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朕与秦王扫六合 > 第9章 魏如

朕与秦王扫六合 第9章 魏如

作者:竹止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24 18:55:43 来源:文学城

长安君府邸中,侍卫急匆匆地请见嬴政。

“长安君,公子政和燕丹,同王孙赵迁在市上打起来了!”

嬴政刚刚放下笔,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下,听见这句,立刻起了疑心。

绝对不是普通的打架。

嬴政披上了狐裘,“说清楚,为什么打起来,现在如何了,人还在市上?”

侍卫跟着他往外走,道:“不知道为什么打起来,只知道燕公子丹把王孙打掉了一颗牙,貌似还……还打断了鼻梁骨,人已经被赵王叫去宫里了。”

嬴政脚步一顿,“赵王怎么说。”

侍卫:“赵王大怒,要把两位公子下狱,依罪论处。”

嬴政皱起眉:“魏如呢?”

“魏公子?魏公子不在现场,据说是当时内急。”

嬴政又问了几个问题,侍卫一一答复。最后他道:“赵假是不是进宫了?”

侍卫微微一怔,不明所以:“是、是的,刚刚进宫不久。”

“嗯。”嬴政已经走出门口踏上车辇,“你退下吧。”

府令挥鞭,马车急急往赵王宫驶去。

嬴政隐隐预感到,现在去或许已经有些来不及了,他按住了府令的肩膀:“你去平原君府邸,带几句话给他。”

·

赵王宫内,赵太子偃正痛哭流涕,他最宠爱的儿子被人打断了鼻梁骨,心疼死他这个当爹的了。

赵王被他哭得不耐烦,厉声道:“好了!哭哭啼啼,成何体统!身为赵国太子,就是一个哭包废物吗!”

赵偃道:“儿子倘若被人打去半条命,难道父王不心痛吗?”

赵王语塞,狠狠瞪了赵偃一眼:“你?你要是被人打成这样,说明你无用!”

赵偃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他知道父王从来就没看好过他,转而道:“儿子恳请父王将这两个质子依罪论处!”

他指着一旁跪着的燕丹和赵政,“敢殴打王孙,这简直不把父王您放在眼里!岂能宽恕?”

赵王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现在还气着呢。但是,燕国那个太子还好说,燕国弱小,赵国从来不带怕的,让他头痛的是秦国这位。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赵假请见的禀报。

赵王让赵假进来。

赵假一进门,立刻就跪地上了:“臣弟听说侄儿赵迁被燕秦质子打了。”

赵王哼了一声,“是啊,一个个的都是祖宗,好吃好喝地伺候着,还要打我孙子,还不能罚,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燕丹翻了个白眼,赵政轻轻拽了他袖子一下,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火上浇油。

燕丹只好低下头。

赵假道:“依臣看,同龄人之间,有点小打小闹也很正常,只是下手没轻没重的,太不懂事。”

赵王盯着他:“那寡人不该罚他们了?”

赵假道:“罚!必须罚!只是,臣弟听说,平时公子政和公子丹都是乖巧懂事的孩子,一个好读书,一个好任侠,都是栋梁之才,怎么会突然出手打人呢?会不会……是受了什么人的挑唆?”

赵王眯起眼,好啊,赵厘上次用这个整你,你这回还学会以牙还牙了?

赵王就坡下驴:“如此说来,也有道理。他们两个最近和什么人来往密切?”

赵假立刻道:“长安君赵厘近来对质子们颇有照顾,秦公子政还住进来他府邸的别院,这关系不可谓不密切。一个赵国宗室,无缘无故,为什么要对一个秦国的质子这么好?倘若是他挑唆赵政他们殴打王孙,那就是阴谋不轨啊!”

赵王道:“说得有些道理,但是小弟为人和善,寡人不相信他会做出这种事。赵政,你说说,为什么和赵迁打起来?”

赵政双手拱袖举过眉目,道:“王孙不知从什么人那里听说我等背后非议于他,便带人在集市上围截我等,我们争议了几句,不知是谁先出了手,就打了起来。请大王明鉴。”

“那你们有没有非议他?”

赵政:“从未。”

“你要如何让寡人相信你的话?”

