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战山河 > 第620章 第六二零章 三千尘甲(14)

战山河 第620章 第六二零章 三千尘甲(14)

作者:烟海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4-08-15 04:37:32 来源:文学城

六二〇、三千尘甲(14)

“六爷,您怎么不告诉二爷,那八名水师海将是您提前命我放走的?”

小敏回来后,一直坠着薛敬的步子,他去哪自己跟到哪,“他万一怒急连坐,您指定是没事,那我怎么办呀?他会不会赐我拔香令,把我清出山门啊!”

六爷越表现得漫不经心,小敏就越是急得跺脚。

在虫潮中故意放走那八名水师海将,分明是方才审姜锦羽途中,薛敬给小敏暗中做的手势,二爷当时躲在树后,根本就没看到。本以为之后他会将这事告之,没想到他非但没说,还让二爷比无天知道得都晚,等同于只将他一人蒙在了鼓里,这不是找死吗!

“六爷,您别笑了,说话呀!”

瞧薛敬还是那副“天塌不下来”的样子,小敏就更急。紧跟着他在林子里转了一圈,见他寻来赤松马,在马边寻了一块石墩,四平八稳地坐下来,随手捡起一片树叶,拿出刻刀,竟比划着开始在叶子上刻字,半分没见主动寻人的意思。

小敏目瞪口呆,“六、六六爷,您不去找二爷说情吗?怎么刻起字啦!”

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传唤,小敏下意识打了个激灵。

“叫你呢,快去吧!跟紧着点,别放他一个人在林子里转悠,碰见蛇怎么办?”

小敏硬着头皮往回走,心道,二爷身上被中过“行将”,那是万蛊之王,哪条蛇不开眼,敢去他跟前造次?

小敏垂头丧气地挪步到林子里,远远地看见了人也不敢走近,寻摸了一块平整点的地方,时刻准备跪下来聆训。

二爷听见他的脚步声,自然而然地回头,“立了功怎么还躲我?过来。”

“立、功?”小敏愣了一下,下意识走近,“二爷,我立什么功了?”

“引虫潮全歼水师十七条粮脉,这还不算大功?”

“没、没‘全歼’,还放、放跑了八个……”

“是你放跑的么?”

“……”小敏张了张嘴,不知该回答“是”还是“不是”。

“既然是旁人让你放跑的,别替他背这锅。”二爷朝他招了招手,“再仔细与我说一遍,登上火船主舰后发生的事。”

小敏“嗯”了一声,开始认真地重述打晕姜锦羽之前发生的事。

“我是在粮船出南岭雨林之前就登上主舰的,就躲在姜锦羽领航的总舵舱里,原本想等船入灵江,就快撞上王舟时,再将姜锦羽砸晕,控制舵盘,没想到我手底下几个正在岸边布虫潮的小孩,看见了船舰上罩着的‘天胆避蛊遮’,担心有此网阻拦,虫潮攻不下湿岭,竟冒险凫水,潜上船舰,将避蛊遮划断了。其中一个孩子登上我藏身的主舰,在二层的弩舱里发现了八十名刚刚被毒毙的弩兵,倒推死亡时间,确定是在船舰出湿岭之后发生的。”

二爷思索着,“也就是说,有人在你的眼皮子底下,用另一种奇毒顷刻间杀光了弩舱里的所有弩兵,与你这岭南大巫当时就隔着一扇门。”

“是。”见二爷目露疑光,小敏忙退后半步,低头,“二爷,小敏没撒谎。您说过,上船后我的目标就只有姜锦羽本人,至于船舰上其他兵士,我随身携带的毒烟足以在半刻内,让整船再不见任何喘气的活物,我没必要打草惊蛇,提前屠船。”

见他如此紧绷,二爷笑着宽慰,“我又没怀疑是你。我只是在想,究竟是谁,竟有本事在岭南大巫的眼皮子底下,以毒屠船。查过是什么毒了吗?”

