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1142章 朕的大明怎么这么了

这个大明太凶猛 第1142章 朕的大明怎么这么了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2-07 19:03:49 来源:转码展示1

想要了解一个世界,最简单的途径是进入图书馆。

置身于巴比伦大学的图书馆里,不断翻阅着历史书的朱国强,尽管忘记了时间,可是脑子里却乱成了一团。

朕的大明怎么成了这样?

朕的大明朝,可是五百年的大明啊!

从朱洪武创建,再到朕中兴,足足五百年的王朝,当年响当当的天朝上国,国土远迈历朝历代的大明天朝,怎么成了这副模样?

这可是五百多年的大帝国啊!

可这几十年是怎么了?

乾圣五十一年……嗯,也就是自己在巴比伦省遇袭后,乾圣皇帝驾崩于老山行宫(这肯定是掩人耳目的),皇太子朱和域继承大统,然后发生了什么?

对于那二十几年,历史书上没有太多的记载。

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帝国似乎停止了扩张的脚步,除了对蒙古的灭国之战外,战争似乎远离了大明朝。

可是另一方面,诸侯国之间的冲突却时有发生,尤其是过去的一百年间。诸侯国之间的边境冲突,演变成了全面战争,甚至导致了诸侯之间的吞并战争,而身为宗主国的大明则竭尽全力想要维持和平,但却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强国认为大明阻挡了他们的强大,而弱国则认为大明坐视列国吞并。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少数诸侯外,这些血缘上甚至还不超过四代的诸侯们,为了利益互相攻伐不断,甚至诸侯国之间,也诞生了某种地方主义。

在这个过程中,法兰西境内发生了大革命,起义者推翻了路易王朝的统治,路易被送上断头台的同时,大明则专注于调解诸侯们的冲突。在拿破仑登上皇位,在西欧地区吞并列国时,大明仍然没有注意到他们。

再然后就是波兰冲突——波兰立陶宛名义上是属于大明的藩属国,在蒙古被灭亡的同时,两国先后向大明称臣,成为大明的藩属,但革命的风暴同样席卷了两国,波兰人、立陶宛人都宣称要脱离大明,而拿破仑的法兰克帝国,正是他们的支持者。这直接导致了波兰-立陶宛战争的爆发,实际上就是大明和法兰克帝国之间的战争。

战争持续了整整十四年,残酷的堑壕让双方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为了打破僵局,拿破仑二世策划并支持了瓦拉几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希腊等地的叛乱,那些东正教徒的叛乱或许没有影响大局。但是第二战场的开辟了,却牵制了大明的精力,数百万军队困于堑壕之中。

从波罗地海,直到瓦拉几亚的森林,再到威尼斯、热那亚的高山,双方都挖掘了很深的堑壕。战争从运动战演变成了阵地战,就像另一个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特的堑壕战一样,在这里明法双方的军队沿着数千里的战线挖掘了由堑壕组成的战线。

在接下来绝大部分时间里,除上海上的舰队决战,还有殖民地的争夺之外,在欧洲大陆的战线对峙的双方数百万士兵都蜷缩在堑壕的泥泞之中,老鼠、跳蚤、虱子似乎无处不在,弹丸密集飞舞,一个个生命瞬间血肉横飞。双方的步兵就像可怜的羔羊被驱赶上屠宰场一样,要冒着对方的枪林弹雨冲锋,即便能穿过几百米的开阔地带,也会在对方的铁丝网前中弹倒下了。这一呆不是三年,而是整整十三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刚刚登基三年的嘉德皇帝,下旨诸侯国勤王,按照官方的说法是“我们的血脉将我们永远的凝为一体,这场与外敌的战争将再一次把我们团结起来!”

在战争刚爆发的时候,诸侯国们当然是积极的,百姓们同样也是如此“我们……大明忠诚的臣民,将永远追随皇帝陛下的日月旗”。似乎一夜之间,所有的矛盾都不复存在了。

可是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埋葬尸体通常是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战斗中阵亡士兵的尸体用炮架运回来,但尸体越来越多,根本运不过来。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尸体,不仅有我们的,还有法兰克人的尸体。太阳照在被毒气毒死的士兵的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成蓝色,与海蓝色差不多。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有坐着的,跪着的,绝大多数趴在或者躺在地上。”

“大量尸体被遗弃在堑壕里,乌鸦啄食尸体的眼睛,老鼠爬到尸体上面。这些老鼠个头很大,胆子也大得要命,它们对尸体并不陌生,肆意侮辱践踏。在我们经常作战的阵地,尸体成为堑壕的一部分。”。

可想而知,这样的场面登在报纸再加上大量的士兵伤亡,给人们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有些人力资源本就不丰富的诸侯们,被惨烈的战争吓了一跳。

“明军满万不可敌”在堑壕的面前成为了遥远的记忆,死亡成了现实,对皇帝的忠诚换来的是大量人员伤亡。长期的战争,大量的人员伤亡,导致了民众,尤其是诸侯国民众的厌战情绪。第一个倒下的是唐国——在其国都泗水暴发了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王权结束战争的武装暴动,尽管叛乱被迅速平定,但是在随后几年里暴动的浪潮波及到了几乎半数的诸侯国,这直接导致了天朝——诸侯体制动荡。尤其是在欧洲的藩属国——瓦拉几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及亚、塞尔维亚、希腊等地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在那些地区不断高涨,结合民众的厌战情绪后,暴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地的贵族们——他们中既有诸侯王封臣的明人,也有当地贵族,面对贵族体制动荡,纷纷站出来反对战争。

面对国家的动荡,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西西里亚王国国王朱简栓宣布独立,并退出战争,西西里亚王国朱和域继位后给十五子朱怡铿的封国,那是趁着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从西班牙那夺来的继承权。

西西里亚王国的独立,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大明的内阁还在讨论着,藩属国退出大明是否符合宗藩条例时,作为主战场之一的威尼斯也发生了动荡——大议会投票表决要退出战争,如果不是因为在威尼斯北部驻扎了近百万军队,恐怕他们会直接独立。

然后呢?