赵政抬起头。

这并不是如何让赵王相信的问题,而是赵王心底选择相信哪一个的问题。

如果赵王有心整治长安君,他说得越多,只会引起赵王更多的反感,更加坚定赵王的决心。

如果赵王相信长安君……作为一个君主,他会相信长安君吗?

答案太明显了。

他不能去猜测赵丹的心思,更不能妄图去改变赵丹已经相信的事情,除非赵丹是非常冷静的明君。

然而作为一个王,赵丹明显资质平平。

赵政道:“大王心中自有定夺,政已经把能说的都说了。”

赵王不由得看向这个清瘦的秦国质子。眉目清秀,腰挺得很直。年纪虽小,却非常聪明,有种君临天下的气度。

可惜了……可惜了上面还有父亲祖父,未必能熬到坐上王位的那天。

赵王道:“传长安君赵厘过来。”

话未落,宫门前已经有人来禀:“长安君赵厘请见王上。”

“让他进来。”

宫门外,嬴政脱去大氅走了进来。

赵王道:“你是来给他们求情的?”

嬴政道:“臣弟是来请罪的。”

“哦?”赵丹好整以暇地敲了敲漆案,“小弟何罪之有啊?”

“臣弟近来过于纵容这些质子,以致他们闯下大祸,所以过来请罪,弟任凭王兄处置。”

赵丹看了他一眼:“小孩子不懂事,打打闹闹,没什么。不过你近来,确实和他们走得过近,难免让人生疑……寡人打算将饶地划给你做食邑,你看如何?”

长安君现在的食邑是一块富庶之地,人口众多,能够缴纳的赋税也多,食禄自然不菲。赵丹所说的饶,是赵国一块偏僻的山地,人烟稀少,没几户人家,能够享有多少食禄,就很难说了。

嬴政道:“无功受禄,岂能心安。臣弟请王兄收回臣弟所有食邑。”

赵丹轻轻冷哼了一声。

他刚才不过是试探,没想到赵厘却以退为进,这让他很不爽。

赵丹扫了赵政和燕丹一眼:“我听赵迁说,这两个孩子背后说他的坏话,今天在集市,又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丝毫不顾及王室体面!但是,赵假刚刚还替他们求情,说他们知书达礼,是听信了有心人挑拨才会如此……按照法律,殴打王孙,是重罪,要处以肉刑。可是,他们是燕秦的王子王孙,寡人不好处置,你看,该怎么办?”

这就差直说让赵厘去替了。

嬴政微微垂眸,“臣弟愿代之受罚。”

赵丹颜色稍霁。

肉刑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以赵厘这病恹恹的身板,承受肉刑,等于要他的命。

兵不血刃不说,这还是赵厘自愿的。赵丹对此非常满意。

一开始他还能纵容赵厘,现在,赵厘的声望都快要高过他了,他不得不对这个脱胎换骨般的弟弟起了杀心。

赵政也是立刻想到长安君的身体,忙求情道:“长安君久病沉疴,如今越发虚弱,经不得……”

嬴政厉声打断了他:“赵政!”

赵政震了一下,猛的抬头看向嬴政。

这是先生第一次叫他的名字,第一次,叫他的名字。

他无数次地想问先生,是不是不喜欢他的名字,为什么从未听先生开口说过?先生从来都是叫他小孩,再正式一点,会叫他公子政,但是从未完整地喊过他的名字。

他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下,听见“赵政”这两个字从先生口中说出来。

威严,震慑,不容拒绝。

嬴政没有看赵政,他抬袖:“弟任凭王兄责罚。”

赵政还想说什么,最终没有开口。

在一个已经认了死理的人面前,说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偏偏要动摇一个人心里的成见,除了语言,没有别的办法。

就在沉默的片刻中,外面又传来通禀。

“魏公子如求见王上!”

赵王不禁皱着眉啧了一声,赵厘一出事,他这宫里就热闹得跟过节一样。

“让他进来。”

赵政不禁一怔,魏如过来做什么?这件事从始至终与魏如无关,他过来求情吗?难得他那个性格,还能站出来说话……只不过更加雪上加霜罢了。

魏如很快进了大殿,向赵王行礼。

赵丹道:“魏公子也是过来求情的?”