“查了……”小敏欲言又止。

二爷察觉出不对劲,“怎么了?”

小敏为难道,“二爷,那种毒,我不会制。”

二爷蹙眉,“不是岭南的虫蛊?”

小敏点了点头,又急忙摇头,“此毒含君蛊两品,臣蛊十七品,佐蛊三品,类目均已确认,只一味‘使蛊’不能确定,需尽快运回百草阁,请大巫爷爷验尸。”

二爷无声点头,眼神更加犀利。

小敏压低声音,又问,“二爷,是不是有人在暗中助您夺船?那人布下蛊毒,提前帮我们杀光了船舰上的弩兵,怎么都算是咱们的助攻。会不会……是您说过的,那个什么李禾威的义军,就是反叛了高凡军的那些暗兵?”

二爷的脸色益发凝重,又问,“这事,还有谁知道?”

“就是那凫水登船的二十个小孩。”小敏观察着二爷的脸色,隐隐道,“您若想瞒着谁,我也可以让他们封口。”

二爷忙制止了他,“诶,别欺负小孩子。”

“不、不是要他们命的意思!”小敏连忙解释,“就是把他们暂时调离百草阁,放到湿岭的南山捉虫子去,捉个两年再召回来。”

二爷无奈一笑,“哪有你这么治下的?他们没犯错,没坏事,甚至还因为阻断避蛊遮立下大功,你不论功行赏也就罢了,还要让他们戍边去,不讲道理。”

小敏小心翼翼地抬头,为难道,“可六爷那么精明的人,怎么瞒着他?待会儿他就得把我薅过去问话,我、我又不会撒谎……”

“你怎知我要瞒他?”

小敏有理有据地答道,“方才刚上岸,我就想与您细说此事来着,结果刚说到一半时,您就让我住口,要等审完姜锦羽再单独细说,当时六爷就在前面。小敏跟了您这么多年,您单单只为六爷忧思,要瞒事儿也总瞒着他一个。阿灵也说过,您向来机心参尽,都只因哥哥身在远乡。”

二爷瞟了一眼远处正在赤松马边埋头刻字的薛敬,无声一笑。

“那……待会儿六爷问起,我怎么答?”

“照实答。”

问完了话,小敏赶忙去安排中毒猝死的船舰弩兵运回百草阁的事。

二爷亲自去寻赤松马,结果围着马儿绕了一圈,也没寻见那人的影子。他盯着马鞍边挂着的佩剑发了会儿呆,正要翻身上马,忽被一片叶子遮于目前,将一切都挡了,他下意识向后一退,果然撞进了那个宽阔熟悉的胸膛。

二爷忙转身推开他,同时一片金黄色的树叶飘落,他顺手接进掌心,发现叶子上刻满了各类字样,正楷、草书、篆体……

统统是那两个字——“晴山”。

二爷暂且没问自己刚起的剑名他是如何得知的,只是抬头,静静地看着他。

“二哥哥喜欢哪种字?我觉得银锋配篆刻,这样咱俩的刀剑就凑成一对了。”

瞧他欣喜的样子,二爷恍若回到了这人的少年时。一日春阳明丽,他揣着两块雨花石从断崖上跑下来,神秘兮兮地塞进自己怀里,催着自己看。

少年支着下巴,轻声对他说——“雪既晴山明明近,你心却在远远乡。”

那时他刚学了几句肉麻的诗文,就偏学偏用,自己还无情地笑过他。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远乡犹远,晴山即近,再不觉他那些小诗肉麻。

十三年来云游似驹,这人长大了,眉眼虽比年少时深邃,却并不添愁,还是那副“天塌下来当被盖”的样子,神容清举,霞容凤姿,人前肃肃如凛松,人后笑若明中月。只那一缕碎发总飘落眼前,遮去了他眸间最温柔的一丝光,二爷想帮他拨开,却在抬手时忽然想起此刻应在气中,于是又摆回一张冷脸。

“闲的。”他故作严厉,却将那片树叶小心地收进袖拢,转身去扯马缰。

薛敬殷勤地帮他整理好马鞍,明知故问,“那小子没挨骂吧?”

