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战山河 > 第386章 第三八六章 悲喜

战山河 第386章 第三八六章 悲喜

作者:烟海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4-06-18 22:16:31 来源:文学城

三八六、悲喜

于是,这两人便领着靳王离开东街,穿过一片民宅,淌过一串坑坑洼洼的泥坑,走过几条逼仄幽深的巷子,最后在巷子尾巴上的一处泥瓦房子前停了下来。

“少爷,这里是云州柴火巷,大多不是本地人,有落难逃荒到此的,还有做生意赔了钱走不了的,反正什么样的人都有。”

靳王一边仔细脚下磕磕巴巴的泥水坑,一边问,“你们家少爷怎么约我在这里见面?”

“不是少爷约的。”

话音一起,靳王忽然抬头,却见连凤一身小厮打扮,三两步间跳了过来,“那个……六爷……”

薛敬倒真没想到会是连凤邀约,稍显惊讶地笑了笑,“我还道是总督府的那位少爷要吃糖葫芦,让我不远万里去糖铺子里给他找糖呢。”

连凤被他逗笑了,方才辗转来到这里时一路的惊心动魄也随即消散,她吸了口气,对那护院和伙夫吩咐道,“你们别在跟前伺候,到外头转悠一会儿,不叫不让回来。”

“欸,好嘞,姑娘放心!”

“慢着。”薛敬叫住他二人,从怀里掏出两张银票递了过去,“去巷子口的糖铺店买些东西回来,既然是府上少爷要吃的东西,你们一会儿总不能空手而归吧。”

“欸,好!”那两人得了票子,连忙道了谢,转头便跑了。

连凤腼腆地笑了笑,细声道,“王爷,还是您想得周到。”

薛敬随着连凤走进杂院,抬眼见到运货的运柴车,车边还有刚刚捆好的干柴。他脚步一停,往亮着灯的泥瓦窗看了一眼,吸了吸鼻子——花香。

薛敬眉间微微一皱,低声问,“是翁姑娘吗?”

连凤点了点头。

薛敬神色微沉,凛声问,“你们怎么冒这么大的险,约我在这里见面。”

连凤道,“实不相瞒,我和姑娘也是没有办法。她执意在今夜见您一面,但总督府的前后门都闭了锁,没有萧人海的命令,我们绝出不来。我们又信不过总督府的那些兵,只能请小太子帮忙。他倒是鬼精,想起来找这护院和伙夫。那伙夫每日给他做菜烧饭,那护院每日陪着他玩,这两人从总督府后面的门房出来是不必搜检的。所以我们就想了这个办法,请这两位兄弟运着柴车,送我们出府寻您。姑娘正在房里等着您呢,她病得很重,见不得风。”

“你们这样太冒险了。”薛敬言辞谨慎,语气都沉下几分,“是什么重要的事,非要在今晚寻我。”

连凤的脸色有些憔悴,日久不见,她的眼中已不见昔日的光泽,“王爷,姑娘说……她心底有件事,如今只能对你说。”

薛敬微微锁眉,不禁诧异,“只能寻我?连二爷都要瞒着?”

连凤没再接话,而是错身一步,让他往房里走。

翁苏桐此刻正靠坐在窗前的竹椅上,竹椅斑驳,经年累月的蚁痕烙刻在上头。

窗影飘忽不定,仔细一看,原是乌云作祟。

薛敬慢慢走过去,瞧见这个曾经美似谪仙的女子,如今竟已瘦脱了相。她的半边脸被遮在风帽下,眼神无光,只是盯着窗外的乌云,倒像是在等那片云何时消散一般。

翁苏桐听见脚步声,慢慢转头看了薛敬一眼,气若游丝道,“王爷,原谅我不能起身相迎,望您海涵。”

薛敬却道,“姑娘言重了,我这里还有一些补血镇气的丹药,是从烛山带过来的,连凤,你去倒一杯温水过来。”

