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第78章 老母鸡变鸭,世界真奇妙

岁入隆冬,春节将近,明兰打算送自己一副对联,上联书‘料事如神’,下联书‘铁口直断’,横批——‘半仙’。

那日忽悠了一通后,长梧翌日就去了金陵,时局不稳的当口,多些武人来保家护院总是好的,金陵都指挥使司及周边五处卫所都只恨能打的人少,长梧自然很受欢迎;连续五顿肥鹅大鸭的接风宴后,长梧告假回了趟宥阳。

“妹,你瞎扯吧!我就说南边没战事吧?我趴在金陵墙头这许多日,啥事都没有,不过金陵城里的大户知道外头战乱,都怕的半死,这不……半个月功夫已经纳了次护城捐了!喏,连我都分到了五十两银。”长梧把一个沉甸甸的绣金丝布袋丢在桌上,苦笑着,对于那些靠兵饷过日的来说,这是一大笔钱了,可盛家弟并不缺钱。

李氏见儿言语之间又流露出想北上的意思,苦于无话可劝,大冬天急出一头汗来。

“二哥哥你别急呀。”明兰悠悠然道,“你想呀,上个月才起的战事,流民用两条腿走,哪有骑马快呀,再等等吧!”

“是吗……?”长梧满眼怀疑的看着明兰。

明兰用力点头,然后用先进事迹鼓励他,用说书先生的口气道:“想当年,武皇帝御驾亲征兀良哈,数九寒天,滴水成冰呀,领着十万大军在奴儿干古城一等就是两个月,不骄不躁,终赚得兀良哈轻敌,几个部落精锐尽出,后武皇帝一举将其剿灭!二哥哥,你的是人敌千人敌,说不定将来还要万人敌,‘耐心’便是第一等要紧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梧被唬的一愣一愣,当晚就回金陵去了;晚饭时,李氏一个劲儿的往明兰碗里夹菜,允儿把原本优待孕妇的两只鸡腿都放进明兰碟里了。

“侄媳妇,你就捧她了!”盛老嘴角含笑,“这小丫头就一张嘴皮讨人喜欢。”

盛维神色凝重道:“未然。我瞧着侄女的话有理,这些日我已在乡里镇上走动了一番,请了各大户大族的耆老吃茶,请他们此次过年莫要铺张,多存些粮食柴炭,以备不时只需,到底外头乱了。”

盛维的感觉很灵敏,不过日后,长梧托人带信回来:流民来了。

因荆王密谋窜你已久,急需巨额银粮充作军需,多年来于民间大肆盘剥,上行下效,各级官吏便于姓敲骨吸髓,恰逢隆冬时节,天降鹅毛大雪,姓饥寒交迫,不堪困苦,流离失所之众只得逃离皖地,遂流民大起,流窜往苏,豫,鄂,赣,浙几省而去。

崇德元年腊月底,皖地五万流民汇聚金陵城下;官府开仓放粮,城中富户也大开粥棚,广施柴炭,容流民于城外民舍过冬。

长梧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因怕流民生事变乱,每开城门救难之时,都要军队护卫在旁,日夜周作不息;宥阳也于崇德二年的正月底,迎来了第一波流民潮。

好在盛家早有准备,连同县里其他几户大族,临时搭了许多窝棚,好让流民容身,一日两次舍粥,在找出些不用的棉被棉衣给他们过冬。

明兰也随着李氏坐在车轿里出去看过,回来之后难过了好久,在衣食无忧的现代长大的孩无法想象那是怎样一番光景:鹅毛大雪,满地冰霜,许多老人孩都只穿着单衣,哆嗦着挨着一小堆火取暖,皮肤冻的酱紫,小孩满手满脸的冻疮,一双双饥饿的眼神木然的盯着那一碗冰冷的薄粥,仿佛那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窝棚里没有大哭声,只有稀稀落落的抽泣声,母亲抱着滚烫发烧的孩,奄奄一息的连哭都哭不出来,一声声微弱的呼饿,让明兰的心都揪到了一块儿。

“……我家乡那会儿,就是遭了水灾,家里的田地都淹了,没收成,没吃的,弟弟又生病,爹娘就把我卖了。”小桃回忆着模糊的过去,说的很平静,“听村里的叔公说,本朝的日还算是好的了,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田地,不用交租,前朝大乱的时候,姓哪有自己的地呀,都是大户的!但凡有些天灾,交不起一钱的地租,便要卖儿卖女,挨饿受冻。”

