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昔敏拉着她往旁边的凉亭上聊天,说到兴起,便会互相打趣。时间过得很快,旁边的丫鬟轻声提醒她们晚宴时间快到了。
“那便走吧,昔年妹妹,你也好久没见二叔了吧。”李昔敏将她的手拉起。
“嗯,确实。”李昔年将丫鬟手中的油纸伞拿过,她嘴边勾出一抹笑,露出一边的梨涡,“好久没见了呢。”
镇北侯年过五十,与镇北侯夫人是少年夫妻,感情极好,膝下有两个儿子,镇北侯世子以及她的父亲,还有四个女儿,三个早夭,还有一个女儿嫁到南蛮之地,路途遥远,很难回京都一趟,镇北侯并无庶出,因此算下来,能够承欢膝下的只有三个儿女。
这次家宴来的只是嫡出。镇北侯世子只有李昔敏一个嫡女,而李成林,也就是他的父亲,尚了公主,便不会有妾,至少在明面上是这样的。实际上,李成林养了个外室在外面金屋藏娇,长公主知道后便打杀了那个外室,外室有个儿子三岁,镇北侯做主接回候府里养着,本来她的父亲想将这孩子记到她母亲名下,被她母亲拒绝了,此事便不了了之。
镇北侯在家也是一个极为威严的人,一张脸不怒自威,一双铜铃眼炯炯有神,也许是在战场上呆的久了,他的脸被风沙吹的粗糙,在他的右眼眼角处有一道刀疤,足见当时的危险,只差毫厘,他的右眼就没了。
李昔年看着家宴上言笑晏晏的一家人,不知觉地摸到自己的嘴边,发现自己也在笑,只觉讽刺,一个差点把造反写到脸上的镇北侯,以及一个皇家媳妇,还有她自己。
有点想那个臭流氓了,李昔年放下自己的手,拿起筷子扒了一口白饭吃下去。
吃完家宴,长公主便拉着她回去了。
李昔年坐在马车里,单臂搁在窗沿上,掀开帘子看着外面吵闹的街市。
如今正值春日间,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现在算是太平年,镇北侯将野心勃勃的北狄抵御于境外,使得百姓免受战火纷扰,得以安居乐业,在各地中,京都尤为繁华。
街市上店铺林立,小贩行走于大街小巷之间,箫管之音弹奏于酒楼盛宴。这边精美的马车停靠在高门宅院前,那边农家的耕牛扫着尾巴打着鼾。若是走的远些,还能看到舟船往复,长虹卧波。
转瞬李昔年又觉得心中悲凉,便没了掀开帘子看风景的兴致,重新缩回马车静静呆着。
马车里长公主摆了一盘残棋,拿着棋谱在研究。“怎么,猗猗可是无聊?”
李昔年拿了一个茶杯斟满放到长公主左手边,微微笑道:“有点。”
“可要看会儿书?”长公主的视线一直盯着棋盘。
像这种马车,一般都会放着一些解闷的东西。
“不用,快到长公主府了。”李昔年摇头。
“吁。”车夫扯着缰绳。
“长公主,郡主,到长公主府了。”
李昔年掀开帘子,看到了站在长公主府门前的崔言诤。
一袭白衣皎如玉树临风前,青丝如墨,仅以紫檀木簪束起,袖摆轻扬,姿态闲雅。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李昔年轻笑,如此郎君,当真风流绝代。她跳下马车,向他跑去,像个牛犊一般冲到他的怀里,他将她抱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第 4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