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张公案2 >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张公案2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作者:大风刮过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0-30 01:47:01 来源:文学城

贺庆佑却哆哆嗦嗦地瞧了瞧柳桐倚:“罪民大胆,求问大人一事。大人说那老儿被抓,是在几年前?”

柳桐倚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回答了这个问题:“应是三四年前,惭愧未能记得太详细,为何这般询问?”

贺庆佑顿首:“罪民冒犯,因……一直以为,那老儿就是蔡三的同伙。若非蔡三拿住了罪民销赃的把柄,我如何能被他要挟?”

张屏、柳桐倚与云毓精神又都一振。

贺庆佑垂首哽咽:“那老贼的确是销赃的惯家,给罪民的钱有零有整,金银都是小锭,银票也是各大银号都有,全国皆可通兑,不致于招眼。罪民回家后还反复验看,确定没什么特殊的记号,不想仍在老贼彀中!”

柳桐倚问:“你可知,他与散材如何结识?”

贺庆佑摇头:“不知。罪民也一直疑惑,茫茫人海,这两个冤家怎会聚了头!”

云毓道:“或因他们各与贺老板的一段缘。”

贺庆佑眼中凝结泪雾,张屏再问:“据贵店伙计增儿说,散材第一次出现在店里,是在五年前。之前此人从无消息?”

贺庆祐摇头:“没有。罪民后来也留意打探,未曾听说官府在蔡府外头很远处又发现了死人。当时夜色昏暗,罪民与卓西德与他扭打未久,他就昏死过去了,想也没看清我俩长相。我俩本来也都是平常人,身量面目都没什么特别能让人记住的。被官府盘问后,我们更是借口不敢继续摆摊,索性不往顺安县去了。这些年都没再踏足那一带……谁知道过了十来年,罪民都快把这事忘了,他突然就冒了出来。”

贺庆佑脸上闪过一丝唏嘘。

“当时罪民已胆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敢放开手脚花钱。正洋洋得意时,蔡三突然钻出。想想真是天意也。其实做下的种种,老天都看着呢,之前没发作,只是还不到要还的时候。”

张屏道:“请贺老板多回忆回忆,在死者再度出现之前,当真没有过任何征兆或特别的事?”

贺庆佑皱眉思考了一时,复摇头:“罪民着实想不到什么……当时刚盘下新店面,满脑子都是买卖的事儿,确实也没多留意过其他。他冒出来那一日,罪民正在与老古商议新菜单的事儿,突然伙计就过来说,楼下来了个人,点名要吃明前雪和春波绿,像是闹事的。罪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以为就是个泼皮,轰出去罢了。然伙计跟着又说,这人还一直嚷着,好叫店主知道,他不要那些金贵的陶壶瓷碗,但必须伺候好了他。”

张屏微颔首,原来散材不要瓷器其实是给贺老板的威胁,却被小伙计误以为成怪癖。

贺庆佑继续道:“罪民一听这句,心里一凉,悄悄走到大堂隔扇后,即见蔡三坐在前排正当中的椅子上。罪民头壳里顿时就嗡地一声,两腿发虚,眼前金星直冒。”

柳桐倚开口:“贺老板方才说,火灾那夜撕打时,天色昏暗,他应没看清楚你与卓老板的脸。那么你们对他的样貌应也不曾端详仔细,为何时隔多年,贺老板能一眼认得出他?”

贺庆佑垂首:“禀大人,罪民二人将他打晕后,又把他抬进坑里,短暂端详过他的面目。他左腮有一块胎记,十分显眼,虽然时隔多年,多了些褶子白发,身形轮廓却未有大变,还是认得出的。”

他当时方寸大乱,只能暂时想办法稳住局面。

“罪民就和伙计说,来的都是客,此时勿要触霉头,做一份给他吃就行。还让伙计和他说,罪民告诉他,一定好好招待,让客官满意。”

张屏道:“之后如何?”

贺庆佑长叹:“他在罪民这里吃完,也没多说什么或表露出什么暗示,跟着就去了卓西德的客栈,罪民去通知卓西德时,他已在客栈住下了。”

云毓又道:“在下冒昧插一句,此人倒胆大,也甚敬贺老板和卓老板二位是君子。”

贺庆佑涩然:“公子取笑了,罪民自然明白,他能这么做,必有布置。怎敢动他?所以真真不是罪民杀了他啊,求大人与公子们明鉴!”

云毓挑了挑眉,张屏神色仍无丝毫波动:“请贺老板详细告知,他如何要挟你二人,都提了哪些条件?”

