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朕的废后是将军 > 第20章 第 20 章

朕的废后是将军 第20章 第 20 章

作者:鼓瑟希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8-03 21:27:25 来源:文学城

年轻的公子垂目抿唇站在角落里,阴影打在他的脸上,勾勒出光影分明的线条。当他不笑的时候,有一种沉郁混杂着凌厉的气质,倒是把他的痞气跟轻浮冲走了。

顺眼多了。

徐燕昭靠在朱红色的廊柱上玩着鞭子,嘴角含笑,暗自点头。

她有十足的把握吕成泰会点头。

金吾卫是能随随便便在她身边塞人,但她可不会随随便便就把人带到何飘飘身边。在出宫之前,徐燕昭就把金吾卫的人员名单弄到手了。

永定侯府自太尉陆离那一代开始,每一代都修世家谱。自崇宁公主那一代起,熟记舆图、修习兵法、牢记世家谱,就是永定侯府继承人的基本功。

大梁承平日久,尤其是崇宁公主远驱北戎、西戎,西域各族慑于大梁军威,纷纷归顺为属国。西域安定,丝路重新打开,朝廷又疏浚运河、治理黄河。至此,以京城为起-点的丝路通过渭河、黄河、运河,连通了日渐富庶的江南。运河、海路同南北,丝路-运河一线通东西,一个巨大的通商十字大路在中洲展开。辽东的参鹿皮货,西域的香料美酒宝石,江南的瓷器茶叶,还有中原各地的丝绸,以京城为枢纽,源源不断地流向四方。

给商贾们带来了惊人的财富。

百年前永嘉女帝在位时,江南周家以皇商为招牌,总揽皇室采购,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富商。百年后,卸了皇商招牌的周家,财富何止膨胀了百倍,却不过是中原十大富商之一。

但士农工商,商人自来在中原是下一流人物,不许服朱紫二色服,不许饰纯金饰,不许考科举。可世上之人有利便想要名,商贾也是如此,财富与权力是无法分开,否则再多的财富,也不过是替人养猪,肥了等着被宰而已。

商人最是能发现机会的,又怎么会想不出办法?

大梁朝良、贱、奴、客四籍分明,不许通婚,但商户不是贱、奴、客,而是良籍。大梁的良籍包括了平民百姓和贵族,这商户本是平民中的一员,是可以与官宦贵族通婚的。只要女儿嫁入官宦贵族,生下儿子,商户的外孙就能考科举。再以商户的财力为之上下疏通,岂不就等于有了一张护身符?

起初,世家大族察觉其意图多嘲笑之,越发不许家族与商户联姻,免得被议论说空有壳子,需商家女的嫁妆做嚼用。有些自视甚高的世家——比如显国公府,连侍妾都不得是商户女,免得出现商户外孙做庶子。

可随着商贾越来越富,商户嫁女,往往携带巨额嫁妆。根基深厚的世家能抗拒巨额嫁妆的诱-惑,没落的世家呢?没有财富支撑难以在官场与世家大族抗衡的寒门文士呢?

从永嘉年间开始,就陆陆续续有商户挑选寒门文士嫁女,以期将来商户女成为官夫人,中间闹过不少寒门文士考取功名后贪图发妻嫁妆又逼死发妻、另娶世家女的事。当时官员娶商户女,多被同僚白眼、世人唾骂。但渐渐的,第一批与商户结亲后坚定地与商户打好关系,不曾辜负商户岳家的官员,以自身才华与岳家财富在官场站稳脚跟,局势便不一样了。

商户……是真的有钱啊。

世家大族一年若有两三万银子的进账,在京城便可活得十分体面风光。但两三万两银子?商户走一趟西州,获利何止十万,为了能让女儿做官夫人,让外孙官运亨通,商户愿意拿出的钱又何止是十万!

财帛动人心,恰在此时,大梁的有一批勋爵走到了尽头:四十年前,谢温恪的皇祖父建平帝继位,先露出个风声:因军费不足,要削减一批勋爵。凡是三代以内无功于朝廷的,全部降一等;无子,需过继子嗣以承宗祧的,降三等。

无子承嗣好理解,就是没有儿子,无功怎么算呢?毕竟世家勋贵子弟想做个官可太容易了,别的不说,南北衙十六卫中,就有多少官宦贵族子弟了?扈从皇帝出入,值守巡逻算不算功劳?

建平帝大概是怕有人钻空子,特意说明:

功劳,必须是经过吏部司封司正式封赏的功劳,讨得皇帝欢心随手赏点东西的不算。

官,得是有品级的官,在十六卫里当个兵不算,在六部里当个不入流的录事之类的也不算。

可当贵族容易,出生得好就行了,建功、做官就不容易了。

永嘉女帝之后,文武官都可科举,都是三年一开,科举有定式,作弊难。便是武举,也是公开考核比试,允许百姓围观的。就射箭一项,准就是准,不准就是不准,难道还能作法运一阵风把箭送到靶心?

