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昭烈皇后的碎碎念 > 第34章 疫城虎胆入 浑水鱼龙舞

昭烈皇后的碎碎念 第34章 疫城虎胆入 浑水鱼龙舞

作者:绳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9:27:38 来源:文学城

既得了正经差事,我便也再不耽搁,筹谋思量着乘车往回,进府就直奔绿蓑院去。郑娇娇今日也不打络子了,心思恍惚缩坐在屋内发呆,见我来,惊得站起来:“樊姐姐,是我这院儿里出岔子了?”

“你先坐。”我按住她的肩膀让她坐下,“我来是有事拜托。”

郑娇娇惊惶不安:“我?我有什么本事替樊姐姐办事?”

我也不绕弯子:“王爷宅心仁厚,托我去外头赠粮,但府里不能没个主子镇场。我想请你去卧云阁暂驻几日,也不用干别的,住西暖阁就行,一应事情我安排不惹和西生去主持。不惹厉害能出头儿,西生贴身跟我,她的话就是我的话,但他俩毕竟是下人,还是得有个主子坐镇中军才成。”

“我不行,不行。”郑娇娇摆手往后缩,“张宜人位份比我高,她——”

“丹若不长脑,跟咱们也不是一条心。”我抓住她的手,劝说安抚,“你打小儿跟着王爷,是心腹中的心腹,我看你也亲切得很。咱仨是一拨,如今我和他都得出门办事,你得顶住啊。也不需你做什么,一应事情叫不惹和西生自己掂量着办,出岔子我找他们。丹若已被我十棍打怕了,你住在卧云阁,她不敢来拆台,敢来我就再打。怎样,帮我一把?”

郑娇娇低垂眼帘,柳眉轻蹙,还是不敢答应。

我心一横,又道:“娇娇,你那小秘密,我可知道。咱都是做小老婆的,我比谁都理解你。你跟王爷十来年,既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事情成了,我替你跟王爷求情,叫他放你出去。”

郑娇娇不由得睁大眼,惊惧交加抬头望我,旋即又闪躲埋头,紧攥手绢。

“娇娇,人得为自己活。好好一辈子,不要无端端耽搁了。”我握紧她的手,“帮你自己一把。”

郑娇娇终于点头,低声怯怯道:“我……我尽力。”

这里既然说通,我就带郑娇娇去卧云阁,召来不惹一同安排。不惹一听是王爷有令,二话不说就应下。倒是西生,我瞧她那样子也怯,便拉她到一旁嘱咐:“你不要怕,你代我行事,他代王爷行事,俩主子在背后撑着呢。我平时怎么说话办事,你瞧得最清楚,你拿的主意,就是我的主意。再说,不惹顶在前头,得罪人的差事,你支使他去。九月我得带出去,剩下这几个,方娘树大根深,各院交情都好,协调不下来的事,让她想办法。周思报是九月的小徒弟,这耳目一定要用好,哪院私底下违令、聚众抱怨,你心里得有数。佩佩、五儿那两个机灵,你要是顾不过来,尽管使唤。其余几个虽说笨些,可隔三差五跟着你练拳脚,至少也能当个打手镇场面。王爷说了,这疫没发在咱这片儿,外头又有官兵巡逻,乱不起来,你和不惹只需照原来的规矩办就成。”

西生终于忐忑点头,我又拍她肩膀大笑:“你如今可也是……怎说来着?叫做‘权知卧云阁事’。当官儿了啊,别给咱西北的丢脸。”

西生被我逗得发笑,便也消去三分紧张。于是我将内院各管事召来,重新宣一遍规矩,又去东苑找王福全商量赠粮。

这太监门窗紧闭,躲在里头支支吾吾:“这……奴今日不大爽利,既然王爷有安排,万事就劳烦樊夫人做主吧。”

