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 第13章 第十三课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第13章 第十三课

作者:丁珰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20 16:20:57 来源:文学城

和素未谋面的观众们热烈地讨论了一番后——准确地说,是看他们热烈地讨论了一番后,商汤灭夏的这个问题才差不多过去。

看那个网名叫做“禹”的人没有再次提出什么疑问,李晓诗带着两耳朵听来的历史趣事,老老实实继续“做”作业。

“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商朝很快强大起来。①”

读完这一段,李晓诗得意地蹭蹭鼻子,声调又恢复了之前念评论时候的声调,离开了读课文的状态:“关于这一点,我也知道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是我们老师上课时候讲的,不知道哥哥姐姐们有没有听说过,我也来分享一下吧!”

她道:“老师说,商朝一开始是没有钱的。”

钱?

夏商两朝的人都有些迷惑:这是什么?

李晓诗:“他们用贝壳做货币,但是贝壳这种东西本身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用来做货币不合适,因为它们就不值钱,想要当钱花,还是得用值钱的钱。”

这话说得拗口,但是后世的人听懂的不在少数,有不少人都点头,特别是管这块儿的官员。

货币本身是要有价值的,要么为什么没人随便拿石头当钱?

商朝开国众人有些似懂非懂。

提到贝壳,又说货币和价值,虽然词句不太理解,但是联合上下文自己再串一串,他们也就差不多懂了。

他们现在的确是用贝壳在贸易,也发现了不太合适,只不过还没找到解决的办法,难道天幕有?

李晓诗说道:“因为贝壳有很多啊,如果大家都去捡贝壳,那岂不就成了钱多货物少的市场吗,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商朝人就采取了用铜铸币的办法,这也就是后世大家都用铜钱的开端。”

后世的位面对此兴致缺缺。

如果没点什么史料听,那继续来些野史也行啊,这种古早的钱啊什么的,真的很没意思。

商朝人却眼睛一亮:好主意啊!

于是一些人立刻开始在心里为这件事打起了腹稿,决定一会儿好好商量一下可行性。

李晓诗还在说:“现在出土的甲骨文也是商朝人用的,老师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不过这些都是商朝中后期的东西了。有甲骨文和铜币,后世的钱和文字才有了雏形。”

“文字和货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商朝人很会做生意,人人都是做买卖的好手,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商业’‘商人’,都是从这里流传下来,从‘商朝人’这里简化而来的。”

半炫耀半卖弄地认认真真把笔记说完,李晓诗高高兴兴:总算没一直听,我也知道一点点有趣的事情了。

屏幕上稀稀落落地飘过几句对她这个“‘商人’学说”的夸奖,李晓诗反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她知道,她说的和这些人知道的相比差的还是太多了。等之后的,等这次录完下去了,她一定会多收集一些历史上有意思的事情,在以后录作业的时候说给大家听的。

课本翻页,来到了下一段。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②。”

【伊尹:殷是哪里?】

李晓诗:OoO,伊尹!

不知道为什么,她有种莫名的激动,明明是一句短得不行的评论,还是一下子抓住了李晓诗的眼球,这可是伊尹!和汤君臣相和被无比重视可比诸葛亮的伊尹!

她插嘴回复道:“殷就是现在的安阳啦!”

但是安阳在哪里,虽然课文段落旁边的地图上有,李晓诗大概能看出这是河南山东那一片的区域,具体地却不知道怎么解释。

生怕伊尹再问一句安阳在哪,李晓诗直接道:“地图上有的,你去地图上搜搜就知道了。”

地图两个字一出,所有接收到天幕的朝代都不淡定了。

后世/仙人的舆图!

能不能有机会见一见?

李晓诗就看到屏幕下方的评论区域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安阳在哪里,仙童,展示一下地图吧。】

【殷、安阳在哪,可不可以给看看地图?】

【请让我们看一下地图吧,小诗。】

【……】

李晓诗有点愣。

啊?

这么多人都不知道安阳在哪?

连她都知道是在那一片,这些观众应该都是大人吧,没有学过地理好歹也该知道省份呀?

