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战山河 > 第290章 第二九零章 暮河浅滩

战山河 第290章 第二九零章 暮河浅滩

作者:烟海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03 18:18:35 来源:文学城

二九○、暮河浅滩

滂沱大雨呈排山倒海之势倒灌于暮河浅滩。

一匹快马踏过深水,向着云州城的方向急奔。然而,身后数匹马紧追不舍,在暮河浅滩的河岸,终于将靳王这匹马拦了下来。

“让开。”靳王低喝一声。

祝寒烛却将马儿横过,拼死拦住他的去路,“王爷,你不能去云州!”

大雨淋在他们身上,像是罩上了一个带刺的银环。此刻,激流冲刷着暮河浅滩红色的石床,就像是滚滚鲜血从高处顺流而下,带着琐碎的泥浆奔入下游的河道。

靳王忽然翻身下马,往暮河深处疾走几步,祝家死士上前,拦住他的去路,将他重重围在中间。祝寒烛跳下马,踩着泥水走到靳王身前,他赤着脚,双脚陷进冰冷的河水中,他的脸色极其难看,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了两步,来到靳王身前,心里一阵焦灼。

眼前这个年轻人明明不过二十出头的年岁,可他的眼中却始终刻着令人捉摸不透的血痕。他将“情深义重”写在心底,哪知用情至深是会伤人的——伤人又伤己。

祝寒烛一腔怒火地冲下山,本想着若是这人不听话,他就下狠心将他敲晕,大不了再将他背上山一次。然而当他跳下马来,真奔到这人身前,却忽然发现,自己下不去手了。

祝寒烛平生只两件事让他气恼,一者是不听话的女人,二者是狠不下心的自己。

“王爷,你要是想去,就去吧。”祝寒烛扬了扬手,众死士散开了一条通往云州的路,“这些人陪着你,我再找韩老要些功夫好的,随后就跟上。”

靳王浑身一僵,忽然抬起头看他,“放我走?”

祝寒烛面无表情地说,“你这样子,跟当年的我一样,我能感同身受。那时候的我年轻气盛,冲进云州城的时候,根本没顾忌身后有没有追兵,我恨不能徒手将那座城翻过来,也要将云溪找到,即便我清楚地知道……她当时很可能根本不在云州城里。我曾拼命地凿开云山楼的每一寸砖瓦,好像这样做,就能将她从那些残垣断瓦中挖出来一样。”

祝寒烛压抑地吐了口气,雨水混着眼泪滑落唇角,舌尖黏上腥咸的气味,他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段昼夜不分、晨昏不辨的日子,没日没夜地想着那个早就不知所踪的女子。

“可是冲动行事的后果是什么……”祝寒烛冷冷地望着靳王,嘶哑地说,“就是被人发现了踪迹,然后陷入无休无止的逃杀之中,最终被他们抓进穹顶,一关就是八年。”他长叹一声,忍着讥讽的笑意,唏嘘道,“什么‘有预谋地将自己送进去是为了彻查祝家的案子’,什么‘深陷囹圄就为一窥真相’……都他妈是冠冕堂皇的屁话,听起来好像忍辱负重,呵……其实都是编排出来说给那些英雄听的,而我这种贪生怕死的小人,哪里能有共鸣。不过是要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负责,最终人毁家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八年呐……”祝寒烛忍不住感慨,“八年的时光如果可以倒流,我不会走这条路的。”

靳王僵硬的身体微微一颤,跟着挣扎着呼出一口气。

祝寒烛后退一步,做了个“请”的手势,“王爷,您要是去,就别再犹豫了。”

靳王站在没膝的水中,发觉两只脚像是被钉在了河床上一样。

此时此刻,他的耳边才终于传来轰隆隆的惊雷雨声,他的神志也骤然从方才的震怒和冲动中回归,这条长长的暮河浅滩就好像变成了一条断送过往的长路。

猛然间,马蹄踏水的声响刺激了他的耳朵,他的心脏跟着“砰砰”地狂跳起来,他猛烈地急喘片刻,终于嘶哑地说,“祝先生教训得对,就请您……将派去云州城外的人马撤回来吧。”

“你说什么?”祝寒烛神色一僵,下意识地问。

靳王收回方才一闪即逝的失神,压抑地说,“祝家死士绝不能在云州周围冒头,这样欣然动兵,会打草惊蛇,那样……他的血就白流了。”

他的手心被自己的指甲抠出血口,然而他只是随手用雨水抹了一下,压低了声音,再说了一次,“烛山是制衡云州的最后一个筹码,不能有失。”

“可是……”

“撤回来。”

祝寒烛不敢忤逆他的命令,只是略微顿了一下,终于点了一下头,朝他身后的死士摆了摆手,“去,按王爷的意思办。”

随后,众人撤去,此刻雨中只剩下他们两人。

“王爷,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紧接着,两人骑上马,靳王驱马跟随,两人冒雨淌过暮河浅滩,来到一处残垣断瓦的高台下,这处高台隐蔽在狼平村偏西的角落里,周遭尽是一人高的野草,还有不少被摧毁的残垣断瓦,从漆黑的雨雾中看过去,高台虽然有百阶梯,却好像并不起眼。因它已与周围萧瑟的荒草融为一体,没有人看,跟更没有人理。

靳王翻身下马,看着这处拾阶而上的高台,“这是什么地方?”