明兰微微点头,一个王朝越到后来,土地兼并越严重,待到农民活不下去的时候便改朝换代,一切重新来过。

秦桑的情绪也很低落,低声道:“我家里原有十多亩地,风调雨顺的时候,一家人也过的去。可那年来了个县令,见天儿的寻名目要钱,还瞧上了村里的银花姐姐做妾,银花姐姐家里不肯,他就拿了银花姐姐的爹爹哥哥去,说他们是刁民抗粮,关在牢里用刑,银花姐姐第日就进了县令府,谁知她爹爹哥哥熬不住刑,早死在牢里了,乡里人去论理,县令的管家说,睡也睡了,别自讨没趣了;后来,银花姐姐一头撞死在县衙门口了。”

明兰心头惨然,真是‘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这年头,老姓的幸福生活宛如一张薄纸,一点天灾就能捅破了;明兰忽觉得自己这胎投的不错了。

“这关你家什么事?”绿枝听了半天,没抓住重点。

“银花姐姐是我哥哥没过门的媳妇。”

——众人皆肃然。

秦桑拨了拨炉里的炭火,火光照着她平淡的面庞柔和起来:“哥哥气不过,要去拼命,被衙役们打的血肉模糊的撵出来,爹爹也气的生了病,家里两个男人要瞧病,又没了劳力,哪有这许多银钱,祖母说不能卖地,等男人们好了还要种的,只好把我卖了;一起卖的,还有银花姐姐的弟弟妹妹,也不知他们现在哪里了。”

丹橘轻轻问道:“你还记得那县令叫什么吗?”

秦桑摇摇头,双鬟上的绒花轻轻抖动:“不记得了,那时我才五六岁,只晓得我离开时,村长和里正商量着,大伙儿凑些银钱,一定要叫村里头出个秀才,以后受欺负时,也有个能说话的;……后来听说,那县令叫人告了,抄家罢官,还充军发配,我高兴了,可惜银花姐姐家已经家破人亡,屋田地都荒芜了,再没人提起他们。”

众人心里一片难过,沉默了许久,秦桑又快活起来,笑道:“前两年,家里托人来了封信,家里渐好了,大哥二哥都讨了媳妇,弟弟在念书,我爹娘还说等光景好了就赎我出去,我说不用,我在这儿好着呢,一个月有二钱银,比爹爹哥哥都赚的多,我都攒下带回家去了,好多置些田地。”

明兰一直静静听着她们说话,这时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家里宁肯卖你都不肯卖地,你不怨他们吗?”

秦桑笑的脸微微发红:“怪过一阵,后来就想开了,有地有爹爹有哥哥,便有了指望,娘也是千打听万打听了后,才卖了我的;我的命好,能进到咱们府来,不打不骂的,还福气服侍姑娘,这许多年来,吃好的穿好的,姐姐妹妹们都和我好,有什么好埋怨的。”

明兰不禁怔了怔,秦桑在暮苍斋里不算得用,模样性情都只是平平,既没燕草周到仔细,也没绿枝爽利能干,因此月钱和赏赐也排在后头,可听她的语气,却对生活万分知足,说起家里时,更是一片眷恋留恋;这般温厚老实的人,便是十分难得的了。

明兰第一次见识到底层老姓的善良诚恳,他们就像脚底的泥土一样,卑微,却实在,明兰心里喜欢,便笑道:“若你家里真的光景好了,不用拿银来赎,我放你出去便是,想必你爹娘连姑爷都给你说好了,到时候我再陪你一份嫁妆!”

秦桑脸红成朵胭脂色,跺着脚羞恼道:“姑娘!这话你也能混说的,我告诉房妈妈去!”

笑声终于吹散了阴霾,明兰禀过老后,把自己平时存的私房钱拿出四分之来,小丫头们也凑了些零碎银,全买了米粮棉被去周济那些流民。

“这些年攒的钱都没了,这下心里舒服了?难不成差你这一份,外头就不会冻死人了?”盛老似笑非笑的看着明兰。

明兰认真的点点头:“孙女知道是杯水车薪,但尽我所能,做我能做,也便如此了;听梧二哥哥说,待到开春后,官府会统一安排他们,愿回原籍的回去,没处可回的便去开荒垦地,落地生根,只望他们能熬过这一冬罢。”

老搂着小孙女,面露微笑,轻叹道:“小傻瓜哟!”

崇德二年正月底,皖东,浙西,苏南及苏西几处山匪成患,常劫掠逃难的姓,攻掠防备松懈的城镇,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兼之流民无处可去,遂落草为寇者甚众。

长梧和一干热血将士几次请命,希领卫所兵营出城剿匪,俱被金陵知府和都指挥使压了回去,如今外面刀兵四起,金陵紧守城门还来不及,哪里敢开城剿匪?!

