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知否发糖日记 > 第57章 孙子不如臣子

知否发糖日记 第57章 孙子不如臣子

作者:杨米丫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1-22 07:42:33 来源:文学城

沈皇后和沈从兴听了顾廷烨的豪言壮语,都是既松了口气又存了点歉疚。无他,沈皇后之前先叫了大哥沈从兴来咨询:曹太后要张桂芬进宫做宸妃,大哥我怎么办?

沈从兴为了亲姐姐,当即出卖了好基友:顾廷烨这厮和张娘子有私情,只要大娘娘不正式下旨,娘娘您今天告诉她大娘娘有这个心思,顾廷烨明天就敢和张娘子火速成亲!就算下了旨,顾廷烨没准都会闹一闹!这家伙有多叛逆多大胆,我们都清楚;连官家不敢驳了大娘娘的面子,顾廷烨没准就敢!

于是姐弟俩一拍即合,决定宣顾廷烨进宫,给他打个小报告,而顾廷烨的反应果然和他们预料的一样。当然,顾廷烨这么大胆,和宋朝君权相对其他朝代薄弱有很大关系。宋朝君主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有时官僚集团的权力甚至压过了君主帝王的权力,皇帝也不是为所欲为的。

且宋英宗和宋仁宗性格相似十分温厚,曹太后虽然相对强硬却也不是蛮横跋扈之辈,和当初的邕王和兖王性格迥异。即便顾廷烨和张娘子成亲,轻则被训斥重则被降职,性命是无碍的。如果换了皇帝(比如秦始皇)、太后(比如武则天)或者朝代(比如清朝),十个顾廷烨也不够砍的。

大家既然想法一致,顾廷烨拉着沈从兴就要告辞:“娘娘,我这就得回去准备成亲,国舅这个媒人您还是要借给我!”

桓王到底政治素养比沈皇后高,叮嘱顾廷烨道:“仲怀你去和英国公商量个成亲的日子,然后把定亲的事儿连带成亲的日子一起放出消息来就行。只要这事儿在大娘娘正式下旨前就满城皆知,估计她也就作罢了。什么今日就成亲,那也太不给大娘娘面子了!”

顾廷烨笑着道:“殿下放心,我说着玩呢!就算我要今天成亲,我岳父也不会答应啊!我还攒了一堆聘礼要送呢!”

沈从兴也道:“这才是正理,今日我们几个都在,大娘娘若要怪我和娘娘也就罢了,可不要牵连殿下。刘贵妃进来屡屡在官家面前说殿下和我们走得太近结党营私,她如今把五殿下送给了大娘娘养,只怕殿下更成了她眼中钉,有机会就会中伤殿下。”

沈皇后也被提醒了,赶紧补充:“对对对,大娘娘若是问起,我们就说我决定不等官家病愈,现在就下旨宣张娘子进宫伺候官家;不过想着沈顾之前争婚的事儿,所以叫大哥你和仲怀进宫来交代一声,大郎不过给父亲请安刚好赶上了。万一大娘娘生气,也是我走漏了消息、仲怀胆大妄为,可千万不能连累大郎!仲怀你是臣子大娘娘没准还给几分颜面,大郎可是孙子!”

所以说啊,大宋朝士大夫地位高啊,太后孙子混得还不如臣子!

桓王却替沈皇后担心了:“娘娘,这样一来,大娘娘不能怪你嫉妒不贤了,但会反过头怪你办事不力吧!”

沈皇后苦笑道:“哎,反正我不是大娘娘中意的皇后,不管我怎么做,她都能找出理由怪我。我宁可她怪我办事不力,也不想阻了仲怀和张娘子的大好姻缘。说起来仲怀今年都三十了,三十而立,也该成家了!”

沈皇后:我宁可她怪我办事不力,好过亲自给夫君拉皮条!

明兰:哎,天下的婆婆都不喜欢儿媳妇,就连皇后都逃不过!

几个人商议好了,沈从兴和顾廷烨正要出宫,曹太后宫里的小黄门到了,宣沈国舅和顾都督相见。

众人:……

北宋定都汴梁,又称汴京、东京,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北宋的皇宫方圆只有五里,比明清的紫禁城小多了。皇宫一般都分为前殿后宫,前殿是中央集权办公的地方,后宫就是皇帝休息妃嫔居住的地方。

北宋皇宫前殿包括举行大典的正殿大庆殿;皇帝接受朝贺接见使臣的紫宸殿;皇帝平日听政的垂拱殿;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文德殿,以及科举面试饮宴开春晚的集英殿。大庆殿之南就是三省六部办公的地方,相当于现代的□□□□。

后宫有宋英宗所住的福宁宫,曹太后住的福寿宫,沈皇后住的徽柔宫以及妃嫔的寝宫,还有御花园和各种亭台楼阁娱乐场所。北宋初年,宋太祖为了表示对农业的重视,还专门在后宫中设置了观稼殿和亲蚕宫。每年春天皇帝在观稼殿里种水稻,皇后在亲蚕宫养蚕,表示天子国母亲自参与农桑之事。