“拜将台。”祝寒烛走到他身边,低声说,“这就是燕云十八骑当年拜将授封的地方。”

靳王猛地看向他,“就在这里?”

“红缨、长刀、初生的日头、还有如雷的鼓声。”祝寒烛每说出一个词,眼神中就溢出些许悲凉,“这里……已经十多年没人过问了。”

靳王走上石阶,一步一步拾阶而上。等到他走到最顶,回头再看,整个狼平溪谷的洼地变成了一个雨中的漏斗,倒灌的雨水从高处倾斜而下,而远处的烛山就像是镇守一方的老将,茕茕独立地望着这片萧瑟之地。

祝寒烛随他走上高台,指着后面的亭子说,“那是拜将亭,当年我们十八个人是在那亭子里授封拜将的。”

亭子已经没了顶盖,走在亭中,石头地上甚至还有刀兵落地时砸出的坑,他朝周遭看了一眼,轻声说,“季卿从没跟我说过这个地方……”

祝寒烛的脸色不比靳王好看多少,他有些动容地说,“王爷,我一早就知道他送你来烛山的意思,也明白你此时此刻的心情。他无法让我对过往释怀,便有意让你来此,明里是让你在烛山休养生息,实则是想你疏导我,进而将烛山一脉聚拢;而你,为了让我的兵马不提前暴露,哪怕忍耐至此,也不肯闯过去找他,你们两人……对祝某真是用心良苦啊。”

靳王看向远处的大雨,没有接话。

“可是王爷,很多时候,我们这些人,都已经将过去的自己埋葬了,他不再是十八骑里那个最小的弟弟,我也不再是‘祝龙’。”

靳王转过身,看着祝寒烛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冷光。

祝寒烛略带讽刺地笑了一下,说,“王爷,我带你来这里,是想你看看,所有的东西都是既定的,我们没办法让时光倒转,就像你没办法让这拜将台重新鸣起鼓声一样。我跟烈衣……呵……实话说,很难回到从前了。”

靳王紧接着笑了一下,他忽然好像明白了祝寒烛此时此刻带他来拜将台的意图,于是他转过身,对祝寒烛说,“你错了,他还是他,从没变过。而你,确实已亲手将那个‘祝龙’埋葬了。”

祝寒烛愣在原地,许久没有说话,直到靳王转身离开拜将台,重新骑上战马,返回烛山的马蹄上踏水而过时,他才猛然间呼出一口气。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直到次日黄昏。天顶像是被捅出一个窟窿,雨水瓢泼似地往洞里砸。

祝寒烛前夜派去追击的人马连夜撤回了烛山,顺便带回了另一个噩耗——业雅带的军队曾在回云州途中的无名谷遭袭,无名谷的地下被炸出了一个大豁口,大火着了三天三夜,直到昨夜突降大雨,才将那战火浇灭。

接二连三的噩耗几乎将本就不怎么结实的屋顶捅穿,然后再被血腥狠厉的风雨砸个稀烂。

“……找到人了吗?”靳王艰难地问了一声,他的喉咙里像是堵着的一团血沫子,烫得人发疼,舌尖咬出深深的血疮,只要一开口,整个嗓子都是哑的。

那报信的烛山死士一头雾水,往祝寒烛那看了一眼,祝寒烛眉头紧锁,又朝身后的靳王看了一眼,随后走到那报信兵身前,压低了声音说,“王爷的意思是……有没有见到那人的尸体?”

那报信兵听明白了意思,立刻摇了摇头,“没、没有……”

靳王看着那枚龙鳞佩,玉佩雕刻的沟槽中残留着血丝,他分不清这是自己的还是那人留下的。

“‘千乘之城,半月成空。六爷身前,不闻兵动。’”靳王深吸了一口气,再次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

“怎么了?”祝寒烛焦急地问。

“不知道……”靳王盯紧那窗外黑云压顶的天空,像是一直在等着什么。

直到后半夜,终于,一抹白色身影闯过夜雨,落在了窗棂上,雪鹰扑着翅膀,掸了掸湿漉漉的雨水,跟着叫了一声。

靳王快速上前,将缠在雪鹰爪上的信筒解下来,只见一节红缨随之掉落。

“这是什么意思?”