长梧几次请命都被驳回,气急之下告假回家。

“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与上峰横眉毛竖眼睛的,收收性!官场不好混的!”盛维担心儿与上司闹僵,劈头就说了儿一顿。

“爹!我怎会如此?!兄弟们都拍桌摔酒杯的谏言胡指挥使大人,就我没说什么!”长梧梗着脖,脸色涨的通红:“就是因为如此,我才告假回家的!不然哪有脸见兄弟们!”

明兰在一旁安慰道:“二哥哥别着急,你又不是金陵直属的武官,不好多劝也是对的;欸,对了,如今外头战事如何?我瞧着咱们南边还算平,莫非荆王北上一顺利?!”

“他做梦!”长梧脸色十分不屑,“就那帮乌合之众,声势闹的倒大,不过是无能之辈,刚一入鲁地就吃了败仗,大军被对半截断,后一半退到徐州,又吃了个山谷埋伏,前一半逃窜去了庄州,估计也差不多了。”

此言一出,屋内众人都神情一松,盛维长松父互视一笑,总算放下些心来,老数着念珠微笑,李氏双手合十直念阿弥陀佛,氏喜孜孜的在屋内张罗茶果,兰轻轻‘切’了一声,轻声对明兰道:“这荆王也草包了!”

明兰拍拍胸口,坐在桌旁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喝着。

长梧急的在屋里团团走了两圈,长长叹了口气,语气很绝望:“明兰妹,你算是说对了,我的确不用回京城,我瞧着荆王赶不到京城就得玩完!如今能立功的,都是平乱的军队,我要是早知道,一早去投军了!”

盛维见儿一脸懊恼,便岔开话题道:“不知这次平乱是哪大军?”

长梧不走了,一屁股坐下,道:“怕是圣上早对南边有所戒备,这几个月来,明着防备京城治安,其实早暗调出了一半的五军营人马在京郊操练,北疆大乱后皇上也没动这支军队,荆王举反旗后大军才暗中南下,于徐州伏击反贼。”

长梧心里好受了些,他所在的中威卫隶属千营里,就算他在京城,也轮不上他出征。

“五军营?那不是甘老将军统领的吗?到底是老将呀。”盛维和军队做过几次买卖,多少知道些军中情形。

谁知长梧摇头:“不是甘老将军,是皇上新拔擢的一位将军,原也是京中权爵弟,听说皇上为藩王之时便多有看重,此次便寻机提拔了,将来怕大有前程。”

明兰眼睛一亮,笑吟吟的又给自己添了半杯茶,道:“是吗?这位将军倒有眼光。”

当年八王爷在众皇中,可以说是冷灶中的冷灶,不如王,武不如四王,尊贵不如五王,会来事不如六王,受宠爱不如先帝的几个老来,只有生母卑微的程倒是首屈一指,居然会有人想到投资这支冷门股,简直巴菲特他老哥呀。

盛维也大是兴味,暗暗盘算着要和这位军队新贵拉上关系:“是哪位?之前可有听说。”

长梧似乎死心了,叹气道:“听说,叫顾廷烨。”

屋内众人一片茫然,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明兰含着一口水,举着茶杯足足看了有半刻,才艰难的咽下,谨慎的问道:“这个……怎么之前没听说过?二哥哥,就算武官不必像官一般慢慢熬资历,难道可以从白身一步拔擢为将军的么?”

一眨眼,老母鸡变鸭呀!个月前还和漕帮一起行侠仗义的江湖大哥,怎么一会儿就成了平乱大将军?果然军民合作吗。

长梧精神大振,从荆王叛乱以来,自己这个有阅历的大老爷们就一直被小堂妹提点,还不得不承认她的确说的精辟有理,今日总算逮着一机会可以摆摆兄长的见识了。

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大声道:“妹,这你就不知道了。那顾将军早年原就是正七的上十二卫营卫。”

“这不过是闲职,不少京城权爵弟都有的呀,怎么不见他们也当大将军。”明兰几乎失笑,自己那位假定追求者梁晗公也有这个职务。

长梧语气颇带羡慕,转述金陵的军报道:“要紧的是,这位顾将军深受皇上赏识,自圣上登基后,他已领了正五的京卫指挥使司镇抚,如今领军平叛也是事先领了皇上的暗旨。”

明兰无语了,咂巴了下嘴,呵呵干笑两声,走过去给长梧添上茶水,一脸乖巧:“二哥哥,你晓得的可真多呀,难怪我爹爹常夸二哥哥有见地。”

长梧咧嘴而笑,觉得气顺多了;这小堂妹就是这点可爱,以后堂妹夫要敢怠慢她,他一定鼎力相‘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