“是。”连凤看了两人一眼,连忙离开了屋子。

翁苏桐撑着躺椅起身,颤抖地咳嗽了两声,慢吞吞地将风帽取了下来,温柔地笑了一下,“您自己都还病着呢,怎么总愿将这些救命的好药用在我身上。上回送我紫雀丹,这回又是补血养气的药。哎,这些药都珍贵得很,用在我身上,怕是要浪费了。”

她捏着妥帖的分寸,话语间尽是释然。她就好像一朵被风雨摧折之后还拼命向阳而生的花,依存的枝干即便已被折断,哪怕仅仅一息尚存,也不妨碍这朵花在跌落的泥土中孤芳自赏。

连凤将温水递过来,薛敬从怀中拿出瓷瓶,从瓶子里倒了两粒药出来,放进水中化开,他一边荡着杯中的水,一边不疾不徐道,“药么,炼制成丸,对了症,方能彰显其功效。便如‘练兵’一样,什么时候该用什么阵法,可都是学问。就比如现下在这泥瓦房里,你我这场‘药局’,便是‘对症’了。”

翁苏桐将眼神略移到别处,凝神静气地细想着靳王这番话的言外之意。

薛敬将水杯递给她,“喝吧,能舒服一点。”

翁苏桐接过水杯,乖乖地一饮而尽,“王爷说得对,‘对症’才能‘下药’。若是久病不得治愈,便要去瞧瞧那药根、药引和药量……谨慎遵从医嘱,好好想一想,究竟是其中哪个环节出了岔子。”

“不错。”

翁苏桐淡淡一笑,“这话还是少爷告诉我的。”

从始至终,翁苏桐只要一提到这个人,眉眼之间便如同篆刻上一抹柔情,仿若就算天塌地陷,海枯石烂,她心中只要还有关于这个人的念想,那一切灾难不过都是眼前的云、身后的烟,过去了便散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姑娘用情至深,却也应当珍视自己。”

翁苏桐与他心照不宣,“王爷又哪里不是用情至深之人,倒会教训旁人。”

薛敬摇头苦笑,“姑娘就别寒碜我了。其实,我和你的二哥哥一样,我们都都觉得你心中藏着事,只不过你的身体和状态一直不好,即便我们想问,也开不了口。毕竟,当年经历过那场浩劫的人,真正活下来的,没几个了,你都不算其中之一。”

翁苏桐神色一滞,茫然地循着他的目光。

“抱歉,我无心冒犯。哀莫大于心死,我并没有别的意思。”

“王爷说得没错,我的心确实已经死了,只是揣着这副皮囊勉强苟活。”翁苏桐淡淡道,“其实这心病和癔病已经伴随我很多年了,也不全是行将闹的。从十一年前云州破城至今,我脑子里就愈发一塌糊涂。经常时辰颠倒,前尘和后事混在一起,分辨不清哪件是先发生的,哪件是后发生的。王爷,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有些事明明发生过,你却不记得素因和经过,由那结果生出的情绪却能绵延不绝地影响着你。”

“大悲无泪,大喜无声,大抵就是这个意思。”薛敬忍不住唏嘘,“有时候也真觉得,那些大祸若真如黄粱一梦该多好,但是……哪存在那么多梦魇,都是心魔作祟。”

翁苏桐用眼光上下打量着薛敬,缓缓点头,“王爷同样身中剧毒,却没像我一样被行将累及,您这般坦荡宽忍的胸襟,毒蛊都不能耗损您万一,这份胆魄和意志,是小女子无法企及的。”

薛敬十分从容地笑了笑,“姑娘过誉了,我只不过从未将此毒放于心上,不过心,便不存在心魔。也只发作时难忍,挺过去了万事太平。况且,他这十年……不也是这么熬过来的么。这人事中,唯悲喜从不相通,能哀其所伤,痛其所痛,不也算作人间幸事么。”

靳王这份沈定泰然的心性倒不经意间令翁苏桐震撼。

他那句“悲喜从不相通”几乎在顷刻间将翁苏桐那颗心砸得稀烂,细细修补之后,重新点缀上随风摇摆的金花,再栽进荒芜的野草中,美名其曰艳冠群芳。

“悲喜不相通……是啊,悲喜何时相通过呢。”翁苏桐惨然地笑了笑,细声细气地说,“其实在乌鱼巷子的欢月楼隐姓埋名的那两年,我是真真正正地把自己活成了‘引梅香’。若不是偶然遇见了任半山前来听曲,说不定我会一直在那里唱下去。与其说我那些年是在打探消息、等待时机,倒不如说是在自我逃避。”

“自我逃避?”薛敬听出她话音中的歧义,忍不住追问,“逃避什么?”

