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战山河 > 第490章 第四九零章 危棋

战山河 第490章 第四九零章 危棋

作者:烟海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4-06-18 22:16:31 来源:文学城

四九零、危棋

伦州粮仓起火至今已经过去五天了,镇北王军派出的探子一波接着一波,却迟迟未探得大开城门的消息。

那座城依旧悄无声息,只有城楼时不时冒起的狼烟昭示着里面还有活人。

杨辉就仿佛一只坐等虿虫落网的血蛛,即便食不果腹,也要张开血盆大口,撑到撑不下去的最后一刻。

靳王的手段也可谓雷霆万钧,他已分派数名信使,分至“中路军线”和“东北军线”,责令陈寿平和林竟务必守死所有进出伦州的水路和旱路,坚决不准杨辉送哪怕一封令信出城。

死守至第六天,北边终于传来鹰信。

黎明前下起大雨,雨势时急时缓,还伴随撕裂的厉风和震天的惊雷。

天色晦暗,中军帐日夜点燃火烛。

“师父,战信拿到了!”胡立深淌着泥,扒开中军帐的雨帘,低头钻了进去。

虽过了夏至,一下起暴雨,谷中还是阴冷。二爷接过战信,掸了掸信上的泥水,冷不丁被帘缝里滋滋冒头的雨风一吹,握拳咳了两声,将披风紧了紧。

阿灵贴心地走到门前,将帘缝遮好,又拿了一块石头压在帘角上。

“多谢公主殿下,来。”二爷朝阿灵招了招手。

阿灵跑过去,被他揽着靠在臂弯里,眼睛还时不时往门帘上瞟。

“怎么了?”

阿灵担忧地说,“二爷,哥哥为什么非要雨夜巡兵呢?这么大的雨,他一宿都要淋在山里。”

二爷将泥信搁在一边,也不急着看,耐心道,“雨夜巡兵是当年烈家军的惯例,凡副参以上必须参与,堪比令箭。雨雪雷风是行兵大忌,能在这样恶劣的雨夜驭马赶山,好比身负百石远途涉水,既能练兵,还能熟识地形。你哥哥这次要打的是山谷战,只靠一张舆图是万万不够的,只有亲自摸清每一块石、每一条路,才能在乱战中设伏避险。”

阿灵点了点头,“哥哥好辛苦,我长大以后,可以帮哥哥打仗,当一名女将军吗?”

二爷笑了笑,“当然。咱们南朝至今还未见过女子统兵,阿灵要是成了一名将军,定然比我厉害。”

胡立深端了一碗热茶过来,放在二爷手边,二爷一边拆信,一边问他,“蓝舟呢?”

“四爷一早就去村里帮老村长盘夏仓的屯粮,村民们打算这两日就启程南迁了,他们准备把仓里的粮食都留给咱们。那样的话,小林谷的军粮足足能增一倍还多!但师父说过,咱们绝不能白白拿人家的粮食,徒儿想待他们南迁定居之后,就差澜月火丘的弟兄送等同的粮食去他们的新村,算作置换,您看行么?”

胡立深眉飞色舞地说了一阵,却见师父看信时脸色转黯,眉间轻锁,似笼罩愁云,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问,“师父,有什么坏消息吗?”

二爷片刻才反应过来,短促地应了一声,“没什么……按你说的办吧。”

峡谷的山峰直耸入云,晨间曦照被浓雨遮挡,白昼也如永夜。谷中高瀑形成飞流,落差巨大的山涧发出落水砸石的轰响。

幽谷栈道地势高,向山坡下望,雨浪层叠涌入深林。水雾在密林上空凝成一团起伏不定的灰色潮气,宛如冬日炭火烧没堆起的烬笼,似能吸剿所有云光。

二爷撑着油伞站在谷道入口,乱风呼啸,油纸伞成了摆设,站上片刻便湿了一身。

身后的小林村断续传来喊声,听上去是因大雨倾泻来不及疏导,粮仓不慎进了水;巡视营帐的士兵络绎不绝,只要过身,二爷便不厌其烦地与他们打招呼,并婉拒了每一声送他回帐的请示。

蓝舟刚巧从村口出来,就见二爷在山口吹风,赶忙跑过来,递了他一件蓑衣。

“你这是干什么?病刚好一点就出来淋雨!”

