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枕边人 > 第6章 第六章 这辈子再不欠你了

枕边人 第6章 第六章 这辈子再不欠你了

作者:胡马川穹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1-09 00:56:25 来源:文学城

母子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可说是再温馨不过的场景。

门外人见了却只是五味杂陈的叹了口气,心想那孩子倒是生的眸仁剔透眼神良善。可长得再好有什么用,不过是个如七岁小儿一般的痴儿!

来人故意咳了一声,远远俯身躬了一礼,声音柔和身量却笔直,“奴婢是双桂堂服侍的内管事,老夫人听说二夫人从过来了,就想让你过去陪她说说话,另外还有几件要紧事吩咐你去办……”

想来平日里这位嬷嬷眼界有些高,即便是传话那语气也传得高人一等。

谭五月抬头看了一眼。

她记性很好,认得这位是奉安夫人身边伺候半辈子的老奴叶氏,就客气地点头还礼,“……路上走得实在是急,我和暄儿身上都还没有梳洗,里里外外粗糙得很。等明天换过了干净衣裳,再去双桂堂给老夫人请安。”

这话说的有礼而疏离,但是半点错处也挑不出来。

老于世故的叶嬷嬷注意到她称呼自己的婆母为老夫人,就知道有些隔阂和心结哪怕过去了二十年依旧还是存在的。

在无人得见处,叶嬷嬷无声地撇了撇嘴。

这个谭氏从来都是实心棉花团一样的沉闷性格,一举一动都刻着闺仪典范,就是因为这般无趣乏味向来不为众人所喜。

虽然占着正室的名分,可是谁都知道那不过是外面光鲜罢了。对外说是伺候太夫人,实则是被摒弃江州乡下多年。

看着谭氏脸上的淡然无波,叶嬷嬷想说些什么又咽了回去。

是啊,人都有两只眼睛,这些年人家只怕也老早就看明白了。谭氏就算不多言不多语不计较,是个不开窍的棒槌转世,在心里对无情无义的丈夫只怕也是很有几分怨气的。

又看了一眼地上睁着大眼望过来的懵懂青年,叶嬷嬷心头自以为了然。复叹了一口气,不无同情地劝道:“老夫人知道往日有些对不住你,不该由着二爷的性子胡闹。”

叶嬷嬷倒是一片好心,“可如今二爷已经没了,再来计较这些没有用。眼下一家人还要抱成团,争取平平稳稳地度过这个难关才好。你是当家主母,还是要担起重责来……”

若不是场合实在不对,谭五月险些绷不住笑出来。

这样的情形何其荒谬,这世上有自己这样的当家主母吗?

真是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仆人。

谭五月看着叶嬷嬷脸上依稀有些熟悉的骄矜,忽然觉得再多说一个字都是浪费口舌,徐徐背过身去不予理会。

叶嬷嬷顿时哑了声。

总算她还记得自己的身份,被大咧咧地扫了面子,却不敢在正堂上放肆。

脸不是脸嘴不是嘴的退出来,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紧走了几步,才敢背着人狠狠啐了一口,“难怪二爷在生的时候看都懒得看她一眼,这副板正半点不懂讨巧的德性实在让人生厌……”

她毕竟是长久居于内宅的妇人,总觉得情形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谭氏在自己面前摆架子纯粹是多余。

……等熬过这几年,家里族里适龄的后生们读书出来做了官,周家靠着早年的人脉总能重新兴旺起来。

毕竟蒙先帝恩典,周家这一支已经除了军籍可以下场大比。暄公子脑子虽不顶用,晖公子的学问可是连先生都赞过的,曾说过那孩子日后一个进士第如探囊取物……

夜深了,铜盆里的黄表纸已经化成了大片灰白,只有一些边边角角还闪烁着零星的红光。

有管事的来回禀,说灵幡、彩旗、锣鼓、八音、挽联、铭旗、魂轿都已经安排好了。

这是亡者“三七”时所用之物。

谭五月在江州亲自操办过周家老祖母的丧事,知道这里头的规程,就吩咐仆人们在院子里的两棵大樟树上点燃七七四十九盏灯笼。俗称照米斗,意味着给亡者在黄泉路上带上充裕的粮米。

等仆妇带着儿子下去用茶饭,谭五月重新查看了一下灵柩床头点的七星灯,然后独自一人隔着黑色的帐幔看着那具巨大的黑漆棺椁。

棺材一头大一头小,代表着一阴一阳。一头高一头低,是说亡者的阴宅要像屋子一样有房檐,下雨的时候雨水也能顺顺利利的流下来。

世人重视身后事,多半四五十岁过后就开始给自己寻觅墓室打造寿棺,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措手不及。所以虽不至于像皇帝刚登基就打造陵寝那样繁琐,但也算得上是人生一等一的大事。

而周秉今年满打满算才四十岁,正是前途一片大好的精壮之年。根本就没有准备这些东西 ,恐怕连他自己做梦都想不到会这么早就亡故。

这副四角楠木棺是用四根整木方料做寿器的难得之物,材头贴金立粉,绘了梅兰菊竹桃榴寿果并各式飞禽走兽,看起来庄重大方古朴典雅。

这是奉安夫人为自己百年后打造的,却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的亲生儿子倒比她先用上了。

谭五月独自站了一会,抬手掀开帐幔,一把推开棺木上厚重无比的盖板,默了几息才抬眼看棺木里静躺着的人。

因为用了大量的冰砖和香料,周秉看起来和在生的时候有没什么不同。

穿着绯红色正三品绣孔雀补子盘领右衽袍的文官大礼服,浓眉入鬓仪态端然,看不出一丁点昔日的浪荡成性与桀骜不驯。

这人生的实在是好。

在这么暗沉的灯光下脸颊的轮廓依旧如珠玉般清晰。浓密得异于常人的睫毛在冰白的脸颊上留下一片暗青色的阴影,仿佛睡着了一般平静。即便已经逝去十数日,这份美好一望之下也能让人陡然生出无限痛悔惘然之意。

……还这么年轻这么俊美无俦,怎么冷不丁就去了呢?