靳王僵硬的身体忽然一软,脚步一虚,跟着眼前一黑,头顶像是被人用棍子重重夯了一下,心中一颗巨石轰然砸落,震得他心口发疼。他全身的力气几乎在这一刻散了,祝寒烛连忙上前扶住他,见他脸色惨白,唇角溢出鲜血,随即吓了一跳,“王爷,毒——”

靳王伸手按住他,快速用手背随意抿了一下嘴角,“这是他三天前给出的信。”

祝寒烛跟着重重呼出一口气,“那他人在哪儿?”

“没说,但至少人还活着。”

青色发带是靳王十多天前放飞雪鹰的时候,拆下来的一截,如今,这截发带被原封不动地送了回来,里面除了那截红缨,还有一片碎纸,碎纸已经被雨水打湿了,但是涂了防水的蜡,所以将将看得清楚字迹。

靳王背过身,快速将那张纸看了一眼,跟着肩膀终于松弛下来。

这一番生死劫,像是在火海中滚了一番一样。他快速看了祝寒烛一眼,慢慢收敛眉间的忧色,沉声说,“他若以红缨为信,暂时就是安全的。我们城外的所有动作都要加速。祝先生,烛山募兵一事基本步入正轨,只要将新老兵妥善安置,好好疏导,成军指日可待。”

祝寒烛点了点头,“收兵练兵的事你放心,烛山的那帮老家伙们各个都是训兵好手。只是……”

靳王看向他。

祝寒烛忧心道,“……只是兵刃不足,难以人手一件。”

靳王停了片刻,说,“祝先生,你我前日投石问路,后山的那个兵械库都被挖出来了,此时的烛山还缺刀兵吗?”

祝寒烛一愣,“你是说……让祝家死士使用后山那个兵械库里的兵器?”

靳王看着他,正色道,“祝先生,只要你心里过得去,不觉得那些兵刃是累及你全家受难的元凶,那么此刻物尽其用,何乐而不为?”

祝寒烛眼神有些飘忽,一时间踌躇不定,难以抉择。

靳王见他犹豫,便又道,“再说,那些人费尽心机,曾经在烛山修造了这么大规模的一座兵械库,想必也是等待有朝一日,在将烛山拿下后,将此处变成一个可以源源不断提供补给的源头。可惜,他们还来不及等到那一天,梅花地图中的秘密就提前被我们挖出来了。”他语气加重,意味不明地提醒,“如果这场大战中,祝家死士皆用上了‘他们’藏匿的刀兵,你不觉得这等坐收渔翁之利,他们机关算尽反给他人做了嫁衣这件事,很解恨吗?”

过了一会儿,只听祝寒烛言简意赅地说了两个字——“我用。”

祝寒烛想了一想,又试探道,“王爷,关于此战,我还有一个请求。”

靳王微微挑眉,心知肚明地说,“你放心。我答应你。”

“你知道我要说什么?”

只见靳王神色一凛,杀气蔓延眼底,“镇北军中生出吃里扒外的叛徒,竟敢拿着我分的刀,扎我的人,欺人太甚。”

他一回身,终于将担忧收敛,彻底换成平日镇定自若的模样,“后山兵械库中那千万石火|药,你想办法运出来,再找个地方妥善安置,谨防有变。”

“明白。”祝寒烛又说,“五万人马已集结完毕,王爷,我们随时可以启程!”

靳王沉默一阵,却忽然摇了摇头,“烛山的兵马暂时不动,没有我的命令,一个都不准出烛山。”

祝寒烛一愣,紧步上前,“为什么?”

靳王眼波一闪,意有所指地说,“祝先生,本王要的是一员心无嫌隙、所向披靡的猛将,而非惦念过往、日日活在愁绪中的酒鬼。”

“……”

靳王将那段红缨在祝寒烛面前晃了一下,压低了声音说,“祝先生,我与你的当年的心思一样,恨不能冲上去,不管不顾地将那个封闭的城门扒开一条缝,然后将里面所有碰过他血的人全部杀,但是我不能啊……”

他摇了摇呀,像是将所有的冷汗都熬干了一样,低声说,“毁一城易,筑一城难。只要一天你不讲后山那个‘祝龙’找回来,烛山就不能动兵。”

随后,祝寒烛走出屋子,在幽长的廊中站了一会儿,韩晋阳上前,为他披上一件披风,“少当家,烛山要出征了……您的盔甲是用新制的,还是祠堂后面那坟……”

祝寒烛没有搭话,而是重重地舒了口气。

韩晋阳道,“少当家……”

祝寒烛的眼中透着一丝决绝,“‘祝龙’已经死了,挖不回来了。”

而屋内,靳王站在窗前,从袖子里摸出那张碎纸,仔细地看了一遍上面的两行小字,心思随之一沉。

“救了季卿的人,到底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