二爷不以为然道,“我想观观天色,看大雨什么时候停,未料这雨越下越急,没有要停的意思。”

他话里带话,明者说“雨”,暗里言“战”,若不是常年在他身边察言观色,决计听不懂。蓝舟心明如镜,在“打幌子”的功夫上颇得葛笑三分真传,最会在心急如焚的战火中苦中作乐,索性笑着调侃,“我瞧二爷观天是假,等人是真。老六走了两天一夜,你若忧心,要不我帮你去寻?”

“好啊……”二爷故意顺着他的话,“你这就去寻吧,省得我身边进出总粘着个影子,到哪都有人看着。四爷到底收了他多少好处,如此兢兢业业。”

这两天估计是唯恐自己凭空消失,蓝舟连自己的军帐都不睡了,非要赖在中军帐里,美名其曰学看沙盘,实则就是盯人。

蓝舟冷不丁被拆穿,也不觉尴尬,扯着二爷走下观景的高台,引他回到营帐,这才慢悠悠道,“老六是生怕你不安分待着,所以让我一眼不眨地守着你。”

二爷取下蓑衣,用软巾擦干鬓边的雨水,“他是不是还叮嘱过你,我递的水不喝,我夹的菜不吃,连打个盹都要选去远点的地方?”

蓝舟勾唇笑道,“没办法,实在你这人太精明,不得不防。”

二爷将湿衣褪下,换了件软衣披着,坐到烛火下,继续绘他未画完的图。

片晌后,忽然没前没后地问,“那四爷呢?”

“嗯?”蓝舟抬起头,不明所以地瞧着他。

“若此战持续僵持不下,四爷要如何是好?”

“我……”蓝舟被哽了一下,眼神移到一旁。

二爷笑了笑,一针见血道,“老六让你盯着我,同样也是要我盯着你。”

蓝舟收起挂在唇边的笑意,脸色微沈。

“你我半斤八两,谁都骗不了谁。老六聪明得很,押你我相互制衡,谁也走不出这小林谷。”二爷将眼神默默移到舆图上“伦州”的位置,那里墨迹未干,被昏黄的烛火一照,似洇透沉疮的脓血。

“但是老四,你我相较,杨辉或许更乐意见你。”

蓝舟眉间微锁,“你什么意思?”

二爷眸中一闪而逝的冷光转瞬被柔和取代,“没什么意思,闲聊罢了。”

这时,胡立深快步走进军帐,“师父,村里的粮仓淹水更严重了,老村长打算将粮食都搬出来,运到地势高的地方。”

二爷站起身,“我去看看。”

蓝舟急忙拦住他,“还是我去吧。以往在寨里,战马粮草我也跟着老三管过一阵,知道怎么办,小将军,你跟我来。”

胡立深跟随蓝舟走出中军帐,两人在大雨中走了片刻,蓝舟忽然滞步,“小将军,你师父最近两日有什么不对劲吗?”

胡立深一愣,“不对劲?没有啊,师父每日得空就考问我兵法,我打不上来还要打手心呢!”

“我不是说这个。”蓝舟心里突突一阵急跳,“他有没有分派过你什么任务?”

胡立深抿了一把满脸的雨,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淌水,“就是让我盯紧北边的信鹰,若是接到了信,及时交给他。清早刚收到一封,已经交过去了。”

今日晨昏不辨,幽谷雾重,雷雨闷得人透不过气。

蓝舟隐隐觉得不妥,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只好随口应了一声,带人前去村里转移粮草。

深夜,中军帐的火烛早已灭了。

二爷随意扯了件冬被盖在身上,昏昏沉沉睡到一半,身后听见一声若有若无的低叹。他朦朦胧胧睁开眼,轻缓地笑了笑,“什么时候回来的?”

靳王没敢挨床,扯了个凳子坐在旁边,“刚回来,见你睡得沉,没打算吵你。”

二爷转过身,瞧见他盔甲上湿漉漉地淋着水,连睫毛上都凝着水珠,轻轻蹙眉,“把衣服换了吧,这样湿着要落病的。”

薛敬眸色发沉,口气隐隐透着怒火,“听说你今天在谷道口站了一早?”

二爷将手边的软巾递给他,笑着说,“我倒要瞧瞧,又是谁在背后嚼舌根。”

薛敬瞧了眼几上喝剩的汤药,气不打一处来,“还烫吗?”