总之,文武科举入仕都不容易,而贵族家中若是没有成器的儿子,那就等着被降爵。当然,建平帝也不敢突然对世家大族下手,故意提前放出风声,让贵族们有所准备。

建平帝预备在这一年冬天开恩科,恩科之后,再正式下诏。

那时宣宁伯府袭爵的还是吕成泰的祖父,属于最倒霉的一种:三代以内无人因功得封赏,也无人在朝做官。最要紧的是,当时的宣宁伯已经年近五十,却膝下空空,且因为家族已经败落,娶不起太多姬妾。而大梁朝只有王、公、侯、伯四等爵位,伯爵已经是最低的,再削一等就是平民。

消息一传出,宣宁伯几乎吓破了胆,再也顾不得什么体面,立刻娶了江南富商的女儿做妾室。那妾室不多久便有孕,一年之后,将将在恩科结束后不久,就生下了儿子。这可是大功臣,宣宁伯立刻将这商户女提为平妻,成为京城笑话也不管。宣宁伯爵位保住后不到两年,伯夫人病逝,生下独子的商户女便扶正了,成了大梁朝第一位伯夫人。

当世议论起这位商户女,都说她不仅保住了宣宁伯的爵位,生下儿子延续了宣宁伯的血脉,而且带来了巨额嫁妆,方方面面都保住了宣宁伯的荣华。说她是个福气之人,不仅自己有福,也给夫婿、儿子、父亲都带来了福运。

至于一个十六岁韶华女子,远从江南嫁到京城,做一个年近五十老纨绔的侍妾。背后究竟多少眼泪,她年少时是不是有过嫁得如意郎的梦,从未有人提及。

不知她在天之灵,知不知道徐燕昭与香盈、疏影修世家录时,为她叹的不平。

总之,自此,宣宁伯府便尝到了商户女的甜头,富商们也真正见识到了商户女一旦进入最顶层的权贵圈之后,会带来什么惊人的力量。宣宁伯府与各大富商一拍即合,只是世子还未及加冠,老宣宁伯便病逝了。

宣宁伯府家风不太行,吕振显是老来子,一根独苗又从小骄纵,自然是教不成器的,吕振显未满十八岁继承宣宁伯爵位,开始无法无天地纵情奢靡,很快把家底跟名声都败了个精光。吕振显的外祖家虽然财富惊人,也扛不住外孙这么折腾,于是吕振显又做了个京城第一——

第一个明媒正娶商户女为原配、请封伯夫人的世家贵族。

他娶的是跟外祖家有几分亲戚的另一位富商之女,得到了巨额嫁妆。

大梁规定,商人来往各地是要有过所凭证的,为了防止商人私下买卖西域马匹与中原铁器,各关津对商贸货物查得极为严格。无过所凭证越过关津或冒名顶替者,一律徒一年。且理论上,所有的过所都由越关之人户籍所在的州以上官署的户曹签发,同时上报户部备份。到了建平帝当政后,各地商贾汇聚京城,经常数年不归原籍。建平帝又下诏令,各地申请过所的律令不变,京城人士、在京城的商贾除可以向京兆府申请之外,也可直接在户部办理过所。

商贾何等人精,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所由何处签发,暗示着自己与高官关系的远近、地位的高低,关系着过关的难易。拿着户部签发的过所,边关将士必定高看一眼,优先放行。拿着州签发的,必定被诸多刁难。

宣宁伯吕振显不愧有商户血脉,一下子发现了商机,立刻利用宣宁伯府在京城的关系,为外祖家与妻族大开方便之门,每逢行商,必拿户部签发的过所。有了户部的过所,通关又快,能夹带的货物又多,其他富商岂能不眼红?可宣宁伯又怎能无缘无故帮他们呢?

送钱都没有名头,那就只能走嫁妆一途,把女儿送到宣宁伯府上,做妾的,做儿媳妇的,还有做宣宁伯各个儿子房中妾室的。据说一度闹出个笑话,吕八郎的妾在花园里与宣宁侯通房相遇,两人竟是表姐妹。

宣宁伯自己便娶妻早,妾室通房一大堆,生了不知多少个儿子,几乎每个儿子都接了他喜好奢华的性子。这三十多年来,宣宁伯府是流水般进账银子,也流水般花销,全府上下越发看重利益。

能给府里带来银子的,便被捧在手心,带不回银子的,自寻活路,连热饭口没一口。

吕成泰的母亲出身江南周家旁支,本家是极为富贵的,只是周氏自家十分没落。周氏幼时丧母,却自小才色双负令名,还被接到本家住了一段时间,充当本家几位小姐的女西席,跟如今周家家主的周六娘子关系十分好。

但周氏十五岁时被生父骗回家,迷晕塞上马车,送到宣宁伯府做侍妾,以求一份户部过所。周氏性子外柔内刚,激烈反对,几次寻死不成,反遭宣宁侯侮辱怀孕。周氏虚与委蛇稍许,在儿子的周岁宴上当众自行削发,写血书,请除籍族谱,竟是与父族恩断义绝了。宣宁侯大觉丢脸,押送其往家庙为尼,也不再与周氏的父族来往。

反正他少这一个侍妾不少,有的是商人愿意送色艺双全的女儿、巨额嫁妆上来做侍妾通房。

不过儿子还是要的,儿子再不成器也能娶妻,娶妻就能拿到商户的嫁妆。因此吕成泰虽在宣宁伯府饥一餐饱一餐、备受欺凌,最后还是长大了。只是宣宁伯也不愿他有出息,始终没有为他的前途做任何计划,明令禁止他考科举。

吕成泰走投无路,十五岁时自己报名参加武春闱,好容易通过考核,却又被宣宁伯狼藉的名声拖累。他在金吾卫呆了快五年,始终还是个普通巡街的士兵。

他的母亲,至今仍在吕家家庙里出家,被迫青灯古佛,被囚禁着。吕成泰已经快二十了,至今也没有见过他母亲一面。

这样的人,怎么会把到手的机会放走呢?

徐燕昭耐心地等待了一刻钟,果然听到吕成泰点头道:“娘娘,末将只怕要被你害惨了。”

“噗……”徐燕昭忍不住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放心吧,你名字有个‘泰’字。泰,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我觉得,你这一生,否极泰来不远了。”[*]

[*]泰,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出自《易传·彖传上·泰》

不好意思这章写得很卡,现在才更新,之前一直想把背景缩减,写点剧情。但这段叙述一直改不好,只能这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 2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