贺庆佑略平复了一下情绪:“他在客栈住下后,使了个按兵不动,待鱼入网之计。他必是料定,罪民会立刻找卓西德商量,然后他再细细敲诈我俩。”

张屏问:“是他先开口敲诈,还是二位自去找他?”

贺庆佑咬了咬牙:“是……是罪民这边没沉住气。实不相瞒,按卓西德一开始的意思,我二人不必惧他,也不必理会他,不妨就这么和他耗着。”

卓西德分析,说不定此人还没完全确定那夜的两人是他们,就算确定,隔了这么多年,一来他手里也没证据;二则,当初那两个箱子,还不知这人怎么搞到手的,肯定也不干净。必不敢去官府。此时只是在使恐吓诈术。如果两人主动去找他,就等于认账了,定会更加被拿捏,不如就先来个敌不动我也不动,待对方沉不住气时,再做下一步行动。

云毓唇边浮起一丝兴味:“卓老板分析得十分有道理。贺老板为何不听从?”

贺庆佑再顿首:“罪民万死,诚如公子所言,罪民当时亦觉得卓西德说得挺对,可又思量,他既然敢来,定有倚仗。惹急了他,只怕更不好收拾。这时那蔡三已知罪民到了客栈,就在客栈房间里有意露话给小二,说第二日还要去罪民的酒楼吃喝,又报出了罪民的宅子所在,问小二地址对不对。当晚,罪民回家,门房拿来一封信函,里面写着几行字——「月下顺安菜,瓷中水滴溜;明朝二里坡,亭赏烟波酒。」”

云毓赞叹:“很是诗意。”

贺庆佑凄然一呵:“罪民当时魂都要散了,哪管什么诗意不诗意!”

张屏道:“后两句所指是县城外的二里坡烟波亭?这封信贺老板是否还留着?”

贺庆佑哑声道:“张先生英明!就是那个坡那个亭!此信点破了罪民的隐秘,罪民怎么敢留,立刻烧了。

张屏追问:“信件的笔迹纸张有无什么特别?”

贺庆佑闭了闭眼:“罪民那时乱做一团,未能留意这许多。纸,应该没什么特别的……”抬手比划了一下,“就这么大的一张寻常信纸,也没什么记号。字写挺大。”

柳桐倚跟着问:“所写是楷书、行书、隶书、篆书或其他?”

贺庆佑道:“惭愧罪民不太懂笔墨之事,肯定不是篆,字是长方条,就是……寻常人写的大字,不甚潦草,应该算楷书!以罪民无知的眼神瞧来,也不咋好看,跟小孩子家初练字似的。”

张屏微一颔首:“贺老板接着说。”

贺庆佑喘了一口气:“那一夜,罪民如同在滚油锅中被炸到天亮。反复思量他为什么会知道水滴溜巷的事,究竟拿到了哪些把柄。第二日天一亮,罪民就去了城外二里坡。”

张屏又问:“没通知卓老板?”

贺庆佑道:“罪民不晓得他是只拿到了我一个人的把柄,还是卓西德的小辫子也揪住了。水滴溜巷的事真真连卓西德也不知道!罪民想,先只我一个人去谈或许好些。让犬子去给卓西德捎了个口信,说因多年前一桩货物买卖的事儿,被我俩都认得的一个客人约到二里坡烟波亭赏景了,知会他一声。卓西德能明白的。罪民就先独自去了二里坡。”

他又苦笑一声。

“蔡三这厮当真机灵,二里坡乃县里的人踏青常去的一个地方,尤其清明前后。到处是人,不怕罪民行凶。旷野之处,又方便说话。罪民记得,那日天还蛮晴的。罪民天刚亮就到了那里,已经有人在放风筝了,谢大人那时还没完全把县里治服帖,烟波亭周遭有好些摊贩,罪民到时,亦有些已经出摊了。罪民从早上等到晌午,捱不住就在亭边的摊上吃了早点又喝了茶,蔡三方才出现。因为人多,都没发现他从哪里过来的,刚在茶摊吃了杯茶,抬眼就见他在摊外不远处站着。”

蔡三待贺庆佑站起身,便慢慢走到一处人稀且开阔的所在。

贺庆佑跟着他走过去,蔡三眯眼瞧了瞧天,道:“今儿日头真亮堂。亮了好,走在乡野林间,不怕被被黑棍子闷进坑里埋了。”再转目望向贺庆佑,“亦照得贺老板红光满面,看来近日生意挺好。”

贺庆佑抱了抱拳:“承蒙谬赞。”索性直接询问,“请教尊驾名姓?”