二爷停下动作,转过头,难以置信这人脸皮的厚度,明明是他瞒着自己放跑了那八名水将,竟还装成局外人。

这人在自己面前向来是棵“随风草”,察言观色,明察秋毫。此刻一见风向不对,立马转了“话舵”,开始装模作样地为小敏说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你去岸边套了一圈话,就套回来这些?”二爷潦潦瞥了他一眼,打断他问。

殿下竟信口胡诌,“我原本是去问问他,把我妹子藏哪了,不是说一起去劫真酒船了么,怎么忽然到这来了。”

“不老实。”二爷冷冷地收回目光,利落地抽|出马鞭,检查着鞭头,“让阿灵暂守百草阁,命小敏折返埋伏船舰的令是我临时改的,也让银三及时转告你了,装什么?你分明知道我因何气恼,还——”

“我不是故意不说的!”薛敬快步绕到二爷面前,奋力解释道,“我只是想给无天留一张‘下云梯’,漏几颗人头给他们,算他们主动登了我的船。”

“不是因为这个。”

“那是因——”

“咫尺之距,”二爷打断了他,“无天能离你那么近,旁人也可以。”

“……”薛敬一僵,原来这才是他余惊未定的原因。

二爷叹了口气,语声发闷,“你方才亲眼去瞧过姜锦羽领航的火辎船,想必也询问了小敏,方才我单独与他说了什么,你既已见过那种能让整整十六条火舰的弩兵须臾间毙命的奇毒,就该知道我在担心什么。”

薛敬点了点头,“那毒……有一味作为药引的‘使蛊’,小敏说他不认得。”

“那你认得吗?”

薛敬深吸了一口气,“假神官中此毒而死,薛韫也曾险些被此毒暗害——那不是什么李禾威的义军在助我们成事,而是高凡惯用的金鸣砂——能在须臾间取人性命,无药可救。”

“这湿岭虫山上始终有高凡的人马在暗中窥伺。”二爷将马鞭收起,扯了扯拴紧的辔头,“他在用这三百条火弩兵的命提醒我,是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他若要取你之命,可在咫尺须臾间。殿下,你知我最心有余悸的是什么吗?”

薛敬凝神盯着他从不弯折的肩阔,劲瘦的背脊仿佛正孤零零地撑起整座云山。

——“十万天府水军,高凡可以尽舍。”

二爷话音放缓,沉道,“太子是从蒂春瓶里爬出来的姚氏骨血,是他高凡的心头肉,半点舍不得。可怜那蒂连山上万千春冢,姜氏不过是其中一个冢窟里爬出来的蒂姑,胎房孕子,他哪管是哪个姑娘家的肚子?哪怕皇后的母族军系灭净,高凡也不会在乎,因为——”

“因为老东西东风在握,在靖天还有暗兵。”薛敬接上他的话,“所以这十万水师只为消减我军兵力,自始至终不在他驰护范畴。最好敌我两方厮杀,耗到我军不剩一卒,待我抵京后,再无实力与太子抗衡,只能坐以待毙。”

“因此,此战他只观局,不入局,而他摆的局设在靖天——就在你步入宫闱,宫门紧闭的那一刻。”二爷转过身,“你分明什么都懂,却敢将性命束之高阁,就为置换无天入局,太大意了。”

“我、我错了。”殿下认错的态度向来诚恳,发现二爷没再发难,忙转移话音,“那个,我来帮二哥哥牵马吧……或、或者,你允我同路吗?”