他要躲事,我正好接着。从前想管铺子,这太监总是东掺一脚西掺一脚,其后更是借崔月姝那事重新霸住财权,吃得脑满肠肥。

我将总账簿子要来,一边胡乱就着几口点心吃,一边快速翻看。看这些细碎东西我不太在行,更不能如江恒那般扫眼就看得出哪有问题,只大略心里有个数,便召集来内城各铺管事,坐在四序堂里狐假虎威,问清楚各铺坊里有多少粮、药、布,病倒多少人,还剩几个顶得住事。

亏得江恒之前已安排病患搬去医馆,我粗略一算人手还够,便让各管事回去清点物资,药留下自用,布连夜裁好,米粮先不动,备上十口大锅并配蒸笼,明日卯正统一调度出发。

安排完这一大通,天已黑尽。

我大马金刀坐在四序堂正坐上,捏着江恒不久前遣人送来的门禁腰牌,手指不自觉地磨那上头凹陷的字,又望向堂外一重重模糊的树影,只觉思绪像树影一般全散掉,这才发觉得是饿得急了,想奔回后院抓几口吃的来。

正巧,西生端着食盒过来,我抓饼就啃,边嚼边问:“后头出岔子了?”

“没,一天都没事。只是过了膳时你还没回来,我怕你饿着。还有就是……”西生局促绞着指头,“宝珠姐,你不在后头,我心慌啊!”

哎,别说她慌,我也慌。虽说打小带头干仗,也真刀真枪踹过贼窝,可谋的都是战局中事,套子下好就一锤定局,从没管过什么粮草调度。今日只赠粮这一样小事,管起来才发现千头万绪,真不知江恒骤然扛下这样的重担,这两天一夜是怎样过的。

哎,静王府缺人缺得紧。偏明澄那死心眼,为明老爷子守过丧,还是要回赤霄关去。

“别慌。多慌几回就习惯了。”我拍拍呆鹅的脑袋,“我不能总当个打马游街的土霸王,你也不能总当个缩头缩脑的土丫头。咱得学着扛大事。”

“嗯。”西生一脸苦相,皱眉点头。

“哎,跟你说个事。”我挑眉斜身,靠近她耳边,“王爷跟我许诺,这回事要是办得漂亮,他给我请封王妃。今后你就是亲王妃跟前的大管事,威风吧?好好干。”

“当真?”西生眼睛一亮,“我就说王爷把你当成心尖肉,偏你老是见外,非说他是上司,要不就说是兄弟。”

“兄弟怎就见外了?他成日含里含蓄客里客气的,连情诗都不给写一首来,我怎猜得着心思?”我不服,又一挥手,“旧事不说它。你回后头好生待着,叫九月过来,我要出去一趟。”

西生依言去办,不多时范九月便过来,我招呼她同去外院马棚牵马。

江恒原置办有一匹火龙驹做寿礼,这半月也一直有人精心伺候。虽不比大宛马名贵,可这马骨骼匀称,肌肉健硕,胸宽臀圆,赤红油亮,不输风火轮英姿,着实馋人。

可是良马也需磨合,这几日我顾不上,只能咽着唾沫摸上几摸,依旧牵出之前私占的黑旋风,与范九月一同打马去往西街,在门外高声呼唤:“小子们,都给爷出来!”

敦石头等人应声出来,我举手拇指一竖:“听说你们没一个病倒,都听王爷安排坚守大营。没给咱西北的丢脸!走,有个大差事交你们去办,都给我上马,先去西虎堂。”

接着一行十二人便奔去小纸坊街,路上已经恢复宵禁,我腰牌一亮,顺利放行。

西虎堂武师病倒几人,总共算来有三十四个能动用。我将赠粮一事简略说明,将人分大致为五队:范九月是我贴身女使,她露脸就是我露脸,带一队镇守内城延庆观慈善堂;黄齐山是武师主心骨,带两队镇守外城云骑桥慈善堂与布坊;瞿冲最稳重,功夫最硬,带一队押运内外城调配的物资;剩下一队随我机动,敦石头、范十月随行。

此时夜色已深,余人又没通行腰牌,我索性宿在西虎堂,躺在后堂硬邦邦的床板上,总觉得身侧空空,不大习惯。不知这会儿他歇下没,那两样差事他都能胜任,应该,出不了岔子吧?

