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战山河 >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暗疮

战山河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暗疮

作者:烟海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03 18:18:35 来源:文学城

八十八、暗疮

郭业槐脸上震惊的表情只存在一刹,随即便恢复了镇定。

二爷紧盯他变化的神色,又道,“那十五艘运粮船就是那齐世芳和卓缙文沆瀣一气,利用北疆这条通关的水路,用来孝敬呼尔杀的,只不过阴差阳错地被靳王发现,中途搁浅了。”

郭业槐阴恻恻地笑了笑,“卓缙文和齐世芳有没有勾结通敌,我不知道,但您如果想用这张盖了兵部文印的拓本,来检举我的通敌罪,我可不认。莫说这文书拓本是不是真的,就算是,那另一封文书上不是还盖着靳王殿下的王印吗?朝廷若要降罪,除非连着他一并审,否则——”

“否则就当您与殿下一同上了他们的血当,还差点当了他们的替罪羊。”二爷接上郭业槐的话,笑了笑,“您这是要拖殿下下水啊。但是我告诉您,殿下是绝不会受此事牵连的——”

“为何?”

“因为我不允。”

郭业槐顿了一下,低低一笑,“二当家身为草莽,倒是比官家的口气还大。”

二爷故作无奈地一叹,“殿下自封镇幽州,三年来征战北疆,从未与朝中官宦有过私银往来,袖底除了沙场上同袍的战血,干净着呢。可您就不同了,说句不好听的,郭大人为官多年,也算是唯利是图,与您有过‘灰囊’往来的同僚为求明哲保身,又碍于您在六部中的位置和自己的前途,不敢轻易出卖您。但您也说了,我是一介草莽,自始与你们庙池中人泾渭分明,可不在乎得罪一二。您若敢拖殿下下水,我索性派几个人进京,暗地里揪几只被您养肥的宦鼠出来,哦,兴许都不用进京,眼下就有一只——扼住卓缙文的喉咙,我不信他不说实话。”

郭业槐低头看了一眼盒子里的文书和沧海游龙珠,闷声怒喘。

“郭大人,您与那卓缙文,也曾共乘过一条船吧?”二爷一针见血地说,“所以您在得知伦州献城之际,就打算彻底弃掉‘卓缙文’这枚棋了。您是图财,但还不至于为了财赔上身家性命,一个不小心,说不定还会背上卖国通敌的罪名。大人,那卓缙文就是一条早晚被开膛破肚的鱼,只要沾上那么一点,就惹得一身腥,于是您索性隔岸观火,只需等这条鱼自己游上浅滩,再眼睁睁地看着潮水退去,等着他暴尸荒野。”

郭业槐终于露出了一副敬佩的微笑,“都说鸿鹄的二当家生的一颗玲珑心,没想到口才也这么好,今日,本官算是领教了。”

二爷摆了摆手,“那都是兄弟们抬举,我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郭业槐细想一阵,方才摆出一副像是要诚心合作的好意,“说吧,二当家亲自相邀,到底是为了什么?”

二爷的声音忽然沉下来,“河北临郡的兵马是最快能回援幽州的,也是如今唯一能制敌的存在。”

郭业槐忽然一顿,继而笑起来,“原来二当家说了这么多,是为了让我从河北借兵啊。”

二爷声音放软,“郭大人所持兵部虎符,可在危机之时不授皇令,调遣百里之内一切可用之兵,人数在三万以内——如今的幽州城,就缺这三万人马。”

郭业槐的神色在笑与不笑之间忽然凝滞了,他伸手拿起那颗沧海游龙珠,夹在两指间把玩了片刻,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为自己倒了杯酒,“今晚得您相邀,我始料未及。二当家的名头响震北方,大家却鲜少见过你本人。没想到,您为了安平王府那位小殿下镇守的一方封城,竟连多年来苦心遮隐的影子都不藏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从我这里将幽州的生机借过来。可是二爷,如今那靳王殿下带兵出征,杳无音讯,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我这枚棋就算再至关重要,他的生死您都确定不了,幽州就算保下来,意义大吗?”

