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第28章 不喜欢金元宝,那就元宵好了

出门一个月后,长柏青着面孔虚浮着脚步回来了,见过祖母爹娘就一头栽进房间闷头闷脑睡着了,这回盛紘倒没拿架训话,他自己是考过的,知道乡试和之前考秀才的县试府试院试截然不同,真是要生生脱去一层皮。

乡试在省城济南举行,考完后不几日便放了榜,所以早在长柏回家之前吉报就已经传到了登州,长柏哥哥考了十几名,成绩大是不错,盛紘为了显得自己很见过世面并没有大肆铺张,只请了一些同僚好友并庄先生在家里办了几桌琼林宴庆贺一下。

在席面上,听众人夸口,盛紘心中得意,看看左边的知府大人,想起他那斗鸡走狗的败家,看看右边的通判大人,想起他那寻花问柳的猪头崽,心里真是舒畅了;里头的女眷宴上,王氏也是风光体面,一众官们谄词泉涌,家中有适龄女儿的还隐隐透出想要结亲的意思,王氏一概装傻充愣,只晚上与盛紘说了,骄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宛如农家大嫂辛苦多年收获的大白菜受人赏识了一样——都是土地好呀。

盛紘一口回绝:“莫要心急,柏儿是长,他的婚事自当郑重,这会儿且不急着与他说亲,待到明年开了春闱,若是杏榜提名,再与他找一门名声好家世好的亲事才是正理。”

王氏迟疑道:“若是不中呢?难不成非得等到中了状元才成亲,可别误了柏哥儿的年纪。”

盛紘道:“只等明年便是,若是不中我也不会非等到年后。要为柏儿想想,我这辈是入阁进中枢无望了,了不起将来混个堂官,有个体面荣休便足了,柏儿将来在朝堂之上纵是有恩师同年提携,也不如找个厚实的岳家才好;那些清贵的书香人家找女婿起码也得挑个进士吧。”

这番话原是二十年前盛老与盛紘说的,当初他也是刚中了举便有人上门提亲,却被盛老俱都回绝了,说他父亲早亡,盛家又是经商起的家,除了几个念旧情的亡父同年,朝中并无人提携,这才巴巴等到盛紘次年中了名次靠前的进士,才娶到了王家二小姐,之后虽是盛紘自己上进,却也受岳家助益匪浅。

现在想来,盛紘官场顺遂,从未被上司欺压刁难,官场上人来人往也多有体面,焉不知不是恩师杨阁老和王家的面,盛老实是真知灼见。

齐衡的成绩约挂桂榜名,不过对于像齐家这样的权贵公侯之家的弟,齐衡简直是奇葩,据说从祖时代算起,整个大周朝封了爵位家族的弟考上科举不超过四十个,虽然他们做官的不少,但大多都是萌袭恩封或后来捐官的,总觉得在正途科举出身的同僚面前有些直不起腰来,这次齐衡考举,齐大人和平宁郡主大喜过望,连忙传信给京城的齐国公府和襄阳侯府,一时间齐衡成了全国王孙公的杰出代表之一。

相比盛家只是办了几桌筵席,齐家摆了半个城的流水宴,光门口的鞭炮就放了几两银,还扛了几箩筐白面馒头施舍于穷人,第二日齐大人和平宁郡主便带着他们新出炉的举人儿齐衡上盛府联络感情。

明兰清早刚起床,正坐在镜台前打哈欠,一听说姑娘们也要去见齐大人夫妇,立刻让丹橘把刚梳好的反绾垂髫打散了改成垂髫双鬟髻,插上一对赤金缠丝玛瑙花的小流苏钗,穿上一件浅玫瑰红绣嫩黄折枝玉兰于前襟腰背的交领缎袄配月白素缎细折儿长裙,胸前依旧是那副金光灿烂的项圈和玉锁,打扮妥当后让盛老看了,老觉得简单,又叫取了一对金丝镶粉红芙蓉玉的镯给明兰戴,谁知明兰手小不好戴,老叹了口气,便换上两对嵌南珠的赤金绞丝虾须镯。

明兰抬起胳膊看,只见滚圆白胖的手臂上各悬着两只叮咚响的镯,顿觉吃力。

齐大人长的不如盛紘儒雅轩昂,但胜在一股尊贵之气,看着比郡主娘娘好说话,见了盛府几个儿女都一一问了话,然后让郡主分送了一个沉甸甸的锦绣荷包;盛老受过礼后,便回去歇息了,留下两对夫妇和几个孩说话;因齐家和王家还有几分七拐八弯的亲戚关系,论起来算是表兄妹,所以也不多避嫌了。