但是看着那一串非常有礼貌的“请问”和“小诗”评论前边的名字,李世民三个字明晃晃在那,李晓诗没出息地害臊了起来。

“李世民”叫她小诗耶!

她挠挠脸颊,很诚恳地点了点头,把课本拿了起来,把这一课文字旁边的配图对准了屏幕。

“就……就河南省呀,安阳市……”

随着她的声音,一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比古代的舆图还要简略许多的图画出现在天幕中,但这幅画虽然简略,却比他们的舆图要准确精致了不止一倍。

所有位面的观众都眨也不眨眼地盯着天幕,要把这幅画看出一朵花来。拿着笔的会画画的更是连忙开始当场临摹。

李晓诗手指指了指地图上标着殷的加粗黑字:“这里就是殷了,现在是殷墟遗址,就在安阳市。”

其实也不是这么多人都对那个什么“殷”感兴趣,主要是李晓诗的话是在说殷,观看的人想要和天幕互动,就只能从这个点做切入口,才能被她看到,所以才有这么多人问殷和安阳的事。

其实要按本心,不知道会出来多少个“说书的,给我来一份详细的中国地图!”

秦。

众文臣武将早就聚在一起讨论起了这幅“地图”。

王翦指着画面里的蓝色线条:“这些歪歪扭扭的,写着河水、江水的,就是河水和江水的流域吗?这主支分支如此明确,仙童手中的‘地图’果然精妙。”

黄河和长江在那时候还不叫黄河长江,被多数人就称为河水江水,课本地图给的标注多半也都是参考古时候来的,所以离这个商周越近的人看这幅边角的地图就越能身临其境。

李斯也目露赞叹:“渤海……黄海……东海……原来边缘走势竟是如此!”

他一边称赞,一边飞快地记下这图样,直接扯了衣摆在衣摆内里开始绘制,即便嬴政并没有吩咐他来记录。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打工人,尤其是老板就是个卷王之王的打工人,李斯这种卷王能得用还是很有道理的。哪个老板不喜欢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还能自觉加班一心为了实现自己价值拼命工作的手下?

殿中喧哗,嬴政的目光却落在了李晓诗手中的课本上。

这是何物?

轻便、记录文字和图画多彩又清晰,如果这能拿来代替竹简承载记录政务……

李晓诗手臂举得有点酸,但是评论里已然有人在说让他们多看一会儿,于是她只好干巴巴地继续举着,顺便解说一下:“这个字小一点的没有加粗的‘牧野’,就是武王伐纣时候牧野之战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新乡,新乡应该也是河南省的一个市。”

商朝人完全不知道武王也不知道伐纣是什么,毕竟李晓诗还没说到那里,他们的全身心都放在了研究“殷”这个地方。

据天幕说,那个商王盘庚迁都到了这里,商朝才稳定下来?

那要不要提前迁都呢……

汉唐两处,同样有人在勤勤恳恳地画图。

刘彻悠悠看着地图,有点遗憾。

可惜了,要是有一份大汉的舆图就好了,最好再加上匈奴那边。

李世民很淡定。

一开始的不淡定过去了,现在就很淡定了。

既然仙童说到了这“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那迟早会说到大唐,等大唐的时候,或许也会有这样的图画,届时再详细一观,岂不妙哉?

不急,不急,不要急于一时,很快的。

夏商周过去,也就是一个秦汉晋隋,很快就到唐了。

很快了。

完全没把任何的“非大一统”朝代归进李晓诗课本的大唐太宗陛下现在心情很好。

感觉离大唐地图只有几天的时间了。

李晓诗又举了一会儿,她再三看了看这幅地图,觉得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完全没什么信息啊,只有长江黄河,还不如中国省份地图来的精细呢。但她也没说什么,尽职尽责地举着课本,毫无怨言,偶尔还解说两句,什么“原来这个看着像‘毫’的字是指郑州啊”“淮河以南就是南方以北就是北方地理老师课下的时候提到过”什么的。

等差不多评论没那么多的时候,她才放下课本,揉了揉有点酸疼的手臂。

“那我就继续读课文啦。”

“商朝为了巩固统治,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③。”

随着简单而精准的地图被放下,李晓诗的脸再次出现在天幕中,她笑盈盈的,看起来很高兴能和这些“观众”互动。但说出来的话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至少在商朝人听起来不是那么回事。

这么可爱的女娃娃,怎么说出来的话这么冰冷无情!

