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战山河 > 第10章 第十章 乌鱼巷子

战山河 第10章 第十章 乌鱼巷子

作者:烟海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03 18:18:35 来源:文学城

十、乌鱼巷

丁奎微微皱起眉,看着眼前这个年少初成的年轻人——随着这两年的相处,他渐渐发觉,靳王脸上已慢慢退却了少年人的稚气,虽然大多时候他还难免会流露出少年人的轻狂,却因为曾也游走过险滩,因而过早地给这份“轻狂”增添了一层处事不惊的圆滑。这种“圆滑”一向隐匿在狂妄不羁的外表之下,偶尔展露出来,会让人觉得,这不过是此人万千表象下的冰山一角——靳王殿下,与京中那些同岁的、在蜜油中泡大、不谙世事的纨绔相比,迥然不同。

丁奎想到此,便不再藏着掖着,“任半山曾经在云州府做师爷的时候,还叫任素良。云州失守之后,城中暴|乱,任素良便逃离了云州,回到了关内。后来听说他用了一些手段,疏通了官府的门路,经人举荐,进了京。至于他是如何进入户部的……我想,任半山也的确有那么点疏通左右的本事,又极精逢源之术,如今能伴随圣驾,想来也不奇怪。”

靳王在听见任半山做过云州府的师爷时便心生疑窦,连忙追问,“那任半山为何要改名?”

“据说是因为当年他在云州得罪了仇家。”丁奎欲言又止,“王爷,那座云州城,现如今已不在你我可探究的范围内了,九年前那座城就已经被北鹘人占据。况且,本朝因连年征战,户贴入籍制度还未覆盖到北疆,您想查一个在城破后改名换姓的人因何离开故土,如今又为何回来,除非翻阅千万册卷宗,大海捞针一样地去找,否则,难啊。”

“所以……”靳王好整以暇地看向他,“大人的意思,还是有迹可循咯?”

丁奎神色一滞,“下官的意思是……”

“大人刚才说的,能查。”靳王打断丁奎,“既然能查,便从幽州府的卷宗库帮本王找出来,十年前燕云一带的户籍入册都是要一式十六份的,云州有的,幽州应该也曾存放过誊本。即便查无此人,也等查完了再告诉本王。”

丁奎连忙站起来,神色颇有些急切,“王爷,幽州府内的卷宗,有万卷之多,堆放了几十个柜子,记录了过往百年间大大小小的府地事件,大到各种战役,小到贩夫走卒,要翻阅所有典籍,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您这不是为难我吗。”

靳王叹了一声,“大人,本王且问你,本朝各知州官吏,对于其属地辖区内誊写、录入的卷宗,应当如何管制?”

“我朝吏部规定,凡大州市,三年一大整,每年一小整。平日里定期防护——防火、防水、防盗,还需有专门的人时时看护。”

“那您来幽州任职,这是第几年了?”

“第、第三年……”丁奎说到这里,险些被自己呛着,“可、可是……”

“可是您来幽州府三年,卷宗库内到底有几本书几卷册,您不知道,对吧?”

“……”

靳王微微一笑,“也对。毕竟幽州地处边关,官府任职人手不够,大人需要先紧着民生要事办理,这些看库房的小事,往后放一放没什么问题。”他话音一转,口气凉下来,“那如果上头忽然需要调阅幽州城数年来的典卷呢?”

丁奎脸色僵硬,正琢磨着怎么答话,就见靳王原本严峻的神色瞬间缓和下来,语重心长地说,“丁大人,本王来幽州三年,多亏您多番照拂,才得今日安闲。安平王府门前的石头,您明里暗里帮我搬走了不少,对我三天两头闯出的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回回报上京的奏折,您都会仔细措辞、给我看过后,才发往京师枢密院。这些事,我都记得。”

丁大人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本王是知恩惜福之人,一方面劳您提醒居安思危;另一方面,是出于我自己的私心——有些事,需要动用大人的力量,帮我查上一查。”靳王微微垂眸,神情恳切,“我如今在幽州城里,能信得过的人,只有大人您了。”

恩威并施,刚柔并济。

丁奎在这片息的博弈间,几乎未占上风。

屋子内瞬间安静下来,靳王在等丁奎的答复,也是在观察他的反应。

丁大人被说动了,随即放缓神色,对靳王笑了笑,“虽然下官是朝臣,您是皇戚,但您与下官同戍边城,哪里分得清彼此呢。幽州府和安平王府合则生,分则死,这道理我懂。整理卷宗库的事,确实早就该做了,先前是下官失职。明日起,下官就调派人手,开始着手整理。您且说说,这次要查的事,和什么相关?”

