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1138章 文明的怪圈

这个大明太凶猛 第1138章 文明的怪圈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0-17 07:48:55 来源:转码展示1

巴比伦。

其实,从这些地名上来说,充分显示了大明开放的胸襟,尽管大明热衷于改名,比如用什么归绥啦、绥化啦、迪化啦、承化之类意味着教化的名称,为新征服地区命名,从而让其中国化。

但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大明却没有这么做——为了表示对巴比伦古文明的尊重,巴格达宣慰司被改为巴比伦宣慰司,甚至皇帝亲自下旨保护巴比伦省的古巴比伦文明遗址,以此来证明华夏文明的包容。

而现在,大明给予了他们自由——不过,这里是大明的边陲所在,无论是巴比伦宣慰司还是波斯宣慰司,表面上是大明的土官,但实际上他们都是曾经的流寇主宰,无论是绥远城(巴格达)的李家,还是靖安城(伊斯法罕)的李家,其实都是流寇。尽管他们都和闯贼李自成有着血亲,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大明的臣子。

作为大明在两河流域的最重要的据点,自从李来亨占领巴格达,并被大明册封为宣慰使后,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这里一直就是大明向南方扩张的大本营。

几乎每天,巴比伦宣慰司的骆驼骑兵,都会骑着骆驼,在浩瀚的沙漠中征讨那些游牧部落,招抚番民,令其接受教化。二十几年来,战争似乎从来没有远离这片土地。

不过,战争从来都只是在遥远沙漠腹地,对于绥远城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但是这并不妨碍在绥远城随处可见的兵士。

这是一个冬天的早晨,

绥远火车站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东方快车”,其实,在巴比伦,人们更愿意称它为“华夏快车”,这列豪华的快车,车厢是由钢板构成,乘坐列车的乘客,往往是非富即贵。之所以称它为“华夏快车”,是因为它可以直通华夏,直通大明天朝。

尽管从巴比伦到南京,做火车只需要二十多天,可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负担起昂贵的路费。其实,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移民沿着铁路移居各地。

因为“华夏快车”的特殊性,每当它驶进车站的时候,车站都会加强戒备,和往常一样,列车刚驶进车站,就有士兵在列车车厢附近警戒。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陆军中尉,他身着土黄色的军装,正和一个士兵谈话。那个士兵个头不高,相貌也是色目人的模样,不过却说着一口流利陕西官话,陕西官话,是波斯、巴比伦最流通的官话,毕竟,两地的军户大都是是陕西或者山西人。

“注意警戒,一会把车厢挂上了后,让大家伙都注意一下,防止骑匪袭击。”

天气有点儿冷,护送“快车”这一差使,并不令人羡慕,但是杜明威中尉还是精神抖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虽然他的相貌中带着“窜儿”的痕迹,但是他的官话说的极其流利,甚至是流利的南京官话,口齿清楚,这让他在一群山陕口音中显得有些另类,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关系,毕竟他的父亲是明人,他也就明人,不会因为口音不同而受到他人的轻视。

其实,在大明,那怕是在宣慰司这边,大明也是公平的,即便是那些归化人,也不会受到什么歧视。

当然,这也激起了一些人换抵抗。对于现代文明的力量那些愚昧的人们并不了解,他们只是顽固的抗拒着现代文明。他们甚至视铁路为魔鬼,进而袭击火车,破坏铁路,所以这让将军──大明的巴比伦宣慰使李来亨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坏。所以,每一列火车,现在都会加挂武装车厢,用于抵御在骑匪的破坏。

“这里就是巴格达吧!”

在火车驶进绥远火车站时,看着车窗外那些来回巡逻的兵士,朱国强自言自语道。

在过去的一年中,他游历了整个南洋和天竺,现在,他终于抵达了巴格格,不,是绥远。

这里是大明的绥远城。

只不过,这个绥远似乎有些不太平啊。

“朱先生,你看,这里有点像是战区。”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银行家,乔全美戴着眼镜的大眼睛眨了眨,向别处瞟了一下。

“其实,在大明,也就是这些曾经属奥斯曼的地方不甚太平,因为咱们的那位监国太子在这里实行差别纳税制度,所以才导致了叛乱四起。”

一旁有人打断道:

“不是因为差别纳税,是因为那些人抵制开化,抚夷归夏,如果他们不接受教化,又如何能成为华夏的一员呢?”

说话的一个商人,相比于乔全美这个只在君士坦丁堡等大城市游走的银行家,李全昆这个商人,却到过很多小地方,他把眼镜摘下来,掏出一条丝手绢,把眼镜擦了擦,继续说道:

“其实,所谓的信仰根本就不重要,无论是巴比伦,还是阿尔巴尼亚,或者安纳托利亚,或者高加索,抵制不过只是一些极端分子而已,大多数人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改了宗,尤其是女人,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改信,为了避税贫民家庭选择让女人改信,毕竟,在他们这边女人的地位是低下了,改了宗,就可以少交很多税……”

摆了摆双手,乔全美说道。

“这是人性而已,说白了,就是贫瘠的土地让这里的人们一直憧憬着财富。因此,表面上他们很多人看似虔诚,可是实际上他们却把金钱看得比信仰更重,这种向钱看齐的价值观使得大部分人很难抵抗蝇头小利的诱惑,进而改变信仰……”