顾廷烨和沈从兴从徽柔宫出来,还以为要去曹太后的居所福寿宫,结果小黄门说曹太后在垂拱殿等着他们,也就是平日她垂帘听政的地方。

沈从兴和顾廷烨听了都是会心一笑,果然是曹太后的风格。这位女德班班主任并非浪得虚名,曹太后向来反对外戚家族男子入宫拜谒太后和皇后,妃嫔就不必说了,根本没这个资格。不在自己寝宫而是在垂拱殿召见,就不是太后见男人,而是执政者见臣子了。

到了垂拱殿内,接待两人的是曹太后身边的内侍总管张茂则。张茂则原是宋仁宗身边的内侍,因做事勤奋能力出众一步步成为曹太后的心腹,除了日常为曹太后出谋划策之外,还掌管太医院和御药院。

曹太后隔着珠帘给众人赐坐上茶后便说昨日收到紧急奏报,江南私盐猖獗,官府捉拿时有私盐贩子拒捕,如今索性占地为王,犯上作乱,扬州知州请求朝廷派兵剿匪;北边则从去年腊月起就有辽兵时时越境烧杀抢劫,抢完就跑打游击战,边境守军也颇为头疼。曹太后接到奏报,便想派左军都督顾廷烨南下扫平私盐贩子,右军都督沈从兴北下给辽军一个教训。

顾廷烨和沈从兴都是军人,打仗是本行,不打仗还有点儿手痒,很痛快地答应了。再说曹太后毕竟代表皇帝是君,征求你的意见是人家客气,你拒绝可以,但是要有一个说得出口的理由,像我不能打仗我要留在汴京娶媳妇儿这种,就不太说得出口了。何况来之前顾廷烨和沈从兴都商议好了,只要曹太后不主动提张娘子进宫的事儿,大家就都不提,不能叫曹太后知道沈皇后通风报信。

说完了领兵出征的事儿,曹太后并未急着叫他们退下,反而是拉起了家常:“仲怀,正月新年朝贺时,永昌侯府秦老夫人说起你得官家赐了宅子,就在宁远侯府隔壁,如今母子反倒成了邻居。你继母尚在,且向来视你如亲子,你为何不住侯府,友善兄长,孝顺母亲,反而要比邻而居呢?”

这就是小秦氏厉害之处了,明明顾廷烨叫她耍了整个青春期得了不孝气死父亲的名声,满汴京还都觉得小秦氏对继子掏心掏肺仁至义尽。

顾廷烨忙道:“臣多年在外从军,散漫惯了,时时呼朋唤友回家吃肉喝酒切磋武艺。老夫人年事已高,兄长体弱多病,我住到一处,恐怕扰了他们清修养病。要是大娘娘觉得臣此举不妥,等臣从扬州打了胜仗回来,就听大娘娘的,和母亲以及兄长商议搬回去的事儿!对了,当年臣这宅子还是国舅让给我的,若是我搬回顾家,还请大娘娘将这宅子还给国舅,我们做个邻居!”

曹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又问:“听说逆王的案子,顾家也牵涉其中?我本想明日传元若进宫来问问,既然国舅和仲怀都在这里,就先说一说吧!”

沈从兴急忙回禀,根据审问结果,顾家四房和五房的四位公子下江南玩耍时采买了十四个歌女。回到汴京后,四房的两位公子自己一人留了一个,剩下十二个送给逆王,有十个被逆王送给了同党。下江南送歌女的事儿,宁远侯顾廷煜及其幼弟顾廷炜并未参与。

除了这件事儿之外,顾家倒也没有和逆王有过多的牵扯,主要是逆王看不上顾家四房五房,宁远侯顾廷煜又体弱多病没有实权。人家好歹也是要造反的主儿,权倾朝野,不缺拍马屁的,不是什么人倒贴都能得到逆王另眼看待。

曹太后内心一直觉得宋仁宗的早逝与逆王逼宫造反有脱不开的联系,所以才会委派齐衡彻查,对查到的党羽也从不姑息。此时她微忖之下便有了论断:“即便只是趋炎附势,也过了些,眼里哪还有官家。如此顾家四房二子判流放,五房二子各罚银一千。顾家长房幼子无罪释放,但宁远侯管束顾家子弟不力,难当大任。就凭这件事,我若褫夺了宁远侯府的爵位,也不能说过分吧!”

沈从兴不禁一惊,曹太后虽然循规蹈矩秉公执法,但顾家四房和五房的处置还算公道,长房降爵也就罢了,夺爵何等严重,不至于啊!

顾廷烨却在一边开口了: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任凭大娘娘发落,臣与顾家不敢有怨言。”

曹太后对顾廷烨的态度很满意,微微点了点头又道:“可顾家一门忠烈,延绵四朝,我不忍见其断送在我的手里。这样吧,有功需赏,有罪需罚,仲怀与我立下军令状,国舅做个见证。若是你这次得胜归来,我便将这宁远侯位给你袭了,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