又来这一套,装模作样地乞惨。

二爷一跃上马,倾身朝他伸手,“纵马穿林比水路要快,能在黄昏前赶到守云阁,上来。”

薛敬笑意渐朗,握住他的手,一跃上马背,在他身后坐稳。

赤松马得了主人的令,朝西北方向扬蹄慢行。

光影透过林盖,洒落在两人肩背,很暖。

二爷御马的技艺了得,马行进间并无颠簸,他似是极熟悉这里的地形,选的尽是枝少叶疏的小路。薛敬坐在他身后,一路上只管赏花看草,久而久之,只觉聊赖,这人驭马时向来少言,偶尔与他闲贫,他要么不吭声,要么骂自己话多。

无奈,薛敬只好将目光从万山草木中挪回,认真地盯着二爷脑后随意绾起的发髻,墨色发髻并没缠紧,偶而几根不听话的发丝缠绕耳根,总往耳蜗里飘,他似是觉得痒,却因控马腾不出手,便将右耳往肩上蹭,却在动作时无意间碰到了薛敬靠过来的下巴,被他干涩的嘴唇蹭过耳蜗,刚刚好盛满一口热吸。

“咝……”二爷浑身发颤,却克制着,偏偏将头扶正。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敢蹬鼻子上脸。

于是,一口接着一口的热气尽往耳根上喷,殿下无视了他的躲闪,下巴继续往前凑,与他的右肩似挨似不挨,手臂圈住他的窄腰,用力往怀里收紧。

“别,痒。”这回是连颤音都忍耐着不愿发出了。

“嗯。”殿下乖乖地将下巴摆正,在他颈间深吸了一口气,一脸清澈地问,“什么香,怎么和往时我给你用的不一样?”

二爷偏头闻了闻,了然,“红芦雪……送行时烧的,蹭不掉。”

“哦……”薛敬却在心里打了个突。

他听祝龙说过,“红芦雪”是十八骑族军送征时的安魂香,当年是由“灵医百药”的俞家人捻百草制成的,在医帐中用作重伤兵的助眠香。后来发现,垂死无救的兵将在闻到此香,能极大地减轻痛苦,安详去后,身骨绵软,犹若酣梦中。于是后来也作为清点战场的安魂香,为勇士送行,点燃后,余香久久不去。

不过,“红芦雪”在烈家军埋骨九龙道后就在北疆绝迹了,这回魏氏夫妇辞世,俞家后人又为他们启用了这种香,薛敬也是第一次闻到。

这香气中混有藿木和芦蕊的凝芬,还有一丝苦杏回甘,既洒然,又伤感。

“别难过。”薛敬轻声劝他,“戎砻甲铸……有后。”

二爷笑了笑,十分好奇,“剑甲传我时,你分明正在随无天赶往荷月河的途中,怎么知道的?”

“那个……”薛敬吞吐道,“你在荷月河上不是设有一条‘冯氏信道’么……我上船前找到老冯家的信亭人套了套近乎,他们就把人疆马道的消息告诉我了。”

“你!”二爷蓦地转头,好小子,连“冯氏信道”的消息都敢截!

薛敬再次收紧手臂,不许他乱挣,“你把人疆马道的消息都封锁了,我实在打听不到,又想时时了解你那边的情况,便只能在十八骑军营内想办法,好在贴身缝有你写给我的家书,他们认得你的字,坚信你与我最好。”

“……”二爷脸一白,气得直接失语了。

这人是在老虎头顶拔毛拔上了瘾,又要将虎皮扒下来当被盖,反了天了!

薛敬继续道,“‘重器留名,藏礼行义’——是你告诫我的,你将‘雪既’‘晴山’留名于烈氏剑甲,你不知我有多高兴。”

“……”二爷忽然就不动了。

薛敬将下巴搁回他肩上,“你不是还跟韩世伯说,等日后得空,要我亲手将‘晴山’二字刻在你剑柄的月环上,还说我当年在九则峰的兵刻棚里跟老倪学了半宿的刻字,不学以致用就是白瞎了老师傅的教诲。”(前情:104章)

二爷瞥了他一眼,这冯氏信亭人也该摸摸底了,怎么什么芝麻大的事都跟他说?