二爷摇了摇头,“没事了。”

薛敬叹了口气,这才起身将战甲卸去,又将湿透的里衣脱了,拿起软巾擦身上的水,“我刚一回营,就听说你淋雨伤了风,叫大夫开了祛风的汤药喝,你没事跑去淋雨做什么?气死我了。”边说边将湿透的软巾扔到一旁,手温恢复后,这才抬手去碰二爷的额头,却发现他竟始终睁着眼,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

薛敬下意识一愣,低头瞧了瞧自己,莫名其妙地问,“我怎么了?”

“没什么。”二爷将眼神从他淌水的胸口上移开,“这一趟巡兵,有没有收货?”

薛敬端起一碗冷水倒进口中,正色道,“看你病着,原本没想现在告诉你,既然你问了……前线出麻烦了。”

“怎么了?”

“刚接到的密信,死寂多日的伦州城门终于裂缝了,杨辉派饮血营出兵屯粮,目的地是‘流风障’。”薛敬眼光深邃,嗓音低沉,“不出你所料,杨辉果然要朝萧家军借粮。”

二爷掀开软被坐起身,“那依你看,这粮萧人海会借吗?”

薛敬坐到床上,倾身二爷眼前,“依我看,不管萧人海借与不借,这场仗我都要明着打。”

二爷冷不丁被他凑近的水汽溺了一下,潮湿的热息瞬间笼了一身。

“就算萧人海不借,杨辉这粮食也屯定了,所过之地必将寸草不生。‘升米恩斗米仇’的混账东西,给得越多,越成祸害。不如效仿忙农避忌蝗灾,来多少杀多少。”

薛敬正经说事的时候,眉宇间总隐隐悬着一柄利剑。

砸在帐顶的雨石立时化作攻城时溅落残垣的油斑,蒸腾起催死的杀气。

二爷沉默片刻,缓缓开口,“你的意思是,与其将伦州封死成一个‘瓮’,倒不如给这个‘瓮’留一道豁口,任杨辉顺利派兵进入‘流风障’,好过伦州城民和饮血营一并被困死在这个‘脏瓮’里,终致城毁人亡。”

“不错。”薛敬磨着一口恶气,“我这两日领兵探山,已将流风障的地形探明白了。也询问过当地山民,他们都说常年来流风障有风无雾,有雾无风,每年入伏的前后几天,流风障必起大雾,只要我军防范得当,提前设伏,此战胜算极大。季卿,咱们已经在小林谷苦守近一个月了,伦州城却始终毫无转机。再这样下去,我担心杨辉就要把伦州城的百姓耗光了。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亲自带兵,搅翻这滩浑水。”

见二爷自始至终维持着笑意,眸中漾起不明不白的光晕,薛敬收起戾气,试探地问,“你看这法子,行么?”

二爷扫了一眼周遭,故意没接他话茬,“殿下坐镇中军帐,一切由你说了算。”

薛敬破感疑惑。平日“上考场”,这人总是三令五申,反复强调布局的险阻和关键,可这一回他非但没有异议,反而将决定权全权交到了自己手里。于是旁敲侧击地试探,“可眼下萧人海立场不明,他那四十万军……”

“怕什么?你主动去流风障收剿饮血营,萧人海做梦都能笑醒。即便此战他不出兵相助,也绝不会从背后掣肘。饮血营是去他萧家军营借粮,他们同朝为官,总不好明面上拒绝,落个‘倨傲不睦’的话柄。但若有第三方人马从背后偷袭,萧人海就能名正言顺作壁上观。况且,他还有软肋握在我手里——”

薛敬忽然想起来,“萧氏一族的命脉。”

“所以你放心去打吧。”二爷鼓励似的笑了笑,“从你亲口告诉我寒鹰山的战局由你来克起,我就知道这一战你非去不可。殿下心怀天下,有野心、有手段。若说云州一战是助你‘问鼎三州’,那此番光复北境、固稳邻邦,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封王之战’。这一战若赢了,从此南北修睦再无战火,九渡青山尽呈麾下,即便没有我在你身边,也没人敢欺负你了。”

薛敬正听得入神,乍然间被他最后一句扎了一下,脸色一变,“你说什么?”却见二爷神色如常,唇角始终扯着那抹似是而非的淡笑。薛敬怒从心起,狠狠扣住他的腰,扯起手腕,将他拽过来,死死按在自己身上,仰起头,“你再说一遍。”

