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战山河 >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残阳

战山河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残阳

作者:烟海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03 18:18:35 来源:文学城

四十四、残阳

薛敬说完这句话,便慢慢起身,从二爷身上翻下来。

窗外天色渐晚,浓烈的夜色如墨般泼下,只有案前的火光是亮的。

薛敬将二爷的身体摆好,又掀了被子给他盖上,看他还陷在方才的愤怒中不愿理自己,也不扰他,扶着桌案慢慢站起,捂着胸口一步一步往外挪,“你睡一会儿,我出去透口气。”

他就这样慢吞吞地挪出了船舱,又一瘸一拐地来到甲板。扶着桅栏,看到宽阔浩荡的江面,才长长地舒出一口恶气。

官船正往南缓缓行进,大雨初停,江面聚散着浓雾,一片祥静。让他暂时遗忘了三岔口一场血淋淋的混战,心原的火也跟着平息下来。

临近黎明的夜色是最压抑黑暗的。

薛敬忍不住想,方才似乎是他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那样对二爷说话。先不管今后的路到底会不会如他所说,是不相干的两条路,至少此时此刻,他确信,他们的方向是一样的,都正向着那个明暗交叠的边城行进。

幽州,这座令他爱恨交织的孤城,或深或浅地雕刻着他关于靖天遥远的记忆,它们同样有着四扇城门,有着贯穿南北的河道,还有那座关于自己身份的府邸——他曾经无比憎恶这座染满京师味道的府邸,人人阿谀奉承,笑里藏刀。

和朗朗月色下掩藏的暴风疾雨如出一辙。

此时,黎明将近,江面的水纹渐渐有了光泽。

另一艘官船就在不远处匀速跟着,陆荣带着流星站在船头,正朝薛敬招手。

薛敬朝他们招手回应,转身时,刚好撞上正走过来的葛笑。

“五哥,我正要去找你。”

葛笑走路还是一瘸一拐,“我也正找你呢。”

薛敬看了一眼他的伤,“没事吧?”

“死不了。”葛笑摆了摆手,“右臂脱臼,腿被浮木砸了一下,你四哥不放心,非要给我绑着,我都说我没事……”

薛敬低下头,歉疚道,“哥,是我的错。”

葛笑搭着他的肩,赶紧劝他,“欸,你错哪了?方才在二爷面前训你,那是我故意的!你还不知道他么,他自己怎么训你就行,旁人一训,他就恼。”

看薛敬歉意未减,又道,“老六,你别多想。昨天晚上那个情况,怎么都得干。况且,幸亏你让我去盗了文书,发现了王印的事,老三如果不在灵犀渡口率先截下十三艘粮船,十五艘船万一同时开出,咱们想拦都拦不住了!”

薛敬无奈点头,“对了,你方才说找我有事?”

“哦对!”从怀里掏出玉佩,塞回给他,“这是你那个什么……龙鳞佩,借船的时候老四他们还真用上了!”

薛敬快速将玉佩收好。

“对了,那些运粮船,有十三艘没有来得及出港,提前出港的两艘船,前一艘炸了,但没沉,上头装的也是粮食,他们抢救回来一批,暂时都放在渡口上了。二爷没让我们碰——”葛笑意有所指道,“他的意思是,是你自己拦下来的东西,你自己处理。”

薛敬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明白了。”

葛笑随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刚准备走,又被薛敬喊住了。

“对了,哥,弟弟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得先征得你的同意。”

葛笑莫名其妙地看向他,“啥事?”

“我想去找四哥,亲眼看看他腹部的伤。”

葛笑微微蹙眉,有些不解,“在回头岭幽谷中,咱们不是都看过了么,确实是饮血夹所致。”

“是看过了。”薛敬幽幽地看向远方,神色凝滞,“但是还没见过愈合后的。”

初阳新生,暖光从窗棂透进来,正好落在窗前的短案上。

船舱内豆大的烛火还未熄灭,留着一息尚存,被人轻轻吹了一下,终于完成照亮寒夜的使命。二爷将烛台挪到一边,刚想执笔蘸墨,却发现只半宿的功夫,砚台已经干了。刚想伸手去磨,却被人抢先了一步,率先拿起了墨碇。

“……”二爷抬头,正看见薛敬站在一旁,正轻手轻脚地往那干涸的砚台中加了些水,然后默默地磨着。

“让你睡,你偏不,这么早起来就开始画图。”

二爷放下笔,沉默片刻,笑了,“还生气呢?”

薛敬磨着墨,淡淡说,“你不气,我就不气。”

二爷无奈一叹,“真是没长大……”

“我长大了!”薛敬不服气地打断他,“……早就长大了。”

未料他二人所谓“长大”根本不是一个意思。二爷故作不懂地挑了挑眉,“长大了还这么不懂事,冲我发这么大的火?”

“我发火又不是因为这个。”

“那是因为什么?”