翁苏桐慢慢抬起眼睑,“逃避那场劫难中,唯一一个因我而起、却再不能转圜的祸事。”

薛敬蹙起眉,疑惑道,“因你而起的祸事?翁姑娘,你今夜忽然来寻我,是因为在总督府,发现了什么当年那件事的线索吗?”

翁苏桐紧闭双目,没有点头或者摇头,“王爷,两年前,我因为任半山的事,从幽州的乌鱼巷子离开后,回南方待了一段时间后,便回到了云州。我嫁给萧人海,本意是去报仇的。当年九龙道那场大战,他是罪魁祸首,是元凶。这两年来,我没有一天不想着手刃仇人,可是我杀不了他……我这双手,连握刀的力气都没有。”

薛敬慢慢呼出一口气,恍惚间,他忽然好像听见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女子,抵死不愿妥协的执念。

“昨夜,行将再一次发作,我知道……我的时限临近了。”翁苏桐看着靳王微微蹙起的眉峰,坦然地笑了笑,“王爷不必为我伤怀,更不必觉得不值。我是……罪有应得,活该的。”

什么“罪有应得”,什么“活该”,什么“自我逃避”,什么“不可转圜的祸事”……翁苏桐的言辞一向颠三倒四,不知所云。如今她亲自冒险来寻自己,必然是因为终于寻得了积存于脑海深处、却曾被自己亲手掩藏起来的真相,因此必须在“时限”到来之前,寻一个人,将此事和盘托出,不至于带着这些秘密悔恨离开。

可是,眼前的翁苏桐早已被经年累月的仇恨和悲苦折磨得形容枯槁,真到了眼下要说出真相的时候,她又会因为怯懦和自责而悬崖却步。

薛敬被这低闷的氛围压得有些透不过气,他实在没忍住,转头问一直站在一旁、同样手足无措的连凤,“翁姑娘这是怎么回事?昨晚总督府到底发生了什么?”

连凤张了张嘴,还未及开口,就被翁苏桐打断了,“王爷,你别逼凤儿,她不在场。”

薛敬看向翁苏桐,小心翼翼地问,“她不在场,那你在场,你告诉我,萧人海对你说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

翁苏桐仔细地抿了抿薄唇,终于将那些悲苦的情志暂且放到一旁,撑着竹椅坐直身体,正色道,“实不相瞒,王爷,我今夜执意见您一面,是因为昨夜萧人海说的几句话,让我忽然意识到……是不是这些年我探寻此事的方向是错的。”

薛敬立刻直起身,神色严峻地望着她,谨慎地问,“他与你说了什么?”

翁苏桐道,“一直以来,九龙道一战的前因后果都已极其明朗,二哥哥也曾用尽十年时间彻查此战,我们只知,这一战是烈家大军布战失利,潜入九龙道后被北鹘大军围剿于错综复杂的幽谷里。”

薛敬缓缓点头,“这个我也查过,也曾问过季卿,他与你所说大差不差。九龙道一战……于战略上,的确没有什么可追溯的,但是若非要深溯,便要往前,将案头推至战前的几个月,甚至更早。如今我们已经查到,当年大战之前,曾有京中人秘密于重阳节随皇镖送信至帅府,有意提醒元帅此战凶险。然而终因当时局势复杂,那递信之人本身也正处倒悬之危,阴差阳错之际,他没能将此信成功送至帅府当事人手中。”他微微顿了一下,意有所指地说,“那人姑娘应该也认识,不过时间久远,我便不提他的名字了,免得多一个人增添烦恼。”

