慌什么,尔还有一点做家主的样子吗?”

“有伯舅在朝,尔有什么好怕的。长安城未曾传来消息,要么是此事无甚要紧,不必多说;要么便是事关重大,不便多说。尔刚才没有听到来报吗,别家仆从将消息传给家中主君,他们立刻便启程赶往长安城了,尔与其在这里哭天喊地,不如早些做准备,早早的也往长安城走一趟,探一探究竟发生了何等样大事。”

话虽是如此说,可老太太依旧不安心的在厅中转了好几圈。

眼看江安预备离开,已经走到门口,又将他叫住。

“尔此去多带些人手。这次我家被扣押的商船最多,被压下的米粮也是最多的,我家那个长安城放出来送信的仆从,至今未归,多半已经凶多吉少。定是有心人看出长安城此番作为之深意,欲对我们江家不利。尔此去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大意妄为。”

江安匆匆应下,转身便走。

谁知,他方到门口,又回转回来,扑通一声跪倒在江老夫人面前。

“阿母,儿子知您一直对如籔心怀杀意,只因儿子一直阻拦,您才没下手。此番儿子远行,还不知有没有命回来,加之当日前往耄仁寺途中,如籔与魏家小郎君之事,已经人尽皆知,魏家必然会很快安排人上门提亲,儿子只求阿母能留如籔一条生路,让她安安稳稳嫁入魏家。”

“如此,便是儿子福寿缘浅,死在外头,儿子也能瞑目。”

寿安堂一时静下来。

江老夫人望着儿子又气又心疼,想狠狠骂他两句,却也知他此去将有要事要办,且多半会遇上麻烦。故而,老太太虽面沉如水,但最终还是点头应下。

江如簇却笑了。

她从未想过江安竟如此为江如籔打算。被他如此这般哀求,只怕老太太往后不但不会为难江如籔,还要对她多多关照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江安也算是个好父亲,至少他一直这样情真意切,为江如籔事算计筹谋。

恭敬目送江家两兄弟离开,江如簇也欲告退回自己院。

“珝珝,你停一停。”

晚六点更新数据有些不尽人意,重新改为每早九点更新。

感谢大家厚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事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