蔡三亦十分直接地答:“现在的名字,想来贺老板与卓老板已经知道。多年前,某还有个名字,叫蔡三。”

云毓赞叹:“两位就此坦率交心,妙极。只是「蔡三」二字仍像绰号,不似真名。”

贺庆佑道:“公子英明,罪民亦这么觉得。便就又问,兄台可是因为行三,才叫此名?”

蔡三悠悠答:“差不多吧。某个一天之内险些死过两回,剩下一口气到今日的穷汉,不敢与贺老板互称兄弟。贺老板与卓老板而今春风得意,看来箱子里的东西没有卖亏。”

贺庆佑装傻:“贺某不甚明白,什么箱子?是否有什么误会?”

蔡三咔咔怪笑一声:“怎么,贺老板记性这么差?就是你在京城水滴溜巷卖了的箱子。正月里,贺老板还到沐天郡州府城里的钱庄,兑了两张三百两的旧票。”

贺庆佑听他说得这般详细,浑身冷汗直冒,强作镇定道:“以往的积蓄,待使钱时便取用罢了,尊驾如何知道,莫非就是银庄的伙计?”

蔡三皮笑肉不笑地袖起手:“既已半人半鬼游荡多年,凡间的事儿,自然知道的多些。”

贺庆佑继续试探:“不知尊驾到此,有何意图?”

蔡三仍慢悠悠答:“清明时节,如某一般的,正要多多走动。寻一寻有无相识的可携往地府。”

贺庆佑道:“朗朗乾坤,晃晃明日,尊驾不要开这样玩笑。”

蔡三道:“怎是玩笑,单是此地与邻近,就有多少旧鬼怨魂。多年前,蔡府的那场火,你知,卓西德知,官府更加记得。纵火行凶者,官府仍未抓尽。若是官府突然从贵府及姓卓的家里得到了蔡府的旧物,更查到来历不明的钱财,加上一些人证。官府将会怎么判?”

贺庆佑牙齿已开始打架,仍坚定否认:“贺某实实不知尊驾说些什么。当日火难,确曾听闻,但贺某身家清白,是否匪类凶徒,官府一查即知,岂会因诬陷之词便遭冤屈。”

蔡三眯眼笑:“你记不记得,无所谓,反正有人证物证,公堂之上,老爷们自会让你想起来。我劝你多想想,不单想想旧事,也想想你的老娘妻儿。”

贺庆佑索性豁出去,冷下脸:“这般恐吓,到底什么意图?”

蔡三道:“你只当我这个魂儿趁着过节来给二位报个信。不曾听老人说么?快死的人都常能瞧见勾他的鬼。”

贺庆佑昂然道:“我觉得阳间好得很,暂不想去别处。”

蔡三道:“若觉阳间好,就该趁节里多做些该做的事。”

贺庆佑已知他要开口提条件,就问:“清明节能做什么事?送些祭供酒食?”

蔡三道:“酒食不用,衣衫也不必,倒是元宝锭子甚好。有个七八千黄金锭子就差不多了。”

云毓轻叹:“忒狠,这是要将贺老板一把榨干。”

贺庆佑跟着叹:“是。罪民听到这个价,立刻就说,恕我拿不出这么多。”

柳桐倚亦开口:“可他既来勒索,怎容你讲价?”

贺庆佑道:“一开始他自然得继续威胁。”

蔡三当时仍不紧不慢地问,贺老板家有多少人口,难道一个人还抵不上一千?

“罪民当时被逼上了头,牙一咬索性摊开说,性命自然无价,所以我错伤他人,今日该有此报。只是眼下把我全家剁了,也拿不出这些钱。他要强逼,或现在杀了我泄愤,或把我告上官府,攀诬我是当年杀蔡府的劫匪。若诬告成功,我被砍头,全家难保,我家也得被抄,家产收入官府,谁也捞不着。”

云毓叹息:“贺老板烈性!此言可有打动对方?”

贺庆佑再一吁:“他表面还是不肯退的模样,将罪民家的妇孺平日常去烧香游玩的地方,及罪民的孙子外孙的年岁生日都报了一遍。可罪民也明白,他既然这般现身,仍是图财。就说,既然我全家的过往与当下,他都尽知,应也晓得,我家里所有能拿出的银子全用在新店面上了,若这样威逼,只能拿我这条命赔他。”

蔡三听后,又阴森森一笑,曰:“既然贺老板有此觉悟,某必满足。”一拱手,便转身离去。

贺庆佑对着他的背影问:“缓缓偿还,也不能够?”