“既如此,晴山剑留铭,二哥哥想好用什么字了吗?墨色呢?”

二爷当即婉拒,“现在不必,还不是时候。”

薛敬一愣,“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二爷转眸正色道,“我的剑,要你在九霄亭史战碑前留刻,天水描金帝王书。”

字字掷地,若远山惊鸿。

他两指夹着那片叶子,对着光影晃了晃,“就小篆吧,和海棠灯上一个字样。”

薛敬心绪激荡,攥紧他的窄腰,摩挲着,想贴近去亲,可活肉到了嘴边,又不敢轻易去碰,便用滚烫的眸光在他眉目间逡巡,眸光似着了火,沿着他锁骨处往上瞧,这人眉目湛然,隽若朗月,是茫茫人海中一叶清秋色,半提红芦雪。

只这脾气不好。

得骗他自己送上来。

恰好一滴水珠顺着他鬓角的发丝淌落,在下颚泛起水光,应是方才走马穿林,不慎蹭上的蕉露,正顺着喉结往心襟里淌。他心口飘出的红芦雪香若有似无,好似燥闹的秋蝉于伏末的火夜里,趴在心尖上褪茧,霎时焦得殿下口干舌燥。

薛敬拼命克制着自己,忍着没去招惹他,片晌又把自己憋得窜火,于是这会儿又往人家耳根子上讨烦,热吸冒着水汽,比蕉露还要湿涩。

二爷不知他心里这些弯弯绕,只道是这马背太窄,他两人彼此挤着,不能总要求他将脑袋往远处搁,只好耐着性子,被他热烫的鼻息反复骚扰,加之那缕碎发反复扫弄耳膜,越蹭越痒。

“我帮你吹吹。”见他辗转不得舒爽,薛敬故意用尾指将那缕缠绕他耳垂的碎发挑开,慢吞吞地撩拨。

二爷深深吸气,想摒弃那抹反复往耳蜗里吹送的热气,奈何身不由己。

等了片刻,实在耐不住,“吹的……不解恨。”

薛敬随手便从穿梭而过的林叶间扯下一截水松,用松针上鳞形叶片去拨弄他耳垂上的红色软痣,间或往鼓膜上轻刮。霎时一股热浪卷袭全身,二爷情急勒马,赤松马一声惊鸣,原地轻踏。他人发起颤,头向后抵在薛敬肩头,克制着轻喘,耳尖红得几欲滴血,松叶如水鳞般爬满后背,酥酥麻麻蛰了满身情斑……

殿下没这么轻易放过他,舌尖□□着他红透的耳垂,故意在耳蜗里打转,指尖沿着颈线往下,停在薄罗半掩的心口,那里剧烈起伏,像温藏着一面恼人的鼓。

红芦雪香沁人心脾,可闻进二爷鼻息里,却似烧不干的人烬,刺骨的血腥。

“想个办法……”

想个办法,驱散那抹侵蚀人骨的雪香。

这人央求着,眸心蕴水,情动难耐,低语时眼神恍惚,似分不清现实梦幻,可薛敬知道,他清醒极了,每吐出一个字,都成扎进心鼓的刺。随即托捧起他的腰,让他紧靠着自己,用腿根撑稳,温柔低语,“好闻的,你瞧他们走远了……”

二爷茫茫然抬眼,漫天却只有草木摇影,人烟难寻。

遗黎多半惊人觉,哀死同袍殇。

每每送征后,红芦雪烬,烧人肝肠。

所以即便情颠心荡,这人也从不丢盔弃甲。薛敬心疼不已,将拇指覆在他血凝般的唇珠上,沿着修长细弱的颈线一寸寸向下,感受他喉结的起伏,肆虐的心跳,以及被血肉填封恰到好处的每一寸皮骨……

他分明是莲中仙,这般霞姿清癯,此生当赏尽国色,不该跌宕。

“若你心有不甘,夙愿难偿,便是我的错。”