魏如略一顿,看向了离他不远的赵假,他收回目光,镇定道:“不,我是来告发长安君的。”

“哦?”赵丹扫了他一眼,“说说。”

“长安君挑唆指使燕丹和赵政殴打王孙,我是听见了的,特来作证,请大王严惩之。”

话落,大殿中一片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魏如身上。

燕丹震惊,赵政惊讶,嬴政微微眯了眯眼,仍是不动声色。

赵假低着头,一看就是在偷笑。

魏如被盯得浑身发毛,他连看都不敢看赵政。但是已经上了贼船,他只能一条路走到黑,毕竟成功的诱惑是巨大的。魏如不得不挺直了腰板,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心虚。

一片寂静之时,燕丹直接暴起,大怒道:“魏如!你在放什么屁?!长安君待你不薄你居然陷害他!你……”

“燕丹!”赵政将燕丹拽回身边,他也是懵了,完全没想到魏如竟然是过来落井下石的。

但是他很快反应过来,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冷静:“你别再说了……魏如应该是被赵假收买了。我们帮不了长安君,只会越说越乱。”

燕丹气得说不出话。他现在只想把魏如揪过来打到他亲娘都认不出来,他小声喃喃:“长安君人这么好,难道没人能帮他吗?”

“有……”赵政深深呼出一口气,“平原君赵胜。但是先生与他来往不多,他愿不愿意出这个面,很难说。”

平原君赵胜,与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齐名的四公子之一。当今赵王的叔父,门客无数,势力庞大,左右着赵国朝政,赵王对此人既忌惮又依赖,是个非常棘手的人物。

只是平原君长平之战决策失误,导致赵国国力大减,已经退居幕后,不怎么在朝堂露面了。

魏如说完后,赵王一副沉思的样子,没有回应。

这是一件小事,但是背后折射出来的各方势力的博弈却可以窥见一二。

赵假被夺去食邑和亲信后一直不服,他暗中等待机会,想要将回一军。他朝魏如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赵厘最近照顾质子的事迹在六国广为传颂,声名鹊起,不少人都投奔到他府邸做宾客舍人,这已经引起了赵王的敌意。

赵厘是王弟,这个身份,加上名声,拥趸一多,借机行谋逆之事也不是不可能,赵王顾忌的就是这一点。

赵假只是借了东风行事罢了。话说回来,这个主意,还是平原君赵胜给他出的,回头还要感谢他一下。

大殿中还剑拔弩张,赵假已经在考虑送什么礼物了。

赵王看向自己最小的弟弟,“魏如和你也算关系密切,他所说的,你认吗?”

所有人都明白,就算赵厘不认,赵丹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他必定按头让赵厘承认。

嬴政抬眼,望着赵丹:“不认。”

“哦?”赵丹避开了嬴政的视线,“那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吗?”

嬴政道:“臣弟以为,是有人向魏如许诺,只要他作伪证陷害臣弟,便以告发有功为名义,恳请大王送其回国。王兄尽可处置臣弟,弟死不足惜。只是到时倘若有谁以此为魏如进言,还请王兄严查到底。”

赵政原先想不通的地方,现在都通了。他想不到先生足不出户,竟能将事态洞察至此。

魏如购置新衣服,是为回国做准备。

故意装作腹痛,躲开了和赵迁的冲突,是避免被卷进来。

一反常态的大方也得到了解释——他要陷害先生,心中愧疚,所以怂恿他买那么贵重的百岁锁,还不惜往里添钱。

赵政望着地上光滑的黑色石砖。

他看见了自己稚嫩的脸。

这是他第一次被这么亲近的人背叛,这种背叛对他没有造成伤害,却深深伤害了他所爱的人。

他不由得望向先生,可是他没有在先生脸上看到一丝一毫的波澜。

他无法看透先生的神色,他不知道先生是不在意,还是太镇定,又或者……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背叛。

