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张皇后小传(明孝宗) > 第69章 兄弟情深

张皇后小传(明孝宗) 第69章 兄弟情深

作者:河里的石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05 22:12:49 来源:文学城

本朝规定,藩王成亲后就要出京就藩,兴献王朱佑杬成亲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朱祐樘最近在考虑自己这个弟弟就藩的问题。

原本先帝给朱佑杬的封地是江西九江府安德县,朱祐樘查看了一下发现卫辉有一个封地,原来的藩王已经过世,且王位没有人继承,王府空闲,于是朱祐樘便把朱佑杬的封地改为卫辉。

消息到了朱佑杬那里,朱佑杬一看地图,再派人一询问,就有些不乐意,因为卫辉是一个非常穷困的地方。自己就藩还要带着王妃以及王妃的父母兄弟,以后还要生儿育女,在那么穷的地方怎么样王府一大家子的人啊。

因此考虑再三,提笔给自己自己的哥哥情深意切的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想要换封地的愿望。

朱祐樘收到了弟弟的信,顿时被弟弟在信里面流露出的感情所打动,又想到卫辉这个地方确实太穷了,不好这样亏待自己的弟弟。便又重新给选了一个封地。便是湖广安陆州 。

湖广地区可是一个富饶的地方,而且为了弟弟以后的生活,还赐给朱佑杬四万五千多亩良田,并派内管监左丞相林茂及工部郎中王瓒为朱佑杬在安陆州修建兴王府。

这一下兴献王才算是满意。愿意带着王妃和岳父母一家人就藩,所有事宜安排妥当,兴献王临行时,朱祐樘亲自送弟弟到午门,还御赐了宝剑、朱袍、宝马等珍品给他。

晚上朱祐樘和素娥两个人闲谈,朱祐樘对于第一次把自己的弟弟送出去就藩很是有几分感叹,还诗兴大发的写了一首诗表达对弟弟的思念,

“殷勤步送出宫门,骨肉情深不忍分,别后相思何日会,燕山荆树隔重云。”

素娥表示无奈极了,这哥哥当的,比亲爹还好呢。

时间缓缓的过去,又过了两年,朱祐樘的两个妹妹永康公主和德清公主出嫁,弟弟岐惠王朱祐棆和益端王朱祐槟大婚以后也出去就藩。

素娥为父亲守孝三年,也到了除服的时候。这天素娥带着已经五岁的朱厚燳去太液池金氏住的地方看望金氏。

金氏已经在宫里面住了两年多,这两年过的倒是顺心如意,家里面什么事儿都没有,两个儿子还时时的进宫来看望她。

如今两个儿子已经除服,便觉得是时候开始准备大儿子张鹤龄成亲的事情了。

素娥和金氏商量了一番,到底还是要金氏回家操办此事,虽然有多少不舍,但也不能让母亲继续住在宫里。

“等办完了弟弟的亲事,我还接母亲进宫来。”素娥撒娇的说道。

“可不能再任性了,太子都这么大了。怎么你这个当娘的还跟着孩子似的。”金氏笑道,“以后你有弟媳妇,娘就等着他们孝顺我了,你要是想我,我就进宫来看看你,可不能在住下了。”

说着看着朱厚燳,问道:“太子殿下也该到了读书的年纪吧?”

“是啊,最近万岁爷正在给他选老师呢。”素娥道。

“你父亲临去世前留了一封信给你,说是让我等到太子长大了再给你。”金氏找出了张峦留下来的遗书交给素娥。

素娥愣了一下,打开信一看,原来父亲在病重还在为自己以后担心,在信里面在考虑到太子以后长大读书的问题,并给她推荐了一个人。

杨廷和原本和张峦在年轻的时候就是朋友,二人常有书信往来,互相敬佩对方的人品和才华。后来素娥成了太子妃、皇后,张峦也成了外戚,并被封为寿宁侯。此时杨廷和反倒和张峦断了关系。即便是朋友,道不同不相为谋,杨廷和不愿意结交外戚,自然要远离张峦。

但张峦对杨廷和非但没有埋怨,反而越加的敬重对方的人品,在留给素娥的信里便推荐杨廷和为太子的老师。

素娥看着信里面一字一句都是父亲对自己的叮嘱和安排,不由得落泪。

金氏看女儿伤心忙追问,“这是怎么了?你父亲说什么了?”

“没事,”素娥擦擦眼泪,“父亲给太子推荐了一个老师。”说完又笑道,“爹爹真是一个操心的命,这么些年了,还一直在惦记着我。”

两个人一起怀念了一番,直到朱厚燳从外面跑进来,才收起了眼泪。

“娘亲,外面有好大的一个林子,据说里面有野兽,我们进去打猎吧!”朱厚燳兴致勃勃的喊道。

这个孩子精力充沛,从没有一刻愿意停下来安静的呆一会。素娥早就习惯他想一出是一处的问题了,因此敷衍道,“打猎需要会骑马,你这么小,能够骑马么?”