“……多亏了庄先生辛苦教导,方有我儿今日,本想好好谢谢,谁知先生近日告了假去走亲访友,只好等下回再登门道谢了。”齐大人捋着颚下微须,看着很开朗。

盛紘笑道:“那段日庄先生给他们两个讲课一日都不曾歇,着实累了,他们前脚去济南,庄先生后脚就躺下了,起来后说,要趁着他们赶考还没回来赶紧去走走,否则一开始上课又不得空了;回头等庄先生回来,咱们摆上一桌,好好喝一杯。”

齐大人击掌大是赞同,转而又叹道:“庄先生真有古圣人教书育人热忱严谨之风!”

郡主笑道:“……盛大人能请庄先生至登州,真是便宜了我家衡儿,这些日衡儿于府中多有叨扰,更是费心费力照看着,我这里多有过意不去的,就怕误了府中哥儿读书。”

王氏也笑着回道:“几个哥儿一块儿读书倒比独个儿的强些,衡哥儿又是个懂事知礼的孩,谈不上什么叨扰的,郡主娘娘大可放心。”

郡主扶了扶鬓边的珠钗,看了一眼长柏,眼中颇有满意之色:“这倒是。你家大哥儿有衡儿一起读书,自是更好了。”话说的很有礼,神色间却难掩一股傲色,仿佛齐衡在盛府读书是给了他们面似的,王氏眼神垂下,不语。

这种时候就看出盛紘的本事了,明兰第一次看见自家父亲在上级面前的表现,不卑不亢,长袖善舞,说话得体又知道尊讳,他朗声道:“读书靠的多是自己用功,那些苦寒出身的士何尝有这般那般的讲究,祖爷时的刘李二相,先帝时的杨,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何等能耐,他们可也都是贫寒弟出身,那可真是叫人敬佩!”

开国刘相正是齐大人的外祖父,齐大人素来最景仰这位先祖,听了面色大好,赞道:“正是!咱们两家虽境况好些,可你们也不许懈怠,堕了祖宗名声。”

这话是对着男孩们说的,盛家个男孩和齐衡一起站起来,垂首应声,齐大人见盛紘的个儿都生的眉目清秀,不由得道:“盛兄好福气,位公俱是一表人才。”又看看几个女孩,道:“儿女旺盛乃阖家之福。”

郡主娘娘顿时神色有些不自在,不过这几抹不虞转眼即逝,见郡主不高兴,王氏自是知道前后的,便笑道:“虽说多多福,可咱们又不是那庄户人家,急等着男丁干活争产,所谓儿好不用多,要是争气呢一个就够了,要是不争气呀,越多越头痛。”

郡主娘娘眉眼展开,笑道:“姐姐说的是。”

说着随手拉过一旁的如兰,细细看起来,不住的夸她端庄大方,十分喜欢等等,又摘下腕上的一个玉镯给如兰套上,如兰被夸的满脸通红,神色间颇有得色,故意瞥了墨兰和明兰一样,眼中似有示威。墨兰脸色苍白,自她进屋后只接过礼物时说了句话,至此便没有机会开口,细白的手紧紧攥住手绢,明兰正捏着那个锦绣荷包细细感觉,猜着里面是什么,根本没看见如兰的眼色。

这边郡主和王氏拉着如兰说着话,那边盛紘和齐大人正对着四个男孩考教问,齐大人早年也是一上进青年,可惜还没等他去考科举便受了萌封,虽说后来官做的不小,但看见那些正途出身的科甲官员总觉得底气不足,所以对读书好的少年郎都十分赏识,问过几句后,发觉长枫侃侃而言,出口成章,而长柏却惜字如金,一派虚涵若谷,齐大人忍不住对盛紘言道:“贵长公端的一副当年王家老大人的格。”

他口中的这位王家老大人便是王氏的亡父,长柏的外祖父。

这位王家外祖父当年是屈指可数得了善终的能臣干吏,历经朝不倒,低调沉稳,无论高起低落都荣辱不惊,无论伺候哪个皇帝,就算一开始有心结,最后都不得不欣赏重用,堪称一代人杰。很可惜,王家的几个舅舅才干问都并不出众,但凭着祖萌和皇帝的顾念,还是稳当的做着官,让盛紘好生羡慕。