最后的猜想让赵政的心揪着一般地难过。

正在此时,又有人过来请见。

赵王的白眼已经翻上了天。

他还真不知道,他这个弟弟一出事,能惊动这么多人出面。有求情的,有中伤的,这次来的更是排面极大——平原君赵胜。

不等他传见,赵胜已经自行入内,略一行礼。

赵假乐得心里开花,用回国为条件招降魏如这主意就是平原君出的,他刚刚还在为赵厘说的话头痛,转头平原君就来了。

只是他没想到,赵胜进门后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向赵王请示说:“臣听闻大王要以重罪处置长安君,窃以为不可。”

赵假:“……”

赵假懵了,他觉得赵胜是不是糊涂了,心底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赵胜道:“现在六国都知道长安君善待质子,广招贤才,且这些贤才都举荐给了大王,毫无拥权自肥之意。大王如此处置国之栋梁,不顾手足之情,岂非自毁长城?以后赵国在六国中得威信何在?如今秦国求贤若渴,难道大王要把社稷之才都赶到秦国去,使秦国壮大吗?窃认为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赵丹微微低头,认真思考了这个建议。

这件事情虽然棘手,但是他的本意是削弱赵厘的影响,当然,如果能搞死就更好了。既然赵胜敢出来做说客,那他想必有办法顺自己的意。

他谦逊道:“叔父说得对,此事就交给叔父处理,散了吧。”

“谢大王!”

“大王英明!”

无声的交锋就这样结束。赵假想和平原君说话,大概是要质问,但是被赵胜身边的侍卫轰走了。

燕丹本想和赵政一起回去,也被嬴政打发走了。

太子赵偃听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扯皮,全程一句话都插不上,最后什么事儿都没有,他儿子白被打,不服气得要命。但碍于赵胜在嬴政身边,只能憋着一肚子火先行告辞。

殿前的长阶上,赵胜和嬴政边走边谈话。

赵政则跟在嬴政身后。

赵胜已经很大年纪了,两鬓霜白。他在寒风中看着嬴政,摇了摇头:“长安君真是变了个人哪。”

嬴政道:“叔父依旧不减当年。”

他来这里见赵王前,就知道这种点子不是赵假那个蠢货能想出来的,恐怕另有他人暗中谋划。他赌是赵胜,并且让人给对方带话。

用魏如回国的事来威胁他。

嬴政派去的人告诉赵胜,说他的计谋已经被长安君看破,长安君会向赵王明言,倘若到时谁为魏如回国进言,就是此事的始作俑者。

赵胜因长平之战决策失误而受到了多方面的挤压,他的处境并不轻松。赵厘动摇了他原本就岌岌可危地地位,他才想了这么一招出来。

然而,赵厘已经将他的计谋看破。倘若他到时不兑现对魏如和赵假的承诺,二人只怕会反咬他一口。

但是一旦兑现,就更给赵王提供了清洗他势力的借口。

所以赵胜觉得,与其便宜赵假那个一肚子坏水的,不如他先打自己的脸,救赵厘于水火,还有一丝冰释前嫌的可能,即便不能拉拢,至少不可成为敌人。

顺便也把赵假彻底逐出权力中央,免得他日后搞事。

赵胜偷鸡不成蚀把米,摆摆手,暗示道:“老了,脑子糊涂了,贤侄海涵,海涵哪。”

嬴政垂眸看着这个曾经名动四方、与其他三公子一起搅动七国风云的老人,温声道:“赵厘只求自保罢了,叔父安心颐养天年,不必惊慌。”

赵胜连连点头:“你是好孩子……聪明又识时务,倘若如今的赵王是你,秦国焉敢东出?”

嬴政道:“叔父,慎言。”

赵胜摆手,在高高长阶上望向天空的尽头:“这天下大势,谁能阻挡啊……听说秦王病危,恐怕不久于人世。秦国太子安国君不足成事,赢异人……倒是有些东西的,只是不知是否能成为一个雄主。秦国只要再遇一位如孝公那般的雄主,一旦东出,必将横扫**!然而,谁又能看到以后的事呢?鹿死谁手,叔父老了,恐怕见不到了,哈哈……”

嬴政敛眸,眼底的笑意暗了下来:“叔父好好休养,会见到的。”

即便见不到,也已经预见到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魏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