朱厚燳果然被转移的注意力,“那我们回去学骑马。”

“你个子太矮,只有马腿那么高,没有办法学骑马啊。”素娥又道。

朱厚燳皱眉,显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我就要学骑马,我让爹爹教我。”在朱厚燳的心里,显然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的爹办不到的。

“好,回去跟你爹说。”素娥应允道,就让朱祐樘烦恼去吧。

素娥看望了金氏,又仔细安排了人准备送金氏回家,这才带着儿子回了坤宁宫。朱厚燳在坤宁宫转了一圈,觉得没意思,转头便奔向了乾清宫。

乾清宫里的人看见太子殿下一向是不敢拦也不能拦,万岁爷都不介意太子殿下随时随地闯乾清宫。他们怎么会多此一举。

果然看见虎头虎脑的太子跑了进来,朱祐樘十分的高兴,把朱厚燳叫道自己的身边,还和一起商量事情的几位阁臣说话,“太子也到了读书的年纪了,几位可有什么人推荐给太子做老师?”

几位阁臣思索一番,纷纷推荐了几个自己看中的人才,能做东宫太子的老师,以后的前途简直就是一片光明,要不是他们的年纪大又都已经入阁,恐怕都会自荐了。

朱祐樘听了几个人名,并没有十分满意的,此时就暂时的搁浅。

晚上领着儿子一起回到坤宁宫。素娥早就准备好了晚膳等着父子二人。

三个人一起用完了晚膳,便转移到一旁的偏殿。

知道素娥今天去看望金氏,朱祐樘便问问金氏身体可好。

“母亲都好着呢,就是操心弟弟鹤龄成亲的事情,”素娥说道,“这么大的事情家里不能没有人做主,我已经安排母亲这几天便回家去了。”

朱祐樘并不介意金氏住在哪,只要素娥高兴就好,“既然弟弟要大婚,可是需要我出面帮忙?”

素娥笑道,“哪里要用万岁爷出面啊,他现在也是一个侯爷了,这几年在外面也历练出来了,什么事情他自己做主就好,以后成家立业,可不能全凭万岁爷。”

“你弟弟和我弟弟又有什么区别,都是家里的亲人,既然鹤龄要成亲,以后家里的开销就大了。”朱祐樘思索的一下便道,“另外赏赐给千顷地,还有河间那里有皇家的二十间商房,以后就交给鹤龄来打理吧。”

“那就多谢万岁爷了,”素娥站起来给朱祐樘行礼,被朱祐樘给拉住。“一家人哪里要这么客气。”

皇亲国戚想要过得好全凭万岁爷的赏赐,朱祐樘给张鹤龄的这些东西,虽然优厚,但也是属于皇家的,并没有过分,因此素娥虽然很高兴很感动,倒也没有别的想法。

然而此事传了出去,到底还是引起一些非议,万岁爷愿意赏赐给自己的小舅子如此的大手笔,更何况还有属于皇家的铺子,这就引人垂涎了,朱祐樘刚刚登基的时候,从太监手里把属于皇家的庄子和铺子都收了回来,不在让外人染指,没有想到在自己的小舅子这里破了例。这个头一开,以后不知道会有多少的麻烦。

因此纷纷上书反对,然而朱祐樘在对于自己岳家的事情上一向大方并且坚持,谁说都没用,到底力排众议给了张鹤龄。

太子朱厚燳这些天忽然间发现,自己的快活日子好像到头了,因为爹爹说要给自己找老师,让自己读书识字。

读书什么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听人讲课真的很烦啊,朱厚燳很不愿意。但明显反抗不了自己爹爹的决定。

朱祐樘经过几番挑选,又加上素娥在旁边建议,选了杨廷和来给太子讲读。又在一旁听了几次杨廷和给太子讲书,十分的满意,最终便定了下来。

朱厚燳不敢反抗自己的爹爹,但不代表他就愿意安安分分的听老师给自己读书。他想去打猎,他要去万寿园去看自己让人饲养的老虎!!

于是万岁爷不在的时候,朱厚燳小小年纪便无师自通的学会了逃课这个技能。

朱祐樘听了回报说太子在上学的时候跑出去玩耍,十分的无奈。于是想方设法的给太子立规矩。让他好好学习,教他尊师重道。慢慢得到也让朱厚燳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朱厚燳原本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记性十分的好,学东西十分得快,并且举一反三,对于老师讲的东西也很快的就能理解。

朱祐樘问起里,老师们对于都夸赞太子殿下聪明伶俐。让朱祐樘很是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