桂国、蜀王等诸侯国先后退出战争,尽管他们没有表示独立,但是在递交的国书中,都委婉的表示——如果朝廷不同意,为安抚百姓,他们将不得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正像另一个世界旷日持久的战争瓦解了德意志、奥匈帝国一样,在这个世界上,长达十四年的战争,瓦解了大明的宗藩体制。面对诸侯的离心,宗藩自立,当然还有旷日持久且毫无进展的战争,大明的内阁接连倒阁,尤其是面对宗藩的独立,内阁更是手足无措,甚至就连皇帝同样也是如此。

是坐视,还是派兵讨伐?

朝廷的犹豫,让那些实力强劲的诸侯国看到了摆脱大明控制的机会——只有摆脱控制,才能进一步扩张吞并邻近的诸侯国。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出面组阁。

他一上台就以“维持统一”为由,与法兰克帝国进行和谈,大明与其按停火线瓜分了波兰和立陶宛。

战争结束了!

尽管战争结束了,可是事情还没有结束。

瓦拉几亚、保加利亚、威尼斯、热那亚先后宣布独立,而李鸿章非但无所作为,甚至还表示尊重他们选择。

面对这样的背叛或者说纵容,阿尔巴及亚、塞尔维亚、希腊等地藩国的政局更加动荡,让那些国王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独立。

最终,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他们在君士坦丁堡签署盟约,成立了罗马共和国。

这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天竺到南洋,那些国力强大诸侯国早就期待着摆脱宗主国控制,他们纷纷独立。

战争结束了吗?

战争结束了。

可是帝国呢?

帝国却瓦解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李鸿章是纵容这一切的发生,就连皇帝对于这一切,也是纵容的。

“陛下,如果我们不给予百姓和平,那么革命的浪潮就会席卷大明”。

畏惧革命!

这个他们纵容的原因,旷日持久的战争,同样也在大明内部引发政局的动荡。

“该死的,不知道坦克可以打破堑壕战的僵局吗?”

朱国强恶狠狠的骂了一声。

气恼不已的他猛的坐起身来,引得周围正在看书的人无不是冲着他直翻白眼。

意识到自己在图书馆后,朱国强深吸口气,冷静下来心想到。

“也不知道朕的大明还剩下多少。”

抄起另一本书,那是一八七二版世界地图,其中自然有大明朝的地图,世界地图展开在他的面前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仍然是大明帝国那庞大的疆域。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但看着大明帝国的疆域,朱国强依旧觉着有些错愕。

大明朝没有变小啊!

整个东亚大陆是大明的,整个蒙古高原也是大明的,西伯利亚也是大明的,俄罗斯大平原,直到明斯克,都是大明的,在圣彼得堡的位置上,清楚的标注着——西上海的地名,至于阿拉斯加也是大明的,不是殖民地,而是“皇家领地”。

顺着地图往下看,整个中南半岛全部都是大明帝国的疆域——暹罗、安南、高棉,都被大明吞并了,并成了帝国的行省。

“这个大明真他么的大啊!”

盯着地图上,这个几乎占据着半个世界的大帝国,朱国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至少朕的大明还在啊!

只不过……南亚次大陆和北美大陆上出现了几个颜色,那都是独立的诸侯国。他们果然获得了行动自由,几十个封国,只剩下了几个或者十几个国家。

“你们可都是亲戚啊,这不是自相残杀吗?”

努力抛掉心里的这种荒谬感,朱国强又想到了另一种可能——这似乎也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一个多元化的华夏文明,无论如何演化,无论诸夏的纷争进行到什么地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诸夏确实成为了诸夏,甚至就连罗马共和国,这个有三分之一的国民信奉正教,华夷混杂的“贵族共和国”,同样也是诸夏的一员。

从他将宗室和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各地的那天起,他就等于把华夏文明变成了许多个的鸡蛋,放到了不同的篮子里。这些“鸡蛋”孵化成了小鸡之后,现在成长起来之后,自然会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并不仅仅只是文化上的、科学上的或者经济上的竞争,军事上的竞争甚至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

而军事上的竞争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技术上的变革,为什么早在八十年前,汽车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而坦克迟迟没有出现?

说白了,是没有需求,没有市场。机枪、轻型野战炮就足以满足需求。

大明一直在发挥着宗主国的权力,压制着诸侯们的扩张。三十四年前,波兰、立陶宛战争爆发时,汽车已经到处跑,飞机已经满天飞,可是军事上的应用却是有限的,在战争中双方都在那里拼命改良武器以打破僵局。

战车、战斗机、轰炸机,像雨后春笋一样在战争中涌现,甚至还出现了电子计算机——用于战列舰计算弹道。而他在银行里看到的计算机,实际上是某种电子记帐计算机处理系统,和另一个世界的计算机还有一定的区别。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处理系统所使用的硅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无疑都是划时代的发明,这个世界已经敲响了技术革命的大门。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的科技树有点儿歪。他的某些方面的相当于20世纪6、70年代水平,但是某些方面却停留在30或40年代水平。

科学技术发展不均衡,至少以朱国强所了解的历史来看目前这个世界的技术发展是极其不均衡的。

怎么会这样?

难道是长期的和平导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