薛敬上身未着片缕,雨水浸身,密不透风地贴着二爷的胸口。

软被搅成一团,凌乱地堆在膝下,实在有些不堪入目。

方才拢起的暖衾烫得人心慌,被冷不丁一把撩开,如同一个刚刚被迫断了稳火的熔炉。二爷周身热烫未散,还浅浅灼着病热,此刻陡然碰见那一身冷雨,水火一昔交融,全身的毛孔瞬间张开,整个人似被架上了催生情热的炭柴。

“只是假设。”二爷颤抖地喘了口气,模棱两可地说。

“假设也不行。”薛敬毫不犹疑攥紧他的后背,几乎将他掐疼,“你把这话咽回去,我暂且不跟你计较。”

“……”等了好一阵,才听二爷若有若无地应了一声,“好……”

他答应得太过痛快,令薛敬更加错愕。简直要被他笑语间阴晴难辨的忧思刺痛了。薛敬仍不敢信他,没留神指骨狠缩,掐得那人惊喘一声,忙松开手,想往后撤,却忽然被二爷勾住下巴,毫不犹豫吻了上去。

“你……”薛敬瞪大双眼,不知所措了一阵后,见他动作没停,吓得忙往后撤,“你干什么?”

这人今晚浑身像灼了炭泥,热得人心口发闷,还没轻没重地往前探,有点太不知死活了……薛敬没忍住气急败坏地骂了一声,很没出息地将头撇到一边,闭上眼,“你还病着,别招我。”

结果那人非但不听,反而攥着他的下巴,逼他转过来对着自己。薛敬不受控制地睁开眼,却见他惨白稀薄的唇间浸润水色,似含着一口温烫的血。

二爷低头看着他,笑里藏刀,“君子食色性也,不能每次白白叫你占尽便宜。”

那一瞬间,薛敬全身毛孔炸裂,气血沸腾。他似乎拿出了攻城掠地的气焰,右手死死扣住二爷的后腰,将他按在身上,“你招我的,别后悔。”

二爷身上那件浸透冷雨的寝衣霎时遇见嚣张的集火,转眼被撕裂成肝肠寸断的模样。

**之祸十恶不赦,能倾天下,覆山河,更能燃烧罪不可恕的烈火。

行至末路,从前攒起的所有耐心竟然瞬间消磨成如此不争气的样子,只能在深不见底的浪潮中抵死挣扎。

二爷脑海中仅存的最后一丝理智也随着彼此间压抑的喘声消磨殆尽。

那人动作剧烈,恨不得将自己剥皮拆骨。

可他犹似失心疯一般,在心口撕裂焦灼的剧痛中不知死活地命他快点。

……

次日天没亮,雨却先停了。

靳王走出中军帐,迎面一阵幽沉的冷风。

大军集结完毕,小林谷迎面一片林海,腾起的浓雾间飘荡着的全是镇北王军的战旗。

火光沸腾浓烟,全都向着流风障的方向。

蓝舟深一脚浅一脚地迎上来,打算送薛敬一程。

“老六,有件事我想还是要在出征前跟你说一声。”

几名参将简要地与薛敬报备完分兵的计划,纷纷前去布置出征的事物了。薛敬打发走他们,随蓝舟走上入谷栈道,停在最高处的崖口。

“二爷不太对劲,我觉得他另有别的计划。”蓝舟脸色难看,迟疑道。

薛敬眺望层层叠叠的旌浪,心思一沉,“他哪里是不太对劲,是必然有别的计划。我这些日子千防万防,几乎将他的行动尽收在眼皮子底下。但昨夜……”

他欲言又止,脸色全不似白尝了霜糖般窃喜,反而更添几分忧虑。

蓝舟看向他,“那你打算怎么办?他那人你知道,只要睁开眼就困不住他,以往行动不便时力不能及,哪怕有多少心思也走不出九则峰。可现在他手脚麻利,马骑得比谁都野,咱们哪个是他对手,总不能真叫我绑了他吧,借我十个胆子!”

薛敬沉吟片刻,没有接话。

这时,身后的小林村传来嚷声,马声犬吠交织,村民们似全都出动了。

“这是干什么呢?怎么这么热闹?”