这句问话之后的几个瞬息,可称是贺庆佑人生中最紧张难熬的时刻。

然,就在他眼前一阵阵发黑,双腿止不住微颤,几乎要晕厥过去时,蔡三的背影定住了。

而后,蔡三回过身,问道:“怎么缓缓偿还?”

“罪民听到这一句,眼前光点儿直蹿。他这样讲,就是能接着谈了!罪民便和他说,虽然眼下的确拿不出多少钱,但可以将当日所得算作他在我酒楼中投的本金。每年偿还一部分。”

蔡三听罢,冷笑一声:“贺老板这是要抬举某做你的东家?倒也算得,只是既然算投你买卖,就得有红利。”

云毓道:“倒是个行家。”

贺庆佑苦笑:“公子说得极是。罪民当时就回答,自然是有分红的。他再问,能分多少?罪民当时已渐渐镇定,知他定不是什么富贵出身,八成是蔡府的下人,趁着失火,抢了主人的宝箱奔出。箱锁如此难开,或他并不知道箱子里具体有些什么东西,只是模糊猜到一些,水滴溜巷那老贼怕他追索,也未必同他说了实话。就大着胆子又诈了诈他虚实,道,当日转手的钱财,尊驾已知详细,就将不足之数补个整,算五千两银子的本金。蔡三当时就脸色一变,冷笑道,五千?!罪民头壳里再嗡了一下,心想,不好,又要崩了,却眼睁睁看着他再桀桀一笑,又听他道,过了这些年,物价添涨多少?必不能少于六千!罪民一听这话,真像是从鬼门关滚回了阳世,赶紧点头,那就六千!”

云毓轻笑:“一场豪赌。”

贺庆佑抬袖擦了擦额头:“实不相瞒,罪民事后回想,也挺诧异自个儿那时候怎的如此胆大。他再问罪民,几分利?罪民道,银庄之中,一般是三分或四分的利。他又要变脸,罪民赶紧再说,但我肯定不能算这么少的。他就粗声道,五分利,再不能少。今次就先取今年的红利,再加一千本金,两日之内付清。”

云毓眼光一闪,柳桐倚亦微微皱眉,但都未出声,只凭贺庆佑继续讲述。

贺庆佑再喘了一口气:“罪民这时,心里却有了底,居然被我猜中,这厮并不知道箱中到底是什么宝物,水滴溜巷的老头没同他说实话。罪民甚至有些后悔,没听卓西德的话,再沉得住气一些。就又壮起胆,朝他深深作了个揖,道,实不相瞒尊驾,一千三百两银子,一时半刻间恐也难拿出……”

蔡三大怒,脸色陡变道,竟还要抵赖,这是真想消遣你爷爷?!

“罪民讨饶,声称绝无此意,当真是没钱,恳请宽恕。若他不动本金,只取红利,罪民愿意多付一倍分红。这般对我们两人都便利。”

蔡三横着眼问:“怎的便利?”

贺庆佑捏着几辈子的谨慎道:“尊驾休怒,先听我与你分析,若如尊驾所言,连本金带利息拿去,即是今年一千三百两,明年一千二百五十两,后年只得一千二百两……”

蔡三狞笑:“你竟敢爷爷取走多少本金,就少给多少利息?!”

贺庆佑赶紧作揖:“不敢不敢,利息年年三百两,一分不敢少。然六年之后,尊驾就取光所有,六千两本金之外,再多拿一千八百两银子利钱,共七千八百两。之后就没有了。而不动本金,则细水长流,贺某愿年年以双倍红利孝敬。尊驾活一百岁,贺某就孝敬一百年。”

蔡三再怒:“你当爷爷不识数?老子今年多大岁数,怎能再活一百年?!”

贺庆佑道:“尊驾正当壮年,每年六百两,拿上十五年,就有九千两银子了。区区十来年,眨眼就过。再到二十年,就是一万两千银。三十年,一万八千两。岂不更合算?”

