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折腰 > 第13章 故人(一)

折腰 第13章 故人(一)

作者:十在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04 12:49:10 来源:文学城

姚元睿品出了她话中的隐忧,却不以为然,腾了两根手指捋顺了自己灰白掺杂的山羊须,自信道:“这国事就是家事,爱妃既是朕心尖上的人儿,又是知微的长辈。于情于理,知微都要叫你一声母妃。入宫拜会是家宴,不必铺张浪费,晚宴设在蓬莱殿吧!”

王贵妃颔首,保持微笑道:“看来世事都瞒不过陛下,臣妾这就安心去准备了。虽然是家宴,也不能委屈了陛下的骨肉,大虞的功臣。那,臣妾告退。”

“去吧……”姚元睿松下身子,指节轻轻敲着躺椅的扶手。王贵妃见他阖眸,嘴角微微扬起,连下颌的胡须都跟着颤了颤,慢条斯理地说:“万事都有朕给你顶着。”

“谢陛下,臣妾告退……”

王贵妃笑着离开了皇帝午间休憩的寝殿,却在转过身的那一刻,捺下了唇角。

原来老皇帝并非无知无觉,连姚知微打算今日入宫都知道。自己得到的信息,只是说蜀王府长史今日午间出现在长安城最雅致的风月阁,还送回了他们的头牌。这意味着姚知微已经入了京,只是没有现身。

很明显,蜀王府的长史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京城惹眼的地方,肯定是背后主子的意思。这事跟这些年在蜀中探子所报结合,不难知道风月阁里的这位姑娘是蜀王姚知微召去解闷的。

皇帝这么多年,明面上对姚知微不管不问,却也没有让这些有辱皇家尊严的流言蜚语危及姚家的名声。大街小巷里百姓茶余饭后谈起蜀王风流一事,也极少牵扯整个皇室,只将重点放在姚知微一个人身上。说这背后没有人故意推波助澜和“祸水东引”,王贞是不信的。

如此庞杂的“谣言”散布,却“王”不举官不究,多少有些罕见。而有能力做到让悠悠众口话出一致的,令姚知微也视若无睹的,只有当今的天子,龙椅上的皇帝陛下。

想来也是,帝王多疑,姚元睿不可能对姚知微毫无防备。即便他把她当做安定剑南道的棋子,给予她皇室诸公都无法拥有的权力,暗地里也少不了派人监视。女儿身是姚知微令姚元睿放心的理由,也是限制姚知微在皇位争夺上的死穴。

思及此,王贞方松了一口气。

再怎么样,姚知微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跟皇子争储。换言之,如果她是皇子,再是乘祥瑞而降,姚元睿也不可能让她活到现在。

最是无情帝王家。

君臣分际,云泥之别。

这里面的明争暗斗、风云诡谲,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闹着玩的。即便姚知微仇视她,皇帝也不可能让蜀王的回京,轻易就打破他苦心孤诣才维持的今日朝局……

发觉脚步声渐行渐远,躺椅上假寐的姚元睿忽然睁开了眼。眼是漆黑的一双眼,从内到外都有着岁月沉淀的痕迹。无论是他黯淡难以及底的乌眸还是眼尾清晰的细纹,都在昭示着这一点。

“蜀王府的长史去了代王那,是怎么一回事?”

姚元睿伸直了腿,万家宝忙半跪着替他捏上。他手法娴熟,力道适中,姚元睿颇为享受,在此阖上了混沌的眸。

“回陛下,风月阁的背后是代王不错,但风月阁的常客都是些寒门庶族的读书人,不足挂齿。”

“嗯……”姚元睿嗯了声,慢悠悠地开口,“话是如此,可既然是读书人,便总有出头的那一日。这科举前朝始创,本朝沿用。数十年来,庶族为对抗朝堂上的世家可是出了一些力。”

“可惜……取士取才,亦取门第。寒窗苦读者,终究难以与簪缨世家培养的贵公子比,需另辟蹊径才是。”

万家宝附和道:“陛下圣明,这陈家倒了,又出王家。没有王家,也会有其他家。奴婢说句不中听的,民间常言‘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君’,世家大族确实有些过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储位之争,看他们内斗不比朕那时热闹多了?朕年纪大了,只想坐山观虎斗。”姚元睿惬意地晃了晃脑袋,“且由他们争去,好过一家独大,朕心不安。蜀王那边继续盯,至于她现在想做什么,就先由她去吧!”

万家宝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随即颔首应道:“是……”

不出姚知微所料,宫里的传令官未时交申才至华清宫。是一小黄门奉了贵妃口谕,通知姚知微,皇帝今晚在大明宫设宴,为蜀王殿下接风洗尘。姚知微照例谢恩,赏赐了这位白面宦官不说,还询问了圣体是否康健,甚至毕恭毕敬地送走了他。

对此,凌云百思不得其解:“殿下不是讨厌王氏,怎么对她的人如此礼遇?”

何止礼遇?