窗外远远近近咳声不绝,似乎又有人拉长嗓子哭嚎几声,哭声散在幽深夜色中,模模糊糊又凄凄惨惨,听得我心头有些惴惴惶惶。

翌日天刚见亮我便带人出发,先将内城慈善堂打点好,留范九月坐镇。街上已罢市,除医馆、米粮行外,皆关门闭户。路过甜水巷,我见有一处新搭的药棚,打马前去看一眼,人堆里没见着江恒,便又归队继续带人往城门走。路上行人神色慌乱,可一路所见,仍只有府兵和巡捕房差役维持秩序,上四军愣是不动,紧缚面巾,持枪带刀,凶神恶煞杵在城门口。

我暗暗皱眉,亮过腰牌,从保康门出,外头可就乱得很了。门外许多人游晃,想寻机进内城避难,可又见禁军持枪守门,不敢靠近,隔着三四丈围成稀疏人墙。城门一开,禁军齐声喝吒,人群惊叫散开。

我这一行人得以出来,人群便又想围拢过来一探究竟。但我的货被布盖得严实,随行又皆是精壮男丁,那些面有病色的平民不敢靠太近,只有一些人或眼冒精光,或神情麻木地远远尾随。

咳声左右远近不绝于耳,连县衙差役都倚着水火棍不住咳嗽。路边歪歪斜斜倒着不少人,有几个已不动弹,不知是死是活。

我提醒众人系紧面巾子,忧心忡忡想:仙儿,情况不太妙啊,你这安养堂可得赶紧搭到外城来!

沉默一路行至慈善堂,值守的便奔过来报,说昨日遭了贼。

我帷帽一掀,眉毛一竖:“丢东西没?”

那人又报:“东西没丢,只是把人打伤了两个,我们一齐喊起来,贼人就翻墙跑了。”

妈的,一起灾贼就多!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偷到你樊爷爷头上来?

我立刻命黄齐山将西虎堂镖旗在四周插满。这回虽是以静王府内眷的名义出来,但这旗子一插,三教九流也就知这是江三爷的地儿,多少有个忌惮。

至于隔壁布坊,江恒早安排那些孤儿寡母闭门不出,病患也在后房隔开养病。这边常驻四个武师看守纺机,暂且无碍。我粗略点过两处物资,命涂工全速开启纺机,织娘们则加紧裁面巾子,同时,又命慈善堂和面剁肉,架锅烧水,并在门外撑棚熏艾。

正在我负手巡视时,方才那值守的又匆匆跑来,作揖道:“夫……夫人殿下……”

“什么夫人殿下?乱七八糟。”我皱眉一窘,又斜眼一看,“瞧你眼熟,叫什么名字?”

“小的刘四喜,原先夫人殿下叫小的们早起操练,您还夸我练得认真来着。要不是您教得好,昨晚上怕就遭贼人毒手了!小的谢夫人殿下救命之恩!”刘四喜不住作揖。

我一摆手:“别乱叫殿下,给我惹事呢。照旧喊三爷就成。”

刘四喜连忙应是,又问:“三爷,城里还没发饥荒,为何要发粮啊?”

这小子好学,我也愿教,便答道:“王爷说过,这病只要身子健壮,就扛得过去,所以得先吃饱饭。而且我这一路瞧来,外城没几人戴面巾子,我这一发粮,顺道把面巾子发出去,让大家都戴上,免得病气到处传。”

刘四喜眼睛一转,恍然大悟,又忙不迭作揖:“三爷英明!王爷英明!小的嗓门大,小的帮您去喊,也免得伤了您的贵嗓?”