蔡三又冷笑:“你这是缓兵之计,用六百两银子先打发了老子,再想对策。天长日久的事,谁说得准,若爷爷有个三长两短,或得了什么走动不得的病症,不能来找你,你便可不认账了。”

贺庆佑便指天发誓,将自己的祖宗后人一起搭上,又道:“尊驾若不肯信,某可立刻与你签个契书,按下指印。就写尊驾投了六千两银子在小店,本金不再提取,每年拿分红六百两。二十年里,不论尊驾亲临,或是亲友代取,都如数奉上。超出这二十年,只要尊驾在世,仍是年年六百两相赠。不论我贺庆佑死活,只要我贺家有一个人在,便遵照此契。”

蔡三又沉默了一时,贺庆佑知他内心松动,趁势再道:“的确是贺某凑不出多少现银,才求此通融之策。不然,几年内连本带利结清其实我更划算。尊驾定还与卓西德有一番叙旧,亦可将我这里做长远之取,在他那边提拿本金,这如此远近兼顾,更加合宜。”

蔡三沉吟良久,将眼一眯:“二十年太短,爷爷我今年才四十余,祖传长寿。八十岁想还活得,又怕到时候不便奔波,要儿孙代取。改成三十年吧。”

贺庆佑立刻点头:“依尊驾所言,就三十年!”当即在附近的摊子上借了纸笔,与蔡三签下契书,按了手印。各执一份。

张屏问:“贺老板可带着你那份契书?”

贺庆佑即从怀中取出一张纸,双手托起。

云府的随从接过,却先奉与柳桐倚,柳桐倚目光一扫,双眼随即一亮,轻碰张屏手臂,示意他看纸上。

只见旧纸开头即书写一行大字——

「立契人散材坜州府析县小瓦乡散家村人氏」。

因文牒丢失,一直未能查到的死者户籍所在,竟在这里得知。

契书的文字与贺庆佑所说一致,即是某年某月某日,「散材」借六千两银与贺庆佑,从今后每年清明来取利金六百两,三十年内,无论「散材」本人或亲友,执另一份契书到来,即可收取。若赶不及清明,亦可改为其他日子。三十年后,倘若「散材」本人在世,亦可继续每年收取利金。贺庆佑及其子孙亲眷必须遵守。若有违约,需将六千两本金返还「散材」,此前支付的所有红利不计算在其中。如有纠纷,双方可凭各自契书,请官府审断云云……

末了签着贺庆佑和散材的名字,名字旁边各有一枚指印。贺庆佑的签名与契书文字一致,契书是他写的。散材的签名十分粗拙,一看就是没读过什么书。

契书的边缘左侧是两人的签名各一半,右侧是两人的指印各一半,另一半定是在散材手中的契书上。

这是签契书常用的方式——将两份契书摆在一起,在两张纸相接处写上名字,按下指印或名章,动用契书时拼接在一起比对,防止一方作伪。

贺庆佑又叩首:“契书绝对真实,大人们可去比对那蔡三的指印验证!”

张屏问:“这里有蔡三的签名,字迹是否与你曾收到的那封恐吓信一致?”

贺庆佑却摇头:“罪民觉得,不是一个人的笔迹。他签字后,罪民也留意了,但觉得字虽然都挺丑的,但非同一人所写,丑得不一致。”

柳桐倚道:“方才贺老板还说,你不甚懂文墨。”

贺庆佑忙作揖:“大人明鉴,罪民是不通文墨,不晓得书法里讲的这个书那个书到底是什么书,也不晓得这位圣人那位圣人讲过什么句子。但多年做买卖,常与人签文书,笔迹倒还能辨辨。绝不敢在大人面前扯谎。”

柳桐倚未再言语,贺庆佑忐忑地偷眼瞧他,张屏又问:“蔡三在契书上签的名字是散材,贺老板是否询问过他,怎么用这个名字,以及这坜州府散家村人氏是否他真实户籍所在?”

若蔡三是蔡家下人,应是仆籍,挂在蔡府名下。

贺庆佑面露艰难:“这……罪民哪敢多问,他让怎么写怎么写罢了。”

桌上茶水已冷,云毓摆手命左右换上新的,又道:“算来此人几年间讹了贺老板三千两银子,而今他死了,贺老板总算能及时止损,今后可高枕无忧。”

贺庆佑忙叩首叫屈:“可罪民成了杀他的嫌犯!真是当年财迷心窍的报应!求两位大人和张先生明断详察,早日拿到真正凶徒。”

张屏再问:“贺老板每年都如何给他银钱?”六百两银子,换成银锭子也蛮沉。

贺庆佑道:“一般是碎银和银票,可全国通兑的那种小票。各个大银庄的都有。罪民不知他和卓西德如何往来,但罪民交钱的地方仍是在二里坡的烟波亭。每年只要他到了,必会在卓西德的客栈住下,然后到罪民的酒楼大吃一顿。次日下午,罪民便将钱装在一个灰褐色的包袱里,到烟波亭处,假装赏景,他也拿一个同色的包袱,调换取走。”

张屏道:“他今年吃完酒菜,出门便死了,你的包袱如何送出?”