怎么就“监狱”、“酷刑”、“腐朽”了!

他们什么也不知道啊!

刚刚灭了桀没多久的众人悲愤。

原来商到了后期会变成这样吗?

面白唇红的小仙童继续念:“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④。”念完,她语调一转,十分主观地加了一句,“纣王真的太讨厌了!”

在她说到“酷刑”“征伐”“修筑宫殿”时,秦的大殿之上静得可怕。

呃……

他们停了讨论,都低着头,生怕哪里触怒他们伟大的敬爱的陛下。

嬴政的注意力也从李晓诗刚刚展示的“课本”上挪开,见众人怯怯,似乎在忧心秦被天幕这些评论给影射到,他锋眉一挑,不怒反笑:“商纣王乃亡国之君,朕为开国之主,他如何能与朕相比?”

无论后世如何评说,哪怕是暴秦、苛秦,也不至于将他与纣王放到同一个层面去评判。

若是真的有,那又如何——脑子无用、眼不能视之人的评价,他何须放在心上?

如果李晓诗在这儿,听了嬴政的内心活动,或许还能蹦出一句超出她知识范畴但不知道从哪儿听到过的“夏虫不可语冰”来。

嬴政姿态从容,声音淡然,眉宇间是来自缔造千古一国帝王的威严:“暴秦、苛政、徭役、征伐……——朕之所为,均为万世太平故,若天下永昌,又何须在意人之评定!”

他的功过,皆有上天见证。

“起来,继续看天幕吧。”

商。

伊尹神色严肃:“‘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汤叹气。

研究这个干什么,之后的事,之后再说吧,谁知道这期间过去了多少年呢,他们是管不了的,总不能现在去把那个什么“武王”给伐了吧?

他们连武王是谁都不知道呢!

李晓诗把“商汤灭夏”这部分念完,到了商纣王这里,她心思活泛,忍不住想拉着这些观众跟她多唠唠这个商纣王。

别的她不知道,但是纣王这个她还是知道的,不说封神榜了,哪吒传奇总可以吧!那妲己,那纣王,那姬发,可不就是这时候的事儿?

但是拉着一群大人跟她唠动画片……李晓诗有点不太好意思。

犹豫了一会儿,她还是开了口,打算不说什么纣王和妲己的爱情,也不说石矶娘娘小龙女,就只说点比较“成人”的东西好了。

“咳……说到商纣王,哥哥姐姐们,我知道你们懂得多,那你们看过封神榜吗?还有哪吒传奇——我知道哪吒抽龙筋是假的,李靖的夫人怀孕三年也是假的,但是比干被挖心、李靖听纣王的吩咐不得不和亲儿子打仗、姬昌吃了自己儿子肉包的包子……这些是真的吗?”

巴巴等着说到周的西周众人都懵了。

莫名其妙被一众臣子注视的姬发:?

臣子眼观鼻鼻观心:姬昌吃用儿子的肉包成的肉包子……哪位公子啊?

看前前前人乐子的大唐众人也懵了。

莫名其妙被一干同僚瞩目的李靖:?

同僚:李药师的夫人怀孕三年不生?李药师去了商朝、还在纣王手下讨生活?李药师和儿子阵前对攻?

隔着远远的时空维度,李靖和姬发不约而同地都板起了脸。

什么东西?跟他们没关系!

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①-④——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晓诗:我会多研究历史趣(同)事(人)来和大家分享的!

刷视频看到一个说因为讨论嬴政和刘邦谁能力强结果和对象打了一架的哈哈哈,真的很是历史粉会干出来的事,想到了高中时候和朋友论三国脸红脖子粗的事,以后小诗也会看到更多的历史粉之间的battle,历史真有趣www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十三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