“因为——”薛敬卡了一下嗓子,闷声说,“明知故问。”

可二爷确实没听懂,也不想听懂。他的心思如海深,比天广,能装得下一切恩怨是非,人情世故,唯独不愿去碰年轻人热腾腾的一颗真心。

……太重了,他碰不起。

薛敬见他盯着熄灭的火烛出神,浅浅叹了口气,将早就备好的粥端到他的手里,帮他牢牢握住后,才慢慢松开,“我一早煮的,好在船上什么都有,您看在我全身是伤还这么拼命的份上,要不,就再饶我一次吧?”

二爷用勺子搅着白粥,暖热的碗壁烘着手心,还有糖霜的甜香丝丝传来,几乎片刻间就将顶在心口的一股郁气驱散了,他低头抿了一口,温然一笑,“我不气了,你不必这样,这事儿就揭过吧。”

听他说“揭过”,薛敬的神色中却并没见任何欣喜,而是透着一丝落寞。他也只能默默叹了口气。前夜与这人的纷争就是一颗藏匿在荒原下的火种,稍有风吹草动,便是大火燎原,如果不慎烧没了,那就没有再遇春风的可能了。

可就算是在烽烟之下粉饰太平,薛敬也决定了,就这么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大抵不过是将已经剖开的心口浅浅缝合,从此之后你来我往,心照不宣。

他这样想的,便这样做了。

二爷倒不知道他在研墨的过程中,心思竟能这样七拐八绕,等喝完一碗白粥,用帕子擦了擦唇角,才转了话题,“那十四艘粮船上的粮食都卸在渡口了。”

薛敬放下墨碇,搬了个椅子坐到他身边,“五哥跟我说了,你让我自己处理。”

二爷应了一声,“有方向吗?”

薛敬看着他,“二爷怕是想的跟我一样。”

二爷笑问,“那你是怎么想的?”

薛敬道,“既然借了人家的官船,总要报答一下。”

二爷神色微妙,似乎意见不一,“唔……”

“怎么?你不是这么想的?”

“倒也不是。”二爷思索片刻,“大抵是一个方向,却想你记首功。”

薛敬一愣,顿住了。

二爷徐徐道,“你想啊,傅声身为定县的父母官,在此战之中其实是有过失的。定县府衙在战乱中遭难,的确不幸。百姓逃亡,各家各户草木皆兵,整个县城几乎都在应战状态,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傅声这个县令必然难辞其咎。”

薛敬蹙眉道,“可他没兵没人,怎么抵挡得住敌军的突然冲击呢?”

二爷笑着反问道,“那他挡了吗?”

薛敬被他问得语声一滞。

“官道上上千流民在南下的途中闹事,定县离得那么近,竟然无一人出兵管制。”二爷的神色渐渐冷下来,沉声说,“你可以说傅声没有那个实力去挡,但哪怕县衙只剩一个人,他也必须去做。流民之事可大可小,一味地堵或者疏都不可取,一定要恩威并施,刚柔并济。”

二爷顿了顿,继续道,“那日在官道上你也看见了,若不是咱们阻拦及时,那瘦高个和胖子几乎就要按地域将流民划分成两拨,只要两厢对抗的势力逐渐扩散,一旦上升至守卫信仰或捍卫信念的地步,这民间必然会有人效仿陈、吴二者,做那‘鱼腹藏书’之事。”

薛敬的心思猛然一震,眉间微微蹙紧。

二爷的声音极其轻缓,“傅声此番不作不为,岂不就是任官府变成了被蝼蚁侵蚀的堤坝,他却不固不修,还要任其腐蚀,一旦到了洪水泛滥的地步,他还挡得住吗?”

“傅声这些年勤勤恳恳的作为,大家有目共睹,他也的确是位清正廉洁的好官。”薛敬怀着一丝犹疑,沉声道。

“非是怀疑他为人为官,而是单论这件事。”二爷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那些闹事的人啊,他们只为今日之失而消极愤世,始终不懂安贫乐道,总以为落难时用一己之力施以报复,就能求得安稳——他们无恶不作,遑论立场、信仰和人伦,他们一意孤行,恶意揣度世人,毫不在意自己一时的作为会造成什么样的灾祸——他们要的是同仇敌忾的盟军,而不是泯然无声的愚众。”

薛敬长叹一声,一时难以平复心境。

“二爷,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有个疑问,难道在你心里,我就这么在意这首功记在谁的账面上吗?”

半晌的沉默后,二爷正色道,“没有。只是我这人小肚鸡肠,不想这首功落在没出力的人头上。”

薛敬未料到他的回答然如此简单,竟然语塞了。

二爷又道,“你将这些粮食送去定县,我没意见,取之于民还之于民,人们吃饱了肚子,就不会给你闹事。但我建议你回到幽州后,由丁奎去做这件事。”

“丁奎?”薛敬疑惑起来,“为什么是丁奎?”