我这嗓子病后确也没好全泛,这两日奔来跑去发号施令,正有些不大舒服。本想让敦石头那声如洪钟的去喊,可又怕他西北口音重,东京人听不明白,这机灵小子算是瞌睡送枕头,我一高兴便许他去办。

馒头不时便做好,这夹肉的细粮对饥汉而言,本也算半个回命仙丹。静王府赠粮的消息已散出去,我又安排六个武师分别守在两头街口,来一个,先给三张面巾子,戴好才许进来领馒头并一小包粟米。

这时,刘四喜那讨喜的嗓音大响起来:“四邻们,且都听我刘小子一言!朝廷就快来赈灾发药啦!这病不厉害,但要先吃饱才好得了,静王殿下宅心仁厚,特让樊夫人赠粮来啦!再有,这面巾子必须戴上——五大爷,你怎就吃上了?戴上,家里吃去!不戴面巾子就不给发馒头!大家不要乱,一个一领……”

我坐在后堂听,暗笑想:这还真捡着个宝,回头儿让江恒提拔提拔。

外面有西虎堂镇场,领粮的百姓也不算多,场面还算有序。刘四喜喊过小半日,奔回来抱着茶壶咕嘟一顿灌,灌上几口又不住大喘气。

我抄手笑道:“喊不动了吧?换个人去。”

刘四喜又大灌几口,摆手道:“喊不动了喊不动了,我歇歇再去!”说罢,他坐在门槛上歇过一阵儿,又跑回来问:“三爷,小的私自琢磨着,这话说得太长,听的人未必记得住,喊的人也费力。要不,简化简化?”

“说。”我饶有兴趣。

刘四喜赧然挠头:“呃……比如:吃饱饭,病好半,戴面巾,别乱窜?”

我立刻改了主意:这宝贝我得亲自收用,可不能便宜江恒。

头一日的米粮散完,我将刘四喜召来,让他仔细回忆回忆四邻有哪些没来,明日带三个武师护卫,挨家挨户去送。

入夜前,我再带人出去转一圈,见德安公庙外已经搭起安养堂,开始收容病人,庙门口也架起药棚正在赠药。我心下稍安,可又见仍只有府兵和差役维持秩序,那样多人聚集一处,实是担忧。亮出腰牌问过一声,得知江恒不在此处,到底人在何处,那小吏也只说不知。

昨夜慈善堂遭过贼,布坊里又多是妇孺,我白日里就瞧她们有些惶恐,即便武师在场也依然惴惴难安,眼巴巴望着我这唯一持枪的女眷,可又顾虑身份差异,战战兢兢不敢上前求助。

于是,当夜我宿在布坊,也不知是否因奔波一日,腰有些酸胀不适。

翌日清早,我安顿好慈善堂一应事宜,留黄齐山带人原地警备,刘四喜则协助管事继续施粮赠巾,随后携敦石头、范十月随行,返回王府。

府里倒是没乱,不惹将事情逐一禀报,又说晨间江恒遣莫问来传话,只道一切都好,叮嘱我万事小心,切勿过度操劳。

我瞧着面前左右而立的不惹和西生,只觉得西生确实顶不住事。她如今养得白皙,脸也圆润,越看越像我那和善可亲的肥狼白无常。

唉,我当初在西北,怎就光顾着和小子玩,竟没带出几个厉害的丫头来?今后我要是再进一步,再进一步,西生这样子,哪里能行?可我俩一个被窝睡大,谁也替不了她,看来还得再磨砺磨砺。