蓝舟往村口的方向看去,“小林村打算举村南迁狼平,今日就启程。”

薛敬微微眯眼,瞧着小林村来往忙碌的人流,下定决心道,“四哥,你方才说二爷骑马骑得比谁都野,咱们都不是他的对手。”

“是啊,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薛敬看向蓝舟,眼中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小林村南迁狼平,必经云州。药下得重一点,带上阿灵和小敏,你护着他们一起走吧。”

蓝舟万分惊愕地张着嘴,“你……你让我给他下药?”

“这事记在我账上,事后就说是我逼你干的。记得马车里多垫一床软被,他昨夜没怎么沾枕,还伤了风。这一路辛苦四哥了,日后……日后再见,弟弟定鞍前马后向你赔罪。”

蓝舟定在原地,直到听见大军开拔的马蹄声,才回过神。正打算回中军帐请早,步子到了门边,才意识到天还没大亮。又想起薛敬方才嘱咐自己的事,虽百般不为难,眼下却也别无他法。

于是蓝舟脚步一转,朝村里的老大夫家走去。

老大夫正在整理药柜,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的姑娘,约莫二十出头的样子,正蹲在火边盯着煮沸的药汤。

这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半月前在寒鹰山脚被蓝舟救起的那个女子。她自从身上的伤毒渐愈后,便慢慢恢复了神智。养伤期间,逐渐适应了村民们的热络,久而久之便不愿走了,执意留在药房,帮老大夫收捡草药。

姑娘转头看见蓝舟,腼腆地迎上去,“恩人。”

蓝舟朝她笑了笑,“别这么喊,举手之劳罢了。”

姑娘点了点头,没敢多说什么。

“少爷等上片刻,马上就煮好了。”

“不忙。我们大当家还没起,等一等再送去。”蓝舟就着蒲团席地而坐,笑着说,“看姑娘气色渐好,往后什么打算?”

姑娘盛了一碗热粥放在矮案上,“没地方去,爷爷肯收留我,我便跟着他了。恩人,这是我早起新熬的粥,您还没吃早饭吧……”

蓝舟面善心软,瞧着一碟咸菜和一碗肉粥,再看女孩怯生生的模样,有种自己若不吃是平白叫人失望的错觉,于是端起粥碗,自然而然地笑了笑,“盛情难却。姑娘一番好意,我正好饿了。”

一碗粥片刻见了底,姑娘的手指不自觉搅紧衣摆,紧张兮兮地不敢看他。

老大夫将药斟满,端到蓝舟面前,蓝舟正欲告谢起身,老大夫突然开口,“老夫一直想问,少爷脖子里带的佛珠是哪里来的?”

蓝舟低头看着挂在心口的那枚琥珀珠,“是伦州正阳寺一悔大师手中的持串,他临死前救过在下一命,佛珠散了,我留了这一颗。”

老大夫长叹一声,勾着背,颤巍巍地躬身继续理他的草药。

蓝舟不明所以地问,“老先生认识一悔禅师?”

“四十七年前,我在这片林子里救过一个少年,为了保他的命,我不得已砍了他的右腿。那之后每次往返伦州城,我总会去正阳寺烧一炷香,与一悔禅师算是故交。故友身死,老夫却不能送行……”

蓝舟心里五味杂陈,立刻将那枚佛珠取下,交给了老大夫,“既是先生的好友,他的遗物也当由先生保存。伦州……伦州的祸水与在下的家族渊源颇深,兴许……兴许只有我能解。”

他眸心映火,原是窗外升起了新阳。

“就此别过了,两位。”

蓝舟端起药碗刚要起身,忽感眼前一片晕眩,他狠狠摇了摇头,只觉全身麻软,又迫不得已栽回了软垫上。他脑子里瞬间“嗡”的一声,攥住那个喝空的粥碗拼命嘶喘,不可思议地看着两人,“这……这碗粥里……”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眼前一黑,脱力栽晕在案上。

姑娘吓得呼吸凝滞,全身绷成一块石蜡,下意识转头,就见柔和的晨光中,缓缓走进一人。

姑娘紧绷的思绪断裂,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二爷笑如春风,朝两人微微颔首,“多谢二位配合,救了我这弟弟一命。”

老大夫抬起刻满风霜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这个年轻人。

二爷波澜不惊道,“小林谷将迎大战,我那还有两个不听话的毛孩子,先生若不嫌麻烦,一并帮我带走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90章 第四九零章 危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