二爷微微垂眸,“大人只说借与不借吧。”

郭业槐起身走到窗前,“想要我的兵,很简单,也请您答应我一件事。”

二爷顿了一下,“大人请说。”

迎着初夏的微风,郭业槐的声音却泛着刺骨的寒意,“靳王殿下幼年时不得宠,被孤养于南靖王宫的云河殿内,一直到他九岁那年离京,没人看好。三年前他得封幽州王,成为一方诸侯,虽不如岭南、西北封地那般平静富饶,却也算暂将这横越千里的燕云地统镇起来了。这些年又得陈寿平教引,在军中小有战功。而他成今日之势,与您的扶助脱不开干系。您虽身在绿林,这‘养虎为患’的手未免伸得太长了……二爷洞若观火,难道还猜不出我所求何事么?”

二爷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明白了。您是要我带着鸿鹄的人马撤离幽州,从此与安平王府划清界限。”

郭业槐惜叹道,“二爷是聪明人,只要您答应,从此不再增兵、不再扶助、任其自生自灭——这兵,我就借。”

二爷冷道,“那我若不答应呢?”

郭业槐笑得十分狡猾,“那我这,也就无兵可借了。”

他走回桌前端起酒杯,杯口朝下,将整一杯酒洒在地上,“靳王……他挡着上头的路了,若不揠一下,野草生得太快,就快要缠着参天大树的数根了。”

他转又拿起珠子,在手心里抛了几下,最后一下他忽然收手,任那颗沧海游龙珠摔在地上,“啪”的一下,碎了满地齑粉。

“这颗珠子真晦气,碰过的人都没了。”郭业槐憾然一笑,“任半山、吴老二、吴老三、还有那艘沉底的运粮船。触了霉头的玩意就算再好,我也不要了。”

随后又从怀里拿出几封战信,特意压在二爷手边,“有些事二爷心知肚明,不挑明,是给彼此留个面子。九年前烈家的惨案,本官是心痛,可是您既然已经活下来了,这些年又在绿林中一呼百应,您何必再来蹚这趟浑水呢。”

二爷抬头看向他,呼出的薄气犹如冻叶上凌结的细冰。

“本官给二爷提个醒,靳王那边……这回怕是凶多吉少。他若成了一步死棋,您如此拼尽全力,到头来人城两空,还要搭上多少条人命?卓缙文就算是一只即将被碾死的蚂蚁,那此刻他也比靳王殿下好用——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

言罢,郭业槐笑了笑,慢悠悠地离开了雅间。

陆荣一直等在门口,将屋里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见郭业槐一走,立刻走了进来,“二爷!您没事吧?”

二爷的脸色十分难看,憋着的一口气才终于从喉咙里呛出来,握着拳,手臂发颤,“没谈拢,郭业槐不肯借兵。”

“二爷,我听那老东西说的什么,老六……老六怎么就凶多吉少了!”

二爷立刻按住他的话,将那叠信揣进怀中,快速说,“郭业槐要坐山观虎斗,幽州的死活他根本不在乎。他若任由卓缙文通敌献城,这人便也留不得了。”

此刻的幽州城,城下沉积的暗疮一旦破了个血口,脓毒便会从里面汩汩地冒出来,将那些搬不到台面上的事一一揭露,让长久以来的毒虫无处藏身。

丛中坊中,自从水阁回来,二爷一直坐在窗边,没有要和任何人交谈的意思。

郭业槐的一番话让他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虽然他话未挑明,但字里行间明明是冲着靳王来的,言谈之间还带上了九年前的九龙道一战,分明是受人买通指使,来脏幽州这条船的——可他怎么会知道自己的身份?

按理说,虽然“烈衣”这个名字也不是没有活着的人知道,但自己在鸿鹄这层皮也已经安安稳稳地穿了九年。这么多年过去了,连荒史丰碑都再无烈氏一族的铭刻,新史常念常新,怎会突然被郭业槐翻出来,还似乎早有所料一般……还有他说的“上头”,会是谁呢?