二爷淡淡一笑,手指捻着汤勺的勺柄,轻轻晃了晃,“首先,由丁奎出面正式下批文书,对应北疆各县府,合规合矩;再者,依你之前对丁奎的评价,我想丁大人并不是一个贪功自居的人,你若让他出面,将那些粮食批去给傅声,一来,丁奎会记你一恩——不但他每月绞尽脑汁上报枢密院的奏疏终有文可写,你卖他个人情,他还会将对你死心塌地,在民间多得一份民心;”

“此外,傅声也会记你一恩——你不亲自出面送粮,而是隐在背后做个顺水人情,表面上看,好像跟你没半点关系,但丁奎不傻,他一定会私下里将真正下令送粮之人的名字告诉他,傅声就会对你刮目相看,甚至感恩戴德。他这种上了年纪的老腐朽,一旦打心眼里佩服起谁,那可就是一辈子的俯首称臣——殿下,你积的是阴德,将来是会有福报的。”

薛敬忍不住长叹,“二爷……”

“嗯?”

“……佩服。”

二爷倏然一笑,“琢磨这点心思,倒还不至于。”

“这还不至于?您几句话就帮我收了北疆两个重要州府的人心,谁有这本事?”薛敬哄他的话向来张口就来,从小舌头就跟沾了蜜似的,关键是还从来不重样。

二爷无奈摇头,“少取笑我了,办正事吧。”

薛敬跟着笑了笑,点了点头,“好,那我就照你说的办。等回到幽州,将送粮食的事交代给丁奎。对了,还有一件事,求个解惑。”

“你说。”

“那晚李世温突然出现在密林中替我解围,是不是你提前派去的?”

二爷不置可否,笑着看向别处。

“你是怎么知道密林中会有埋伏,早我一步安排李世温在那里等的?还有,为什么你没有再催我尽快回军,而是带着我一起南下幽州?还有……”

二爷按住他的手,示意他暂缓,“首先,我并不是先知,能预先派世温去密林,是因为我提前收到了一封信。”

“我知道,你不是说是老万用雪鹰送……”说到这里,薛敬猛地一顿,“你!你骗我,那不是老万的信?!”

二爷悠悠道,“也不能说不是老万,雪鹰送来的信确实是老万的。但……”

“但是什么?”

“那晚其实我还收到过一封信,是三雪托信兵送来的。”二爷不疾不徐地解释,“她说北边又起战火,呼尔杀再次派兵和陈寿平交战于富河平原,打了三天三夜,让我务必拦着你北上,尽快转道回幽州——这也是陈寿平的意思。因为事情棘手,又与你有关,你方才刚醒的时候伤情不明,我没有立时告诉你。”

“和我有关,怎么回事?”

“呼尔杀在陈寿平面前扬言,要生擒靳王。”二爷看他神色一变,又道,“陈寿平没有直接派信过来,而是借三雪的家信送到我这里,这般迂回,是因为……”

“怕我因为呼尔杀挑衅的口气,坚决北上应战,对么?”薛敬猛地站起身,怒意顿生,“我何时需要你们这样护着,像个废物一样。”

他以为二爷会像以往那样训他一番,却没想到这人只是微微蹙眉,然后点了点头,“是,换作是我,我也会这么想。”

薛敬看了他片刻,缓缓坐下,收起了脾气,“你怎么不骂我沉不住气了。”

“因为如果是我,我可能做不到像你这样忍耐、镇定。”二爷喝了一口茶,忍道,“那日我下令撞船,的确出于私心,粮船不能出三岔口,是因为……”

薛敬慌忙打断了他的话音,“好了,别说了!”

二爷没有听他的,断然道,“……你不能有事。”

薛敬猛然间倒吸一口冷气,紧接着,差点将肺一并咳出来,二爷吓了一跳,忙扶住他,“没事吧?”

这口闷气郁结在薛敬心里,这会儿终于顺着二爷这句话,无声无息地散了。

那之后,薛敬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滚到床上的,他只记得葛笑好像也被喊了进来,又为他认认真真地诊了一次脉,然后他就被压着灌了半碗怎么都睡不醒的苦药,倒头便不省人事了。

他这一觉睡了整整两天一夜,等再次睁眼,幽州城的碑界已再次映入眼底。

早春的风轻拂揽渡河面,万物复苏。所有经历过的厮杀、离别、困苦和不甘,都在这夕阳晚照之间,随波远逝了。

薛敬凭栏远望,依稀能看见幽州城宽厚的城墙和城墙上迎风飞扬的战旗,船一泊港,刘贺青先一步跳上甲板,帮着泊船下人。

他们这一趟从南到北,又从北向南,一来一回,几乎将薛敬之前十九年从未吃过的苦、受过的罪统统受了一遍。

去时几番生死,归来还是人间。

王府的车轿早已等在渡口,薛敬将二爷小心扶进马车,自己则另骑了一匹马跟着。

几辆马车晃悠悠地往幽州城门走——

薛敬催马向前,看见二爷从马车中探出了头,笑着问,“你都不问我带你去哪?”

“殿下不是说他府中有个金库,想必往后住在哪,吃什么,都不需要我花钱。”

春辉映雪,华灯初上,远空被烽烟浸润的夕阳平白多添了几分不舍和温柔。

苍山远阔,烈马红鬃。

他这样想着,早春的花便开了……

至此

第一卷·红鬃烈马·完

明天开始,”第二卷·血色关城“

感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残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