“九年前,九龙道血战中所有相关的人和事,能查吗?”

乍一听“九龙道”三字,丁奎瞳孔一缩,蓦地看向靳王,却见殿下的眼神中,莫名透着势达目的的坚决。

“九龙道……”丁奎幽幽道,“王爷这是要翻旧案呐。”

靳王意味不明地笑了笑,“是啊,翻翻旧案,识识故人。”

好不容易平静了几天的安平王府,这几日又闹了起来。

郭业槐自北鹘易马回关、又在半路丢马之后,就晃晃悠悠地回了幽州。

空手而还的郭大人非但没有半分自责,甚至把一盆脏水统统倒进了安平王府。还没等靳王动手处置他,郭大人就自作主张地写了封声泪俱下的奏疏,上头说鸿鹄的山匪劫了他要送去打仗的战马,请旨朝廷尽快下令,派兵剿匪。好在这本奏疏在快马送出的路上,被靳王派出的人截下来了。

送出的奏疏半路夭折,郭业槐和靳王这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年关这几日,郭业槐成日前往王府找茬,靳王都闭门不见。他气急之下,便去幽州府找丁奎的事,丁大人也不是吃素的,郭业槐要求丁奎和他联名上奏此事,丁大人明白,其实他这是想借自己的手,将奏疏平安地送出幽州。

一个是兵部首府,一个是幽州封王,丁大人左右不敢得罪,索性学靳王那一招,闭门谢客,专心整理卷宗去了。郭业槐俩幽州府几次都扑了个空,只能折回驿站,去寻同样落魄的任半山。

任大人被靳王赶出安平王府的事弄得是人尽皆知,于是一个兵部首府,一个户部尚书,终于凑到了一起。

梅香逢雪,火树银花。

幽州城的花巷子当然比不上江南的温柔乡,却也教人流连忘返,不分朝夕。

离启程返京还有差不多十天,任半山这心里却像是堵了块硬石头,上不来也下不去。他觉得这些天在幽州的遭遇简直与他在京师有天壤之别,平日在京城,官员同僚见着他,无不礼让三分,有的官员为了巴结他,还想方设法地给他送礼,他有时连看都不看一眼。

可如今,怎么就变成了他变着法地给人送礼,还被对方轰出了府门。

此时此刻,就算乌鱼巷子的欢月楼莺歌载舞,姑娘们酥进骨头里的唱腔也阻挡不了任大人哀声叹气。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注1)

一曲『陇头歌辞』唱得是清澈流转,凄切楚楚。

郭业槐怀里搂着个美人,就着美人手中扬起的酒壶,喝了个醉生梦死。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啊。”郭业槐拍着腿,循着节奏也跟着唱起来,见任大人在一边愁眉苦脸,一点看美人的心思都没有,忙停下安慰他,“我说任老弟,振作点。听听引梅香姑娘的曲子,妙哉,妙哉!”

那抚琴的姑娘叫“引梅香”,是乌鱼巷子里赫赫有名的头牌琴师,据说她素来只弹琴,不待客,平日也从不出暖阁,想听她奏上一曲都要排号花重金。

一曲毕,引梅香笑着望着任半山,轻声轻语道,“这位大人,想是不喜欢奴家的曲子。”

任半山乍听她这话,简直酥进了骨头里,连忙堆起一张笑脸凑过去,“哪里,听梅香姑娘一曲,不喝酒都醉了。任某有幸听姑娘一曲,真是三生有幸啊。”

引梅香欠身站起,轻纱曼舞地走过去,拉着任半山坐到了郭业槐的身边,执着半杯酒递给他,“大人喝了这杯酒,就当是为方才的心不在焉赔罪吧。”

任半山瞧着引梅香,两眼发直,本想就着那只温柔手喝下,却不料刚凑过去,姑娘的杯子一丢,“啪”地一下扣翻在桌上,美酒淌了一案。

这一下欲拒还迎弄得任大人浑身更燥了。

郭业槐笑起来,“老弟你真是艳福不浅,梅香姑娘平日别说陪酒,连阁都不出的。”

任半山笑了笑,粗糙的手想要去搂姑娘的柳腰,却又被引梅香不经意间错开了,让他抓了个空。得不到就更是心痒难耐,任半山盯着姑娘柳叶似的腰肢,挪不开眼。

忽然又想,再有几日就看不见这暖阁里的姑娘了,顿时郁闷起来,“郭大人,你说我这是招谁惹谁了,怎么就遇上这么个软硬不吃的倒霉祖宗!”

郭业槐鼠眼一眯,慢悠悠道,“任大人有所不知,这靳王殿下来路可怪着呢,惹不起就躲着,别轻易招惹他。”

任半山一拳砸在案上,酒壶砸翻,“娘的!当年他怎么没死在云州的望月楼上,活下来就知道祸害人!”