贺庆佑垂下头:“自然是没有送。本来都包好了,可一得知他死了,罪民立刻就把东西都掏出来,包袱皮也窝藏起来了。”

柳桐倚道:“包袱皮请取来一看。”

贺庆佑连连点头应承。

张屏又问:“每年,贺老板都只看到他一个人,未曾见过疑似他的同伙或令你觉得可疑的人?”

贺庆佑道:“说实话,罪民一直也想找到他的同伙,但这厮与其同伙都小心得很,罪民留意查看,从未发现形迹。”

门旁的小文吏取来记录下贺庆佑供词的文书,先呈交柳桐倚审阅,再着贺庆佑看过后签名按指印。

柳桐倚让贺庆佑先行退下,但其与家人不得离开县城。

贺庆佑战战兢兢离去。云毓望着其背影道:“真是好一桩离奇案件,我也不禁想知道真凶是谁了。原来勒索竟能谈价,还谈成了。那死者挺厚道,一年六百两银子都答应。”

张屏肃然问:“云公子觉得,一年六百两银子,不算多?”

他感觉非常多了。他之前做县丞,每月俸银八两,升做知县可拿到十两,但没上任几天就被罢官,一文都拿不到了。

云毓略一怔,继而露出微笑:“六百两银子,自……不算小数。可蔡家的人之前在两江处做督办采买事务。两江之地是何等富贵地界,想来所见皆是豪商巨贾,仆从门客应有几分见识。此仅是云某的一点浅薄愚见,随口一说,望不会干扰柳兄与张兄对案件的判断。”

柳桐倚拱手:“云公子客气,今日多亏云公子相助,不然柳某与张兄将束手无策矣。”

云毓起身还礼:“柳兄此言才是客气。今日托柳兄与张兄之福,有了一番精彩见识。二位应需继续查访,小弟亦有些其他事情,便不多打扰。”

三人即彼此客气一番作别。

云毓与随从先离开客栈,柳桐倚和张屏随后出门,张屏看了看门外景色,又沿着当日蔡三曾走过的路徐步前行。

一直走到散材倒下死去之处,张屏停步,打量身边的围墙。

这是百巧纸鸢坊的院墙。

柳桐倚轻声问:“张兄,你我可要入内?”

张屏摇摇头:“卓老板在客栈内,桂兄和燕兄或想等柳兄与我到后才问供,先回客栈?”

柳桐倚颔首:“好。”

两人一路走回客栈,小伙计侍候他二人上楼,引到丁字一号房前,便飞速又不失恭敬地退下,全无一句闲言。柳桐倚在房门上轻叩两下,桂淳打开房门。

“正等二位。卓老板有些话想聊聊。某与燕兄觉得还是等二位回来再说,正好能与酒楼里的话比对比对。两位看是在这屋聊,还去二位的房内?”

柳桐倚转而看张屏:“张兄觉得哪间合适?”

张屏望了望屋内抱着茶盏斜坐在下首的中年男子:“丙一吧。”

在散材住过的房间,更方便问话。

桂淳干脆地点头:“好。”上首的燕修亦起身,下首那男子也放下手中茶盏,一副恭顺姿态地跟着站起。

进了丙一房,不待张屏、柳桐倚、桂淳和燕修落座,那男子便扑通跪地:“罪民卓西德,拜见诸位大人与张公子。”

柳桐倚和蔼道:“卓老板请起,只是有些疑问请教,不必如此。”

卓西德立刻道:“不敢不敢,身犯大过之人,怎能当大人一个请字!”

张屏捧出账册:“方才,在下与柳断丞在酒楼与贺老板算了算历年账目……”

卓西德又一揖:“不用算不用算,罪民许多钱财来路不明,自知难逃法眼!”

柳桐倚道:“如此,本断丞便直接询问,每年都住在此房中,三月初二死于街旁的那位姓散名材的客人,卓老板之前是否认得?”

卓西德再一叩首:“认得认得。此正是罪民所犯下并隐瞒的陈年旧过——十几年前,蔡府大火那夜,罪民与贺庆佑意外与他相遇,扭打时失手将他打昏,拿了他的两口箱子,因此从五年前开始被他勒索。”

更新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