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镇国公主(BE线) > 第268章 四年

镇国公主(BE线) 第268章 四年

作者: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12-26 00:00:02 来源:文学城

多年以后,我终于能心平气和地回忆被关在掖庭的那些年。

一睁眼,看见的是比禁宫高墙更高的墙,冷漠而严肃地耸立压逼,墙高有两丈,甚或是三丈?总是七八个我也不及的高度。墙面煞白,白得根本不像这个时代,顶上也雕龙附凤,只是纹彩都被宽大的梁橼阔绰地横穿,显得龙也好,凤也好,毫无呼风唤雨之态,反似在日月云章中苦苦挣扎,仅免于溺堕。

窗户几乎与墙等高,悬在雕梁之侧,后来我才意识到窗其实都不小,但那么远,那么高,看着便只有扁扁的小格,因为离屋檐太近,阳光时常照不进来,为了安全,室内也没有许多灯火——唯有的几盏光,都横架在墙中间,离地丈许,每次更换,都须一人执梯,一人登高,小心淘替。

除了窗,还有两扇门,最初我只看得见一道,细细窄窄,也比普通的门要高。后来我知道,还有一扇小门,在床尾的帐后,用花障遮着,是新开的,为了防止正门狭小,若有万一,进不来人。

小门、小窗、小灯,连床和桌案也是细窄的,但宫室却极宽大。高已不必赘述,宽比高大不逊色,长更近十丈,足够我来回奔跑。除了床周略有遮蔽,撤去了所有帘幔屏障,陈设亦极简约,只有必要的桌案和一处坐具,以及角落里一个马桶。从任何一个角落向另外一处看,一切都一览无余。

彼时,我就像博物馆展馆中间的木乃伊,机械地躺在床上,任人展览。最初的感觉是饥渴,不止是生理上对饮食和热量的渴望,还有一种被放在火上烤的炽热焦灼。我饥渴地盼望外界的消息,关于阿欢,关于守礼,关于母亲,关于我自己。

心里的饥饿使我喉咙干渴,嘴里烫满燎泡,眼前昏黄,看不清眼前的景物,只知道明暗交替,人物憧憧。肚里的饥饿则使我四肢无力,身体虚弱,头脑昏昏,像漂浮在另外一个世界。耳边没有人说话,却充满了声音的幻觉,眼前看不到真实,只望见从出生到长大,许多的幻影。在幻声与幻影之中,只有饥渴真实地存在着,烧灼着,将我反复煎烤。我想大哭,想大笑,想大声嘶吼,想发力奔跑,最终却什么也不能够。

就像初初掌权的前两年。

后来我就慢慢地习惯了。习惯了室内许多人,却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习惯了一切都被置于无尽的审视中,星点大的小事都会被无限放大。我也习惯了忍耐,在熔炉般的心火灼烧中,睁着眼,一动不动地等待。宫墙中漫长无止境的寂寞侵蚀着我,先使我狂躁,后使我安静,最后使我冷漠。

偶然听过的宫人怨曲,记忆中从不曾深刻过的存在,会突然闯进脑海,儿时根本不懂的方言字句,突然就无师自通地带上了字幕,甚至阿欢哀愁的表情,忽然也更生动,我从未有过那么深刻的印象,感觉皇宫像一个深渊巨兽,吞噬着所有人的青春和情绪。

巧的是,母亲将我关了四年,出来之后,局势平稳,一切在握。而从母亲不豫到如今,也恰好是四年。

四年。局势平稳,一切在握。区别是,没有母亲时那么多的流血。牵连略广的,只有宗楚客,张柬之告老后不久病故,赐谥罢朝,荣宠如例。桓彦范斥退流放,病死于岭南,亦受追赠。敬晖闲置,与散官告退。武氏诸王,王爵降等为公,唯武继业留王爵奉武氏祭祀,更名守业,领监门卫,以示恩荣。而他的叔叔辈们,或明贬或暗斥,皆交出了军权。这之后,柳厚德罢相外放,以老部下的情分,遣去了扬州。这老儿倒还识趣,接旨赴任,不算拖延,临行饯别,又为漕运献上许多计策。不愧是流外出身,给得都是些鬼点子。我其实与阿欢早已商定,将设盐粮转运使之职,为漕运之周转,老柳若是表现得好,便授他此职。这是权要又有油水的职位,叫老柳来选,说不定他还更愿意当这盐粮转运使,而不是宰相。但这事得慢慢来,且得看他的表现。

萧至忠、宇文融办事出色,逐步高升——为了制衡,升一引一,官职给得慎重。崔湜则以中书舍人领同平章事,品低权尊,随在洛阳,他人年轻机敏,生得又俊俏,很得阿欢的喜欢,引了一班士人,俨然新一代北门学士。崔秀任久,亦自宰相中免去,他的任命已于去年拟好,直接授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郑元一倒未免同平章事,但改任雍州长史,为西京留守。母亲时代颇受重用的几位词臣,李峤、宋之问,重又引入中枢,填充门面。领卫将军则渐次替以阿绍及她的诸子侄、韦清及几个儿子、阿欢的几位远亲和姆父、她与我的乳兄弟,以及佛奴的干亲。

内卫之中,阿徐身体不好,更替以夜叉奴,贺娄等人依旧,又令新得意之天龙奴,选小内侍作皇帝之玩伴侍卫,号“飞骑”。第五长史接替萧至忠外放益州,甚有功绩,崔秀出发前向我讨了他为行军长史,为屯田之计。奉天局经阿欢默许,重回我手,我与李从嘉商议,将全国分设十二道,各有一巡使,为从五品,举凡情报消息,皆归巡使节制。另设商务局,将经商等业从奉天局分出来,以第五胜为使,副于李从嘉。阿欢却又命佛奴设奉宸局,与李从嘉相抗衡,李从嘉主军、民等务,佛奴则专候刺探百官僚属之消息。这厮现已授了三品,赐了紫袍玉带,内外号“阿公”,如今更是炙手可热。我不大喜欢他,但见阿欢虽重用他,日常却甚辱慢,并不见十分亲近,也就不理——虽然历史不好,但历代皇帝与宦官的事迹,也道听途说了一些,而今更知宦官外戚,实是皇帝、太后与朝官抗衡的手段,所以也无可无不可。甚而因着阿欢的启发,也略抬举了小冯——虽这么叫他,但他竟也开始收干儿子,也有几人唤“冯翁”了——和朱恩,一个代替长史,主管了我的府中之事,一个则为省中、宫中的通传禀执,授了四品的虚职。

母亲的影响力,随着她的逝去逐渐消失,但她所留下的权力,却经我和阿欢经营,一步一步,稳健起来。李盼登基的第五个年头,我们又半永久地回到了洛阳,皇帝降旨,封我镇国长乐公主,开府授节加亲王一等,实封万户。阿思封万年公主,实封三千。婉儿封魏国夫人,领六宫总尚仪,西京留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8章 四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