听着他们讨论着这些话题时,朱国强只是面带微笑的聆听,这一切都是推行“抚夷归夏”的必然,这样的政策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大量汉语的词汇进入了地方语言体系,其城市景观也吸取了大明建筑和华夏文化元素。

再过一两百年,这些地区就会高度的华夏化,大明官话将会完全取代这里的语言,甚至就连这里的居民也会被彻底的同化,明人将会以联姻的方式,通过娶纳本土女子,将其彻底融入华夏。

对于那一天,朱国强是非常期待的。

当然,改变是互相的,在朱国强带着玉儿下车后,和天竺那边的诸侯国一样,绥远城里的不少土特产——地毯、金银器等物品都带着浓浓的天方风格,不过却又融入了大明文化。

“玉儿,你看,在大明过去只有南北差异,现在又有了南洋差异,而天竺各国又与南洋各国有不少差异,波斯这边如此,巴比伦亦是如此的,还有巴尔干等地,同样也是如此,明人移居各地,难免会受当地人的习俗影响,时而导致了性格、文化上的差异,甚至就连同相貌上,也有所差异……”

相貌上的差异确实不小啊!

与大明过去的南人北人的相貌差异不同,在天竺****斯也罢,还有巴比伦,放眼看去街上到处都是混血儿,他们往往都是父明母土的“串儿”,相貌上的迥异,还有习俗上的差异,会给未来的大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朱国强突然有些茫然了,他甚至朝着玉儿看了一眼,她的母亲是天竺婆罗门,父亲呢?就是一个普通的明人而已。

“老爷,你看,这个茶壶上的花纹有点儿像是观世音菩萨的坐莲。”

看着玉儿手中铜茶壶,不仔细看的话,朱国强还真没注意到,这个充满天方风格的铜茶壶花纹居然是佛教纹饰,这简直就是……突然,他看着远处的寺院,然后释然的笑道。

“是挺漂亮的。”

看着店里的天方工匠,朱国强笑道。

“喜欢的话,我们就买一个吧,店家,有银质的茶壶吗?同样纹饰的。”

他们不是难以抵挡蝇头小利的诱惑吗?

那就用现实告诉他们——只要改变了,就会有收获。什么假的改变?很多事情,说着说着就成真的了,当初在弯刀下被迫改信的人,有多少人不是怀揣着假改的念头。

内心不变?他的内心或许不变,可是他的子孙后代呢?改着改着就成了真。

无论如何改,可以相信的一点是,他们肯定会日益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

至于会给大明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无非就是南北差异,变成东西南北差异罢了。

顶多就是网络上从咸党甜党粽子之争,变成……会不会出现酸党?或者辣党?

想到这,朱国强不禁对那个未来有那么点好奇了。

不仅仅是好奇着那个未来的改变,更让他好奇的,甚至期待的却是另一个多姿多彩的华夏文明,而这个华夏文明是互相竞争的,而不是故步自封,因为在这个文明之中,既有大明,也有诸多的诸侯,在这种文明内部竞争的环境中,才会有所谓的“百家争鸣”存在。而更重要的是,因为大明的强势存在,华夏文明内部的秩序将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而不是一个战乱四起,大国兼并的时代。

在这样的竞争之中,会诞生出什么样的文明呢?

会催生出什么样的科技?

在未来的几百年中,人类会走多远?

朱国强不禁有些好奇。

在好奇之间,他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鞭炮声,在鞭炮声中,还能听到锣鼓喧天的声响,那里在干什么?怎么那么热闹?

顺着锣鼓喧天的声响走去,从路人的口中朱国强得知了,今天是绥远城的发电站投入使用的日子,甚至在路边,他看到了改为电灯的路灯。虽然不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乾圣五十一年,西历1695年,巴比伦进入了电力时代。

“……在圣经里,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人间有了光!可是人间还有黑夜,谁能驱散黑夜?上帝?不,他做不到,但是上帝做不到的事情,科学却能够做到!”

终于,来到了发电厂附近,置身于人群中,朱国强看到了李来亨,他同样也已经老去,白发苍苍的他穿着一袭大明的三品武将官袍,置身于台上的他,正在发表着演讲。

“科学家说——我们要驱散黑暗,于是有了电!有了电灯!今天来自华夏的电与电灯,将会驱散这片土地上的黑暗……”

听着李来亨的演讲,朱国强笑了起来,他笑的很轻松,也很开心,因为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全新的未来——一个看重科学的未来。

既便是像李来亨这样的人都重视科学,更何况是其它人。也就是在心里这么感叹的时候,朱国强看到他的目光投向了自己这边。

“巴比伦的人们,今天华夏把光明带到了这片土地……”

突然李来亨不再讲话了,在人群中他似乎看到了什么。

怎么可能呢?

尽管只是看了一眼,但他还是觉得那个人有点儿面熟,似乎有点儿像是……

当他再次把目光投去时,那人却已经不见了。

他去那了?

“爹,怎么了?”

见爹突然不说话了,站在他身边的李文锦连忙轻声问道。‘

“眼,眼花了……”

李来亨自言自语道,可没错啊,三年前,他还曾乘座“东方快车”去过南京,去觐见过陛下。

陛下不应该是在南京吗?

突然,像是想到什么似的,有些心不在焉的李来亨说道。

“文锦,今天的仪式你来主持吧,为父要去另一个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