其实长柏的样貌酷似盛紘,但秉性却奇异的转了弯,拷贝了四分之一血缘的外祖父,盛紘虽然不是很喜欢王氏,但对她带来的优良基因十分满意,不过当他面对形神皆似自己的次长枫时,心情不免又有些微妙的变化。盛紘道:“若真像了泰山老大人便好了,就怕只是画虎不成。”不论多满意,父亲嘴里往往吐不出儿的象牙来的。

盛紘和齐大人扯着长柏回忆起王老爷的音容笑貌,王氏和平宁郡主扯着如兰说话,王氏句话不离本行,忍不住夸起自家女儿这儿好那儿好来了待到王氏夸如兰夸到针线时,郡主眼光闪了闪,瞥见一旁幼小娇憨的小明兰,心里一动,忽道:“我正要说这个呢;说起来我要谢谢你家六姑娘了。”

王氏呆了呆,平宁郡主笑着把齐衡招过来,齐衡看见坐在一旁的明兰,小女孩正一脸茫然,齐衡好笑,便细细说了原委;那日盛老吩咐明兰给长柏做些活计之后,明兰立刻贯彻执行,她打听了考场之内所有的衣物都不能是夹层的,又想到秋深天寒,便从库房里找出一大块厚绒来,细细裁开了,做成一对从脚尖一直套到大腿的护膝(类似长筒袜),谁知叫某天来蹭饭的齐衡看见了,觉着好玩,便也要了一对,在奉上一本绝版的《镜花错针谱》后,明兰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刚到济南前两日还好,谁知开考前一日天儿忽的阴冷起来,坐在那石板搭的号舍里头,一股寒气就从脚下蔓上来,亏得有六妹妹做的护膝,一点儿也没冻着。”长柏这时也过来了,站到王氏身旁,温言道。

郡主笑道:“衡儿,还不谢谢六姑娘,她小小年纪就这般伶俐,真是难得。”

齐衡撇了撇眉毛,道:“谢是要谢的,可账也是要算的。”

“什么账?”如兰惊疑不定的去看明兰。

齐衡走到明兰面前,哼道:“你在我那护膝上绣了什么?”

明兰把小手一摊,无辜道:“没什么呀?考场里不准有字的,我就绣了个记号在护膝上,免的丢了呀。”

齐衡笑出一口漂亮的白牙:“就知道你个小丫头会赖!”然后转身对一个小丫头吩咐了几句话,转过来继续说,“她在则诚兄的护膝边上各绣了一颗小小的松柏,端的是苍劲挺拔,可是她在我护膝上绣了……哼哼……”

这时那小丫鬟回来了,齐衡接过丫鬟手里的一团毛茸茸的物事,拿到众人面前,只见叠的好生整齐的一团绒布上闪着一小片东西,众人凑上去瞧——上面端端正正绣着一只小小的金元宝,圆滚滚胖嘟嘟,憨态可掬,甚是有趣。

王氏失笑道:“这是何意?”

郡主娘娘倒是明白了:“哦,衡哥儿字元若,元宝的元,你便绣了这个?”

明兰红着脸点点头,一小下一小下的缩到长柏背后去,长柏也很讲义气的挡在前头。

大家看看俊秀飘逸的齐衡,再看看那只肥头大耳的小金元宝,顿时都笑了起来,连如兰和墨兰也捂着帕笑着,小长栋掩着小嘴咯咯不停。

齐衡故意捏了把明兰的小耳朵,道:“即便我比不上你兄长,也不至于像只金元宝呀!小丫头,你偏心偏的没边儿了!瞧我以后还给不给你带好玩的!”

明兰被当众揪耳朵,白胖的一张小脸窘的涨红,用力扯开齐衡的手,拼命争辩道:“你字里面的元,元宝的元,不都是一个字嘛!金元宝那么大那么胖,可费了我不少金线!你不喜欢金元宝,那我下回绣元宵好了!”

众人几乎笑倒,那边的齐大人和盛紘也听见了,盛紘指着明兰笑道:“你个小丫头,都快胖的跟元宵一个样儿了!”

明兰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卖傻装乖,偷眼去看王氏,发现她似乎并未不高兴,有些放心,再去看如兰和墨兰,却见她们脸色略有僵硬;明兰心里一沉,她很清楚,她扮演无知孩童的日已经不多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