这么一想,薛敬的心就更疼了。再瞧他眸心哀尘满布,少见欢愉,雪色面容只那一点朱红点绛,病恹恹的,巧思精明的糊涂命。心间忽然涌起一阵怒意,竟失落地责备起对方,“雪面红芦色,计较半生……”

二爷猝而一笑,“那是薄命相……”

“不,那是显贵身。”

薛敬咬住他水红色的唇珠,狠狠吸吮,报复似的提醒他避谶。

“我现在还没资格给二哥哥的剑留刻,那要不先换个地方试试,你身上。”

随即撩开他散开的衣袍,捻着火的手心贴着小腹的肌理往下,二爷没料到他要在马上直接来,吓得直往后躲,然而退路被封,他只好告饶,“不行……”

薛敬四下张望,“无天撤了。”

“螽鸣肆虐……”

“虫子也不行?”

二爷死死地攥住他的手,再找理由,“不行,会脏……”

薛敬二话不说,解下绑在左腕上的发带,在手心叠缠几圈,隔着细纱。

“这样就不会了。”

随即,细碎的呻|吟从二爷喉间溢出,攥紧薛敬手腕的手指开始松懈。

薄纱的触感与手心不同,纱纹粗糙,二爷双腿抖得厉害,脚面几乎撑不住马镫,赤松马不知主人正在受什么磨难,还以为他不断地夹紧马腹是要自己快走,于是仰头嘶鸣一声,扬蹄便跑。二爷果然双脚脱镫,人向后仰去,被薛敬稳稳接住后,直接替换了他的双脚,蹬紧马镫,另一只手接过他手中攥紧的缰绳。

“我驭马,你靠在我怀里。”

身边树影闪过,二爷控制不住从喉间挤出的哼喘,又唯恐虫潮掠境瞥见他如此不堪,慌乱之下,只得将马鞭横咬进齿间,头枕在那人肩上,拼命憋着。

红芦雪香刺激着鼻息,可他没办法拒绝,床笫之好变成了如今能驱散人烬的唯一一味解药。

“二哥哥活得这般苦,山川草木都许你疯,不必忍。”

“再说,你什么样子我没见过……”

见他情热难耐,欲生欲死,双腿搭在马背两侧,无论如何也合不拢,脆弱地痉挛着,寻生无渡,求死无门,漫天金光都成为催人死的情蛊。他放弃般发出一声喟叹,咬紧马鞭的唇间似抿着一汪血,热汗沿着鬓角往下淌,前颈微微仰起,喉头鼓动,肤白如练,片片泛起血丝。

薛敬伸手将马鞭从他嘴里拿开,粘着露水的指尖摩挲着他的唇,忍不住一口咬住他的耳垂,忽然,这人喘声加剧,人像是被氓蜂蛰了,痛苦哀吼,胸膛弓似的弹起。

“怎么了?!”薛敬发现不妥,手几乎攥不住他颠颤的腰,“怎么回事!”

二爷此刻双眼迷蒙,花白一片。

浑身每一寸毛孔都像是浇筑了滚沸的水银,脏腑错位,滚血逆流,心口却仍是冷的,腹肠里总有一处凿不到的血肉,痉挛般刺痛。他无意识地攥住薛敬的手臂,像是在溺水时扒住了一根救命的浮木,本能地攥死,指甲死死地抠进肉里。

他在情巅求禁人欲,人欲却狠狠报复了他,生不如死。

“难受……”央求似的,他眼角蕴含水光,却不是眼泪。

情喘逐渐化为惨叫,一声凄似一声。

红芦雪香扫清人烬,同袍死在归征的半途,没一人如他这般快活。

他活不该……如此快活。

福祉,是燃尽香骨的长明灯搓起的一寸灰,他在万骨埋高的人巅贪欢一晌,死不足惜。

“季卿!季卿!!”