如今的南朝有四方诸侯——京师太子、岭南淳王、西北孝王和幽州靳王。

京城有老皇帝坐镇,东宫那位心思缜密,桌案上始终压着卷鲜少拨开的心轴,长年来对于北疆发生的种种,他还从未显出拨弄是非的手段,也不知是暗是明;

岭南封疆,自大皇子淳王于少年时南迁,除了早年间例行公事的春朝秋请之外,他再未回过京师,一南一北,这么远……即便要布暗线,也不至于会用到郭业槐这么一个视财如命的酒囊饭袋做“开路虎”;

至于西北……那是老皇帝最小的弟弟孝王殿下长年镇守的疆域,除了和陈寿平背后的陈氏军府偶有交涉,再没听说过其爪牙有探进过北疆的先例。

二爷抿了口微冷的茶,又想,难道是我想错方向了?还是说……另有端倪。

“哎……”他一声慨叹,九年间,头一次冒出这“腿伤若能康复该多好”的念头,眼下若是能动弹,也不至于不能自已,受制于人。

这种无力感忽而从心底冒出,只一瞬间,便被强大心神按了下去,在胸臆之间幻化作两股势力,相互碰撞,激发出莫名的怒意。

小敏轻手轻脚地进门,打算为他换一杯热茶。

“小敏,吹个曲儿吧。”向来不喜清歌伤怀,此刻却想听点小曲。

小敏便应了一声,从怀里拿出骨笛,吹上了御蛇的曲调。二爷靠在躺椅上,从这段不怎么和谐的音律中咂摸出了苦中作乐的味道。

行音不齐,调不成调,好在聊胜于无。小敏吹了一会儿,腮帮子鼓出两坨肉球,结果愁绪还没吹走,十里八乡的蛇倒是被他吹来了。

小青蛇从竹筒探出头,随着曲子左右摇摆,二爷伸出手,任它乖顺地盘在手腕上。

“二爷,最近您还有用蛊蛇煨毒吗?”小敏问。

二爷回忆片刻,“上个月有过,最近倒是没有。”

“您用蛊蛇煨毒的时候,一定要定量。”

二爷冲他笑了笑,“这事,没和旁人说起吧?”

小敏摇了摇头,“您不让我说的事,打死我都不会说的。我只是担心您,毕竟这方法治标不治本。”

二爷轻轻应了一声,当做自己知道了。

小敏不放心地说,“二爷,您不要担心,我师父总说,这日过子就像驯蛇你,摸不准它们的脾气,但是一旦被驯化,这些没骨头的东西就都听你的了。你不要怕它,它就不会伤害你,过日子也是。”

这孩子没说什么“否极泰来”、“吉人自有天相”,而是将安慰之言当成白水,平易近人地说了出来,还带着那么点耐人寻味。二爷不禁想,一个少年已经将日子过得如此明白,自己如今却陷在四面无岸的泥潭里,上下不能。

挂心无用,郭业槐有一句话说对了——“远水救不了近火”。即便此刻殿下生死未卜,幽州危在旦夕,但至少城未破,人未亡,还没到最恶劣的时候。

二爷坐起身,将小蛇放回竹筒中,回身对小敏说,“去叫五爷过来一趟。”

郭业槐在与二爷在水阁一番交涉之后,便料定幽州不保,于是连夜出城,打算赶在献城之前来个脚底抹油。

于是,葛大爷领了命,后脚都带人杀了过去。

然而天风驿站人去楼空,葛笑带人赶到的时候,郭业槐的兵还在,人却已不知去向了。确定郭业槐的去向后,葛笑亲自骑上快马,带人追出了城,幸好赶在黎明之前,在向南出城的山道上拦下了一辆马车。