如此一想,我便故意板起面孔,捡几个事情问西生,她答得支吾,我原本想数落,可看她那诚惶诚恐的模样,暗叹一声,反倒好言好语地鼓励几句。

离府前我留下一封短书,将外城所见大致说明,又提醒江恒:照目前的消耗,慈善堂的粮大约只能发五天,且是杯水车薪,要赈灾,还是得开太平仓,得催右相勤快干活。

接着我又带人在内城大致转一圈,禁军还是不动,府兵和差役主要集中在安养堂和已罢市的集市口。一路没遇见江恒,倒是意外打听到午前他在京兆府衙,此刻不知又在何处。

今日已有人跟进赠粮赠药,昭庆公主是第一家,两个皇室宗亲带起头,后面就大小跟起进十余家,只是都在内城。

于是我转赴延庆观,叮嘱范九月:内城的粮,做样子发发就得成,匀出七成以备调去外城。

她话少办事准,这边不需我操心,我便又带人往外城去,自阊合门出,自西往东整个一巡,算上德安公庙那处,外城总共三处安养堂,只发药,没施粮。还有两处像是在搭设,却半途中止,并未收容病人,也不知江恒那边是否出了岔子。

我有些不安,一路巡回云骑桥附近,天色已暗,忽听小巷里有人鬼鬼祟祟道:“起死回生,才卖你半贯,买不起就别纠缠。”

另一人咳嗽连连,切切哀求:“半贯……实在拿不出来……”

我拉缰立马在巷口,歪头窥探一眼,二人听见马蹄声止,其中一人夹起纸包就跑没了影,另一人不断咳,想跑却又跑不快,被我叫人拦下问:“什么东西要半贯?”

“药……灵药……”那人咳喘着答。

“熟药局、德安公庙不都在发药?又不要你钱。”我纳罕问。

“没啦……发没啦,官府说明日才有。”那人还是不住咳。

“什么药要半贯?哪儿卖的?”我又追问。

那人咳着摇头,又怨我道:“只在街边卖,都怪贵人你把人吓跑了……我家里两个孩儿,已烧三天了!”

我皱眉“啧”一声,吩咐道:“你去云骑桥那家慈善堂,就说是江三爷叫你来取药,再领点粮回去。别花冤枉钱,小心上当。”

那人忙不迭磕头,我又在街上巡一圈,再没见着可疑的线索,便吩咐范十月连夜暗中查探,又忧起江恒那边的情况。

不是已改良过药方,所用的都是常见药材,怎就短缺起来?

当夜我又宿在布坊,半夜时正觉腰酸腹胀,忽听街外闹起来,似是有贼。几个织娘吓得跑出来,聚在我门口。

我开门出来,细听一阵,安抚道:“没事,隔得远。咱是王府产业,外面又有一大群爷们儿守着,没人敢进来。”

为安定人心,我又命人四处举火。火把明明灭灭,火影重重叠叠,我正待打发织娘们回屋,一个织娘不知怎地就冲我跪下来,接二连三,织娘和孩子们竟全都跪下来。

“跪我做甚?”我吓一跳,又看向手中长枪,暗想:莫不是半夜提枪吓着妇孺了?

头一个跪的织娘磕头道:“娘娘和殿下给我们孤儿寡母一口饭吃,还教我们织布,如今外头乱起来,您这样的贵人还专程来保护我们,你们就是活菩萨!”

余人也跟着喊起“活菩萨”。我哭笑不得,连忙制止,又打发众人进屋睡觉,不禁暗想:仙儿啊,咱这神仙还没当成,菩萨倒先叫人封上了。这样多的黎民百姓,你可千万不能办砸啊!

当夜外头又闹过两回,我警醒着没睡好,思量着不如把王府卫兵调过来一队站岗,银甲一批,长枪一竖,保准万无一失。可那些兵隶属侍卫亲军,与其说是护卫王府,不如说是监视宗亲,连江恒都轻易使唤不动,更何况我这小小妾室。

翌日赠粮时,人显见多起来,场面也有些紧张。我带人骑马喝一圈,方才稳住局面,又发现好几个灾民面熟,分明前两日就来过,面巾子也领过,这回又空着一张脸来。

我把刘四喜召来问,他自知办错了差,垂头道:“这……小的昨日也发现了,想是四邻家里穷,想把布攒下来裁衣。我说过好几回,总有人不听……”

“巴掌大的布,得攒多久才有一件衣?救命的东西,倒拿来这样用。”我气得直皱眉,“有辙没?”