可不管薛敬怎么喊,二爷充耳不闻,这人活像是封闭了五感,再这样下去,淤血倒灌,他会暴毙当场。

浑身筋骨似寸寸断裂,腹内剧痛难忍,二爷觉得自己像是被切割成一片一片。

“救我……”裹命似的哀叫。

双眼模糊,浑身被冷汗湿透,情潮和情苦同时折磨着他,人欲复式地摧毁着他的意念,逼他示弱,身体伏在马背上,指骨攥紧缰绳,抖成筛糠。

“抬身!”身后传来那人一声低吼。

“我救你……”

随即,二爷只觉自己被人从深陷的泥沼了一把捞起,坐上云端。

他不再云淡风轻,不再游刃有余,彻底化身刀滚的鱼肉,任人宰割。

一人身,承载不住数以万计的悲欢,既然身负枷累,就亲手帮他卸掉。

颠簸中,殿下一边克制着在他耳边粗喘,一边掰过他的头,将他咬死的双唇挪到自己唇间,细密地索吻,将他那痛苦又快活的情叫一声一声吞下去……

“生死有命,你不能一直背着他们走。”薛敬强忍着,说出的每一个字几近温柔。

“你快活,他们才会快活。”

“你不甘,他们就只能做野鬼孤魂……”

“二哥哥,十三年了,他们想离开这里,你放他们走吧……”

……

那一刻,红炉雪香,散了……

飘落满眼白絮,雪一样。

“你我生来,皆是人尘……”

“但我无悔。”

……

二爷不知自己是如何从马背下来的,被塞进溪田的草棚时,他才一下子惊醒。

马儿更是遭了殃,没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竟被逼着在这冬日的岭南深山里,被主人赶到一处矮瀑下,逼着洗冷水澡。

薛敬揣着干衣从抓紧草棚的时候,已近黄昏,见二爷没睡,正孤零零地坐在柴火边,披着狐氅一声不吭地烤火,深衣已经烤干了,穿在身上暖烘烘的。

“这里离百草阁不远。”

似是知道他要问什么,薛敬将湿发擦干,把干爽的新衣放到他手边,指着棚外那片药田,“都是阿灵种的,这间草棚是小敏帮她搭的,柴火是前日来养伤时我自己捡的,在田垄上,给阿灵烤了甜薯,她没吃过。”

二爷默默点头,还没彻底回神,眼光紧盯着手旁的干衣。

“这衣服……”

罢了,就当这新衣也是从药田里自己长出来的,反正这人总能变出各种花样来。

薛敬将热好的水壶塞进他怀里,满脸泛着荣光,“二哥哥如今,竟这么需要我?”

“嗯?”二爷一瞬间闪神,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脸色一沉,有点挂不住色,只好转身束脩,竭力遮掩。

薛敬紧挨过去,脱口而出道,“若没有我,你怎么快活?”

二爷一下子清醒了,皱起眉,“你说什么。”

薛敬自觉失言,忙道,“我是说……我平日不在时,你怎么……怎么……”

“起开。”二爷摆回冷脸,一个字都不愿与他多说。

可殿下不依不饶,攥住他的手腕,偏要问出个长短来,“告诉我。”

二爷无奈,只得敷衍他,“人欲若狼虎,你敲它一敲,是可以灭的。”

“不让灭!”薛敬猛地将他扑倒在草垫上,凑到他脸前,“你不会,我教你。”

二爷头晕目眩,腰间酸软无力,根本撑不起身,莫名其妙问,“你教我什么?”

“就、就那个……”殿下凑到他耳边,神秘兮兮地说了两个字。

结果一个“渎”字还没念完,二爷一把将他推开,臊得慌,“你还要不要脸?”

“反正不让灭。”殿下寸步不让,“你又不是无悲无喜的神佛,就算端坐莲台,是无上仙,此生也只能享我一人的供奉,见我一人身——你上天也好,遁地也罢,都只能是我的。食色,性也,老祖宗都不让灭,你灭什么?”

二爷耐着性子,“孔孟之道是大儒,太傅就是这么教你用的?”