郭大人像只炸了毛的乌鸡,穿着一身乞丐装,蹲在马车边上叫苦不迭。要不是赶马的车夫身形太过威武,一点不像寻常百姓,从而露了马脚,葛笑险些被郭业槐蒙混过去。

破晓,葛笑押着这辆马车回到幽州城,将郭大人赶进了知府衙门,丢给了丁奎。丁大人这才知道郭业槐竟然敢连夜出逃,也不管脖子上的伤好没好,直接将人接到了自己的卧房,端茶倒水,亲自盯着他。

忙了整整一宿,葛笑眼底发黑,一屁股坐到二爷跟前时,差点把马扎坐断。

“你稳当点,别糟践东西。”

“我差点被那姓郭的活生生气死。”

二爷波澜不惊地垂着眸,正拨弄他的香囊流苏,流苏的棉穗这几天落线了,他不会缝,流星又不在,便只能用棉线暂时打上个结。

“说说看,他怎么气你了。”

葛大爷喘了口恶气,一开口语速惊人,“那郭业槐就是个孬种,什么他娘的兵部尚书,和那卓缙文就他妈是一丘之貉!我赶到南山道的时候,他就差翻个山的功夫就出关了,只要一到雨危船渡,他就能登上南下的官船,咱们就抓不住他了!就老狗这张臭嘴,回到靖天,在老皇帝面前放点屁,老六还不吃不了兜着走!不过这丁奎倒是仁义,我看他脖子上的血口都裂到耳后根了,可一听说郭业槐要跑,立刻扑了上去,俩老头滚到地上,差点没上嘴咬!看着可他妈疼了。”

二爷安安静静地听他骂完,见他火气稍有纾解,这才问,“调兵的虎符拿到了么?”

葛笑闷声道,“没有,这老狗身上根本就没有虎符!我差点连他裤子都扒了,他才肯说句实话,半个月前,他突然将虎符送至河北临郡,调了一万五千人去中京垩阳,说是要帮垩阳郡的水渡疏通淤泥,往京城运贡酒……什么他妈的狗屁理由!幽州这边都他妈快献城了,他们竟然还调兵运酒!活该他老皇帝亡国!”

二爷瞥了他一眼,葛笑急忙闭了嘴,“我、我说错话了……”

“确实不是东西。”二爷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最后一根绷着的弦也失了调音,“这么说,即便我们手中捏着虎符,临郡也已无可调之兵。呵,还真有人暗中做鬼,故意要将幽州王的军,想看北疆败亡的好戏。”

葛笑的声音忽然压低,试探道,“二爷,要不我将鸿鹄的人马全部调过来吧。”

天色尚早,夜火渐沉。

二爷莫名一阵释然,竟在极致的无力之下生出了坦荡的志气。

“鸿鹄的人暂时不动,幽州城,咱们自己守。”

葛笑凑过来,“二爷,我听老三说了,郭业槐在水阁给您气受,只要您一句话,我立刻斩下他的人头,给您出气。”

二爷不由一笑,“你明明知道咱们如今动不了他,还说这话。”

葛笑不解,“二爷,郭业槐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他会说,老六挡了别人的路,老六挡谁的路了?是他那个倒霉爹,对他不闻不问这么多年,怎么着?到了战场上倒是区分敌我了,这些年要不是老六用命守着幽州城,燕云十六州早就亡了,那些人狼心狗肺,不配为人。”

“郭业槐的背后是谁,我们暂时顾不上管。他们盼着老六死,就编排他此战有去无回。”二爷忍耐着,额头渗出细汗,“别慌,再等一等,我清楚他的个性,一旦看见雪鹰,他必然回信,估摸着……就这两天了。”

葛笑顿了一下,又问,“二爷,郭业槐给你的那些信,是不是就是之前我在城外找到的那些被杀的信使送来的战信?”

“是。”

“那您看了么?有没有老六的消息?”

二爷低头看着他,“没有,我都烧了。”

“烧了?!为什么?!”

“因为……”二爷看向那满园的桃树,轻声说,“旁人的信皆有目的,难辨真假,我只信他亲笔写的家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