谭五月梗着脖子忽然狠抽了一口凉气。

此时此刻,她才感受到一丝荒谬的让人难以置信的真实。

——因为接到京城的急信时太过突然,最开始谁都以为这是个恶劣至极的玩笑。

那人爱大笑爱热闹,爱醇酒爱歌舞,年轻时随时准备跳起来跟别人干仗,无时无刻不像沸腾的火焰,身上好像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热情。

这种人的生命怎么会戛然而止呢?

她与周秉结缡二十载,说实话聚少离多。又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夫妻之间的情分算不上多么深重。但即便受到连外人都有些看不过眼种种不公,她也希望……这个人依旧在世上的某个角落里活得好好的。

谭五月望着棺木里沉默不语的人忽然无声哽咽了一下,不自觉的喃喃低语。

“周家于我有大恩,却也困了我整整二十年不能动弹。眼下周家有大难,可怜一干人竟不自知。总归有我在,你……且放心去。你娘,庾氏,你府里的侍妾,还有你外头那些莺莺燕燕,只要愿意跟我回老家过日子的,我都会一一安置妥当。”

烛架上的灯火飘忽闪烁。

棺木里的人脸被昏黄的光线罩住,似乎也因为这个慎重无比的承诺变得生动起来。

谭五月兀自出了一会儿神,忽然摇头失笑。

“十年前你就给了我一纸休书,我却很久之后才拿到衙门里登记造册。我……不过是厚着脸皮想借你周家的名头继续庇佑一二,在乡邻面前挽回些许颜面。没想到我成了局外人,今日倒成了你周家的一道救命符。”

谭五月的眉宇间有淡淡的释然,“我撒了无数的银子才得了一则准信儿,朝里有人要拿你开刀。你倒是死了痛快,空留下满门无辜妇孺。罪臣家眷不好当,有一个算一个我都会伸手搭救。”

暗淡灯影下的女人神情极为认真,仿佛真的在与人细细商量,“如此一来我们就算两不相欠,下辈子即便在路上见着了,你最好也装作从不相识……”

少年时的懵懵懂懂,新婚时的无限憧憬,失落时噬人心肺的憎怨,所有的一切都已经随着这人的逝去烟消云散。

院子里的仆从不敢打扰主家守灵远远地候着,庑廊下挂着的白纸灯笼左右摇晃不定。谭五月闭了闭眼,再睁开的时候眸子里一片安宁平和,却总觉得繁华落尽后只剩满目的荒芜。

说好两不相欠,却终究……有什么地方空缺了一块。

夜深人静后负责给烛架添补的仆妇过来收拾,无意中看见黑漆棺木的盖板被打开一小半。顿时就吓了一大跳,悄悄在心里嘀咕在外头怎么没有听见动静?

那楠木盖板是整块木料雕琢而成,说起来又厚又重,寻常都要两个壮汉合力才能搬动几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刚才屋子里只有二夫人独自在,总不能是她一介弱质女流自个把盖板弄开了吧?

仆妇越想越觉得诡异。

主家去得莫名其妙,私底下说什么难听的都有。奉安夫人虽然下令教训了几个长舌的,但是嘴巴长在别人的身上,堵得了一时堵不了一世。

难道真是冤魂不散,还是主家有什么未了结的心愿?

听说人的魂魄在死后四十九天之内,都在生前居住过的地方留连,那里或许有他放不下的人,或许有他未尝的心愿。认真算起来,今天才是三七的头一天。

仆妇只觉得后背发毛,再也不敢耽误工夫三下五下就收拾好烛架。临走时看见那位从江州乡下赶过来奔丧的谭氏夫人站在庑廊下,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仆妇不由心头暗暗嘀咕,二爷虽有不对,到底和是二十年的结发夫妻,怎么就没见这位谭夫人掉一滴泪珠子呢?

象府里的庾姨娘那样娇弱的人在灵前都哭晕了好几次,伤心之下最后连道都走不动,还是婆子们搭手把人背回去的。

可见这点夫妻情分也是十分有限,真真是个心肠硬的女人。

仆妇心头不屑,将灵堂草草打扫了一遍,头也不回地往外急走。

庑廊上拉长的人影投在理石地砖上,各种声音也渐渐低微下去,到最后终于细不可闻。

无边云团里酝酿许久的雨水噼噼啪啪地兜头而下,冷的热的混在一起,**地扑了一脸。站在窗边仰着头的谭五月也不管那是泪水还是雨水,抬手就利落抹干净了。

她在心里模模糊糊的想,今年春天的雨水来得真迟啊!

五日后朝廷的处置由内阁批红终于颁布下来,周家位于京畿道的家财全部充公收归国库,直系罪眷全部发配西宁服苦役,被罗列十七条罪状的周秉虽死却仍被判鞭笞……

忙得要命,这时候才有空过来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六章 两不相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