简直可以说是纡尊降贵了。

张庸见她如此单纯,恨铁不成钢地叹了声,解释道:“宫里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人人都讲究喜怒不形于色。再说了,殿下何等身份,就算是厌恶王贵妃,也不可能去为难这传话的奴婢。何况这个小黄门看上去这么年轻,指不定怎么入的宫。”

姚知微闻言,只笑了笑:“张庸话说对了一半,本王今日心情好,不想跟她一般见识。”

来的不是万家宝,是面生的小太监,她总归可以选择暂时遗忘一些残忍的过去。

“凌云,你替本王取钗裙来。既是家宴,本王便不服朱紫官袍了。再让华清宫的林总管派几个手脚利落的婢女过来,伺候本王更衣,昨天那个小荷就不错。”

姚知微发话,凌云便领命去了。

尽管知道姚知微故意装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浪荡模样,但凌云心里还是有些堵。留在蜀王殿下身边报恩,是自己的决定。可圣女给她下达的监视这位主子身边一切可疑男女的命令,她也不能不去完成。

而此番入蜀,恩人主子是下定决心找女子陪自己做戏,一演到底。倘若蜀王殿下找的人同她假戏真做,自己也不一定能看出端倪。就是她知道了,她这做下属的也不可能去打乱主子的计划,坏姚知微的大事。

这次临月被绑一事,姚知微轻描淡写揭了过去。她没有刻意去敲打凌云,反而更让凌云心虚。即便凌云知道殿下眼下不会将自己怎么样,可终究是她冲动行事了。而来路不明的女子顶替了临月,会让她接下来完成圣女给的任务变得更加困难。

张庸察觉到凌云走时的心不在焉,亦知道姚知微支走她的用意,不由低声道:“殿下,您要是不放心凌云凌风,大可以拒绝这兄妹俩的报恩。南疆圣女虽然对殿下平定剑南诸蛮部出力极大,可她到底也是受益人。这是双赢的事,殿下不必受其胁迫。更何况,现在她是靠仗着殿下手里的兵,才在南疆站住脚。”

姚知微摇了摇头:“虽然天黎一族在三百一十八部中不算强,但到底是南疆诸部的信仰所在。圣女年纪虽小,能力却有目共睹。不说别的,能力排众议,领全族与本王率先达成盟约这份魄力就足以证明。她会成为优秀的首领,而本王需要这样一个识大体的盟友。”

“再说,剑南诸部方平,南疆一地是百废待兴。她年纪小,在诸部中没有彻底地站稳脚跟,在本王身上多存几分心思在也没错。待本王此次平安回蜀中,自然会跟她挑明。”

姚知微知道那位小友的心思,她有自己的顾虑,亦有自己的考量。

平定剑南一道,用了她整整七年的时间。这七年来,她不说是枕戈达旦,也是夙兴夜寐。好容易在蜀中立了威,还没来得及修整,就被姚元睿一纸诏书叫了来。

朝辞锦官,暮逐西京。

好似当初。

明升暗贬,晦路迢迢。

母亲的泪水,兄长的鲜血,外祖的遗恨……

她不会再信帝王家的骨肉亲情,亦不信那整日言语深奥玄妙的师父口中的命运。如果命运偏颇于她,赐予她出生时世人仰望的祥瑞之象,那便不该夺走少女当初所珍视的一切。

既然龙椅上的父皇想大权在握,做永远的太平天子,享歌舞升平,受万民称颂。那她就反其道而行之,叫他终有一日,从应有尽有到一无所有。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姚知微轻笑一声,淡淡问,“押送本王给陛下所贡礼品的车队明早能到长安么?”

“回殿下,我们在此处耽搁了三日。护送的人午间来信说,此行一路平安,车队明天一早就能到。只是……”

“只是什么?”张庸的停顿令姚知微挑了挑锋利的眉尾,琥珀色的凤眸上亦生了一层浅淡的寒光。

“只是殿下千里迢迢带来的礼物,是否有些过于……过于……”想起姚知微精心挑选的礼物,张庸搜肠刮肚,一时竟找不打可以形容它的词汇。

姚知微不以为意,替他开口道:“你想说,过于寒碜,对么?”

“属下不敢……”张庸忙开口辩解,“只是剑南富庶天下知,之前虽一直乱着,可历任节度使回京述职给陛下贡的不是蜀锦就是名茶,或是香料玉石。您的礼物……”

姚知微摆手,打断他的话:“本王清楚。我入蜀七年不曾归,今朝乘功而至,名为受赏,实为遭查。人人都道蜀中富庶,可乱了这么多年,百姓家还能有多少余粮?”

“历代节度使搜刮民脂民膏,贪污朝廷军饷,贿赂重臣。剑南一道的部族争端之所以久不平,除了民间风俗不同之外,多为官员蓄意挑起。他们下敛民财而上聚拨款,自然有的是银子使。”

“可本王有什么?”

姚知微:本王是一。

十在:啊对对对——

殷姒:殿下是长发一。

十在:啊对对对——

姚知微:原魔?

十在:好想去写原神同人,心甘晴愿、柏菈图,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故人(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