翁苏桐却也没心思去追问那京中送信之人的姓名,既然薛敬对于此战的了解程度不比自己少,于是便就着方才自己的话继续道,“昨夜……我与萧人海又发生了争执,他在震怒时与我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打仗这种事,自古以来成王败寇,烈家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那是他们主将用兵无能。敌我双方对垒,一刀、一枪、一阵都可谓光明正大,烈家军当年若不轻信自己人,也不会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他还说‘自古以来,党争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南朝皇帝自己摆下的龙门阵,由自己人跳进去殓尸,既掩人耳目,又欲盖弥彰。”

“你等一下。”薛敬脑子里“嗡”的一下,差点被她这段话震懵,“人死灯灭,兵败城亡,九龙道千尺红土,盖住的哪里只是二十万具骸骨……他真这么说的?”

翁苏桐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又道,“他说他只需要站在一旁冷眼旁观,坐等收渔翁之利便可,他说他绝不做从背后要人命的事。当年九龙道一战,亲手要了烈元帅和烈家少爷命的人……若不是萧人海,那会是谁……还能有谁呢……”

薛敬从她开始回忆萧人海的话开始,就不由自主地倾身,呼吸也由缓到急,逐渐变得不安定起来。最后直到翁苏桐将这番话说完,他才终于得了空隙,拼命克制住了急躁难忍的喘声。

“咳咳……咳……”翁苏桐挣扎着想继续往下说,却被咳嗽呛了肺,伏在一边剧烈地干呕起来。

连凤连忙上前,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轻缓地抚慰着。薛敬又从药瓶里取出一粒药丸,示意她喂给翁苏桐吃。

不一会儿,翁苏桐又服了一粒药,脸色稍缓,咳声渐弱,却浑身脱力地倒回竹椅上,虚弱道,“王爷……我说到此处,您应该猜得到我为何要避开二哥哥,先来寻你了……”

薛敬不自觉地将背脊挺得笔直,“翁姑娘,你言下之意,此事动因曾经由过你?”

连凤倒吸一口冷气,不可思议道,“什么?!姑娘……”

薛敬忙按住连凤的话音,轻声道,“翁姑娘,萧人海这番话其实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想你最在意的,应该是他最后一句话——‘当年九龙道一战,亲手要了烈元帅和烈家少爷命的人会是我吗?’”他忽然加快了语速,沈声道,“姑娘,你确实曾经历过战前种种,你就是我们如今独缺的最为重要的一环。”

他带着极其忍耐克制的心力,深深地看着翁苏桐,动容道,“有了你‘这一环’,也许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也许那些平白枉送性命的人,都能有所交代了,你明白吗?”

翁苏桐的眼中忽然因靳王这番话续起撕心裂肺的悲戚,她将双手遮在面上,忽然激烈地喘了几声,好像徒手剖开那层写满真相的窗纸,便要耗倾她毕生的心血一样。

“姑……”连凤刚要叫人,又被薛敬挡了一下,她便只能退至一旁,心疼地轻声啜泣。

薛敬慢慢起身,走到竹椅旁蹲下,眼中带着热意,循序渐进地引导,“翁姑娘,你睁开眼看看我。”

翁苏桐像是受了蛊惑一般,茫茫然转过头,看向薛敬。

“无论真相是什么,你都可以告诉我,因我是这世间唯一一个可以与你分担这场灾祸的人。姑娘心性善良,若不是因为长久积压在心底的悔恨,也不至于被行将伤到这般体无完肤的地步。”

靳王的嗓音中似乎潜藏着巨大的能量,为翁苏桐一直以来茕茕独行的残魂献祭片许暖光。仿佛一座巨峰凌空砸下,彻底挡住了席卷荒原的飓风,为那团即将被风雪摧折的花簇避开了四分五裂的祸端。

翁苏桐下意识地点头,迷茫地问,“旁人都不行吗?”

薛敬坚决道,“旁人都不行,你的二哥哥更不行——只有我。”

今日又是心疼翁姑娘的一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86章 第三八六章 悲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