“我不管。”薛敬无声闷喘,好生恼怒,“我好不容易才见你从死灰里复燃,就算我一个蹩足的赤脚医,没学来什么真本事,也不能眼睁睁瞧见你不生不死地再躺回那□□棺材里!你总说人欲,可‘人欲’是什么?人欲是君子心、贤者义,是孤渡四海有朋来,别后月余殊深系,是你与我一尝风月,你快活,我也快活……”

“可……”二爷深深呼出一口气,眼神别看,盯着火星四溅的柴堆出神。

片刻,他释然一般,话音轻不可闻,“你不在时,我没什么快活的。”

——“无君不风月,余生忍冬。”

“……”薛敬毫无预兆地怔住了。

他猛地扑过去,咬住那人薄唇,深深吻住。

曾几何时,他曾暗暗起誓??——“总有一日,我要你见我时,眼底只有风月,再无荒年。”(前情:103章)

这一瞬间,少年时的梦呓竟成了真。

亲着亲着就忘了德行,手脚也不在正经的地方搁了。

……

“不行!”二爷霎时清醒,慌忙攥住又被他扯开的衣襟,“黄昏前,守云阁,别误了事。”

薛敬偏头咳了两声,翻身到另一边,躲到离火堆远点的地方降火,奈何火灭不下去,他只能没话找话,“那个,你派了谁去洛阳亭劫真酒船?”

“你不是知道吗?”二爷梳理着衣衫。

“哦,对。”薛敬灌下两口夹着冰碴的冷泉水,这才缓下火。

“我想起来了,你让银三传话给我,说你将真酒船过洛阳亭的消息通过谢冲透露给了盛潜,把他骗过去劫船,可是……仅凭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石鳞,能制服盛潜,逼他将林戚杉麾下的所有楼船转移到十里亭江吗?”

二爷阖衣待行,笑着问,“你是小瞧他,还是小看我?”

“哪敢,”殿下最通人情事故,忙左右逢源,“南星北将,哪边都不能得罪。”

二爷装作没听见他的调侃,起身掸了掸新袍,“那就等着瞧吧,不会误了和殿下的子夜之约的。”

打点好一切,他们重新上路。

这半程由薛敬驭马,二爷得了闲,靠在他怀里欣赏沿途的风光。他来这一遭多半的时间都在布局、赶路,如今得了片刻闲,发现岭南郡竟是这么个好地方。

青藤绕林,清泉细淌,一寸山河一寸景。

不禁感慨,“若你大哥早年没被高凡蛊惑,倾尽家当锻造‘金丝带’,就凭岭南得天独厚的地势,太子想在兵备上赢他,也得费一番周折,哪还轮得到你。”

“咝……”薛敬的耳根子像是扎了刺,悻悻然道,“想我北疆燕云千里肥水,明出地上,九则峰人杰地灵,英杰赤子个个天选,不比这虫蛊称王的湿岭强。”

二爷谆谆教引,“王图之上无暗峰,山林海漠皆是封疆,殿下要一视同仁。”

“怎么没‘暗峰’?”薛敬故意曲解了他的本意,反驳道,“东运水师里还藏着五十四名亡我族军的佞凶,没死呢,不是‘暗峰’是什么。”

忽然,守云阁的方向炸起响火,一簇,两簇……几乎同时间。

二爷朝远空望去,心下一定,“无天和闻同那边都成了,水师二十一条粮脉尽剿。”

也就是说,那五十多名佞凶此刻齐聚守云阁,十三年前亡烈家军于九龙道,炸山埋骨的那笔账,该算了。

薛敬眸心渐冷,“我南朝东海用好鱼好蟹白白养着那帮刽子手这么多年,个个养的他们膏肥油满,也该清清肠了。”

遂狠狠一震马鞭,“走,我帮二哥哥讨债去!”

浮光掠影,一骑绝尘。

懂的都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0章 第六二零章 三千尘甲(1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