郭业槐装模作样地安抚,“别急,不就是个被扔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戍边的小皇崽吗?陛下他老人家都不待见这个小儿子,你至于生那么大的气?”

“我能不生气吗?”任半山砸了两下桌子,“前年岭南定南王府,淳王殿下可是好酒好肉地招待我,这位可好!非但不懂事,还将我从王府里扔出来了,你说回京以后我这老脸还往哪搁!”

郭业槐听了这话,只笑不答。

任半山脸色一变,“怎么,连你也看我笑话?”

郭业槐多年来周旋官场,将这套“识色”的本事学得精粹。他笑够了,便从怀里掏出拇指大的一颗玲珑琥珀珠,塞进任半山的手中,凑近道,“沧海游龙嘴里含着的东西,稀罕玩意,北鹘人手里得来的。”

任半山眼睛一亮,连忙捻着珠子把玩起来,连连称赞,“啧,好东西啊!”

郭业槐拍了拍任半山的肩,“不瞒老弟,朝中近来因为北疆的战事闹得不可开交,幽云一带山匪猖獗,为鸿鹄匪盗最甚。这一带的老百姓受他们蛊惑,根本不将官府放进眼里……清匪,是陛下的意思。”

任半山道,“那靳王这么拦着你递出的奏疏,岂不是自讨苦吃?”

郭业槐亲了一口怀里的美人,“有人心甘情愿吃苦,难道你还拦着不成?”

任半山大笑起来,“这么说,郭兄有办法了?”

郭业槐的脸色阴沉起来,咬着牙,恨不能将方才喝进去的一口酒嚼成酒沫,冷笑一声,“那二百匹战马,靳王想错开幽州,直接送往镇北大营,呵,还想在我眼皮子底下暗度陈仓。”

任半山也不继续问了,毕竟他怀里揣的沧海游龙珠才是真玩意。这一趟来北方也算没有空手而返,那小皇子不懂规矩,不知道打点他这个远道而来的京官,好在有郭大人镇在幽州替他“降龙”。那他自己干嘛去触这霉头,眼下有酒喝,有美人抱,有钱赚,不比什么都来得实在。

酒过三巡,两人都喝得晕晕乎乎,到了后半夜,便各自搂着美人进了后厢暖阁。

任半山被喻二娘扶到暖阁门口,还惦记着引梅香身上的香呢。

喻二娘把银票塞回任半山怀里,赔笑道,“哎哟,我的爷,您就算给我一千两一万两,我也没招啊,那丫头只弹琴,不待客。”

“什么他娘的贱人,在窑子里还摆谱!”任半山骂骂咧咧,嚷着闹着要引梅香陪他。喻二娘跟左右两个姑娘使了个眼色,两人扶着任半山走进了暖阁。不一会儿估计被两人伺候得了趣,便不吵不骂了。

喻二娘又听了片刻,冲着从窗子鄙夷地“呸”了一声,便扭着碎步离开了。

从挂满灯笼的乌鱼巷子走出来,转角到一处深黑的巷子里。

一位带着面纱的姑娘前后看了看,确认没人跟着,才对着幽黑的甬道轻轻吹了两声口哨。

闪身而出的男子一身黑衣,头戴斗笠,将脸隐藏在帽檐下。

“姑娘。”李世温上前一步,低声问,“二爷叫我问一声,何时带你离开幽州?”

引梅香轻轻一笑笑,“请壮士替我转告他,不必操心此事,我自有打算。”

然后,她从怀里拿出一枚梅枝形状的银簪递给李世温,“将这支梅簪交给他,他认得此物。”

李世温伸手接过,有些为难,“姑娘,在下再问一声,你当真不肯走?”

过了片刻,又添了一句,“他、他们……都在等你。”

引梅香释然般摇了摇头,薄唇挂起若无其事的轻笑,“不必了。”

李世温抬起头时,引梅香已经离开了。她的步子极快,快到李世温还没反应过来该怎么答,她已朝着欢月楼的方向走去。

这飘着风尘味道的巷子里传来一阵阵脂粉的香气,迎面走来的姑娘露着香肩,冲着李世温点头媚笑,李世温连忙尴尬错身,惹来姑娘们隐隐若若的调侃。

李世温没有理会过往的笑声,只是回过头,往引梅香消失的方向又看了一眼,而后翻身上马,快马离开了幽州城。

明天开始每天一更,上午11点左右更新~但是审核通过时间不确定哇~T_T~

注1:“陇头歌辞”——出自《乐府诗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十章 乌鱼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