刘四喜苦着脸答不出来。我想一阵,也没个结果,挥手道:“先想想辙,我再出去巡一圈。”

就这般心烦气躁地带人出巡,今日所见,情势更为严峻,路边已有草席盖住的无名尸。这两日天气略有回暖,虽利于风寒康复,可一旦尸体腐烂引发瘟疫,后果不堪设想。

除此以外,街面秩序也更为混乱,只在外城东头转过半圈,便已路遇好几伙人当街抢劫,皆被我率众打马撵走。

祥符县衙本就没多少差役,如今还病倒不少。外城显见要失控,真不知上四军拿来有几个用,这时还不出动?干吃饷不干事,还不如把我樊家军调来。

心神不宁巡至德安公庙,四周人群汇聚。庙中已无空余场地,药棚搭出半条街,草席散乱横铺,躺满病人。大夫忙碌穿梭其间,治病喂药。

看来今日有药,但仍没粮发出来。

我不禁捏紧马鞭,只想即刻回内城找江恒问个明白,忽又注意到街头架着两口锅,锅内热气腾腾,却不是煎药,而是分别在煮衣物和面巾子。

我灵光一现,调转马头赶回云骑桥,召来刘四喜吩咐:“匀一口锅出来,架在后巷那口井旁,日夜烧沸水。刘四喜你跟四邻说,戴过一日的面巾子有毒,要彻底煮沸才能用,静王府收面巾,一钱一个。我调三个人给你用。”

二人依言去办。我暗自思忖:物资确是没常备太多,发几日就该见底,好在钱是真不缺。亏得神仙平日只念经,不搞炼丹那套,府里也没养大群姬妾仆从,开销不大,一钱一个能收到明年去。只是人手分出去几个,周边又越来越乱,不如干脆关闭内城慈善堂,将人手和物资全调外城来。

我正思量,范十月调查归来。老爹当初私调两个斥候营精英助我,当真是高瞻远瞩。只一晚,他便查清药从何处来,并带回来一包药。

我打开纸包,瞧那堆草也瞧不明白,只好收起来,着手回内城调人调粮调钱,并找江恒问情况。

回程路上,腹中却一阵抽痛,胸也滞胀。多半是这狗屁信期提前了两日,专来误事。

正难受时,路经太常寺少卿家的慈善堂,见也在发粮,便前去过问,发现竟是李静姝在主持。

我惊得连问:“李妹子,你一个人?家里男丁呢?外城也随便来得?”

李静姝眼神闪躲,后又转为坚定:“樊夫人不惧危险,亲来外城赈灾,是巾帼楷模,静姝自当效仿!”

这丫头,穿衣学我就罢,怎这事也要莫名其妙较劲?

我皱眉道:“外城可乱得很,你那几招功夫不顶用。走,我要回内城,送你回去。”

李静姝摇头道:“静姝自知武艺不精,所以带来二十个家丁护卫。樊夫人不用为我担忧。”

“家丁能顶几个用?你要是带十个你爹的兵,我就不过问了。”我见她还待拒绝,又恐吓道,“原先我跟霍小侯爷在这附近踹了个淫窟,专抓官宦家的女眷做暗娼。你不怕我可就真走了啊。”

李静姝终是被吓唬住。我让她上马同乘一骑,刚走没多远,又听她在背后吞吞吐吐问:“樊夫人,静王殿下,是否喜爱……果决聪慧的女子?我听闻,崔……也是巾帼奇才。”

这丫头,哪壶不开提哪壶!上赶着打听,是真想来一出司马窜魏啊?

我没好气儿道:“他关门躲事性子软,是得最厉害的婆娘才管得住。”

“殿下没躲事!”李静姝不服争辩,“我听舅舅说,右相病倒了,三省六部已病倒一大片,整个京城全靠殿下一人苦撑,他都好几夜没合过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